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亲兵立刻应下,转身跑下城头。
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
只是全师雄的好运道似乎就这么结束了,先是手下军兵擅离治下,紧接着魏城爆发民乱。
之前已经说了,全师雄手下数万人,真正的嫡系是拉到的汉州州兵以及以前的旧部,总共不过数千人。
本部兵马除了带到涪城攻梓州,就是留在巴西县守城,绵州其余诸县都是分出去的草头将军,自己拉的一干人马。
这年头,正规军的军纪都没办法保证,更别说杂牌军了,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筛可不是说说的。
于是,“苦周久矣”的蜀地父老们在喜迎王师之后,发现“王师”的吃相比起周官更加不堪,活脱脱的刚出狼穴又入虎口。
其它地方也就算了,有点反抗很快就被扑灭。
然而魏城却有一个县尉先是虚与委蛇,等民怨起来之后煽动乱民冲击军营,带着几个心腹趁机斩杀占据魏城的草头将军。
如果魏城是在绵州汉州边境,或许这个县尉会一战成名,成为平乱功臣。
可惜魏城靠近剑州,正愁地盘不够大的杨光远得知魏城生乱的消息之后,立刻领兵攻魏城。
手头没有可战之兵,这校尉不得不领着数十下属弃城遁走。
当全师雄得到消息的时候,魏城已经被杨光远占了。
这边内部正乱着呢,那边刘承泽领兵出阳平关,于三泉大破吴柳树军,一干盗贼散入山林,刘承泽兵锋直指绵谷县!
而另一边,持续不断的袭击固然让詹胜元部行军速度迟滞,但在没有数百米外伤人的火器、也不能纵马驰骋的情况下,叛军的牺牲十分巨大。
终于在詹胜元攻克难江之后,集州境内再也没有成规模的反抗。
从难江,有一道近两百里的谷地直通利州的嘉川、绵谷,就仿佛一把刀子直抵腹心。
在吴柳树兵败的情况下,王世安不可能挡住东、北两个方向的敌军,要么困守绵谷城,要么放弃利州,退往葭萌、剑门。
大好局面,一朝而崩。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降而复叛,再次投降就算不死,估计也是监禁一生的待遇。
全师雄的想法是让王世安退到葭萌关,杨光远带人进驻剑门关,两关互为犄角挡住周军,甚至可以寻找机会破其一路。而他自己则在绵州防备汉州和梓州方向的周军。
只可惜,没人听他的,他也只得抛弃合作的想法。
就在全师雄心忧该如何行事的时候,马建成领着周将军那三千余人开始穿越石碑谷。
穿过石碑谷,沿着紫岩山脚南下,就能越过绵竹县城,之后一路平坦,过什邡、濛阳、新都三县,到达锦官城下。
马建成自然知道这三千余人不太可能攻下锦官城,但他不在乎成败,之所以辛辛苦苦来帮助周将军,完全是为了报复陈佑。
在他的计划中,经过什邡抵达濛阳之后,先破濛阳县城,驱濛阳之民攻新都,再驱新都之民攻锦官。
濛阳到锦官不过五十里路,如果速度快一点,完全能在锦官府尚未反应过来之前驱民至锦官城下。
腹地两县被攻破,军民损失惨重,敌兵至锦官城下,有了这三条,想来陈佑一定不会好受。
至于这个周将军会是什么个结局,不在马建成的考虑之内,等最后战斗开始,他便会遁走。
自从除了城内那些商贾之后,陈佑轻松许多。
虽然因为商业萧条导致税收减少,但之前抄家得了不少钱银,一干用度十分充裕,唯一可虑的便是粮草。
庶民用粮无须烦忧,之前有余钱的都买了不少粮食,买不起的自有其手段能活下去,只是军粮还需要他来筹措。
好在夏收将至,新扶持的商贾也渐渐走上正轨,谨慎一些的话,可以在存粮用完之前购入新的粮食。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也有不少好消息。
首先是府内所有行商坐贾都老老实实的交税,算是开了个好头。
其次是锦官府书院终于开张了!
