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夜。
昌邑东北方约莫六十来里的一处小山坳,此处林木茂盛,极为隐秘,本是飞禽走兽的栖息归属,如今却是静若死水,莫说兽吼鸟啼,便是连虫鸣都难听见几声。
不过,若是凑得进了,倒是能隐约听到一些细细低语的人声,再近一些,更是可以看到那掩藏在林间阴影中的,上万甲士与他们手中的利刃寒芒。
在如此阵仗的包围中,靠近山坳内侧的一处避风石壁后面,燃着一团篝火,在不断跳动的火焰的映照下,一人放下了手中的信函,缓缓抬头,看面貌,赫然正是鲁肃口中,没日没夜逃窜的曹操。
坐在曹操旁边的,也都是曹操的心腹文武,比如戏忠、荀彧、夏侯渊、于禁、关羽等等。
不过其中却是少了曹仁与乐就这两员大将,盖因袁绍曾经以支援曹操为由,向兖州派了一员名为朱灵的客将,名义上任凭曹操使唤,曹操也对其甚是倚重,但是,自从上次郭图面见曹操,传递了袁绍的意思之后,曹操虽然依旧与朱灵保持亲近,但许多重要事情已经开始避着朱灵了,比如今夜,为了能支开朱灵,曹操干脆将曹仁和乐就一起安排了过去
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情需要如今谨慎,那就说来话长了。
正如李易所猜测的那样,在了解到李易出兵北上,意图一举吞并豫州兖州后,袁绍可谓是惊怒交加,此时的袁绍还没有老糊涂,不用谋士分析,他自己就一眼看明白了李易的狼子野心。
吞并豫州兖州只是开始,然后还会有徐州、青州,直到完全占据黄河南岸土地,之后李易不管是伺机北上与他争夺河北,还是西进拿下京畿,这天下大势的主动权都将稳稳握在李易的手里。
那样的局面自然不是袁绍看到的,但让袁绍很无奈的是,在袁术败亡之后,南方已经没了能与李易掰腕子的对手,而且李易的眼光也确实是厉害,被李易提拔的人将地方上掌控的很好,袁绍就算想制造麻烦给李易添堵,也非常难,并且得不偿失。
至于中原,吕布算是一号人物,曹操也不错,若是给他们发展的机会,或许可以成为阻拦李易北上的强敌,可惜这两人相处没几天就成了死敌,争斗不休,力量损耗严重,莫说如今还在敌对,即便是尽弃前嫌,双方绑在一起怕也不是李易的对手,
而东边的陶谦与田楷就更别提了,田楷只是个样子货,而陶谦连曹操都挡不住,李易当真过去,他只有望风而降份。
对于这种局面,袁绍麾下主要又两种声音,其一就是全力支持曹操,帮助曹操在兖州对抗李易。
但这个方案提出来之后许多人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曹操能力有限,万一袁绍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曹操却败了,那袁绍岂不是血本无归?
而且,袁绍的后方可不比李易那般安稳,幽州还有着公孙瓒的存在,虽然公孙瓒越来越不得人心,已经呈现败相,但白马将军的名号也是实打实杀出来的,只要公孙瓒一日不亡,就没人能够轻视公孙瓒。
所以,袁绍能够给曹操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曹操想赢李易,必须以弱胜强,这也越发显得让曹操对抗李易是一比赔本的买卖。
袁绍对此一直犹豫不决,直到郭图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万一曹操真的打败了李易,这场胜仗算是曹操的,还是袁绍的?
这句话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袁绍终于做出了放弃曹操的决定,然后辛评与郭图又顺势提出了让袁谭趁着兖州战乱,征伐青州的策略。
辛评与郭图此举有着一些私心,希望借此机会让袁谭掌权,但不可否认,这个法子是可行的。
青州田楷兵少将寡,公孙瓒又正值势弱,并不能给青州太多帮助,如果袁谭能迅速拿下青州,并将青州稳固下来,等到李易将兖州战事完结,即便李易想要继续染指青州,但在师老兵疲的情况下,李易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直接退兵,而李易只要一退,等他再度北上的时候,袁绍应该已经解决了公孙瓒,届时青州就是袁绍南下的桥头堡,同样也是李易防守的弱点所在。
简单来说,就是舍了难守的兖州,换一个容易得手的青州。
对此,袁绍很是心动,即便逢纪审配等人有心反对,但在田丰沮授都表示赞同的情况下,袁绍很快开始制定攻略青州的计划。
这时辛评提出,兖州虽然注定不能保全,却不是白白送给李易,袁绍应该让曹操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耗尽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将李易给死死拖在兖州,曹操能多留李易一日,袁谭成事的机会便大上一分。
于是,曹操在收到袁绍亲笔信之后,一颗心直接就凉了。
第668章 李易怕我
对于袁绍,曹操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作为一起玩耍成长的小伙伴,两人的私交自然不必多言,再加上袁绍出身高贵,也确实有威望,有本事,一直以来,曹操以及许多同辈人都是习惯性的以袁绍马首是瞻。
讨伐董卓时便是如此,袁绍为盟主,完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也正是那时,曹操忽然发现,袁绍变了,或者说,袁绍并没有变,只是有些事情他直到那时候才看明白罢了。
讨伐董卓,救援天子,曹操是最为积极的一个,道理非常简单,他是大汉的臣子,为大汉尽心尽力理所应当。
在曹操想来,袁绍和会盟的诸侯应该也是这样的,可事实上,随着盟军的不断推进,随着一个个会盟诸侯展现的心口不一的模样,最后干脆没几个人继续在意讨伐董卓这件事本身,曹操终于明白,这十八路诸侯之中,忠臣或许是有的,但真的已经不剩几个了。
袁家,绝对不在其中。
至于袁绍对董卓的发难,曹操事后想来,更觉得袁绍像是一种气愤和不满,人家袁家四世三公都没如何呢,董卓匹夫何德何能,居然也敢蹦跶的那么欢?
