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革清 (绯红之月)


  在之后的贤者时间里面,任由老婆靠在身边,廉亲王脑子里却想的是霍崇。也不知道霍崇看到了那份消息之后会焦虑到什么地步。
  这边雍正也在询问急忙忙赶回了京城的‘使者’,“霍崇看上去是志得意满还是惶恐不安。”
  使者思忖片刻才答道:“皇上,奴才看霍崇有心事,却不是对咱们的。”
  雍正觉得霍崇这厮一直有些怪,基于对人性黑暗面的理解,雍正自然觉得霍崇是有什么邪念。可现在雍正对霍崇的定为有些改变了,在雍正眼中的霍崇已经是绝对的大奸大恶,到了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的地步。霍崇这反应并反倒是雍相信霍崇在考虑着无比邪恶的阴谋诡计。
  不得不说,若是霍崇知道雍正的看法,一定会轻蔑的表示反对。霍崇觉得自己或许是一个被迫有了城府的人,可正因为如此,自己越来越不爱搞什么阴谋诡计。搞阴谋诡计的性价比太低了。


第161章 迎面而行的双方(一)
  60,80与100。
  霍崇最终确定了应对雍正近期围剿的策略评判标准。完成60分,也就是及格。及格线是针对未来很可能与敌人进行拉锯战,而清军则占据了控制优势的地区。
  在这种地区,今年秋收得完成,粮食入到各家库中。只要百姓们都能有很好的收成,霍崇在战争中强行征粮都可以维持部队很久的粮食供应。
  完成到80分的地区就是敌人只可能短暂进入,由霍崇长时间进行主导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仅要完成秋收,还要完成一定的仓储。让霍崇作战的时候可以直接从仓储地区获得粮食供应。
  完成到100分的自然是由霍崇完全控制的地区。这种地区没有清军攻入的可能,理论上要成为坚强的后方,为霍崇提供粮食、装备、物资。
  总部根据霍崇提出的这套新的标准对现在的控制区进行了划分,就发现当下并没有一个能达到100分的地区。霍崇控制的地区大部分看上去都是60-80分之间,连80分都很难达到。
  在地图上考虑了一圈,总部发现有可能实现100分的地区并不是沂蒙山区,而是胶东半岛。只要封锁了联通西边的通道,胶东半岛要面对的只是海上。满清的海上实力是极弱的。
  细节的事情让年轻人闹着脑袋解决,霍崇看起了雷虎传来的新报告。
  这些小子被安排分管牟平县,他搞出来个大事。报告开头写的非常清楚,雷虎在牟平县公开处决了百十号人。
  自打打完了仗,部队需要修整。霍崇觉得呢,将军队关在军营里,是个办法。不过就出现太脱离群众的感觉。如果自己想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军队就得和人民有一定的互动。
  尤其是当下,人民需要的是树立对霍崇的信赖。比起暴力恐吓手段,让人民相信大汉政府的军队和人民是一家人应该能更有效的获取支持。
  所以部队被派到了基层,参加技术普及工作。这么做就得棉铃风险,如果敌人发动袭击,是有可能让分散成小队的部队遭到损失。
  事实上还真发生了。霍崇派遣部队前去牟平县,之前与霍崇有过节的那些士绅们狗急跳墙,袭击了霍崇的部队。
  在其他地区,霍崇杀人还算节制,尽可能以不惊扰地方为标准。牟平县这帮士绅早就与霍崇有过节,这都是完全公开的。
  雷虎毫不犹豫的对首犯严惩,并且公开为何要严惩的理由。
  处决发的告示让霍崇很满意。这位秀才写起白话文也很给力,加上河北、山东、河南的口音只是音调区别大,但是发音用词通用性很强。这文可以说没毛病。
  在公告里,雷虎先明白告诉百姓,霍崇和这些人素来有激烈的矛盾。
  在雍正没有试图谋杀霍崇之前,这些牟平县士绅已经好几次想通过官府弄死霍崇。却没有得逞。霍崇行的正,走的直。让这些士绅的阴谋诡计破灭。
  霍崇现在造反了,这帮人就领着人对霍崇动刀动枪。
  霍崇要杀这些人。理由有二,第一自然是那些人要杀霍崇,杀人不成反被杀,理所当然。第二,为何抓到他们之后还要杀,而不是关起来。这是因为霍崇若是不杀,只会让人看扁了霍崇。
  所以霍崇本人虽然心存仁义,可是没办法。这些人命该如此。
  霍崇对此非常赞。宣传是要大家能理解。普通人完全能理解雷虎的宣传,这就是好宣传。
  选择与霍崇为敌,得死。
  选择保持中立,承认霍崇的统治,生活不会变差。
  只要这样的印象和现实能够落实,能够深入人心。霍崇认为就完成了现阶段宣传的最高目标。
  霍崇很清楚,所以在会议上强调。想完成这样的目标,光靠宣传和杀戮是没用的。必须通过种福平台保证此次粮食能稳妥的收获。
  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人民群众才能相信霍崇,相信平台。相信只要霍崇和平台不倒,这样的日子就能延续下去。
  就在霍崇努力完成自己目标的同时,摧毁霍崇的计划也在执行之中。
  雍正的计划是调集山东官军余部,加上从河南与浙江的绿营,组成一支军队。霍崇没想到这帮绿营兵只是在前面打仗,由八旗军在后头进行督促。
  河南巡抚田文镜此时正在河南下令调集绿营。河南位于山东西边,调动进入山东作战的军队非常方便。巡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便是总兵也得受巡抚节制。所以公文不断送到田文镜面前,请求田文镜进行决断。
  官员们个个不言不语,一副以田文镜马首是瞻的模样。与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头那个四十来岁的模样完全不同。田文镜眉毛和胡子都花白了,雍正四年,田文镜虚岁都已经65岁,完全不是那种少壮派。
  老头虽然年老,行动也不方便,神色中却露出一种奇妙的精神。人说权力是男人的春药,此时的田大人明显药量充足,药效也极端的给力。
  与精神焕发,完全支棱起来的田大人相比,他的手下们谨慎到有种萎靡不振的感觉。看得出,没人喜欢田文镜。同样也没人敢违逆田文镜的意思。最近发生的事情真的让河南官员们不愿意当出头鸟,甚至不愿意和田文镜说话。
  李绂与谢济世,一位直隶总督,一位浙江御史。一位素来有贤名,一位刚临俘自尽的谢赐履的儿子。他们都不是能轻易扳倒的人物,却因为弹劾田文镜而落马。
  比较起直隶总督,御史谢济世的落马更让官员们大惊失色。御史的指责就是弹劾,风闻奏事素来是御史的权限。御史们哪怕捕风捉影都不是问题,顶多是皇帝根本不信御史奏折上所写的内容而已。
  专门弹劾人的御史弹劾田文镜,反倒是御史被下狱。这天下除了皇上之外还有谁能动得了田文镜呢?
  面对雍正如此的支持,田文镜立刻上了奏折。表示在雍正五年,河南一定能全面实现摊丁入亩。若是有人反对,田文镜豁出一切都要进行到底。
  这折子上了,雍正轻描淡写的批示:知道了。
  这三个字可是把官场上的人吓坏了。


