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那行。”听到姜云明的解释之后杜如晦也就没有再说话了,这个他是不反对的。
  简单的例行排查,姜云明和两位长辈没做多少停顿就进了宫。
  一个当朝国舅,一个当今宰相,再加上一个眼下被宠上天了的长公主驸马,谁敢墨迹?
  然而还未到两仪殿,姜云明就看到了熟人儿。
  “高明!”
  按理说在皇宫里是禁止喧哗的,更别说像姜云明这样直呼太子的了,但是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都很默契的选择了低头漠视。
  “高明见过舅舅,见过杜伯伯。”
  “见过太子殿下。”×2
  “高明,你这是准备去做什么?”和长孙无忌二人相比姜云明就显得很没规矩,但是不管是李承乾还是周围的太监宫女都习惯了。
  “父皇挑选了一些奏折让我批阅,我刚批阅完,正打算去送给父皇过目。”李承乾指了指旁边捧着奏折的太监,对着姜云明解释道。
  “那正好,一起去吧。”姜云明也没废话,直接拉着李承乾就往两仪殿的方向走。
  “你们这是准备做什么?”李承乾在被姜云明拉着的时候匆忙对长孙无忌二人行了个晚辈礼,然后踉跄着跟了上去。
  “想到了一些事情需要父皇定夺。”
  “哦。”听见姜云明的回答之后李承乾就闭嘴了,若是眼下就他和姜云明两人的话他还会开口问问,但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还在一旁。
  即便是太子,有些事情也his不能多问的,太子毕竟只是太子,不是皇帝。
  两仪殿前,姜云明看了看守在殿门口的太监,太监低着头后退了一步,姜云明看见后直接就拉着李承乾进去了。
  太监那是在告诉姜云明,眼下陛下没有见什么人,也没有在处理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你们怎么一起来了?”四个人的动静还是有点儿大的,姜云明他们才一进殿李世民就听到了。
  自家女婿,还带着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李世民一看就知道事情肯定不会简单,直接就屏退了周遭的宫女太监。
  “父皇,造船用的铁板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眼下来了这么多的别国使臣,趁此机会溜进来并且停留在我们大唐境内的肯定还有不少人,咱们可能得重新找个地方造船了,最起码渭水河畔是不行了。”
  李世民闻言顿了一下,随后示意他们坐下。
  这事儿李世民也想过,不过相比长孙无忌来说他发现的更晚一些,因为他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最近的万国来朝再加上使臣们的马屁让他多少有些飘飘然了。
  “你又什么想法?要运去登州那边吗?”李世民看了看姜云明三人,船实在是太大了,大唐以前没有涉及到这么大东西的保密工作,他想听听姜云明他们的意见。
  “不太妥。”作为造船的直接负责人,长孙无忌摇头婉转的否定了皇帝的建议。“登州那边直接面向高句丽、新罗、百济和倭国,除了陆路,走水路的话这几个国家的人最先到达的就是登州。”
  “嗯,虽然长安才是那些人最注重的地方,但是对于倭国这种海岛国家来说他们和我们大唐第一个做接触的就是登州那边,而且船太大了,想掩人耳目很难。除了登州,还要远离长安和洛阳这种重镇。”姜云明也点了点头。
  一时之间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船实在是太大了,做这种大小物品的保密工作属实是有点儿难。
  “父皇,您觉得岭南怎么样?”姜云明看着老丈人皱眉苦思的样子开口说道。
  “岭南?你是说……冯盎?”


第509章 选址
  “冯盎……能行吗?”
  其实冯盎对于大唐的忠心,或者应该说是否有二心这事儿已经经过验证了,但因为这个时代的通讯和交通的极其不发达,像冯盎这种长居岭南,堪称是土皇帝的人李世民实在是没有太大的信心。
  即便是冯智戴已经在长安做了很长时间的质子了。
  “父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冯盎虽然长居岭南,但就目前来说他还是可信的。”
  冯盎这个人姜云明没见过,所以就目前来说他对于冯盎这个人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他那并不精通的历史,这还是因为冯盎坐镇岭南显得有些特殊才被他记住了。
  按照时间线来说在贞观初期的这几年冯盎似乎是做过什么大事让老丈人消除了对他的戒心,是什么来着?