明白这些事后,曹操心里很不好受,说好了一起做大汉忠臣的,袁绍却忽然变了,让他一时很是茫然。
曹操是真心想要报国的,甚至后来知道当时埋伏他,让他颜面尽失的人是李易,曹操郁闷归郁闷,也有心找回场子,但对李易倒没太多恨意,相反还挺佩服李易的,因为大家都是忠臣嘛,天生有着一种认同感。
直到后来,曹操被李易狠狠的给他上了一课,曹操再次明悟,原来“忠臣”是特娘这个样子的!
然后就是兖州的事情了,曹操拼死拼活打下了一块地盘,又被吕布在背后捅了刀子,虽然最后搬回局面,有袁绍的帮助缘故,可曹操又付出了多少辛苦,多少辛酸?
在曹操自己看来,袁绍的支持固然很重要,但以当时的形势之糟糕,他自己的付出其实远远超出袁绍的投入,甚至换了袁绍本人在他的位置上,袁绍多半也顶不住吕布最初的攻势。
曹操在兖州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虽然关系上依旧是以袁绍为主,但在内心,曹操已将兖州视作他自家的地盘了。
而且,自董卓之后的一系列天下事,以及曹操自家事,让曹操想明白一个道理,在乱世中不管是想做匡扶社稷的忠臣,还是做那包藏祸心的奸臣,都必须要有地盘,有兵马,有人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然而,就在曹操定下决心,准备于重新掌握兖州之后,好好布局谋划,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李易来了,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直接打碎了曹操的所有计划。
不过,曹操不是软柿子,即便李易强势,他也决定与李易好好斗上一斗。
然而,似乎天不佑他曹孟德,先是豫州在李易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根本不堪一击,坏了曹操的第一步战略,这也就罢了,更让曹操想不到的是,与他关系最为要好的袁绍更是在关键时候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居然让他放弃兖州,而且还是死战之后再放弃,让曹操不惜一切给袁谭争取时间!
这叫曹操如何能够接受?
大概是袁绍也料到曹操会对此不满,于是袁绍在信中许诺,等拿下公孙瓒之后,便让曹操做幽州牧,算是对于曹操的补偿。
然后曹操对此却是压根不信!
袁绍得并州,并州刺史为高干,袁绍攻青州,兵马未动,便任命袁谭为请州牧,这两人一个是袁绍外甥,一个是袁绍亲儿子,由此足见袁绍用人之道。
而袁绍的儿子可不止袁谭一个,亲戚更是一大堆,那么,能轮到曹操去坐州牧的位置?
就算真的上位,曹操能挡得住那些明刀暗箭?
袁绍对自家人是如何的护短,曹操最是清楚不过。
在那之后,曹操于心中已然与袁绍分道扬镳,然后曹操将袁绍的书信向麾下众文武展示,众人也是又惊又怒,甚至当场大骂袁绍的都有。
他们都是曹操的人,不是亲族便是故旧,与曹操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袁绍这么做,固然是断了曹操的根,同时也绝了他们的前程。
戏忠更是直言不讳的点出,袁绍看似礼贤下士,对谁都极为宽厚,其实并无容人之量,曹操若是孤身一人落魄投奔,袁绍必然待曹操有如手足兄弟,可如果曹操带着他们这些文武,甚至是兵马去投奔袁绍,必为袁绍忌惮,初时还好,曹操还会顾及一下情面,一旦袁绍稳定河北,乃至青州,曹操要么坐视附庸为袁绍一一剪除,要么就是曹操自己横祸身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