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挂逼了好啊,他们不挂逼劳资们哪儿有机会上位啊!
京师的小商贩们此刻也很开森啊,各行会魁首、会馆馆主一水儿全特么进去了。
那些个狗批玩意儿一直都仗着自己在朝堂里有靠山,没少薅他们这些小商贩的羊毛。
现在他们嗝屁着凉了,顿时大家身上的枷锁被打碎了。
潮白河码头坊市上生意更好做,就现在铺子的租金还比京师便宜、又没行会盘剥。
大家自然是无比开森的啊!
于是除了在刑部大牢里面的翰林、粮商们之外,满京师上下大家都很开森!
这京师里大大小小的老少爷们,都夸翰林真好嘢~!粮商真系劲~!
“看来,内阁、六部、大理寺、督察院……都得改改了。”
李东阳在暖房里锤着自己的腰,对着身侧在看奏章的刘健苦笑着道。
“否则……跟不上帝国的步伐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京师纷乱渐休止,邃庵九边惊且慌
“其甚重者非此也……”
谢迁将手上佀钟的奏章苦笑着递给了边上的刘健,叹气道:“此……方为最重者矣!”
刘健有些莫名其妙的拿过这奏章来,才看了几眼直接就坐不住了。
“……窃见洪武初年,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本朝去岁纳者,存额四百二十万八千顷有奇……”
“失额四百二十八万八千顷有奇!是宇内额田存者半,失者半也!赋税何从出、国何从足耶?!”
不算不知道,一算都吓尿!
洪武初年即便是封赏一大堆的功臣,这天下田亩还有八百多万顷。
去岁纳粮田亩居然足足减少了半数以上,几位老臣同时惊恐的互相看了看。
他们可知道,整个帝国如今实际上机构是比之明初庞大了数倍、花销是多数倍。
“臣等备查天下额数,若湖广额田二百二十万,今存额二十三万,失额一百九十六万……”
“豫南额田一百四十四万,今存额四十一万,失额一百三万,失额极多者也!……”
“不知何故致此,非拨给于藩府,则欺隐于猾民,或册文之讹误也,不然何故致此也?!”
刘健脸色阴沉的可怕,很显然佀钟是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
这些数据不可能是一时间收集起来的,必然是准备了不知道多久的事情。
然而他从未将此章奏往御前,可见其从前有多么的心怀顾及。
“再按天下户丁。洪武初年户一千六百五万有奇,口六千五十四万有奇,时甫脱战争,户口凋残,其寡宜也。”
“弘治四年,承平久矣,户口蕃且息矣,乃户仅九百一十一万,视初年减一百五十四万矣!”
“口则仅五千三百三十八万,视初年减七百一十六万矣!”
“国初户口宜少而多,承平时户口宜多而少,何也?!”
这句“何也”直接将三大学士的脸色“啪啪啪~”的抽的火辣辣的生疼,居然盛世人丁少于战乱后!
这些人去哪儿了?!这些丁口在哪儿?!
“这个独山公啊……”刘健脸色忽青忽白,终究是长叹一声苦笑着道:“交予陛下朱批罢!”
三大学士看着这奏章头疼,弘治皇帝现在也左右为难。
御书房里老钱能呜呜的哭着:“陛下啊!这夷州如今缺人啊!审判若不加快,如何能保钱粮更丰?!”
“老奴不是为己身想,乃为帝国、为陛下、为皇家着想啊!”
如果可以,弘治皇帝当然是愿意让厂卫来处理这些事情的。
可一方面弘治皇帝是真的不想动用到厂卫来处置,让厂卫调查、抓人他觉着已经做的够多的了。
再参与审判的话恐怕厂卫的职权暴涨,这对国朝并非好事。
但现在确实夷州需要人啊!
刑部几经扫荡现在还能留下的,都是没跟大豪商、士绅有太多勾结的。
然而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人手减少了、工作量剧增了,大家忙不过来啊!
“陛下,不若召三大学士、刑部及张小公爷一见商讨之?!”
若是有其他大臣在的话萧敬绝对是木雕泥塑一般,除非弘治皇帝呼唤、询问否则一言不发。
但现在是钱能在御书房里,他就随意多了。
“张小公爷向来剑走偏锋、颇多奇思妙想,而且每每语中要害、切中时弊。”
萧敬躬身对着弘治皇帝轻声道:“再有三大学士斧正、刑部廷仪公校论当可处之。”
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点了点头:“善!”
“萧伴伴,便知会三大学士、刑部白昂及痴虎儿明日早朝后来见!”
