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化龙 (鹰狐)


  李易在泰山郡基本没有停留,他是“擦边”路过的,而且因为臧霸最近在泰山北边一带活动,在有些事情没有彻底谈妥之前,李易并不想过早往泰山派遣兵马,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于是,李易的下一站就成为了彭城,到了这里,李易的脚步也再一次踏上了徐州的土地。
  彭城,是在曹操出兵徐州时受创最终的地方,直接丧命在曹操屠刀之下的性命就有十万之数,再加上之后逃难,路上因为种种原因不幸丧命的百姓,总数根本无法估算,但二三十万人肯定是有的。
  后来陶谦为了重建彭城,便将赵昱派到了过去,虽然赵昱努力了两年,但彭城的恢复却非常有限,李易目之所及,依旧是十室九空。
  这一现象直到李易到了承县附近方才有所好转。
  当初李易与夏侯渊交战,承县是夏侯渊的大本营所在,承县虽然也遭到了战火,但夏侯渊需要民夫和劳力,就没有对承县的百姓下屠刀,李易一方也不曾对承县强攻,所以战后承县保留了不少的百姓,之后赵昱更是请示陶谦,把彭城治所迁到了承县。
  李易带着兵马开往承县,这座还未完全退去战火硝烟的城池,不但没有对李易设防,相反,一早打开了城门,打扫道路,赵昱更是带着城内百姓迎出数里,等候李易的到来。
  甚至,百姓还自发的准备了许多的东西,要为李易劳军。
  承县对李易的亲近并不算意外,当初曹操出兵徐州的借口就是陶谦,陶谦又在曹操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百姓们固然深恨曹操残暴,暗中也在骂陶谦无能。
  可李易呢,在徐州百姓最危险,最无助的时候出现,挡下了徐州的灭顶之灾,百姓自然对李易感恩戴德,战后许多徐州百姓家里都供奉了李易的长生牌位。
  甚至有的徐州百姓还对荆州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嫉妒,李易要是徐州牧,而不是荆州牧,那该有多好?
  所以,李易重回徐州,百姓夹道欢迎,许多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百姓都是一边掉眼泪一边笑,有了李易,他们这些老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至于说李易背后多了一杆大将军的旗号,百姓们大多不懂,懂的也装作不懂,反正来人是李易就好,大将军的名号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是添头。
  对于承县百姓表露出来的热情,李易非常满足,百姓送他的东西,李易也全都收下了,不过李易转手就换成了粮食,又送还给了百姓。
  在赵昱的治理下,彭城的百姓已经可以顾着自家温饱了,但也仅仅是温饱而已,李易可不想百姓为了感激他,最后却让那些对他最亲近的百姓们挨饿。
  李易入城之后,百姓渐渐就散了,然后留在李易身边的,就剩下了世家和地方官员,这些人对李易的到来同样持欢迎态度。
  世家这个阶层或许不乏精明人,但由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立场的缘故,其中大多数人眼光不够长远,即便能看到天下,但所思所虑,依旧是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还是因为曹操,曹操的屠刀与铁蹄让那些原本还懵懵懂懂的徐州世家与官员骤然惊醒,发现世道已经变了,乱世开始,曾经的优越感不足以成为他们在乱世安身立命的资本,于是,这些人就开始寻找乱世中的自保之道,而其中最稳妥,最实惠的选择就是依附大树,找一个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甚至带着他们更进一步的人去追随。
  顺理成章的,在乱世中火速崛起,并为徐州仗义出手的李易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当初或明或暗向李易的示好的徐州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想让自家子侄加入李易麾下效力,只是当时李易为了长久布局,只能婉拒,但也没把话说死,所以,李易这次归来,不仅是百姓的希望,也是彭城上层人物的期盼。
  于是,李易连暗示都不用,彭城上下就主动依附在了他的羽翼之下。
  不过,李易在顺利掌握彭城后,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但李易却停止了东进,选择了继续在承县修整。
  彭城的人们乐得如此,正好趁机与李易多多亲近,但还在郯县的曹豹等一干文武却是有点迷糊了,左思右想,便主动给李易写了一封联名信,说徐州存在很多的问题,百姓不踏实,他们搞不定,还请大将军入主徐州,稳定人心。
