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是那些世家贵族最虚弱的时候,面对崔永建的强硬态度,根本就无力反抗。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采取非暴力不合作,将家族中的子弟召回来,不为金州军效力。
但是崔永建根本就不受他们的胁迫,别说他从金州军带了很多朝鲜族的官员过来,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平民中招募读书人来做基础的工作。反正又不是很难,学一学就可以应付过来。
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权贵家族都这么短视,比如像李义仁家族这样彻底投靠金州军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崔永建虽然人手紧张,但是也没到无以为继的地步。
那些恢复自由身的贱民们,一辈子都依靠主家活着,陡然恢复自由,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生存,所以崔永建的相关政策优先照顾的就是他们。
给他们分田,让他们有立足之地;开大基建,大修道路,让他们能够有活干,有饭吃;建工厂,招工,将他们重新管理起来。
总之就是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不让他们重新走回原来的老路——卖身权贵为奴。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逐渐适应新的生活,崔永建相信以往的悲剧肯定就不会发生了。
在种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汉城彻底焕发了活力,到处都是辛勤劳作的百姓。崔永建相信,只要撑过了这最艰难的一年,朝鲜将不再是金州军的负担,反而会成为金州军争霸路上的强大助力。
开城,是金州军在朝鲜占领的最北城市,金州军第十六师就驻扎在这里。
十六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作战,而是接应从北边逃难而来的朝鲜百姓。
要说这些百姓也是真惨,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被鞑子从家园往南边赶,中途只在平壤的时候被金世权稍微救济了一下,否则绝大多数人根本走不到开城。
当然金世权救济这些百姓并不完全是出于好心,或者是不忍心看这些百姓去死,更主要的是完成鞑子交给他的任务。
要是这些百姓还没到汉城就全都饿死了,那赶他们南下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只有这些百姓活着走到汉城,才能够消耗金州军的粮草和资源,将金州军困在朝鲜。
十六师的补给是有专线运送的,直接从白翎岛走水路运过来,而且粮食占了大头,目的就是让那些逃难过来的朝鲜百姓能够吃上一口救命的粮食。
开城北面建有一个巨大的转运营,十六师的一六一团就驻扎在这里。像这样的转运营开城一共设有三个,都是用来接收难民的。
一六一团的团长刘在勇原来是二师的一个连长,短短几年时间就提拔成了团长,可见金州军的大扩军影响有多大。
刘在勇是朝鲜人,不过来金州军比较早,基本已经汉化了。
十六师的师长韩希文将他安排在北面的转运营,也是看中了他朝鲜人的身份,可以更好的完成第一步的安置工作。
协助刘在勇工作的是很多从金州军过来的朝鲜族自愿者,他们不属于军队编制,但是归刘在勇管辖,主要是方便与难民们沟通。
实在是因为朝鲜百姓懂汉语的太少了,一六一团虽然有部分朝鲜族士兵,但是不足以完成沟通的工作,所以崔永建才会请求鲁若麟派来了大量朝鲜族志愿者。
刘在勇带着警卫连在转运营的粥棚里视察,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
金州军现在粮食紧张,容不得一点浪费。想要救更多的人,粮食就必须紧细点用。
一个个大锅里是熬得稀烂的红薯羹,刘在勇打了一勺尝了一口。
不错。浓度适中,入口即化,咸味也十足,非常适合难民们食用。
大米和小麦现在已经限量供应了,属于紧缺物资,只有红薯、土豆、玉米之类的尚有富余。转移营里供应的主要就是红薯和玉米,这个时候能够有吃的就不错了,那些难民是绝对不会嫌弃的。
“团长,你来了。”负责这个粥棚的是一营长余安宁,见刘在勇来了连忙上前见礼。
余安宁也是金州军大扩军的受益者,两年不到就从班长升到了营长,也算是火箭干部了。
“恩。昨天不是到了一批咸鱼吗?怎么没有加进去?”刘在勇问道。
“这些咸鱼放得有点久了,太硬了,处理起来有点麻烦,等弄烂了再加到粥里去。”余安宁也是逃过难的,知道对于这些饿得太久的人肯定不能给太硬的食物,只能给流食。
