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如今深处高位,为国尽忠理当如此,切身会在家中照顾好明风和明云的。”
这就是女人,即便是满心的无奈,但最后依旧还是会选择妥协。
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会想独自一人抚养年有的孩子,也不会愿意让自己的丈夫在自己刚刚分娩就去参加战场这种危险的事情。
即便是现在的降雨宁可能一辈子都无需走到那种地步,但战场毕竟是战场,即便是在最遥远的大后方也是存在着危险的可能的。
“娘子,夫君来跟你讲一个故事吧,一个悲惨、悲壮但却与又出处是讴歌的故事。”
第542章 准备
本来姜云明是像让李丽质理解自己,也是存着想让她感同身受的意思。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的故事起了反效果。
男人和女人的思想从来都是不同的,男人更偏向于理性,而女人更偏向于感性一些。
而且女人的关注点从来都是奇怪的,姜云明本想让李丽质去感受那份悲壮,而李丽质第一个看到的不是悲壮而是姜云明除了高句丽还要去倭国。
本来在李丽质的预想中姜云明此行是和当初突厥那场战争一样半年顶多一年就能回来了,但是这要是加上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
去倭国要渡海,而且姜云明最最主要的目的偏偏就是这要放在最后的倭国。
先让大部队出发,等到攻下高句丽之后再让姜云明出发去前线战场?那还不如让他随着大部队出征一起去,最起码那样还安全一些。
李丽质可没忘了在突厥战场归来的时候还经历过两次刺杀。
不过好在李丽质也不会后世某些女人撒泼打滚的那一套,不然的话那一哭二闹三上吊搞出来的话他还真受不了。
家庭的因素其实还是最好处理的,而相比之下大唐各个方面的调动要更加麻烦一些。
火药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更何况还是被盗这种大事,所以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将士们的动作都很迅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翌日,皇宫,太极殿偏殿。
姜云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过早朝了,这个时间都已经长到了他都忘记了上次上早朝是什么时候了。
年初的那次万国来朝吗?
没什么印象了,姜云明只知道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不是在编写教材就是在陪李丽质养胎。
“诸位,早朝时间到了。”太监弓着身子,对着片店里的关院门说道。
冬天的早朝和夏天的早朝不太一样,这里有个区别就是冬天的时候关院门都是在太极殿的偏殿里等着的,毕竟朝堂上有不少上了岁数的老臣,要考虑他们的身体问题。
而上了太极殿之后众人才发现,今日的早朝和以往也是不一样。
因为从未想过封锁消息的缘故,火药的被盗和追回现在虽然还不到天下皆知的地步,但要说大半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一点儿都不为过,而这些作为天天都要上早朝的大臣们来说更是除了姜云明和李靖、长孙无忌等这些人之外最早知道的一批人了。
但是任谁都没想到,如今的大唐皇帝陛下如此的果断,如此的不拘环境。
“今日早朝不听朝奏,要商议的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出征!”
朝堂顿时嘈杂了起来,李世民的过段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而且!”李世民的声音拔高了几度,让有些嘈杂的朝堂几乎瞬间安静了下来。
“今日要说的不是要不要出征,也不是什么时候出征,是出征的人选!”
“而出征的时间,是尽快,最好是立刻!马上!”
这下子朝堂瞬间变成了菜市场,吵吵嚷嚷地让姜云明感觉无比的头痛。
而这回,第一个站出来的不是魏征了,而是孔颖达。
魏征是一个谏臣,是个直臣,但同样的,现在的他也是大唐三相之一,他是不畏惧皇帝,但是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而孔颖达这种老酸儒在这种涉及到战争和所谓仁义上面则像极了以前的魏征。
不顾一切,就要坚持上奏。
“陛下,我们大唐才刚刚经历了和突厥的大战,仅仅未到两年的时间陛下就要再动干戈,于情不合、于理不合、于仁更不合!”
