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 历史军事
-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 更新入库:04.13
玄德叱止之。
孟达显得有些抱歉,道:“孝直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
刘备似乎不以为许,道:“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法正先生,以表刘备殷勤之意。”
孟达遂进文房四宝。
刘备呵开冻笔,拂展云笺,写书曰:“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
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刘备写罢,递与孟达收了,拜辞出门。
~~~~~
等到刘备走后,门后转出一人正是那刘备寻而不得的法正。
孟达将手中书信法正。
法正看罢,倒也苦笑一声,说道:“这刘备倒也是个贤主,可惜生不逢时,又未得贤人相助,才落到如此下场,倒也真是可惜。”
孟达闻言倒是有些担心,说道:“孝直莫非有了改弦易辙的想法?”
“这可万万要不得,那刘备在如何贤德,安能抵得过我们家主公。”
“且主公待我等甚厚,如若我等对主公有所背叛,安有面目存于世上。”
法正听到此话哈哈一笑。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等得遇明主,正该是是夙兴夜寐之时。”
“这刘备再如何的好,也不过也是主公的敌人,我心似磐石,终此一生唯主公马首是瞻。”
“绝不另做他想,孟兄多虑了!”
孟达闻言,心下稍安。
他害怕的就是这法正有了不该有的想法,那真就是自取灭亡。
只是孟达突然对一个事情颇为好奇,问道:“主公为何将此地命名为景阳岗,可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法正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一头雾水,回答道:“当时某也因为这个事情问过主公。”
“但是主公说他曾经路过一个景阳岗的地方,看见一个叫武松的壮士,连喝十八碗酒,上山当场打死一个猛虎。”
“当时他想将这武松招揽到麾下,可惜未寻得好机会,常常引以为憾。”
“才把我们计划中的这个地方,命名为景阳岗,就是为了纪念这名壮士。”
孟达听了这个说法,也是叹了口气,说道:“主公真是求才若渴啊!”
其实,这真就是张俨的一个恶趣味~
~~~~
刘备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
他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景阳冈谒法正。
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刘备。
关羽道:“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法正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刘备道:“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飞亦劝道:“哥哥此言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刘备叱责道:“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张飞无奈,只道:“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刘备仍是不放心,道:“汝若同往,不可失礼。”
张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景阳冈。
几人离草庐半里之外,刘备便下马步行,正遇孟达。
刘备忙施礼,问道:“法正先生在庄否?”
孟达回了一礼,道:“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
孟达言罢,飘然自去。
刘备心怀大慰,道:“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
张飞道:“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刘备马上就可以见到贤才了,哪里过得此等小事,道:“彼各有事,岂可相强。”
第411章 终见大才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
刘备彬彬有礼地说道:“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
童子却道:“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刘备道:“既如此,且休通报。”
于是,刘备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
刘备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
刘备思考再三,终究还是拱立阶下。
~~~~~~
半晌,先生未醒。
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刘备犹然侍立。
张飞大怒,谓关羽道:“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关羽再三劝住,他明白这一把火放下去,刘备想招揽对方的心思怕是绝无可能了。
刘备看到这一幕,害怕张飞闹将起来。平白浪费了他的一番苦心,因而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又半晌,刘备再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童子见状,欲入内禀报。
刘备却是劝阻道:“且勿惊动。”
此时的刘备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这是对方在考验他的诚心了。
刘备又立了一个时辰,法正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此时,法正在心里还真有点佩服自家的主公,为了给刘备下这个套,可消耗的真不是一般的苦心。
他看这一套套下来,严丝合扣的,也难怪那刘备不得不上当。
甚至法正还清楚的记得,张俨当时设下这番布置时说的话。
当时张俨说道:“男人都是这样的,越难得到的就越想得到。”
嗯,主公真是大才。
噢……不……鬼才………
法正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
童子对道:“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
法正伪装大惊,乃起身道:“何不早报!尚容更衣。”
说罢,法正遂转入后堂。
又半晌,其人方才整衣冠出迎。
刘备见法正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嗯,这一套装备也是张俨专门为法正准备的。
平时的法正可不是这般打扮,导致他穿起来感觉还真有些别扭。
不过就算是穿起来有些别扭,但是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
法正也不得不承认,如此一番打扮,平白给他增添了三分风采,让他看起来颇有了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
刘备下拜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法正却谦虚道:“蜀中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
茶罢,法正道:“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正才疏学浅,有误下问。”
刘备道:“司马德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法正却道:“德操公世之高士。正乃一山中野人耳,安敢谈天下事?”
“德操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况且正虽跟随张俨久矣,却是流落至此,实在心灰意冷。”
刘备:“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法正先生虽有此厄,此乃张俨不识贤才,糟蹋美玉,非先生之过也,又何必妄自菲薄。”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法正笑道:“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法正道:“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而张俨趁势而起,击败南匈奴与凉州军阀,占据了西部几州,并有具有虎牢关天险,还强行占据了宛城一线,防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并且张俨还将治所定在了长安,那有八关之固,可谓是占据了地利。”
“其人麾下良将千员,谋事如雨,乃天下枭雄也,实在不容小觑。”
“而孙策据有江东,已历二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
“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今张俨虽夺益州,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因而蜀人未服,仍思变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