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突然,宋灵儿跪在地上,对皇帝说:“陛下,我想求你件事。”
  朱厚照笑道:“讲来。”
  宋灵儿道:“我父亲丢城失地,论罪当斩,请陛下饶他一命。”
  王渊也不再纠结婚事,补充道:“陛下,可趁机对宋氏辖地改土归流,让贵州更多的土地直接由朝廷管辖。”
  朱厚照很烦处理这种事情,敷衍道:“你写一份奏章,交给内阁处理即可。”
  王渊却问:“陛下可欲开拓大明疆土,做秦皇汉武般的一代圣君?”
  “此乃朕平生志向!”朱厚照笑道。
  王渊继续说道:“云贵之地,虽为大明疆土。但土司手握军政大权,其下辖百姓,只知有土司,而不知有朝廷。土司非但不供税于朝廷,每年还要向朝廷伸手要钱,利欲熏心者甚至发动叛乱。对朝廷而言,土司的存在,即没有面子,也没有里子,这与番邦何异?太祖与太宗两朝,都在竭力削弱土司,一直推行改土归流。若陛下能够做到,功绩直追太祖太宗!”
  “这样啊,”朱厚照被打动了,“你且细说。”
  王渊说道:“此次贵州民乱,乃宣慰使安贵荣暗中挑拨资助,其罪亦当斩。可同时削弱安氏与宋氏,但又不能逼迫太甚。臣的建议,是取宋氏二长官司、安氏三长官司之地,划归程番府直管。其中,贵州城北之地,可设一新贵县。这些改土归流的地方,主官由朝廷任命流官担任,副官可由土司担任同知。”
  朱厚照不解道:“为什么要立土同知?”
  王渊解释道:“汉民太少,土民太多,教化程度不够。若不让土官担任同知,流官难以施政,怕是连赋税都收不起来。再过数十年,等教化得力,便可把土同知废弃。”
  朱厚照不太满意:“太费事了,还要几十年慢慢教化。”
  王渊劝谏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急躁。”
  朱厚照点头说:“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王渊又说:“贵州之乱,源自安氏。安氏拥众四十八部,带甲四十八万,即便趁机取其三,依旧在贵州一家独大。而宋氏此次损失惨重,难以制衡安氏,因此还需制定方略以针对!”
  “你一次讲完。”朱厚照烦得不行。
  王渊说道:“安贵荣年迈病重,三子不和。朝廷可趁机推恩,将安氏辖地一分为三,交给他的三个儿子打理。”
  朱厚照说:“将你的策略都写出来,我让内阁照章执行。”
  计谋得逞,王渊笑着不再多话。
  此乃釜底抽薪的毒计,当年控制半个贵州的思州田氏,便是这样被朱棣彻底搞废掉的。
  而且属于阳谋,安贵荣无法反抗。一来他论罪当斩,没有说话的资格;二来压不住儿子,除了长子不爽之外,二子和三子肯定高兴。如果安贵荣公然反对,估计都不用朝廷出手,他的二子、三子就将其干掉了。
  朱厚照看着紫禁城外灯火璀璨,官民百姓摩肩接踵,好一派盛世景象。他心情愈发不错,对王渊说:“王二郎的诗词,我也读过。你来做一首元宵诗吧。”
  王渊心想:老子若是穿越回北宋,肯定把《青玉案·元夕》抄来,可在明朝你让我怎么抄?
  还是老一套说法,王渊推辞道:“陛下,民乱四起、国库空虚、制度靡烂,臣愿为江山社稷而奔波,不愿沉迷于诗词小道。请恕臣不能作诗。”
  这个理由太正当了,朱厚照都没法责怪,甚至还有点小小的感动。
  再加上之前王渊和宋灵儿,一个为了青梅竹马自毁前途,一个为了情郎死活不接受赐婚。都是至情至性之人啊!
  朱厚照讨厌虚伪,他喜欢至情至性,越来越觉得王渊是个值得信任的真正君子。
  李应害怕皇帝对王渊不满,打圆场道:“陛下才学惊人,何不以元宵为题,赋写御诗一首?”
  朱厚照居然真的仔细思索,随即诵道:“火树银花满帝京,香车玉盖隘星衢。正德临朝有作为,明年一定称盛世。这首诗写得如何?”
  王渊哭笑不得:“以诗明志,臣方知陛下雄心。”
  李应拍马屁道:“好诗!”
