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宁莞尔,正吹胡子瞪眼睛的折德扆稍稍心安,但还是训斥道:“劣儿无礼!”
此时,晋阳城方向,一匹快马疾驰而来,远远的下马,有女卫接过信使手中奏册,快步而来,双手呈给陆宁。
是登州来的急报。
讨北诸路水师总管卢绛奏报,胡商纳赛尔,违反禁海令,想偷偷向辽北输运私盐,被水师查获,卢绛令将其全族缉拿之余,又奏报圣天子,问该如何处置。
讨北水师,以巢湖水师为主,因为从登州到辽国苏州(旅顺),也不过百余里,是以,许多大型江船都可以用,加之渐渐编入水师的海船,讨北水师以大船为主,有数百艘战船,水兵都是挑选的各个水师精锐,兵卒加力士,共两万余人。
这也是陆宁构想中的本朝第一支海军的雏形。
不过江湖水军,也要常设,因为现今之世,大的湖泊、河流,如果没有威慑性的治安力量,很容易出现水寇。
当然,和州兵一样,江河水军,也编为军户,半农(渔)半兵,根本不需额外供养,反而是财政的一项来源。
军户制,对治安力量和预备役来说,其实是极好的制度,前提是,军户田地不许兼并是红线,加之各种监察制度措施到位,不能令军田成为州将军、水军将军们的敛财工具,平素武备训练更不能荒废,那么,对现阶段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征募制度来说,军户制度,很适宜当下。
征北水师,由巢湖水师招讨使卢绛总管。
宋和契丹人作战,各路军马都各有统帅,且都需要按照汴京天子的阵图行军布防。
但战场瞬息万变,出现什么情况,各路统帅便都要急报入京师,等待下一步指令。
如此作战,除非天子御驾亲征亲自到前线指挥各路军马,若不然,各个统帅之间,又哪里会有配合可讲?
莫说陆宁,历朝历代,这样指挥军队与敌国交战的体系也极为罕见。
陆宁就更不会如此。
是以,如河北前线两路军马,河东军和河北军,河东军统帅高怀德,和河北军统帅陆兴,自己只是提出战略意图,取滦水拒马河南几个汉人州,具体怎么作战,高怀德和陆兴都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而且,河北战场,也明确了陆兴为正,高怀德为副的指挥体系。
水师总管卢绛也是如此,北伐的几路水师,都在他统领下。
现今只是执行海禁的任务,封锁契丹苏州的对外商路,同时,在攻克太原后,昨天,陆宁也已经传谕令去登州,令卢绛骚扰契丹苏州一地。
谕令并没有加急,到卢绛手中时,应该也正好是齐军兵出雁门关之时。
不过,就现在仅仅实行的海禁,也应该令契丹人难受无比了。
因为这几年,在陆宁指示下,东海百行刻意运营下,契丹民生都渐渐依赖来自中原的货品。
陆宁当年夺契丹马匹后,齐地和契丹的海贸险些断绝,到后来,契丹才开始有限度对胡商开放贸易,加之胡商贿赂契丹贵族,双方贸易也越发频繁,到得后来,契丹贵族渐渐发现苏州东市是一块大肥肉,几经争夺,现今掌管苏州东市贸易的,是契丹一位王族,叫耶律稍,可不是七年之前,市舶使耶律海通,自觉的是被贬谪到此的年代了。
到这两年,契丹东市已经不仅仅是和胡人贸易,甚至开放了和齐商的交易,在真正尝到其中甜头后,那契丹王族,又哪里还会勒索商贩弄那点蝇头小利?
