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这两个消息是登在邸报上传于诸州县的,而且还特意命驿使快马加鞭送达各处,其目的嘛,自然是为了稳定人心。
  首先,第一个消息,汉中叛军受挫,意在表明据汉中叛周乃是错误选择,一旦朝堂诸公反应过来,叛军就得失败。
  其次,第二件事,河阳节度使的地盘环绕西京河南府,就在东京边上,在诸节镇中是居于前列。而侍卫步军是帝皇亲军,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自然得是赵鸿运亲信。
  无论郑志康入京是升还是明升暗降,以亲信接掌河阳节度,都意味着中枢对国内军政的掌控没有动摇。
  当然,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具体怎样,还得再看。
  这些目前和陈佑关系不大,故而揣摩清楚之后,便将之抛到脑后不再想。
  带着一众家兵来到赶到长寿县城,让刘河带着一众家兵先去宅院,自己到州衙去找郢州知州耿石。
  陈佑来郢州可不仅仅是找冯道的,当然也要顺便看顾着些冯道、卢金婵,等机会合适就将两人护送到江陵。不过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代替赵元昌巡视荆南北部诸州县。
  这项任务,在当初赵元昌回京的时候,是交给赵普的。现在赵元昌亲自坐镇江陵,王朴留在夔州,自然这北部诸州就要交给陈佑。
  来到州衙门口,就这么走了进去。门口站着的两个州兵只是看了他一眼,也没阻拦也没询问。
  在仪门处询问得知耿石正在二堂召集州衙官吏议事,仆役前去通报,陈佑自行走到大堂等待。
  州衙大堂像其它衙门的大堂一样有五间大小,用木柱隔成三部分。这“间”是建筑上特有的一个面积单位,一般以一个边长为一丈的正方形所占面积为一间。
  一进门,就能看到正对着门的官座。
  官座正上方悬挂着一个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清慎勤”三个大字。
  这三个字乃是当世有名官箴,据闻此典出自司马昭。
  裴松之注《三国志》,在《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李通传记后引用王隐的《晋书》写了李通孙子李秉的家诫:昔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而在李秉和司马昭的对话中,以“慎”为本。
  李秉认为: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称括囊无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
  这慎,援引“慎独”之意。
  可惜不少官员却只记得小心谨慎了。
  要做事的时候那真的是小心谨慎,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庸官懒政不作为比比皆是。
  还有些人倒是做事,对收钱之事也很谨慎,可是他是在收钱的行为和如何防止被发现上谨慎,而不是在收不收钱这个问题上谨慎。
  诸葛一生唯谨慎,为官之道,便在于此了。
  陈佑重又看着这三个大字,心有所感。
  从前自己倒是谨慎了,可惜老上司不谨慎,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要说不冤吧,啥都没干,就被牵连。要说冤吧,没有老上司的提拔,自己说不定一辈子都在科级打转。
  时也命也!
  感叹一声,继续看这州衙大堂。
  匾额下的挂着一幅中堂,却是猛虎下山图。耿石乃一介武将,喜欢这等字画也是情理之中。
  画前是桌椅,桌子右侧摆着一块惊堂木,红漆、刻画有龙形。惊堂木旁边是一个悬着两支毛笔的笔架,笔架之下乃是两个砚台。
  桌子左侧先是签筒,签筒旁放有青石笔搁,最边上是一个印架,至于官印,却没摆在这里。
  再看两边,木柱之后却站着一个仆役直楞楞地看着自己。
  想来此人是被安排在这里照看大堂,估计是见自己没啥动作,也就没有出声。
  这么想着,陈佑朝他笑了笑,便不在管他。
  两旁木柱之后各是一排水火棍,水火棍之后乃是刺史卤簿。
  唐制,文武官员四品以上皆有卤簿,部分县令也有,一州刺史正是四品,自然是有卤簿的。
  不过耿石不是刺史,只不过是“权知”,一般情况下无权动用刺史卤簿。即便特殊情况要用,也得削减规制。
  这大堂是看完了,被人这么盯着也不舒服,陈佑便走到堂外等待。
  好在不过少顷,就有一文士过来:“陈司马,知州有请。”
  跟在文士身后走到二堂之外,正好遇到堂内一干州衙官吏鱼贯而出,见到跟着文士前来的陈佑,皆是停下行礼。
  待这些人散尽,被挡在门内的耿石才走出门,笑着拱手道:“陈司马!近来可好?”