“也不知道后勤司从哪个仓库里扒拉出来的,这咸鱼硬得都能当刀用了,这不是给我们添麻烦吗?”刘在勇一边往前走,一边抱怨道。
“团长,后勤司能够拿出咸鱼来已经不错了。也就是我们是最前线才能有这待遇,汉城那边还想要还没有呢。”余安宁笑着说道。
“不加点料,这些难民可走不到汉城,后勤司精明着呢。”刘在勇瘪瘪嘴。
前面一群衣裳破旧的朝鲜人正在管事的指挥下将那些坚硬的咸鱼煮软、捣烂,再分到每锅粥里继续煮。
像这样的简单体力活自然不用金州军的人来做,只要管饭,有的是朝鲜人抢着做。
这些朝鲜帮工对刘在勇他们已经习惯了,也不像一开始的时候看见就下跪,安安静静的忙着手里的活。
不过他们看向刘在勇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羡慕,以及深深的感激。
没有刘在勇他们,这些朝鲜难民很多都要饿死,更不用说现在有了工作,不但自己,连家人都可以吃饱了。
特别是他们知道刘在勇是朝鲜人时,更是感到了巨大的骄傲。这可是天朝上兵,刘在勇能在里面做这么大的官,实在太了不起了。
第388章 又要开辟新战场?(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见粥棚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刘在勇在余安宁的陪同下来到了粥棚外,那里已经等满了密密麻麻的朝鲜难民。
难民里老人和小孩极少,大多是成年人,其中男性居多,女性偏少。
看来这次长途跋涉对这些朝鲜人的伤害非常严重,年老体弱的都被淘汰了,剩下了的全都是身体素质更强的人。
他们一个个衣裳褴褛、面黄肌瘦,双眼麻木无神,绝大部分人都躺着或者坐在地上,即使看到了刘在勇一行人也激不起半点反应。
在粮食奇缺的情况下,如何节省体力关系到能不能活下去,这些难民能跑到这里,自然很明白这个道理。
很快,粥棚的粥终于熬好了,维持秩序的士兵开始放这些难民进去吃饭。
在士兵的命令下,这些难民全都在原地不动,只有点到的人才可以起身前去领粥。
虽然肚中像火一样在烧,特别是粥棚里传来的香气让他们不能自拔,但是面对金州军士兵明晃晃的钢刀,这些难民们还是选择了服从。
金州军的士兵说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有份,不过是有个先后罢了,这也是这些难民愿意听话的原因。
能够遇到一个愿意给饭吃的官老爷已经是万分难得了,为了早一点吃到粥而去触怒这些官老爷绝对是傻叉的行为,难民们明智的选择服从。
第一波被点出来喝粥的难民是有些讲究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妇孺,在难民群体里属于最弱势的那一批。也许早一点点时间吃到粥,就可以救活一些人,这些金州军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
有金州军的士兵维持秩序,施粥的过程波澜不惊。这些朝鲜百姓吃上了这碗粥,如果没有出什么意外的话,基本就算活下来了。
刘在勇全程视察了施粥的过程,最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望着这些喝完粥之后休息恢复体力的难民,刘在勇已经没有什么情绪起伏了。实在是这段时间看的太多了,从一开始的激愤到现在已经麻木了。
过来一会,几个老人在士兵的陪同下向刘在勇走来,刘在勇只能无奈的打起精神准备迎接这些老人。
“团长,又是按照惯例来感谢的,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又要为大人您立长生牌。”余安宁笑着说道。
“少贫嘴,军中的规矩忘了?这是展示我金州军仁义之师的大好机会,严肃一些。”刘在勇没好气的训了余安宁两句,快步向几位老人走去。
依旧是那些跪谢救命之恩的戏码,刘在勇早就轻车熟路,很快就应付了下来。
能够有胆量到刘在勇这边来的,最起码自觉还是有些威望的,或者在那些难民中身份是比较高的。这点从这几位老者身上的衣服也大致可以看出来,虽然破旧,但是材质是比较昂贵的。
刘在勇按照惯例和这些老者喝了几杯茶,顺便闲聊几句,显示一下金州军对他们的尊重,华而不费的事情。
聊着聊着其中一位老者说到自己是平安道江东郡的人,所在的村子离刘在勇的家乡非常近,可以说是真正的乡亲,这让刘在勇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老丈可知道栗树村?”刘在勇问道。
那个老者犹豫了一下问道:“将军说的可是大同江边的栗树村?”
“对,对,就是那个栗树村。栗树村现在情况怎么样?”刘在勇追问道。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栗树村,全都被鞑子毁了。”说着说着老者掩面哭泣起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