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不少年仗,年羹尧对恶劣环境勉强能忍受。但是年羹尧心里还有一把火,他觉得自己才47岁,还年轻。还有为雍正效力的机会。
在扫荡了青海之后,年羹尧判断准噶尔绝不会善罢甘休。短泽两年,长则四年,准噶尔一定会卷土重来,再次与朝廷打仗。
那时候年羹尧就有机会一次荡平准噶尔,完成从大清到现在都没能完成的夙愿。
可世事无常,年羹尧突然就从大将军变成了阶下囚。年羹尧现在只期待准噶尔能立刻发兵,自己这才有机会。
正在胡思乱想。就听一阵脚步声,转头一看,狱卒身边跟着的人有点印象,应该是前任山东巡抚李树德家的人。
年羹尧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尝试与衍圣公府结亲,但是被礼貌而果断的拒绝了。当时帮忙牵线的就是时任山东巡抚的李树德。
此时见到这人又出现,年羹尧觉得大概不是来见自己的。但是狱卒带着这人在年羹尧的牢门前停下,李树德家的人赶紧塞给狱卒一锭银子,狱卒这才让那人在牢门外停下,自己往别处去,给两人留下交谈的余地。
“亮公,有事请教。”李树德家的人低声说道。
年羹尧也顾不上摆排场,到了门口坐下,听李树德家的人讲述发生了什么。
原来现任山东巡抚陈世倌发兵讨伐反贼霍崇,几乎尽起山东各路兵马……
听到这里,年羹尧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数路分进,这是看着有效的手段。但是正因为看着好似声势浩大,能够让敌人首尾难顾,却隐藏了极大的危险在里头。
不过要剿灭的不过是霍崇……,霍崇不就是那个造琉璃火的工匠么。他一个工匠,造的什么反?
或许是见到了年羹尧的神色不对,李树德家的人停下讲述,低声求教,“不知亮公觉得哪里不妥。”
年羹尧隐隐觉得事情大概并不简单,虽然工匠造反实在是莫名其妙,不过前任山东巡抚李树德派人向天牢里的年羹尧讲述朝廷派大兵剿灭一个山东工匠,这件事本身更加莫名其妙。
“数路大军围剿,难免联络之间有差池。各路人马更想证功,全然不会配合。便有可乘之机。”年羹尧淡然的评价道。不过语气中不由自主又露出那种不自觉的傲气。
李树德家的人连连点头,“亮公说的是。那反贼霍崇派人堵住山口,让莱芜那边出发的官军无法越过博山。他自己带着人马先是引着从济南府来的官军进了蒙阴县,官军收服蒙阴县城,以为抄了霍崇的老窝。却不曾想,霍崇竟然偷偷南下,击破了从鲁南来的官军。又一路东进,将淄川县、临淄县等地的官府与绿营营地全部荡平……”
虽然对山东不是那么熟,年羹尧大概也能在脑海里勾勒出大概的山东地图。听着霍崇作战轨迹,年羹尧微微点头,却又带着些讶异。
一个工匠被朝廷发兵围剿本就奇怪,但是这样一名工匠能打出这样的战法,反倒不奇怪了。若是年羹尧自己,手下若是有一支精兵,也只能这么打。
顺着霍崇一路来虚虚实实的作战轨迹想下去,年羹尧的神色冷峻,双眼亮了。打断了李树德家人的描述,年羹尧问道:“最后这霍崇在哪里与济南来的官军决战?是淄水?还是在小清河?”
“啊?有人对亮公说了?”李树德家的人愣住了。
年羹尧实在是不想和这蠢货废话,盯着栅栏外的人再次问道:“是淄水还是小清河?”
李树德的家人吓得无意中咽了口口水,才顶着仿佛能杀人的锐利目光小心的答道:“是在小清河。”
“官军逃出来多少?三成?五成?”年羹尧的目光更加锐利起来。
李树德的家人真的被吓到了。他先是打了个冷战,连咽了几口口水,还是说不出话。
年羹尧叹口气,转回头靠着栅栏坐下。其实年羹尧觉得并不是别人描述的那般充满了恶意。只是就这么个眼神,而且法令很严。
在西北的时候,年羹尧要从出府,值大雪,从官之扶舆而行者,雪片铺满手上,手指头看着都要冻掉了。
年羹尧可怜他,下令曰:‘去手!’只会不想让这名扶着车驾的从官僵冻。然而这名从官没理解年羹尧的意思,竟各出佩刀,自断其手,血涔涔遍雪地。
只要想起此事,将军就无比悔恨。可再悔恨也没办法补救。
不再看向李树德的家人,年羹尧问道:“俺不看着你。你就说,从济南出发官军在小清河与贼人决战,最后如何了?”
