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化龙 (鹰狐)


  李易目光环视四周,缓缓说道:“自董卓乱政以来,天下各地兵祸不断,兖州尤甚,近几年来,几乎无时不刻不动刀兵,我还在荆州时,便屡屡能在各地公文中看到,今日这里收拢流民多少,明日那里收拢流民多少,而其中将近八成,都是兖州百姓。”
  “在多是兖州官员,也不乏兖州望族,那么诸位可知道,这几年间,单单南阳一郡,收拢的兖州难民有多少?”
  李易抛出的话题有些出人意料,且颇为沉重,众人一时不敢轻易出声,特别是那些兖州的官员,更是小心翼翼,但无论内心作何想法,皆面露惭愧之色。
  过了一会,李易见没人回答,便叹了一声,道:“二十万,整整二十万人!”
  “嘶——”
  “这怎么可能!”
  “怎么会这么多?”
  “这也太……”
  听到李易口中报出的数字,原本还紧张兮兮的众人顿时破功,纷纷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战乱之中出现逃民是很正常,可按照李易说的,单单往荆州就去了二十万,这也实在太太吓人了些,以至于有人都怀疑李易是不是故意夸大其词。
  然而,李易言语虽然有些不实,却也不算太过夸大,他只不过是南阳附近的加了进去罢了,况且战乱中背井离乡的百姓,又何止区区二十万?
  看着众人,李易又问:“二十万很多么,远的不说,就看现在的昌邑,原本十户之中现在还剩下多少,谁能告诉我?”
  众人顿时禁声。
  刚刚李易说的逃民二十万很吓人,但兖州人口约在三百五十万上下,二十万人还不到十五分之一。
  但是,拿这个比例对照各地城中空置的家户数量,却还差了好多。
  见依旧没人答话,李易伸手一指陈宫,道:“公台,你负责兖州政务,自当了解民生,你说说,这昌邑的百姓还剩下多少?”
  陈宫面露愁苦,起身对着李易行了一礼,叹息道:“三年前,昌邑有百姓一万七千户,今年年初,约有一万一千户,现在……宫实在不知……”
  此话一出,厅堂内顿时静得落针可闻,平时众人只知道因为打仗,人口少了,但战乱频频,少有人真的去考虑民生,现在骤然挑明,被告知三年时间就少了差不多一半人口,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这个数据。
  有良心的官员,已经开始痛心疾首,但也有极少数人,想的却是李易要以这件事为由头,借机发难,将碍眼的人收拾掉。
  许汜就属于后者,他是吕布嫡系,又是文官,很担心李易会拿他开刀,于是一咬牙,出列拜道:“汜身为兖州官员,却不能治理地方,反而使得百姓连年遭受兵祸,有负圣贤教诲,还请襄侯降罪!”
  说罢,许汜脑门就在地砖上撞出了咚的一声,看上去非常诚恳。
  然而,许汜心里想的却是,尽早表明态度,那么李易就算要算账,应该也算不到他头上。
  “末将有罪!”
  “请襄侯责罚!”
  “某愧对兖州百姓!”
  ……
  有许汜带头,其他人也很快反应了过来,于是兖州系的官员就在陈宫和魏续等人的带头下纷纷向着李易请罪。
  李易微微蹙眉,这个情况稍稍出乎他的预料,不过倒也没有影响后续,李易对着之前安排的托使了个眼色,让他不要有动作,然后李易对着众人虚扶了一下,叹息道:“若是一州一地民不聊生,地方官员自然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然而,如今天下遍地烽烟,这已经非是个人过错了。”
  见李易这般说话,众人都知道李易不是借机发难了,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他们也开始好奇,李易究竟想要做什么了。
  在众人的猜测中,李易缓缓起身,按剑而立,朗声道:“兖州战乱日久,民不聊生,为兖州百姓计,为天下太平计,今李某有三道政令,还请诸位一起斟酌!”
  众人赶忙躬身,等李易下令。
  李易缓缓踱步,道:“第一,除陈留以及官屯之外,兖州其他各郡,免去百姓一年赋税。”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讶。
  虽然乱世百姓困苦,按理应当减免赋税,可乱世对于官家来说,同样也是缺钱缺粮,甚至因为兵祸,还会增加钱粮消耗,所以往往是世道越坏,百姓越艰难,官府赋税就越重,最终成为恶性循环,直到秩序彻底崩坏。
  之前吕布与曹操就是如此,虽然兖州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但在大事成败面前,谁会先去考虑百姓死活?
