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再后来就是金明寨之战,党项人被我军横扫,如今党项听到人杰之名,个个胆寒。可军中的老人,听到人杰的名字,活下来的都感激他。因为活下来的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财富和官职,再无怨言。”
  这话不能当故事听,而是要深入挖掘。童贯终于发现了自己挨打的原因,话太多了。
  在安西州准备出发前,他就想要多次阻止李逵直扑兰州城的计划。就李逵的脾气,不整死他,已经算是克制了。
  童贯为难的是,他得罪李逵,接下来怎么办?
  “可咱家已经得罪了李逵,如今想要缓和,恐怕少了中人不成。”童贯说完,就怔怔地盯着高俅。
  童贯希望高俅去和李逵居中牵线,缓和彼此的矛盾。可高俅说话管用吗?
  高俅也知道,不管用。
  一旦让童贯明白高俅在李逵面前也不顶用,自然会看轻他。但他又不好明说,只能硬着头皮问:“公公可有难处?”
  毕竟童贯急着和李逵缓和矛盾,必然有所求。童贯倒是干脆,直接了当道:“主要是兰州城已经拿下,军功俘虏都是真的。如今军功如何分配,是否要向陛下献俘。虽说一个鬼瞳而已,充其量不过是蕃将,但只要陛下想,咱们就得送过去。”
  “另外,报功的折子也得写。可是你也清楚,咱家要是和李逵的折子出人太大,恐惹人非议!”
  高俅还以为什么难处呢?原来是军报,这种奏章以前都是郝公公写,李逵只是签字而已,当即大包大揽道:“公公,此事简单。你只要将一半的功劳给骑兵,两成的功劳给步兵,缴获给参战的士卒。另外三成的战功给受伤和战死的兄弟家人发下去就行了。”
  “这不太好发啊!”
  如果都是钱,当然容易,那么牛羊战马呢?
  童贯之前在李宪手下虽说见过不少军中的事,但军功发放真的不太容易。
  高俅笑道:“问问友军,要首级不要,咱们卖个一两千,等钱送来了,先发钱。”
  “这也可以?”
  童贯吓得菊花一紧,卖军功?这事要是闹起来,他得掉脑袋。当然,西军作战之后买卖军功的也很常见。主要是,军功不好得,有些戴罪立功的将校,辛苦几个月,赶场似的来来回回,却啥也没捞着的大有人在。
  买上几十个军功,也好交差。
  可一般都是指挥使以上的武将购买,目的就是保住官位,数量也不多,就几十,上百的首级交易都很少见。一下子一两千,童贯的心脏有点难受不了。
  童贯觉得高俅是在他害他,咬牙切齿道:“高俅,此事要是传出去了,咱家得死?”
  “你不会让人杰在清单上签字?”
  高俅认为童贯谨慎过头了,以前郝随也紧张。可卖军功这种事,还是李逵自己想出来的。军中士卒,总有缺钱的时候,虽说禁军的月俸不少,足足有三贯一月。可士卒却攒不下钱来,主要是军镇之中,玩乐的对方太多,又没有家室,士兵经常入不敷出。
  要么胡吃海喝,像鲁达这样的。
  要么喜欢赌,外表光鲜,却欠了一屁股债的倒霉蛋。
  要么就是上楼子,穿门子,啥也不说了,就是寂寞。
  三贯一个月的军饷,真不够一群血气方刚的汉子们用的。
  可不少人家里有高堂要奉养,有妻儿要生活。小钱带回去不顶事,大钱捞不到,贩卖军功,是军中来钱最快的行当。
  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主将要够猛,要总能打胜仗,还要有富裕的军功才行。
  童贯好不容易闹明白这其中的道道,这才松了一口气:“行了,咱家就写一份,到时候让李逵看着办。”
  翌日。
  李逵在城清点粮仓,童贯将拟订的条陈给了李逵。尤其是奏折,逐字逐句的斟酌之后,才写了出来。耗费童贯一宿的精神。以至于通宵没休息的童贯看起来有点萎靡。
  李逵看着墨迹未干的奏折,仔细看完之后,抬头撇了一眼童贯。后者宛如被猛虎盯住的惶恐,手脚都不知道该如何存放,不安之色浮于脸上。
  李逵好奇道:“奏折之中,为什么没有提到你?”
  “我!”童贯心头咯噔一下,心说:“完了,李逵这厮要对咱家下毒手了。”童贯用正常人的想法琢磨,也知道自己在军中肯定起了发面的作用,还挨了一顿打。这要是让皇帝看到,岂不是毁了陛下对他的信任?
  童贯噗通跪在李逵跟前,叫屈道:“咱家错了!”