  “安好。知州如何?”陈佑亦是站定回礼。
  “哈哈!老样子罢了。”耿石畅快一笑,侧身站到门旁,伸手虚引道:“司马请。”
  陈佑拱手致意,当先走入二堂。
  分了主客坐下,自有仆役送上茶点。
  耿石喝了一口茶水,又豪爽笑道:“这东西也忒寡淡了些,嘬不出个鸟味来!”
  陈佑笑道:“知州乃一州之主,不想喝谁还能逼你不成?”
  听到陈佑这么说,耿石哈哈一笑:“还是司马这等当过将军的人懂某!”
  陈佑听后,笑而不语。
  又闲聊几句,耿石才正色问道:“不知司马此来,可是大都督有新的命令?”
  “尚无。”陈佑微微摇头,“大都督遣我此来,只是着某看看各州军事。”
  听到这个回答,耿石明显松了口气,当下道:“眼看天色尚早,不若某便陪同司马到校场转转?”
  陈佑自无不可之理:“既如此,那就有劳知州了。”


第一百二章 冯道再试寻暖靴
  跟着耿石在长寿县城转了转,观看一会乡兵民团的训练,一下午时间就算了没了。
  走这一圈其实看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接下来几天,陈佑都会不定时地旁观耿石处理政务。不去旁观的时候还需要翻阅之前的文书、在州内巡视,也不算太清闲。
  说起来,这旁观政务的法子是陈佑临时想到的,临行前征得了赵元昌的同意。
  当然,这么做,像耿石这般一地主官肯定不乐意就是了。也就陈佑级别不低,又有赵元昌撑腰,这才能这么做。
  婉拒了耿石的邀请,陈佑终于来到冯、卢二人落脚的那处宅子。
  这宅子现在被城里人称为“贵人宅”,宅门前的一条街也就有了“贵人巷”这样的称呼。
  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两位州县官员来这里想要邀请冯道或者是求教,来得最勤的自然就是那方判官和马县令。
  冯道也是脾气好,只要来人,他都会抽出时间聊上几句。
  刚一进门,就有在冯道身边侍奉的小厮迎了上来行礼道:“陈司马,相公邀您一同用餐。”
  陈佑当即答应道:“且告知冯公,某定会赴约。”
  得了他的准信,小厮自去吩咐厨下。
  他自己则来到整理出来的住处,梳洗一番,转到东院拜会卢金婵。
  坐在院门处候着的女使看到陈佑,远远地就放下手中活计,起身喊了一声:“陈司马!”
  陈佑走到近前叉手道:“这位小娘子,某来拜会秦王妃,不知现在可能得见?”
  那女使慌忙行礼,然后答道:“司马稍待,婢子通报一声。”
  见陈佑点头,那女使将院门开了一条缝,挤进去之后又将院门关好。
  好一会儿,院门再次打开,出来的是陈佑认识的青荷:“司马请进。”
  陈佑跟着青荷走进院子,只见院内空空荡荡,原有的一些树木皆被移除,只剩下一片空地。
  正疑惑间,突然福至心灵般想到,这卢金婵出自武将世家,别是学了些拳脚把式整天在这院中练习吧?
  来到厅中,只见卢金婵十分严肃地端坐在主位上。
  陈佑在厅中站定,拱手行礼道:“参见王妃。”
  只听卢金婵客气的声音响起:“司马不必多礼。”
  他直起身来,目光一扫,走到客座上坐下:“未知王妃可以不舒心之处?”
  “此处甚好。”卢金婵刚说完,就听青荷轻咳一声,她又补充道:“只是不知何时可以见到大哥?”
  没听错,她称呼赵元昌为“大哥”。就像当初杨玉环称李隆基为三郎一般,没必要太惊讶。
  听到这话,陈佑也是十分认真的回答道:“好叫王妃知晓,殿下言,待战事稍停,便着某护送王妃及冯公一同至江陵。”
  又是这般严肃客气地交谈几句,陈佑便告罪离开。
  来到冯道所在的西院,刚一进门,就听见冯道那轻松愉悦的声音:“陈家小子,这一番入蜀,可曾如愿啊?”
  他喊的这个“小子”结合语气,不像是蔑称,更像孔子的“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乃是对学生的称呼。
  陈佑当即快步走几步,长揖道:“冯公莫要再嗤笑于我了。”
  见他这副做派,冯道哈哈笑了两声,指着一旁的座椅道:“坐吧!”
  这桌子却不是单人独座的条桌,而是那种方桌。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