  朱厚照的诗才一言难尽,质量参差不齐,水平起伏很大。有的属于打油诗,有的又似模似样,读起来蛮有味道,完美展现了他跳脱不羁的性格。
  历史上,这家伙御驾亲征,中途来到杨一清的老家,一口气写了好几首诗。其中一首为:“正德英名已传播,南征北剿敢当先。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如果把“正德”换成“乾隆”,读起来也毫无违和感,估计真有人以为是乾隆写的。
  但同样是在杨一清老家,朱厚照写的另一首又水平颇高:“神武威南服,龙舟驾巨涛。廑兵宣略远,定乱禹功高。日彩浮黄钺,云光动赭袍。老臣三稽首,复恐圣躬劳……”这他娘还是一首古体诗,总共两百多字,平仄、对仗、用典都非常考究。
  就跟朱厚照做人做事一样,他写诗也全凭心意,正经起来特别正经,荒唐起来特别荒唐。
  花灯看了,诗也做了,朱厚照心情大好,对宋灵儿说:“你想当女将军?”
  “嗯,想!”宋灵儿连连点头。
  朱厚照恶趣味十足,怎么违制他怎么搞,顿时笑道:“兵部那边我不好胡乱插手,但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我可以随便做主。我封你为锦衣卫千户,你回贵州找镇守太监,让他给你一支部队去打仗!”
  宋灵儿大喜道:“谢陛下。”
  朱厚照哈哈大笑,感觉好有意思啊,他手下居然有个女将军。当即又说:“你如果立下大功,我就封你做……嗯,宣慰同知吧。宣慰同知一般是汉官担任,你做一个土同知,没啥实权那种,肯定不会有人反对。”
  王渊彻底无语,并且不知道该怎么搞定自己的婚事。


第163章 玻璃已经在明朝烂大街了
  观灯回去的路上,王渊忍不住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宋灵儿装作听不懂。
  王渊郁闷道:“婚事啊。你不嫁给我,还想嫁给谁?难道因为对我的仕途有影响,你这辈子就不嫁了,又或者随便找个人嫁掉?”
  宋灵儿沉默片刻,回答说:“我也没考虑清楚,以后再慢慢想吧。对了,多谢你为宋家出主意。”
  事情就是如此扯淡,王渊献策削弱宋家地盘,宋灵儿还要反过来感谢他。
  因为朝廷在削弱土司的同时,为了避免把土司逼反,一般而言是要免其本罪的。这是一种政治交换,就像削弱安家一样,安贵荣想要保住狗命,代价就是安氏地盘一分为三。
  谁让两家土司,都犯了死罪!
  正月二十五日,元宵假期结束,宋灵儿立即跑去办理入职手续。
  顾应祥早把相关文件准备好,亲自把腰牌交给宋灵儿,笑着说:“师姐,你可算大明开国至今,第一个女锦衣卫千户。此事若传出去,必然招来群臣非议。”
  “我管他们呢,陛下都说了,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可没有那些文官多嘴的份儿,”宋灵儿笑道,“对了,你别喊我师姐,我该喊你师兄才对。”
  “都一样。”顾应祥说。
  顾应祥今年还不满三十岁,却在十多年前就已追随王阳明,史载“少年从其游”,妥妥的王门大师兄。那个时候,王阳明整天研究兵法和武艺,顾应祥也跟着学习,还把算学的天元术解法,运用在军阵变化之中。
  顾应祥又说道:“此去贵州数千里,陛下担心你路途不便,调了十个锦衣卫给你当属下。”
  “那就太好了。”宋灵儿高兴道。
  锦衣卫设立之初,无非护卫皇帝、稽查罪犯、监督百官,到现在似乎什么都能干。皇帝经常派遣锦衣卫出京,护送那些重要人物,比如历史上那位黔国公遗孀,感觉小叔子要谋害自己母子,皇帝也是派锦衣卫去保护。
  至于顾应祥的职务,是掌管锦衣卫的所有文件档案和文书出入,在锦衣卫系统当中的权力非常大。
  南北镇抚司,也有锦衣卫经历,但那些经历只是从七品。而顾应祥这个经历司一把手,则为正六品,而且基本上是由进士出身的文官担任。
  顾应祥递给宋灵儿一份名单,说道:“这是我亲自为你挑选的,皆为身家清白、品性正直、郁郁不得志之人。你只需好生对待他们,这十个锦衣卫,自然对你忠诚以待。”
  “谢过师兄!”宋灵儿抱拳说。
  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处啊,换成别人,哪能随意翻查锦衣卫的档案?
  眼看着就要下班了,顾应祥说:“我们一起走吧,我正好要去跟若虚贤弟研究算学。”
  宋灵儿搞不明白算学有什么好玩的,居然让顾师兄如此痴迷。不过也感觉特别自豪,自家情郎随便搞出点东西,都能吸引到这些真正的学者。
  二人在锦衣卫经历司的时候,王渊正在跟那天卖花灯的商人闲聊。
  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除非特殊场合,民见官也不需要下跪。商贾见到王渊,拱手行礼道:“鄙人姓李,李逢忠,不知王学士何事相招?”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