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正事,张光生急忙道:“禀四爷,上海的买办和通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们大多是福建人和广东人,他们不少人的祖上就在广州十三行做过事,反正大多会说洋人的话,看得懂洋文。如果只是买十杆八杆,随便找一个都能帮着买到,可您要买的不是十杆八杆,这么大买卖他们吃不下,找他们买也不划算。”
“你是说找他们买不便宜?”
“四爷,我打听过,买用火绳打火的那种洋枪倒不贵,二三十银元就能买到一杆。”
“自来火的那种呢?”韩秀峰急切地问。
“自来火鸟枪不但不便宜,而且不一定能买着。”张光生无奈地说。
“为何买不着?”
“洋人自个儿就用那种鸟枪,一般人去买洋人是不会卖的,就算卖也不会卖太多,价钱自然也不会便宜,据说要六七十银元一杆。”
不等韩秀峰开口,苏觉明就惊问道:“光生,你真打听过,自来火鸟枪真只要六七十银元一杆?”
“真打听过,四爷交代的事我敢当儿戏吗?”张光生想想又苦笑道:“不过那是二十多天前的价,现在买估计不会再是这个价。”
上海这边洋人多,管洋人买洋枪自然要用银元。而洋人的银元大多是七钱二分一枚,也就是说买一杆洋人的自来火鸟枪,不管怎么折算火耗也只要四五十两一杆。比预料中要便宜,并且便宜很多,能想象的帮仪真吴家来上海买枪的人赚了多少银子。
韩秀峰觉得这枪就算涨价也涨不到哪儿去,笑问道:“光生,为何现在那个价买不到,难不成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大买家?”
“四爷,我是听人说的,也不晓得是真是假。”
“说来听听,到底谁在买?”
“贼匪在买,”张光生放下茶杯,苦笑道:“朝廷没银子,贼匪有的是银子!听说英吉利领事不但去过江宁,还把洋枪洋炮和火药一船接着一船往江宁运。租界里的那些洋行,连那些没开洋行的洋商,现而今全在做贼匪的买卖。反正就算被朝廷查获,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顶多收缴他们的货。”
“四爷,粤匪信洋教,他们本来就是一伙儿的!”苏觉明脱口而出道。
韩秀峰回头看了苏觉明一眼,沉吟道:“难怪涨价,原来真有大买家!不过是不是都信洋教,我琢磨着倒不是很紧要,毕竟洋人唯利是图,有银子不会不赚,不会因为贼匪信洋教就不做我们的买卖。”
张光生突然想起件事,急忙道:“四爷,听说洋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洋教也分好几派,英吉利人、法兰西人和花旗人虽信奉同一个洋菩萨,但信奉的教义还是不一样的,反正花旗洋和尚和英吉利的洋和尚不是一个路子。再就是洋人里一样有刁民,出了事他们找各自的领事,没事他们就各干各的,听说都不怎么听领事的招呼,简直无法无天。”
“那行,我们明天一早就去几个租界看看,找最大的洋行直接跟洋人谈。”
“四爷,我们不会说洋话。”
“我们不通洋文,洋行不可能没有懂我们话的通译。总之,货比三家,既要跟花旗人谈,也要跟英吉利人谈,法兰西人那边一样要谈。这就是个买卖,银子在我们手里,谁货好,谁价钱便宜,我就跟谁买。”
第四百章 有没有王法?
来时雇的沙船虽是在通州登记注册的,船主也是通州人,但船平时并不怎么回通州。
之所以能在通州雇到,是因为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本就要修了,船主又在商船会馆接到一单把通州产的棉花和土布运往山东,再从山东运豆货来上海的买卖。干脆让船先去通州,毕竟在通州修要比在上海修便宜,并且修好之后就能运上货去山东。而再有二三十天,货主就能把棉花和土布采购齐,船老大要赶回通州把船修好,不可能在上海等。
正因为如此,潘二让一起来的二十多个老泰勇营兄弟在码头边的客栈安顿下来,便同陆大明、梁六、陈虎一道进城。本打算先去商船会馆问问,没曾想走到城门口不但遇上几十个乡勇,而且发现衙门悬赏捕拿人犯的海捕文书竟贴了几十张。
“哪来这么多逃犯的,我在泰州那么年,见着的悬赏告示加起来也没这么多!”陆大明觉得难以置信,禁不住朝坐在不远处茶馆里喝茶抽大烟的乡勇望去。
“潘掌柜,我看扬州失陷前也没这么多逃犯。”梁六同样觉得奇怪。
“上海是大码头,江洋大盗自然不会少。”潘二不想被门卒和那些乡勇误以为是逃犯,领着三人接着往城里走。
城里比城外还要繁荣,到处是商铺,街上全是人,不过听口音大多是福建和广东一带的。
陈虎不识字,见前头又有个大宅院,又有不少穿着号衣的汉子行色匆匆进进出出,好奇地问:“潘掌柜,这又是什么衙门,上海哪来这么多衙门的?”