  “你确定?”李世民也没有办法,之前虽然验证过,但是不代表冯盎在见到这钢铁之船后会不会动什么不该动的心思,毕竟这对于某些人来说诱惑太大了。
  “没关系,冯盎即便是有那个心思也不会成太大的事,难道父皇对如今的大唐还没有信心?”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那个大唐了,首先就是民心远超以往地被聚拢了起来,无论是新粮、书籍还是火药都给了大唐百姓们空前的信心。
  而且大唐也不是光凭着火药才有强盛的军力的,相反的,其实到目前位置火药起的实际作用很小,其中的绝大部分还都是震慑效果。
  颉利南下、梁师都之战以及突袭定襄城,这是火药自诞生之初直到现在出现的三次。
  第一次是被姜云明蒙到了,再加上火药爆炸的声音对战马有很大的冲击力才能取得当初的战果,如果颉利再稍微冷静一点怕是泾阳城就守不住了。
  第二次姜云明没有亲眼所见,但据回报说也是在轰开城门之后就没有再派上用场。
  第三次也是一样,就轰了个定襄城的城门。
  所以说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这个时代原本的作战方式以及姜云明带来的新的武器,最后就是充足且及时的补给了。
  “就目前来说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岭南太过偏远,再加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岭南冯盎才是最大的,所以那些有心之人对岭南那边的兴趣很小,他们应该不会让人到那边去刺探消息,从他们的情况来说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意义还不是很大。”
  “那朕试试召冯盎入朝?”李世民有些犹豫地说道。
  “陛下,臣认为此事可行。”作为造船一事的直接负责人之一,长孙无忌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了。
  虽然从内心来说这并不是他所愿意的,但这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作为如今整个大唐官方的铁器供给者,在造船这事儿上长孙无忌是推不掉的。在长安附近造船很容易被他国之人侦察到,而如果把造船的地址放在岭南的话他又很难掌控,出了事都不能第一时间反应并解决。
  可是他没有办法,为了不被发现岭南才是最佳的造船地点,不因为别的,一个保密工作好做就能说服一切。
  “那朕这就下旨召冯盎入朝,如果事情定下来的话那辅机你就要多费心了。”长孙无忌能想到的关节李世民也能想到,虽然按理来说长孙无忌这种老臣不用叮嘱太多,但他还是习惯性的嘱咐一下。
  “臣明白。”没有办法,即便是工作再难做长孙无忌也不能说一个不字。
  “父皇其实不必忧心这些,这钢铁之船其实要说的话一开始就是给冯盎造的。”
  历史给予姜云明的自信还是足够坚定的。
  “给冯盎?”这下子不只是李世民,就连长孙无忌和杜如晦都蒙圈了。
  他们一直以为这应该称为钢铁“战”船的东西姜云明之所以拿出来是为了提升大唐的实力,而且自从姜云明说了这船上要增设火炮之后他们就一直下意识的把船归类到了军事方面,现如今姜云明的一席话让他们着实有些猝不及防。
  “大唐不能永远局限在这一隅之地,外面的世界还有很多东西,很多我们大唐需要的东西,所以顺着大海走出去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虽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很遥远,但却是一定会发生的。”
  “就如新粮一样吗?”李世民的眼睛里一下子就泛起了光。
  “虽然和新粮并不是类属一个方面的东西,但是起到的作用并不比新粮小,只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罢了。”
  “不知道朕还有没有能够看到的那一天。”
  听姜云明说到这里李世民就有些惆怅,他已经听姜云明给他画了不少的大饼了,从粮食产量超越整个关中甚至江南的东北区域再到眼下这个据说能起到和新粮一般无二作用的新东西,李世民心里的渴望愈发强烈。
  但偏偏这都是短时间之内难以实现的事情。
  “如果顺林的话还有机会,如果不顺利的话可能儿臣都没有这个机会。”对于老丈人的惆怅姜云明毫不犹豫地再泼上了一盆凉水。
  “滚!”言简意赅。
  “得嘞,您几位慢慢商议,反正解决的方案我已经说了,我还是回家陪丽质去了。”
  姜云明双手一摊,很是光棍。
  “你就好好的陪陪丽质就好了,高句丽那边不行朕就往后拖一拖,等你见到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再开始。”
  “您别着急啊!”说到这里姜云明急了,他可是刚和渊盖苏文谈好的,准备先从高句丽那边剜下一块肉来给大唐应应急。
  “你准备做什么?难不成你真打算和高句丽那边交易水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