  收到信后,李易亲自安抚了信使,让信使转告曹豹等人不要多想,然后就继续留在了承县,似乎这里就是他此行的终点一般。
  如此过了数日,直到一队神色疲惫人马的人马自西而来,匆匆入城,安静了数日的李易兵马终于动了起来。
  这段时间里,李易等到了许多的消息,比如曹操残部在泰山的遭遇,比如袁谭的动向,甚至李易还收到了一封陶谦写给他的一封信。
  陶谦告诉李易,他已经老迈,没有精力继续治理徐州,请李易代他为朝廷举荐贤能。
  这已经算是投降了,只是说的比较委婉罢了。
  不过,陶谦在书信最后还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与天子有关的话,都是外面传闻的天子的近况,虽然有些事情讲的不是恨透,但其中意思大约就是,让李易可怜一下天子,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绝。
  这些消息对李易来说,全都是好事,让原本还有些紧迫的北上计划变得格外宽松,否则李易也不敢慢悠悠的停在承县,虽然,这个“客人”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
  承县内一处临时大宅内,李易看着面前的天使感觉颇为不自在。
  兖州文武上百人联名上书天子,建议天子加封李易为大将军,这么大的事情,天子却很快就给了回复,李易等的就是这个消息,只是让李易意外的是,前来宣旨的天使居然是他的老丈人伏完。
  这个人选实在意外,甚至李易都怀疑朝廷是因为斗不过他,所以故意送了个老丈人过来对他说教。
  好在李易与伏完关系本就不咋地,伏完入城后,李易并没有第一时间见面,而是让虞翻去负责接待,顺便探听情报,然后李易被告知,伏完见谁都是爱答不理,动不动就是天使威严,架子大得厉害,甚至还摆出长辈架势,质问李易为何不见他云云。
  李易听了之后很不开心,直接就把接风的酒宴给撤了。
  寻常人做天子使者李易完全可以公然压一压,可伏完还有他老丈人的身份,虽然李易不那他当回事,但公众场合中难免要低他一头,索性,李易就不给伏完在公共场合讲话的机会,等到天黑,这才独自来见伏完。
  不大的书房内,虽然点了油灯,但光线并不明亮,李易站在门口,看着伏完也不行礼,而伏完跪坐在书案边,闭目养神,更是直接无视了李易。
  瞧着这一幕,李易忽然有些来气。
  虽然当时他与伏寿的结合是董卓“恶搞”的结果,但李易自问表现真心不差,他弄死董卓,救天子于危难之中,这是称得上挽大厦于将倾的大功劳,但时候伏完依旧瞧不上他,甚至还想让他和伏寿“分手”。
  之后李易在荆州奋斗,伏完从来没有给过他支持,直到李易稳定大局,成了气候,这才磨磨蹭蹭的派了个大舅子伏德。
  其实当时李易虽然与伏完关系冷淡,但他心理还是对伏家报以期待的,很希望伏完能够举家投奔,给他壮一壮声势。
  然而伏完并没有给他这个面子。
  后来李易拿下扬州,让伏寿写信请伏完来荆州养老,几封信过去,全都石沉大海,在那之后,李易就彻底放弃除伏寿之外的伏家人了,这次李易出兵之前,更是悄悄给郭嘉与蔡瑁各下了一道密令,多多关注桂阳,如果伏德知道他自封大将军后有异动,允许这两人便宜行事。
  这次伏完来传旨,又是这一副臭脸。
  李易很生气,他当董卓走狗,伏完瞧不上他,成为英雄,成为地方诸侯,伏完依然瞧不上他,现在,他准备当反贼了,伏完还是看不上他。
  李易忽然明白,人家就是看不上他,这是最初的身份决定的,哪怕他飞上枝头,也不是凤凰,而坐挂在树梢上的反贼。
  平时李易的涵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就算生气一般也不写在脸上,可今天看到伏完,他就忍不住脑补,越脑补就越不痛快,最后,李易干脆也不装了,直接来到伏完面前坐下,问道:“天子可有圣旨?”
  这一坐下,李易也看到了伏完的正脸,发现伏完虽然比当初老了一些,看上去有些忧愁和疲倦,但本身气色倒是不差,也没见消瘦。
  于是,李易心里又不平衡了。
  据说在李傕的克扣下,天子和文武百官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想尝点荤腥全看李傕的心情,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伏完都没事,显然是李傕给了优待,而这些优待全都是冲着他李易的面子才给的。
  李易正生着闷气,伏完也终于睁开了眼睛,然后李易从伏完眼中看到的,只有熊熊怒火。
  与李易的声闷气不同,伏完的火气全写在了脸上。
  这让李易稍稍诧异,他伏完生气是理所当然的,只是这火气实在太大了一些,让李易险些为其压倒,但李易虽然年轻,但他办过的大事可比朝堂上那些勾心斗角的大老爷们要多的多,所以,李易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回望着伏完,坐等他发难。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