  然而李易张口就免了兖州一年的赋税,相当于之后一年里面,兖州只出不进,不仅不能为李易提供帮助,反而要成为拖累,这手笔实在太大了些。
  至于陈留被排除在外,这倒是容易理解,因为陈留的人口是兖州最多的,受到的战争波及,也是最小的,情况比其他郡县要好上不少。
  不过,相对于经济上,更让人震惊的还是免赋税这件事本身。
  李易只是荆州牧,然而他这个荆州牧连商量都没有,一张嘴直接就免了兖州的赋税……
  其野心怎样,已是昭然若揭!


第682章 禁酒令
  可是,李易的野心昭然若揭又如何?
  在场虽有官员数十,但李易麾下带甲之士不下十万,谁敢说李易的不是?
  “襄侯果真仁义之士!”
  “有襄侯在,兖州百姓无忧矣。”
  “襄侯实乃天下官员楷模,我等惭愧!”
  “一切全凭襄侯命令行事!”
  ……
  众人对着李易躬身行礼,口中都是称颂吹捧之语,不过,虽然是吹捧,却也有几分真心在其中,哪怕是少数还念着汉室的人,纵然不考虑自家性命,他们也无法驳斥李易,因为李易此举,于兖州百姓而言,真的是极好的。
  而且最为叫人无奈的是,要给兖州百姓免赋税,还真的只有李易能做到,李易不开这个口,便是天子下了圣旨也不好使。
  所以,哪怕明知道李易是个乱臣贼子,他们也得心情复杂的把李易好好供着。
  否则没了李易,兖州没了仁政,上百万兖州百姓又当如何生计?是自生自灭,还是换个诸侯,继续趴在兖州的身上吸血?
  李易看着众人的反应,眼角不禁露出了一抹满足的笑意,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棋是走对了。
  李易的确有着对世间百姓的悲悯不假,他也会在不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让百姓尽可能的过的安稳一些。
  但是,李易本质上还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他乐于做善事,但他也要在行善的同时,尽可能的为自己寻找可以得到的利益。
  兖州本就被打得一片糜烂,这次大战,吕布与曹操滥征粮草不说,更是耽误了许多地方的春耕,今年兖州饥荒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李易到时候就算把刀架在百姓的脖子上,也是征不上几颗粮食的,反而会被百姓厌恶,最后只能自掏腰包,为百姓提供口粮,免得百姓饿死。
  所以,既然左右收不上来粮税,注定要赈济百姓,与其等到饥荒发生时,迫不得已而为之,李易何不直接大手一挥,一开始就免了这一年的赋税,搏一个仁爱的美名?
  而且,大战过后,民心不稳,百姓即便是躲在自己家中,也是惴惴不安,无心生产,这时候安定民心,就成了当务之急,
  最好的手段无非就是免除赋税,这样可以让百姓悬着的心放下来,便是逃入山林的百姓,也会选择回到家乡耕种生产,只要度过了这个难关,李易就会成为兖州百姓的大恩人,兖州,也将真正成为他的兖州!
  李易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兖州战乱,粮食短缺,百姓不能饱腹,甚至要卖儿卖女才能换来一餐饱饭,百姓生计如此艰难,而我等不仅能够顿顿饱食,甚至还有酒肉下饭,呵呵……不知诸位对此作何感想?”
  众人面面相觑,换个场合的话,他们还可以请罪说是自己没治理好,是自己的问题云云,可今天这酒宴是李易安排的,虽不丰盛,却也有酒有肉,他们言语稍有不慎,就是暗讽李易了,那可如何是好?
  好在李易也不是真的发问,略一停顿便继续道:“我决意,即日起,兖州禁酒,再有饮酒之人,无论是官是民,杯酒下肚,罚粮百石,有私自酿酒之人,罚粮千石,若无千石之粮,便以性命相抵,诸位可有异议?”
  说罢,不等众人应答,便自大堂门口传来一阵脚步,以及甲胄交错的喀嚓声,且分外齐整。
  观摩过李易大军的人知道,这是李易麾下的兵马的特色,步调齐整,甭管是走是跑,发出的都只有一个音,战力如何另说,反正看上去绝对威猛。
  那些地方上过来的官员和世家就有些糊涂了,不明白这是什么怎么一回事,一个个伸长脖子向外望去,就见一队全副武装的甲士急奔而来,直入大堂中央。
  这一幕可吓坏了不少的人,当下就有三四个文士官员起身离席,连连后退,险些跳了窗户,只当李易这是要杀人。
  其他人虽然没有动,但许多人脸上也是出现惊惧之色,不明李易用意。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