潘二抬头看了看,回头笑道:“这不是衙门,这是福建会馆,刚才那几个大门脸儿一样不是衙门,一样全是会馆。”
“会馆?”
“就是外地商人在这儿落脚的地方,上海不愧是大码头,连会馆都比泰州多,比我们巴县老家也多。不过跟京城是没法儿比的,京城的会馆那才叫个多呢。”
“有没有您老家的会馆?”陆大明忍不住问。
“这我哪儿晓得。”
“要不要找个人问问?”
出来这么久,潘二有些想家了,不禁笑道:“问问也行。”
韩老爷人是很好,可韩老爷办完差事就要从上海回四川老家,陆大明吃一堑长一智,不敢再跟之前那样相信外人,打定主意今后就跟着潘二混,停住脚步环顾了四周,见前面弄口有个算命的,立马跑过去掏出几个铜板,帮潘二打听起来。
算命先生接过铜板,抬头看着他们四人,用带着浙江口音的官话喃喃地说:“几位客官,城里城外的会馆是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三山会馆、楚北会馆、商船会馆、湖州会馆、江西会馆、浙严会馆、福建会馆、兴安泉漳会馆、广东嘉应州公所……唯独没听说过四川会馆,别说没听说过,连四川人都没见着几个。”
四川人不太愿意出远门,上海没四川会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潘二拱手笑道:“我们就是随便问问,谢了。”
“这位客官,我看你印堂发黑……”
“今天没空请您看相,这印堂就让它先黑着吧,等忙完眼前事再来请您算算。”这样的江湖骗子潘二在京城见多了,不等算命先生说完就领着陆大明等人接着往前走。
沿途问了几次路,刚搞清楚去商船会馆应该怎么走,前面突然传来一阵惊叫,紧接着整条街上的人都纷纷躲避。
潘二不想惹事,刚把陆大明三人拉进左边的茶馆,就见十几个被打鼻青脸肿的乡勇往这边逃,而持着砍刀和棍棒追打的那些人居然也是穿着号衣的乡勇,一边追打着一边怒骂,全是南方口音,一句听不懂。
茶馆伙计担心被殃及池鱼,一边忙不迭上门板,一边急切地说:“劳驾几位客官让让。”
“哦,不好意思。”潘二不敢再看热闹,回头看看发现正好有一张空桌,干脆走过去坐了下来。
在茶馆里躲避的有不少像他们这样的外地人,纷纷跟掌柜和邻桌的茶客打探究竟怎么回事。
“这事说来话长。”一个本地的老学究放下茶碗,忧心忡忡地说:“二月里,长毛不是占了江宁吗,上海的兵全被调去打长毛了,‘爽官’既担心长毛来犯,又担心宵小犯上作乱,情急之下就招募乡勇,举办团练。”
“可乡勇怎么会跟乡勇打起来了,光天化日之下聚众械斗,还有没有王法?”一个听口音像是山东一带的商人问。
“这乡勇不应该是本乡本土的青壮吗,可‘爽官’倒好,他自个儿是广东人,就只相信广东人,不但挑选了四五百个广东流民做亲兵,还命广东嘉应州公所董事李绍熙团练广东人,命兴安泉漳会馆董事李仙云团练福建的脚夫和船工。”
老学究敲敲桌子,又痛心疾首地说:“我们本地士绅不止一次去道署进言,招募外地人真不如招募本地人,外地人不光不堪大用,反而会惹是生非。本地人守家在地,保境安民必定尽心竭力,可人家听不进去,就相信他那些同乡。”
“福建和广东民风彪悍,违法乱纪,胡作非为;浙江人诡计多端,江北人胆小怕事,仔细想想还是我们本地人可靠。”一个本地的茶客深以为然。
“您老还没说外头那些乡勇是怎么打起来的?”潘二忍不住问。
“长毛不是没来犯上海吗,朝廷担心各地负担不起乡勇的粮饷,下令裁撤团练,遣散乡勇。你们想想,那些广东人和福建人好不容易过上什么也不用干就有饭吃,有钱拿的好日子,谁愿意再去吃苦?虽说裁撤了,可一个个还穿着号衣,三天两头聚众械斗,因为屁大的事都能打一架。”
“衙门不管吗?”
“刚才不是说过吗,连‘爽官’的亲兵都是广东人,县衙的那些没遣散的乡勇都是福建人,那些当差的本来就跟外面这些是一伙儿的,他们不跟着一起打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他们会去管?”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