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那些朝堂上的龌龊、那些勾心斗角、那些争名夺利……与在这伞下,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可笑。
  弘治皇帝突然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明悟,朝堂之上的那些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尔虞我诈、君臣制衡、那些所谓的御史清流……
  三大学士、三部尚书震撼无比,弘治皇帝何尝不是?!
  他轻柔而有些颤抖的摩挲着这把伞,双手发颤着。
  这伞上的一针一线,显得那么的沉重、那么的珍贵……
  他的眼眶有些发红、湿润,所谓“帝王喜怒不露”的教育在这一刻似乎完全崩塌。
  “诸卿家且来,且来看看……”
  弘治皇帝的声音沙哑而颤抖,对着几位重臣道:“这……这便是民心!这便是民意!!”
  “民心者,欺不得……民意者……辱不得啊!!”
  却见弘治皇帝将这把伞从内官的手里接过来,颤颤巍巍的招手让三学士、尚书走来。
  “诸位爱卿都来,都来看看……”
  弘治皇帝的声音发颤,眼角已是湿润了:“古之圣贤说民心,而今……朕亲见民心矣!!”
  “哗啦啦~”御书房殿内,忽有罡风吹来。
  却见这罗伞迎风而摆,亦乎如傲然耸立之松柏,又如那惊涛拍岸之怒礁!
  上面的一块块碎布上,一个个的“福”字似乎一下子活了过来迎风而立摇曳呐喊着……
  “老臣等……为陛下贺!此……天下民心者也!!”
  这大殿内外众臣内官皆尽向举着罗伞的弘治皇帝慨然而拜,大礼参之。
  刘健俯身时更是泪流满面:“臣等……何其幸哉!得遇明君,效命御前!”
  “此生……无憾矣!!”
  什么青史留名、什么身后香火,突然间刘健等人明悟得古之圣贤们话语中的真意!
  学问一道,不为所谓“流芳百世”亦不求甚“青史留名”。
  留取者,唯有一事:尔为这天下万民付出几何、留得几何?!
  君不见:祖龙香火早根绝,西蜀迄今祭李冰?!
  千年之下,都江堰收益百姓当李冰父子祭时多携家带口不辞艰辛远远来祭。
  每每祭祀时,多则数万少则万余。西蜀百姓从不曾忘其父子二人!
  他们著书否?!未曾也……
  甚至其所立之碑文,亦是多言都江堰维护重任、维持之技。
  他们立传否?!亦未曾也……
  甚至《史记·河渠书》仅记为“蜀守冰”姓氏全无,至《汉书·沟洫志》方寥寥一笔曰“蜀守李冰”。
  《史记》和《汉书》仅简载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
  然史家、儒家不记,西蜀百姓却不曾忘。
  大王、二王庙香火迄今不灭,受益百姓何不感念其恩哉!!
  “民心天下……此方为帝国根基!国之重器!!”
  弘治皇帝怒目圆瞪,呼吸沉重抬手让众臣都起来:“来看看……都来看看!”
  “看看这天下民心,看看这百姓民意!”
  刘健等人颤颤巍巍的起身,若身负千钧般微颤而行。
  至伞前,双手轻柔摩挲……
  一时间几位国朝重臣竟是老泪纵横,他们仿佛看到了衣衫褴褛、面有菜色黑压压的百姓们……
  在那帐营篝火下,一点点的裁下自己那本就褴褛的残衣。
  仔仔细细的、认认真真的在那布上绣得这针脚歪斜、针线染色不一的“福”字。
  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念至此这些个熟读圣贤之书的国朝重臣们忽然心生明悟,曾不通达的念头顿感通达。
  那些晦涩的道理这一刻竟是如此的明晰,古之圣贤或许观念有别……
  但究其根底,哪个又不是以为天下百姓福祉而谋?!
  《韩非子·有度》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岂非为百姓谋乎?
  《墨子·七患》中多次提及“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等。
  亦岂非是为天下百姓谋么?!仅是读圣贤书,仅以此奉若圭臬岂非有违圣贤之道乎?!
  学问一道有谓之为“知障”,“知障”者则是自困于一端之学内自知不足却难得寸进。
  此障若得堪破则可自立一学、自成一说,为大成就者!
  轻柔而颤抖的摩挲这顶十万苦命人之心,御书房中从弘治皇帝再到这些国朝重臣顿生明悟。
  弘治皇帝明悟的乃是麒麟儿多次于他强调的,恩出于上、百姓为根。
  国朝之重不在于那朝堂、不在于清流、不在于读书人,乃是在于这大明帝国之万千百姓!
  民心犹在、民意犹存,何有可覆皇室者乎?!