中原输入契丹的货物,从奢饰品到针头线脑无所不包,中原货物,既便宜质量又好。
这两三年,胡商甚至从中原大量贩运食盐来卖,中原食盐,价格低,而且,苦涩之味大大减少,渐渐的,齐盐便充斥契丹市场。耶律稍从中赚的盆满钵满,睡王不理朝政,更听从这位堂兄之言,将幽州及沿海许多盐户发为头下军州的农奴,如此,可令谷仓丰盈,一时皆大欢喜。
现今,陆宁对契丹实行海禁,主要就是禁盐,其农奴再转为盐户可就没这般容易了,至少,短时间内,契丹地会大大缺盐,正常人生活还好,多少能找到替代品,等待盐业复苏便可,但前线军卒,如果缺少足够盐分补充,那战斗力立时就会下降一大截。
虽然契丹人也有一些船只,但在齐军水师面前,微不足道。
不过,胡商重利,果然,还真有胡商不顾禁海令,往契丹苏州输盐。
想来,这胡商纳赛尔是以前的存盐,本朝对盐同样管控严格,但前几年为了霸占契丹盐业市场,这才提供食盐给胡商,禁海令后,胡商从官方盐业已经拿不到食盐,自也没有盐商敢提供如此多私盐给胡商,不过,盐的来历,自然还要严查,如果是大量盐商提供的私盐,那就是一桩惊天大案,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希望,是胡商纳赛尔以前的存货吧。
陆宁摇了摇头,看折德扆父子还等自己吩咐,笑笑:“回城。”
第四十八章 殿直羽林郎
晋阳西山下演武场中,杨业和折御勋正持棒相斗,两人棒头都裹布,布上蘸了石灰,此时,斗得甚是激烈。
陆宁坐在演武场旁观看,站在陆宁身侧的小小孩童,自然便是折御卿。
军械相斗,棒似游龙之类的形容词自然谈不上,两人都是紧守门户,争取格挡对方进攻的同时,能寻到破绽命中对方要害。
场中不时传来木棒相交的清脆响声。
也不知道,这两人怎么杠起来的,杨业新降,被授殿前羽林郎,陆宁来观西山大佛又准备登宝严阁,众羽林郎,接替了女卫的警卫之责。
殿前羽林郎是此次北伐新设,共百人左右,说白了,就是战阵中跟随大皇帝的亲卫队,他们都是从殿前军、京戍禁军中选拔的勇健儿郎,以杨业之勇,在其中也算不得佼佼者。当然,陆宁也并没有想杨业在自己身边做一辈子打手罢了,勇悍军卒好寻,优秀统帅却难觅,不过杨业新降,要用他,也要他立些功劳,在军中有点威信再说。
北伐契丹,身边女卫陆宁也不准备带,毕竟此次战事必然极为惨烈,更不能令女兵真正上战场,哪怕这些完颜女卫,其实很有些战斗力。
现今提起十二分精神,挑战这个北方渐渐崛起的庞然大物,此战,也关系齐国,未来数百年国运。
羽林郎,便是要跟随他冲锋陷阵的卫士。
来看西山大佛,陆宁便是带了这百余名羽林郎,又领了折氏兄弟,想和兄弟俩说说话。谁知道,不知道怎么,折御勋和杨业就杠上了,又恰好路过西山下已经废弃的这汉军军营,陆宁没反对,两人就约斗,折御勋说,如果他赢了,就要去了杨业这殿前羽林卫的名头,他代替杨业,入殿前羽林。
其实殿前羽林郎,按官阶,不过是八品武官,和禁军百人都的都头同阶,但卫护圣天子的这份荣誉,对武官们来说,却是重如泰山了。
折御勋便很想进入殿前军中建功立业,多少,有些嫉妒杨业。
两家又是世交,折御勋和杨业小时候就认识,只是多年未见。
折御卿便偷偷在陆宁耳边说,听家里人言,哥哥小时候被杨家哥哥打过。
显然,两人都是武将世家,小小孩童时就免不了舞枪弄棒,那时候,折御勋不是杨业对手,现今,多少也有为小时候正名的原因。
是以,两人约斗,陆宁就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此时两人相斗,劈哩叭啦的木棍脆响接连不断,却是难解难分。
突然,折御勋往后一跳,将手中木棍狠狠摔在地,“某认输,不是你对手!”
陆宁也早看出来,杨业一直隐忍,折御勋出现了几次破绽都没攻进去,想来是照顾这旧友的面子,二来,折御勋现今是皇贤妃娘娘的长兄,杨业新降,自然有顾忌。
见折御勋认输,陆宁心下一笑,自己这大舅哥,也不失为光明磊落的一条汉子。
“多年未见,世隆的枪棒功夫越发精进,斗下去,怕为兄不是对手。”杨业也将木棒,递给旁侧一名发须有些白的老卒。
这老卒羽林郎,叫王贵,年近五十,和杨业是仅有的从汉军降兵中挑选的两名羽林郎。
王贵神射,隐隐令陆宁想起了演义中的那老黄忠,历史上,王贵也是七十三岁高龄征辽,作为杨业部将,在陈家谷一役,和杨业陷入辽兵重围,射杀数十名辽兵后,力战身亡。
“你少假惺惺……”听杨业话语,折御勋骂娘的话差点脱口而出,随之才想起圣天子就在旁侧,剩下的话咽回了肚子,却憋的直翻白眼。
陆宁微笑,目光,看向了西山上,层峦叠嶂的绿木中,隐隐可见宝严阁那五层楼宇,这西山大佛和佛寺,年代久远,最后一次大修是后汉刘知远,添换瓦木,彩饰佛像,很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自己对此自然不感冒,可偏偏,下了晋阳城后,赵普等上奏疏,请修宝严阁,彰圣天子爱民之意。
就好像,修缮这佛寺,太原一地百姓,才会觉得齐天子行仁政,天下依旧太平。
因为西山大佛,对现今晋阳许多百姓来说,都是乱世中的精神寄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