由于书院开在城内,也就没有大动土木,而是依托数个宅院花园改建而来。
书院落成当日,陈佑带着府衙县衙一干官员出席仪式。
正门牌坊上是阴刻的书院名字——泽润书院。
这四个字乃是陈佑亲自书写而成,按照他的说法,是希望书院学子“达则为圣人,泽被天下;穷则为君子,温润如玉”。
泽润书院暂且分为经、书、算、律四院,每院设院长、教授、助教。分别以黄贤、徐师进、韩寅韬、贾义为四院长。
四院之上有执事长负责考核课业、执行院纪,有司业处理庶务、考评教员。分别以李华宇为执事长,张采石和胡德佑为司业。
书院之主为山长,陈佑亲任山长,但是他不可能分出太多精力在书院上,所以任命魏仁浦为祭酒,总领书院事宜,司业为祭酒之副。
凡改造人,当从思想上来改造,而泽润书院就是陈佑用来改造人思想的武器。
他现在也没多余的想法,就三个目标:一是可以让能工巧匠地位和收入提高,推动技术机器的发明创造和改进;二是借助目前乱世的便利,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并且这个百家不局限于哲学社科,还能延伸到自然科学上去;三是培养自己的党羽。
三个目标,两公一私。
说起来可能有些讽刺,私心最重的那个目标最容易实现,其余两个目标比较困难。
不过没关系,陈佑现在才二十多,只要能一直在朝堂上立足,这三个目标都有实现的可能。
他已经做好未来几十年都为了这些目标而奋斗的准备了,毕竟利用书院培养党羽,再快也需要十年才能见成效,其余两个目标更不必说。
以后他的官做到哪,泽润书院就开到哪,而且他也会招揽人才,争取开设诸如医、工、武、农等院。
总之目标远大,同志必须努力!
锦官府这个书院现在是挂在府衙名下,等他调任之后,这个书院就会划归陈佑私人所有。
咳!不要误会,这可不是侵吞国有资产,这是发挥优质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提供更有性价比的教育资源。
你们呐!要理解陈佑的拳拳为民之心!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三)
书院正式开张之后,书院中人只有陈佑作了一番演讲,第一堂课却是方外之人老道彭晓对城内官吏豪富讲解内丹之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来早早传出彭道人要到新书院讲解道经的消息,二来书院还没有正式招生,便是想开课也没有学生听讲。
而修道长生之说却是人人都感兴趣,正适合用来吸引人目光。
泽润书院目前延请的教授都不是那等名声显著之人,家资颇丰之人是不太可能选择泽润书院的,就算有例外,也是为了同陈佑或魏仁浦拉关系。
但有了彭道人这个噱头,却能吸引到富户子弟,可以带来丰厚的束脩。书院资本雄厚,就能补贴穷苦出身的士子,进而吸引那些身贫却志于读书的学子。
事情也果如陈佑所料,得知彭晓会不定期在泽润书院讲经后,立刻就有十数人报名入学。
这些庶务都交给魏仁浦等书院中人来负责,锦官城内被清扫一番之后也清净许多,城外各县自有专人处置。一时之间陈佑就这么清闲下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只是这样的清闲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任命他为山南道副都总管的敕命就送到了他面前。
送到陈佑面前的只有一份敕命,刘承泽没给他带只言片语,想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你守好锦官府就好,其它的事情交给我,你别插手。
只是,既然接了副都总管的职位,陈佑就不可能再独守锦官府而对其余州县不闻不问。
就好像之前西川诸州请援,他不得不派出兵马一般,除非刘承泽明令要求他死守锦官府,否则他必须有所动作。
如若不然,此时的袖手旁观,日后很可能会成为对手的一把刀。
要问刘承泽这么做是有心还是无意,惟有他自己清楚,但陈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政客的。
心中记下这一笔,下令让前往维州、茂州方向剿匪的两军转而向东进逼绵州,同时再调一军前往鹿头关支援刘正岚。
不过也仅限于此了,有了这两道命令,即便出了差错也有解释的余地,他的重心还是放在护卫行宫上。
先后几次调兵,再加上民乱之时哗变的军队,锦官府原本聚集的十多个军如今也只剩下五个军了。
考虑一阵之后,陈佑不得不下令让南下嘉州、陵州平乱的那个军,以及还在邛州清剿盗匪的李克榕速至锦官府。
处理完一干庶务的陈佑来到泽润书院,在书院中漫步,陪在他身边的是书院的执事长李华宇。
不过短短数天,书院里就热闹起来。
哪怕有豪商巨富想要利用自家子弟亲近彭老道,一般也是让家中子弟进入经学院学习各类经典,按道理除了经学院之外,其它三个院一时半会不会有多少学生。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