  童贯这手段,确实吓了李逵一跳。他摸着下巴上的胡子,软塌塌的,年纪太小,无法做到如同钢针般张扬。
  他没说话,随即就在粮仓内一个草棚下让人带来了笔墨,开始在奏章上写了起来。
  童贯却时而不甘,时而愤怒,又怕李逵看出来,低下了脑袋。双手用力拽着大腿,好让自己清醒起来。
  见李逵不搭理他,他也不做这摇尾乞怜的可怜人,反站了起来,走到李逵面前。没多久,李逵将改好的奏章丢给了童贯,然后懒羊羊道:“按我写的誊抄两份,一份不署名,给我。我报门下省,一封抄送给宣抚,高俅的那份让他抄了报枢密院,其他的你看着办。”
  童贯急忙低头看了自己琢磨一晚上的奏章,他记住了高俅对他的提醒,不要写李逵上战场的任何表现。只是轻描淡写的写了一句,安西州知州李逵光复兰州城。而李逵却将这句话划掉了,却添上了一句‘监军童贯奉恩持律,纲纪严明,士卒无一不感于内’。”
  这应该算是一句话好话。
  是说童贯他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来到军队,尽职尽责的履行了监军的职责,整顿军纪,士兵都对他有好感。
  这是对自己的评价?
  童贯说什么也不敢信呐。他和军法相关的事就是他成了被军法镇压的倒霉蛋。什么纲纪严明?士卒无一不感于内?这话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童贯一开始觉得李逵堂堂殿试探花郎,会不会在奏章上给他挖坑。靠着他在宫中认的字,猜不透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不得已,他还是去找了高俅。
  高俅看后,笑道:“公公,你这回信了吧?”
  童贯小心谨慎地提醒高俅:“这不会是讥讽咱家,或是有典故暗喻,咱家读书少,总觉得这话看起来是好话,但就怕话中有话。”
  “这是好话啊!监军的评价也就这样了,以前郝公公的评语也是这样,你不会在内省没看到过吧?”高俅诧异道。
  在高俅的提醒下,童贯这才放下了心。再次找到李逵,深施一礼道:“李大人不计前嫌,咱家却才揣度其他,羞不敢当。”
  李逵摆摆手道:“你我没有矛盾,打你是为了你好。”
  要是之前,童贯还有心和李逵争一争的时候,必然对李逵如此无理的教训他,要跳起来和他对峙。可如今,童贯已经服了,但他却不懂,为什么‘打你是为你好’?
  这是爹打儿子的逻辑吧?
  可李逵却如此口出狂言,让他脸上无光,颇为尴尬。
  可李逵却直言不讳道:“朝堂是不会允许宦官带兵驰骋沙场,成就不世功勋。即便是带兵打仗,也是犯了天大的忌讳。你在西军之中,结交藩镇,插手作战,要是赢了是你运气好。要是输了呢?”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安焘早就不满童贯了,李逵对童贯下手,仅仅是顺势而为。
  “多谢提醒。但是……”童贯还是无法接受:“你好好说话不行吗?非要动刑。”
  可李逵却翻着白眼道:“说两句无关紧要的话,你印象不深刻,万一没记心里去,我不白说了?另外,德顺军,怀德军的联系就看你了,把军功卖个高价,别贱卖了。兄弟们都等着钱呢?”
  即便童贯已经不恨李逵了,毕竟奏章之中提到他,还让他露脸,这份功劳就不能小了。按照大宋的升迁制度,武将可以升官功劳,宦官就要升两级。李逵轻描淡写的添了两句话,就让他觅得战功,要是能挨顿打,就能有这样的好事,童贯甚至愿意天天挨打。
  童贯如此想着,发现自己竟然有点贱骨头。


第599章 黑脸汉子不都是及时雨
  宦官导师李直秘,李逵,李大人,刚刚解决了童贯的信仰危机。
  但他突然有了更大的念头。
  大宋对于周遭的小国只有很小的影响力,像是西域的小国,连朝贡都懒得来。这有西夏横插一杠子的原因,阻拦大宋和西域各国的往来,担心西域各国被大宋买通,夹击西夏的可能。但更多的原因是大宋对西域,北方的彻底失控。失去了这些小国对大宋的畏惧。
  没错,就是畏惧。
  畏惧破坏现状的能力,而不是灿烂的文化,绚丽的文明,还有富足的生活。这些都不足以让中原王朝得到足够的畏惧。甚至不仅不能得到周边的畏惧,更多的会让周围的小国产生贪婪,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有铁与血才能让西域各国对中原王朝产生敬畏之心,大汉如是,大唐亦如是。
  唃厮啰国就是失去对大宋敬畏的小国之一。
  发源于高原的吐蕃部落,在隋朝驱逐了盘踞在河湟之地的党项族,霸占了河湟之地。发展到北宋中期建立了唃厮啰国,唃厮啰是其国最为出名的国王。而大宋对其称为青塘吐蕃。但实际上,唃厮啰国并非是青塘吐蕃,而是盘踞在河湟之地,以青塘城为中心,以吐蕃和羌为基础的多民族小国,且与党项族为死仇。但国内还有烧当等羌民部落。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