京师风云激荡,实际上九边亦是不得安稳。
关外的鞑靼倒是没有杀来,达延汗虽然是指定了继承人。
但位置就那么一个,你想坐来我亦想坐啊!
于是在他身后一场关于汗王位置的厮杀自然是不可避免,现在只是他们互相聚集兵马还未开打罢了。
关外之敌虽然轻松了,但关内之敌却比关外的更可怕!
杨一清紧赶慢赶的抵达九边后,一身风尘还为清理王守仁就找上门来了。
扯着他直接换上一身粗布衣裳出了城左右转上几圈,便钻到了某个村子里的一间农舍。
“威宁伯!!您……您……”
任谁看到一个据说死了都好些年,朝堂都下了嘉奖安葬的老家伙活蹦乱跳的在自己面前蹦达。
估计的都得是杨一清这副模样,然而王越现在没心思跟他打什么招呼。
一招手好基友汪直就把一摞摞收集到了情况“吧唧~”一下,甩到了杨一清面前。
“陛下命老夫来此稳住九边局势,同时命汪公彻查之!”
却见王越指着那些个卷宗,对着杨一清道:“九边你为主官,我等可查!处置得你做。”
老王自然是有资格在小杨面前摆摆谱儿的,好歹老王可是老前辈了。
景泰二年的进士、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宪宗朝人家就是三边总制了。
而且那功绩、那战绩,哪个拿出来小杨都得点头哈腰的膜拜一番。
小杨是粤北人,小时候那也是神童来着。
十四岁就参加了乡试还被举荐为翰林秀才,宪宗都钦命当时内阁择师而授之。
成化八年小杨考得进士,授中书舍人。
一度任职晋西北按察使司佥事,后改秦地副使督学。闲暇时候也没少到边疆探查。
虽然小杨不甚待见汪直,但对于汪直探查的本事还是非常肯定的。
见得王越说的严重亦不敢怠慢,赶紧翻开这一摞摞的卷宗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这才看来两三宗小杨的脸色“刷~”的就白了,卧槽尼玛!这简直是烂透了啊!
报损的三十余门碗口铳找到归处的只有五门,剩下的全数失踪。
卫所兵丁逃散泰半、将校吞占大量官田、各级百户千户亲兵霸占城关,与豪商勾连往来关外牟利……
更有将校与鞑靼各部族秘密交往,偶有军械出现于鞑靼各部。
小杨看的是手脚都在发冷,之前他哪怕是探查边疆能看到的也只是一部分事情。
跟执掌西厂出身的汪直所具有的调查能力一比,那简直就不是个儿!
“这九边……是彻底烂透了啊!!”
第三百二十章 需稳九边杨一清,王越汪直归京去
杨一清看着卷宗里一桩桩、一件件,那心啊……拔凉~拔凉地……
最高者是藩王、最低者总旗,几乎整个九边无一不贪!无一不占卫所屯田!
亦是因此卫所登记在册的兵丁实则逃亡半数,青壮几乎全数逃散。
残余的一些老弱逃了又被逮回来,奴使他们给自己耕田。
然而这都还算是轻的了,最可怕的是这些个将校们养着亲兵在这九边近乎土皇帝一般掌控。
下面的卫所兵丁不是没有闹过事儿,事实上做反的都已经发生了数宗了。
可他们平日便疏于操练,军械又没有千户、百户们的亲兵好。
是以尽数惨败,有的远走他乡落草为寇。
有的则是直接投靠弥勒白莲,竟是再渗入九边寻机作乱!
这些个卫所上下几乎无一不在为自己搂钱,军械、军粮的倒卖近乎常态。
占屯田、官田者,九边将校近乎九成。
而发展到倒卖军械、军粮、勾结士绅豪商盗匪,甚至奴役兵丁者近乎五成。
小杨一瞅这份调查报告顿时就要哭了,老夫这特么是坐在火山口上了罢?!
张家玉螭虎那一战杀的是达延汗,可跟这些九边将校就没有关系了么?!
当然有关系,而且是非常重大的关系!
那段时间报损的五门碗口铳,便出现在了张家玉螭虎所在的战场上。
同时那些个达延汗的数千精骑又是怎么入关的?!后来那些个支援他的精骑又是哪儿来的?!
最近这些个九边将校们都开始聚集亲兵警惕的注意周边事态了,尤其是在王守仁抵达后。
好在汪直可是执掌过西厂的老缉事了,直接让王守仁有意无意的表示自己只是副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