第162章 迎面而行的双方(二)
  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命令传到地方,士绅们几乎没怎么看就表达了相同的态度,“不卖。就算是放仓里烂了,俺们也不会卖给田文镜那货!”
  田文镜在河南差不多就这个样子的风评,对他恨之入骨的人多得是。甚至那些从未与田文镜有过往来的河南士绅也被这样的风气所影响。
  其实这次的士绅们倒是有点冤枉田文镜。名义上巡抚们高过总兵,实际上巡抚们并不乐于插手军事。尤其是山东连着死了两名前任巡抚,田文镜好歹也六十多岁,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军事上有什么建树。
  田文镜完全将作战一事交给了河南镇总兵。唯一算是参与的工作,只是履行了自己文官的职责,把购买粮食的公文发了出去。这还真不是田文镜多管闲事,到了满清这个时代,任何造反都已经被研究的很透彻。军队可以随意购买武器囤积粮食,那和要军队造反没啥分别。
  地主士绅的态度让粮草筹集速度明显变慢了。田文镜此时专注在摊丁入亩的推行之上,根本不管这等事。筹备粮食的效率明显没有提升。
  相对河南的内耗,江苏这边只是正常的拖拉,整体倒还正常。然而军队行动,为难的就是各种准备,真的行动起来反倒没那么多问题。
  按照之前的方略,这次剿灭走的是集中兵力一击致命的谋划。兵部那帮人智商没问题,很轻松就判断出霍崇乃是坐寇。只是普通坐寇们多数是占山为王之类,霍崇这坐寇的影响范围太大,受其蛊惑的人太多,这才呈现霍崇四处乱走的局面。
  针对霍崇的坐地户特点,清军的计划是先沿着运河行动,汇集在济南地区。接着一路东进,依托大清河小清河的运输,官军一路南下,攻破霍崇控制的淄川、临淄等县城。直到将霍崇彻底解决。
  田文镜很清楚,自从封丘罢考事件之后,他在士绅中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在士绅中的名声臭了,就意味着在民间的名声也臭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