  刘健、谢迁、李东阳等所明悟的,乃是古圣贤之言其根本在于“利民、利天下”而非学问之别。
  利于民者、利于天下者,源自于何学重要么?!
  求以学问之辩,却不思圣贤所言根基处……乃舍根求叶耳!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
  弘治皇帝昂首似乎是以此不让自己泪落,缓缓将伞收起。
  双手郑重的交与身侧萧敬,萧敬见状慌忙下摆双手将此伞捧起。
  “萧敬!拟旨:此伞,将为帝国第一重宝!!”
  此言一出刘健、谢迁等人不由得目瞪口呆,第一重宝!这意思是比玉玺更为甚尔!
  “唯其随驾,时刻提醒于朕、于后继者:为君施政者,当以天下百姓、民心为根基!不可忘也!”
  弘治皇帝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双目中尽然是一股柔意。
  摩挲着这顶伞,声音却极为坚定:“此伞……朕往之处,他亦随之!”
  “陛下圣明!!”刘健等颤然拜下,竟行大礼无不心服者。
  弘治皇帝这才转过身来,沙哑着嗓子轻声道:“都起来罢……”
  说着,竟是亲自去搀扶痴虎儿:“虎儿……朕的痴虎儿,朕的螭虎!”
  “此番……辛苦!”
  弘治皇帝双手搀扶着他,目光坚定:“虎儿,朕……绝不负于你!皇家亦绝不负于你!”
  “帝国……亦绝不负于你!!”
  却见痴虎儿被搀扶起来,后退两步大礼参下声音低沉而肃穆。
  “尽忠本分,何敢言功?!得遇明君,小子幸哉!”
  “臣只敢言:未负陛下重托,灾民……无恙!!”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大学士吃稀饭,螭虎谏言立新军
  看过奏报、了解事情来去的弘治皇帝及三大学士知道,这句“灾民无恙”中麒麟儿究竟付出了多少。
  大灾之初麒麟儿便首次动用了密奏职权,向弘治皇帝陈述了自己对救灾事宜的安排。
  几乎是一己之力让两宫、勋贵皆尽纳捐成就一段佳话,更是亲率军伍前往迎接灾民。
  并以性命担保,将会安置好这些灾民不使其沦为流民。
  晋阳外士绅豪族勾结弥勒妖人试图逼反流民,为他所平定。
  归程中更是深处险境几乎力扛晋阳余孽、弥勒鞑靼勾结的精骑,死死的保住了这些灾民……
  “痴虎儿起来,快起来~!”
  弘治皇帝看着小公爷显得憔悴的脸色,不由得心里责怪自己太着急了。
  痴虎儿还是个孩子,刚刚历经大战好容易回到京师就被自己召来了。
  “得痴虎儿,乃朕之幸!大明之幸!百姓之幸!!”
  弘治皇帝重重的拍了两下小公爷的肩头,无比郑重的道:“此番……痴虎儿辛苦了!”
  让萧敬仔细将这百衲万民万福伞收起来,弘治皇帝平复了一下心情望着麒麟儿沉声道。
  “将士们的封赏、抚恤事宜已让内阁六部出章程了,痴虎儿有何想法可一并道来。”
  “将士们用命,朕……必不吝啬!”
  刘健等几位重臣及弘治皇帝都以为,痴虎儿必定感激涕零俯身拜谢。
  却怎知咱小公爷沉吟了会儿,对着弘治皇帝轻声道。
  “封赏事宜还可押后,关于他们眼下要事却非此也……”
  弘治皇帝有些好奇,回到御座上道:“哦?!痴虎儿有何见解,且给朕说说。”
  刘健捻着胡须微笑的看着小公爷,轻叹道:“如此青壮,受陛下大恩、又与鞑靼对阵……”
  “若皆是放与为民则是荒废矣!”
  小公爷听得刘健的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珠子:这老家伙怎么知道我的想法。
  刘老头儿促狭的挤了挤眼睛,臭小子!你还真以为我等内阁三学士都是吃干饭的?!
  唔……你们是吃稀饭的!
  痴虎儿毫不客气的撇了撇嘴,但没等他说啥李东阳便接口的道:“九边之事恐牵连甚多!”
  “其将校牵涉多少不得而知,然能运出五支碗口铳可见九边之糜烂!”
  谢迁这个时候站出来,轻声道:“直面鞑靼不退并胜之,恐怕九边亦不曾有多少将校军卒曾有此阵例!”
  弘治皇帝听得这些话,不由得一拍大腿!着啊!
  若是言道忠勇九边那些个卖碗口铳、放鞑靼入关、勾结士绅豪族……纯纯狗犊子们。
  哪儿有这些给自己送百衲万福伞,直面鞑靼并胜之的百姓来的忠勇啊?!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