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凑近,压着喉咙低声道:“‘黑面煞神’你没听说过?”
“他……可是江湖百年不得一见的霸王,不知两位哥哥说此人是何意思?”孟康百思不得其解。
朱富就像是传播小道消息的长舌妇,一脸鄙夷道:“他就是李大人!”
“‘黑面煞神’是李大人,别开玩笑。”孟康想起之前还想和李逵动拳头,不免冷汗都冒了出来。不过随即细想,又觉不可信,黑面煞神是什么人物?江湖上黑吃黑的头号魔头,怎么可能转身变成了高阶文官?这不是说胡说八道吗?四品文官,没有科举高中,能做得上吗?
再说年龄也对不上啊!
‘黑面煞神’少年成名,如今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
李逵……
“不信?”朱贵惬意地呷着小酒,眉宇间仿佛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兄弟原先是跟着李大人的族弟李云将军混迹的草莽。李大人这等人杰自然看不上我们。他当初剿灭山贼匪徒,是因为正义,如此高洁之人,怎么可能看得上我等匪类?”
“别兄长莫要跳过,刚才说‘黑面煞神’是李大人……”
孟康急切地拦住了朱贵吹捧李逵。
这让朱贵很不爽,好不容易说到紧要地方,被人无端打断的难受,让他脸色有点不太好看。不过,他如今和孟康是一路人,倒不会真生气:“之前不是说了嘛!李大人是为了正义,胸中有浩然之气,听说读书人都这样。可惜我没有这等浩然之气护体,要不然也不会连读书都读不成。”
“说起李大人,当初可是被章相赏识的读书种子。临沂城大闹上元节,十步成诗,章相大为惊叹,赐字‘人杰’。原来李大人不仅剿灭山寨,而且还跟随苏大学士读书,这读书人啊!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李大人肯定是天上最亮的那颗星。”
“兄长,说错了,最亮的是北辰。李大人是文曲星,不太亮。”
“对,文曲星。瞧我这脑子,喝酒就忘词。”朱贵吧唧嘴继续道:“绍圣元年,李大人才十七岁就进京赶考了。下场就是殿试第三,进士及第。你说我等追随这等人物,是否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孟康傻眼了,脑子里轰轰如打雷。他怎么也想不到,‘黑面煞神’竟然是文曲星。
这天上的神仙下凡投胎也太不讲究了!
而孟康对李逵的崇拜,已经达到了顶点。
文武全才,不仅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成名英雄,还是读书人。跟这位主子,将来飞黄腾达不是梦?
可朱贵并没有打算结束:“你以为李大人的丰功伟绩就这些,错,大错特错。你可知李大人曾经在西北用五千步卒杀的五万党项人尸横遍野?”
“三千铁骑,踏平唃厮啰国,活捉唃厮啰王阿里骨。”
“指挥飞廉军,拓大宋边境二千里。”
……
朱贵说的口沫飞溅,孟康听地如痴如醉。
等到天色将晚,送走了孟康,朱富带着酒意埋怨兄长道:“兄长,你这么说,大人要是听说了,万一不高兴可是不妙?”
“傻气!”朱贵呵斥道:“我说的句句都是真话,有据可查。再说了,你我都知道大人在沂水县的风评一般。”
朱富撇嘴表示不敢苟同,好在也没反驳。什么叫一般啊!是声名狼藉好不好?
朱贵对自家兄弟的反应丝毫不见,反而悠悠道:“你可知大人让我探听消息是一项,还有一项大人没说吗?”
“什么?”
“给大人正名。这话得咱们做属下的操心,大人却不能开口。这天下的名声,说的人少,听的人多,假的就是真的。哥哥我担负着给大人传播扬名的重任,今日不过是拿孟康练练手而已。将来,江湖才是我等征战之地。”
说完,朱贵一脸的傲气,仿佛他要一统江湖似的神气。
天地良心,李逵从来没有给朱贵安排过这样的任务。
至于给自己招揽好名声,他根没有想过。
当年他抢劫山寨,积累财富,也是走的是大宋律的空子。因为他除了一身武力,连做正经买卖的本钱都没有。也不是说没有,比如说糖炒栗子这样的小买卖他还是能拿出本钱来的。但他会甘心辛苦多年混张‘栗子李’的招牌?
可除了糖炒栗子,甭管是雪花盐,还是钱庄生意,没有几万,甚至几十万贯的本钱能成吗?
