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按捺住心头的狂喜,呼延灼不会给李逵任何找他不是的机会,躬身对李逵道:“启禀大人,卑职读过几年家中的私塾。”
  按照呼延灼对李逵腹诽,接下来李逵就应该问:“可曾进学?”
  这还真没有。
  将门子弟进学读书,那就是准备考科举了。在大宋这种制度下,五品官三年就能恩荫一个家族直系子弟。三品官只要愿意,每年都能荫补一个家族子弟。导致大宋的将门子弟根本就不愿意去考科举。考上了是当官,他们不读书都能当官,何必受这份苦?
  再说了,他一个将门子弟,从小练武,进书院有什么奔头?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逵根本就不在乎呼延灼是否进过书院,更不在乎他是否去过太学求学。反而问他:“会读写吗?”
  过分!
  呼延灼气地眼珠子都快翻个底朝天,他读了快十年书,虽说教书先生对他不抱任何学识上的希望,但他怎么可能连读书写字都不会?李逵如此问他,岂不是他当成了傻子?
  再说了,呼延灼可是考过武举,还考取过榜眼。武举虽然看武艺定名次,但也要考兵法和谋略,只是考官不在乎而已。他要是连写字都不会,如何考谋略兵法?如果有考生在武举中兵法谋略都交了白卷,即便武功再高强也不可能中武进士。
  大宋的武进士也要粗通文墨,总不至于招个文盲。就像是鲁达这样的货色,即便武功比他强又如何?
  这等货色连武进士进入最后一关的机会都没有,马鹿而已!
  “卑职考过武举!”
  呼延灼还是不敢对李逵发怒,只好装作心平气和的回答。可语气中也颇为自傲,当然,呼延灼还是心中惴惴,毕竟李云是在苏轼门下读过书的家伙,比学问,他多半是不如的。他哪里知道,李云也是学渣,而且渣地很彻底。
  李逵颔首道:“很好。”
  接着李逵问呼延灼:“会记账吗?”
  军中将领多半会一点算术,因为练兵也要用得着,估算士兵数量也是将军们的必修课。同时,军中粮草准备,行军之类的都是如此。呼延灼是将门子弟,而且还肩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怎么可能不会算术,沉声道:“卑职会一些。”
  “不错!”
  李逵满意的点头。
  呼延灼惊了,他竟然被李逵夸奖了,这李逵是喝醉了,还是傻了?李逵没有考校他九章算术,让他出丑。也没有说任何让他自渐形秽地话,这根本就不像是李逵的做事风格。
  李逵继续问:“军中营寨修建,边军堡垒可有接触?”
  “卑职在延安府的时候,指挥士卒修缮过金明寨等堡垒。”
  “很好。”
  李逵满意至极,随后让呼延灼进入官舍,将种建中留下的一堆帐册丢给了呼延灼,还有一些沐恩寺的图纸,一并给了呼延灼,然后诚恳道:“呼延灼你也不要灰心,即便没能跟着种大人去开疆拓土,攻打阿柴部落,留在青塘城内一样建功立业。你先把沐恩寺工地的事理顺,然后核算工程造价。这些等天使来了之后,需要上报给天使,转交给朝堂。”
  李逵走后,呼延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一摞的帐册,还有将书案堆地满满的图纸,悔恨不已,心中忍不住想:“爷们要是装成鲁达那样的睁眼瞎就好了,让你出头,让你装文化人。”呼延灼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才好。
  种建中得事很多,即便是善于处理公务的文官也不见得能做到有条不紊。呼延灼这种外行人,还是个生手,就更不要说了。即便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无法将政务做到种建中那等程度,反而整个青塘城内的工程都满了一个节拍。甚至各个工地之间,都出现了不大不小的错处。
  如今,李逵身边的阮小二是不会来折磨他了。
  可是折磨他的尽是些开口问个事就要唱两句的青塘人,还有一群脾气比他更火爆的和尚。
  这日,大军出征已经快半个月了。
  青塘城东的大路上,迎面一队骑兵匆匆而来。
  骑士来到了城门口,一跃冲进了城门,丝毫没有在意后面追着他的城门官。
  不久之后,得到消息的童贯赶来,冲到官舍大声嚷嚷起来:“李大人,官家派人来了!”


第625章 谁说青塘不服王化?
  “李大人,你这是?”
  见李逵不动弹,童贯急了,他是宦官,对于皇帝派遣下来的事,有种本能的想要竭尽全力。摆香案慢一点,都是莫大的罪过。
  可李逵却想的更多,抬头问童贯:“来的是何人?”