李世民看着在下面慷慨陈词的孔颖达,神色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现如今的他对于孔颖达这种人的上谏没有任何的心里波动,几天不要说是孔颖达了,即便是魏征、是长孙无忌也不行。
能够让李世民放弃出征想法的就只有姜云明,而且还需要拿出一个能足够说服他的理由。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脑残,而这个大唐最噶权利中心的朝堂也不缺少。
不过姜云明也知道,这些反对出征的人中并不都是脑残,他们更多的还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大唐的利益之上,如非是走投无路,那么他们就永远不希望大唐能够出兵。
“孔祭酒此言差矣!”姜云明高喊一声,把朝堂上的嘈杂全都压了下去。
“哦?难不成驸马认为此时的大唐依旧还要出征?哪怕是在刚刚打完突厥连战俘都还完全没有安置完成的时候?”孔颖达一脸的不满。
其实孔颖达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在朝堂上政见不和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姜云明作为突厥战争的缔造者和亲历者说这句话就让孔颖达有些不满意了。
甚至有一种吹胡子瞪眼的感觉。
“如今长安诺成内早已经沸沸扬扬了,下官不认为以孔祭酒的沈飞和为止不知道此次出征的缘由。”
看着孔颖达,姜云明满脸微笑,一点都没有朝堂上政见不和的针锋相对。
“知道。”孔颖达点头答到,但是却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意思。
孔颖达知道,以如今的大唐、如今的火药,这种事情已经发生那么久必定会让大唐出兵,所以他并不愿意承认这件事。
他今天出言反对不是出于他的利益,而是儒家的思想,或者说是他心中所认为的儒家思想。
“下官就说一句话,而且还是一句老话。”姜云明深处一根食指摇了摇,脸上的笑意不减反增。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话在朝堂上姜云明说了很多次,多到他自己都数不清了,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句话很好用也很贴切。
“呵呵。”孔颖达冷笑,但笑得很敷衍。
“如今我大唐有新粮,有火药,还有所向披靡的火炮,但即便是这样那些国家依旧还会对我们大唐产生偷盗火药配方的想法。”
“那么孔祭酒觉得他们偷盗火药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的一句话,单刀直入直切要害。
是啊,以大唐如今的腾龙之姿那些人还会顶风作案来偷盗大唐最重视保护也最严密的火药,那么还有他们不敢的吗?
而且他们偷盗火药是为了什么?
想都不用想,他们肯定不是和大唐闹着玩儿的。
第543章 推脱
虽然孔颖达年长姜云明三十几岁,但在这方面他还真说不过姜云明,因为姜云明的看法和常人不一样。
他是多了领先大唐一千多年的见识的。
别说是孔颖达了,今天即便是满朝文武都站出来反对姜云明也有信心能劝退他们,只是相比于孔颖达一人要多费很多口舌罢了。
只用了一句话,姜云明直接就说得孔颖达哑口无言。
当日,颉利南下直逼泾阳的时候姜云明拿出了火药吓走了他,而在得胜归来的朝堂之上,孔颖达也反对过姜云明,或者说他反对的是姜云明拿出来的理由。
姜云明就是用当初孔颖达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据提议李世民销毁并禁止制造火药一事来反驳孔颖达的。
谁都知道火药的威力,那么如今火药极有可能被盗走了,但你却一点都不紧张,甚至还对之前你提起的理论只口不言?
孔颖达没有反将一军把这件事扣到拿出火药的姜云明身上,因为他知道现在再说这些也没有用了,以姜云明如今的地位以及受宠程度根本就不会受到李世民的责罚。
更何况制造火药本就是朝堂绝大部分官员们支持的想法。
如今如果他说制造火药是种罪,是造成了如今局面的罪魁祸首的话根本掀不起什么波澜,也引不起朝堂上官员们的认同,他们只会对他孔颖达嗤之以鼻。
火药的威力谁看不到?且不说火药在定襄一役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就以官员们自己的利益来说他们也不会站出来支持孔颖达。
突厥被收归大唐之后他们跟着赚了多少钱?估计他们自己都数不清,但他们知道自己私下里的产业都在源源不断地跟着商队往草原输送丝绸、粮食以及水果,然后带回在中原价格很高的肉类和毛皮。
现在大部分的官员们都认了一个理儿,那就是支持姜云明的话肯定是有肉吃的,最不济也能跟着喝口汤。
以前谁曾想过战争还是一件能够赚钱的事情?
也不是不能赚钱,但那是赚的自己人的钱,是国难财,是要通过抬高粮价等措施来赚钱的,是要被千夫所指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