不得已,他才选择了这条路。
做了,自然也不会后悔。
反正,他的坏名声也不过是在江湖匪类之中,要知道,这帮人大部分都是文盲,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百年之后,谁还知道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
只要李逵愿意,他写个话本,将晁盖说成是江湖人人喊打的采花大盗,吴用是村子里的二傻子,后人也以为是真的。
历史,就算是野史,也不是江湖人能够决定的了高端领域。这是读书人的自留地,江湖匪类,连想要混个好名声,也要看读书人的心情。
李逵在登州城内等了几天,他为了等师伯秦少游。
几年没见,不知道这位当年连肉都吃不上,看病都看不起的落魄师伯,如今身体如何?
可是左等右等都没等到秦少游要回来的样子。
也不是什么消息也没有,秦少游给李逵写了一封信,信中情绪激昂,自信满满的告诉李逵:“人杰,吾近日辟谷小成,腹中隐隐有结丹之像,他日成就修仙得道,将度你仙缘天音。”
李逵懵了。
他怎么样想不通,秦少游不缺钱之后,竟然将钱花在修仙这条死胡同上。
李逵自言自语道:“这不是瞎胡闹吗?正常人谁去修仙啊!”可细细一想,这不对。秦师伯是师祖苏轼的弟子,关系莫逆。
师祖苏轼从小就想要修仙,因为家里穷……条件不允许,才耽搁了仙缘。如今苏轼也好像不缺钱,完全有条件修仙。
加上苏轼喜欢和人交流心得,交流的对象就是几个弟子,还有几位好友。李逵莫名惊恐起来,他们几个不会利用对官员书信免费的驿站,建立了大宋第一个修仙群吧?
第682章 蔡京要夺权
修仙在华夏历史悠久。
基本上分为两类人,皇帝和超级权贵为一类人,隐士名士为第二类人。
第一类的代表有始皇帝,还有淮南王刘安。
前者是四海平定,宇内咸服,始皇帝的征途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始皇帝一拍脑袋,这才想到了征服仙界。可惜,这个领域有本事的基本上没有,而且骗子,谁都敢骗。聪明如始皇帝这样的帝王,也会被骗得团团转。最后空有修仙的骂名,却没有留下的修仙的心得。
要是当年的大秦帝国周边有个和大秦一样强大的帝国存在,始皇帝怎么可能放着家门口的对手不理不顾,却去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消耗在修仙这个无底洞上面吗?
不可能,就始皇帝的性格,绝对做不出这等不知轻重的事来。
从本质上来说,始皇帝肯定不是什么昏君。而是个明君。至于为什么说他是暴君,主要是窃取秦国大统的是个无赖。
刘邦这样的人,在任何其他朝代都不可能成为豪杰。
但是在秦末,还遇到了项羽这么个耿直过头的对手,才获得了帝位。史官也好,文人也罢,都不可能在大汉的根基上跟老刘家作对。而刘邦……真没有什么事迹可以去宣扬,于是文人们只能使劲地抹黑始皇帝,还有秦帝国。
可根子不在这上面,而是秦国的出现,让贵族这个阶层的特权没有了。
淮阳王刘安,本质上是个耳根子极软的文人。同时还是位拥有广阔封地的王爷。篡位没太大的希望,但是修仙成功之后,应该可以轻松击败皇帝……这叫逆袭成功。境界上碾压对方,属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然还有一种情节,文人的修仙情节。
远的不说,唐朝的杜甫对李白仰慕的五体投地。当年在长安他们相遇了,相遇之后李白就邀请杜甫一起去寻访仙人。还有个好朋友高适也参加这次寻仙之旅。
从长安出发,他们一路过潼关,进入中原,然后折向北方。
寻找仙草,炼制仙丹,路费耗尽。
关键是路费耗尽,这才是重点。连饭都吃不上了,李白还意志坚定,但是杜甫顶不住了,半道上颠了。
虽说这么做很不讲义气,同时求仙之路让他们应该也互相看清了对方,不是一路人。
但即便如此,李白和杜甫还是心心相惜。
杜甫还写下了不少于十来首忆李白的诗篇。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可见读书人,都是口是心非的很。
然后说到苏轼,这位也有修仙情节,而且还挺上头。可惜修仙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光装备,炼丹的大鼎,普通人家能买得起吗?修仙门槛高的惊人,让人望而却步。
估计也是修仙实在门槛实在太高,让苏轼不得不改行学医。
学医也学的稀松平常,苏轼自己开的药方子,自己敢吃,而且坚信能药到病除。可是要让苏辙吃,打死他都不干。苏辙早就看穿了他二哥的医术,给自家兄弟看病,这不是兄慈弟悌,而是兄弟相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