  “副都知马保武,中书舍人索封。”童贯见李逵还是老神在在的坐在席子上,还以为李逵觉察到了变故,心头也不由得打起鼓来:“李大人,有何不妥?”
  童贯并非是关心李逵,而是担心他的前程。
  见李逵沉默不语,童贯探了探身子,凑近到李逵面前低声询问:“李大人,不会是?”
  “是什么?”
  “鸟弓藏……”
  李逵见童贯紧张的鼻尖上都是汗水,哂笑道:“你想多了。中书舍人是都事堂门下,应该是代表了朝堂,至于马保武是内省派出来的宦官,代表了陛下。你觉得这样的组合,会是要走狗烹的路数吗?我就是奇怪,都事堂为何要插手。来的还是中书舍人,此人在都事堂之中的地位不差,应该是章相的心腹,和蔡氏兄弟也该是一丘之貉,我就怕你当初将蔡京的案子做实了,与此人势同水火。”
  “咱家为陛下尽心尽力,至于朝堂上的事,和咱家有何相干?”童贯不上当,他确实觉得索封的出现会对他不利。但最多是脸面上的冲突。要脸,要脸能获得皇帝的信任?要脸,能让他指挥千军万马,成就不朽功绩?
  别想了,在后宫这个大染缸里,活着出来的那个是要脸的主?童贯是宦官,他的富贵,还得靠在皇帝身上,想要依靠章惇,想都不用想。
  李逵将书案上公文收拾妥当之后,嘱咐童贯:“静观其变。”
  “咱家省得!”
  童贯自然清楚其中的道道,李逵看出来了,他多半也看出来了。
  都事堂和皇帝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恐怕李逵在河湟之地推行土司,以土治边的想法有待商榷。但是功劳是功劳,献策是献策,不能同日而语。还有,天使的队伍里竟然没有枢密院,这让童贯对安焘大佬的能力很怀疑。
  欺负他的时候,简直就是如同猛虎下山,可是面对章惇,您老也雄起一把啊!
  哈哈哈……
  安焘啊!你也有今天。
  童贯猜测的不错,安焘加上李清臣,两人在朝堂上没喷过章惇。之前章惇那次失利,是他大意了,被李清臣打了措手不及。
  可这次,章惇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加上暂时将变法派的实力凝聚了起来,在朝堂上将李清臣和安焘欺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不同于街头的地痞无赖吵架,朝堂上的争论,还是要讲道理,有理有利有节才能无往不利。
  而枢密院就是输在了用一套大宋从来没有用过的制度,就是边塞土司制度,这种很像以前大宋赐封边塞蛮族首领节度使之职的制度,看似并没有优越性,在章惇看来漏洞百出。章惇认定这是恶政。抓住这一点,猛喷。安焘虽是支持者,但并非是具体执行者,李逵才是执行者,安焘想要靠着李逵上书他的公文,就能表述出此政策的优越性,也是强人所难。
  至于理由,很简单,青塘蛮夷之地,不服王化,设立州县,彻底改族异民才是王道。
  李逵也觉察出了问题,即便是天使没有进入青塘城内,还没有宣读圣旨,他也觉察到了土司制度的执行恐怕存在波折。
  要不然,仅仅是个宣读圣旨的人选。
  还不至于让中书舍人出马。马保武一个内省的宦官就足够了。
  皇帝的使臣,可能是个普通宫中的小宦官,也可能是朝中的官员,甚至翰林院中的高官。
  收复青塘,重开熙河,对大宋来说,这是朝廷头等的要事。普通的宦官肯定无法胜任,甚至都事堂,枢密院都会下场,这关乎着大宋的国运。
  而李逵,恐怕这时候已经被大宋朝堂当成了国运之子。
  但按照大宋的尿性,李逵打下了青塘城内之后,想要继续在青塘做官,做一言堂的封疆大吏,这等好事基本上没有任何希望。他被升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钦差抵达青塘之后不久,就该是他离开青塘的日子。
  说不在乎,李逵肯定是有些情绪的。
  如今的河湟之地,并没有达到李逵设想的结果。湟州的羌人还没有全部投降,而且羌人性格跳脱,动不动就叛乱,要是湟州的羌人没有彻底安抚好,河湟之地还是有隐患。尤其是,李逵还不得而知,安焘是否能扛住压力,让都事堂和皇帝彻底放弃在河湟建立州县的打算。
  一旦大宋还是盯着河湟之地,想要建立州县,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局面,还是会糜烂下去。
  青塘的权贵如果没有了世袭的土司职位,那么他们和青塘地区的商人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果,他们怎么可能对大宋有归属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