第141章 年羹尧之死(三)
时间进入阴历12月,雍正在朝会上的神色还算平静。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终于,马齐上前启奏,“皇上,山东巡抚陈世倌剿匪不力,可当惩处。”
“便让他再剿。”雍正神色间丝毫没有动摇。
怡亲王看着说不下去只能退下的马齐,觉得这家伙简直是自讨没趣。霍崇虽然很糟糕,却还没到朝堂上必须针对他的地步。虽然说起来可笑,可雍正就是这么一个性子。对于隐隐的暗刺忍耐度超低,但是暗刺摆到明面上,雍正反倒能拿得起放得下。
当然,这放得下必然是把霍崇碾成齑粉。
虽然霍崇在11月末接连重创了四路山东剿匪军,不过每一路人马少则四五百,最多的是济南派去的官军,有近两千人。
莱芜那边派出的人马得知其他人马都受到重创,直接撤退。便是把上次宁海守备带领的七百官军加起来,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损失了三千多官军。大清八旗二十万,绿营四十万。区区三千人的损失距离动摇国本远着呢。
但是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官员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将霍崇造反描述成仿佛立刻能毁灭大清的危机。怡亲王不想小看霍崇,却不得不更关注这帮在雍正铁腕下试图挣脱雍正政策的官员。
朝会结束,雍正叫来怡亲王,“十三弟,清理欠银的事情必须加快!那些官员见霍崇造反,想着能趁当下时机浑水摸鱼。你太谦和,总不愿意说重话。只要见到有人动这等心思,不用给他们留什么脸面!”
“请皇上放心。臣绝不会让那些人得逞。”怡亲王果断的答道。
雍正这边让十三弟去忙公务,自己继续批奏折。太监前来禀报,张廷玉求见。
自打雍正登基以来,就选择合作者。武将的合作者年羹尧的确立下不少功劳,却坏了事。自家兄弟里面老十三真的是左膀右臂。老八虽然是雍正不得不虚与委蛇的对象,但是雍正还真的想看看这位被称为‘贤王’的八弟到底有多大本事。
文官里面,雍正选择了张廷玉。
雍正接见他信赖的官员,霍崇此时则有些不解的见到了在之前战斗中给了他意外帮助的合作者。
“无量天尊。霍先生一路大胜,用兵有如神助。贫道真是不知先生才学竟然到了这般境界。”
“若没有道长派来的人相助,我是做不到这般地步。多谢了。”霍崇认真的向长信道长表达谢意。
“种善因,得善果。贫道其实也没做什么。只是向那些信徒将霍先生这些年所做的事情讲述一下。他们肯相助霍先生,全是霍先生自己的仁德。”
“道长怎么说起佛家的话。虽然我听说老子出函谷关,一气化三清。一为佛陀。不过我是不太信的。佛家讲轮回,修真之人身死道消,讲的是一往无前。和佛家全然不同。”
长信道长哈哈大笑,看得出,和霍崇讲经论道总是能让他很开心。向前两步,靠近霍崇,就见霍崇的警卫们立刻警觉起来。长信道长见霍崇摆摆手,警卫才放松了姿态。
道长走到霍崇身边,拍了拍旁边的大石。这淄川县就是不缺石头,两人坐下,长信道长说道:“霍先生既然以修士自比。贫道也比拟一下,天劫将至,不知霍先生要如何应对?”
想来道长所说的天劫乃是满清朝廷一波更比一波的进攻,霍崇叹道:“天劫将至,然中枢若是弱,便可抵挡。我担忧的却是一颗星,若是此星不坠,我心不安。”
长信道长哈哈一笑,“此言甚妙,却不知此星在何方位?”
“切,年羹尧一个凡人,哪里会有星位。”霍崇有些不屑的答道。
此时太监已经引了张廷玉进来,雍正放下手中看了一阵的折子,板着脸问道:“有何要事?”
“皇上,臣以为田文镜在河南做的太急。摊丁入亩在圣祖年间已经在许多地方推行,成效并不差。尤其在……”说到这里,张廷玉突然想起什么,一时赶紧转弯,迟了片刻才接上,“在直隶……”
“呵呵。衡臣,便是提山东又如何。且不说当下,摊丁入亩之时,霍崇这类人也能有用。”一边说,雍正一边观察着张廷玉。见张廷玉并没有就坡下驴,利用雍正的话去提霍崇的意思,雍正这才给了张廷玉一个台阶,“你继续说。”
“回禀皇上。田文镜太急,他想的是赶紧回报皇上,尽快推行摊丁入亩,尽快收到税银。此人的确忠心,却太急了。”
雍正微微一笑,张廷玉的话里面还是有些味道。所谓田文镜忠心,张廷玉其实是想说田文镜想通过给雍正立功获取更高地位和奖励吧。至少这个‘模范巡抚’的称号对于已经六十四岁的田文镜可是重要的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