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张符骧是安丰场人,康熙六十年进士,中式时已经五十八岁,据说因在殿试时对答方策言词激烈,被贬为三甲三十四名。中式后不久,康熙爷在澹宁居召见,又因其学识渊博,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了三年便告老还乡。”
  “原来是本地的进士!”虽然州志上有记载,韩秀峰却没留意道光朝之前的进士。
  潘二最见不得别人之乎者也,因为一句也听不懂,忍不住问:“少爷,你刚才说张二少爷不会来了,他为啥不来?”
  “他的家人来了,他为啥要来?”韩秀峰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解释道:“索要钱财这种事亲自出面不合适,有个中间人,再派个家人盯着中间人足够了。不但他不会来,我们今天也不用多事。”
  “可是不盯着,他管姓许的和姓鲍的要多少银子,姓许的和姓鲍的会给他多少银子,我们哪晓得?我们要是啥都不晓得,他明明要了一万两却说只要到五千两咋办?”潘二越想心里越不踏实,又说道:“李秀才就是个白眼狼,一大早就来把他婆娘和娃接走了,连招呼也没跟你打一个。”
  “他拢共管姓许的和姓鲍的要到多少,能分给我们多少,全由他说了算。总之,多给我们不嫌多,少给我们也不嫌少,一切随缘吧。”
  “少爷,这种事咋能随缘?”
  “你是要钱还是要命?”
  “要命,不过钱也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想要钱也想要命,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这事就这么定,别自作主张。富安要是再来人,你们也别往跟前凑。”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张光成既然不打算来,签押房里的那一千两银子只能给他送去。长生,你跑一趟,就说这是富安盐课司黄老爷、安丰盐课司王老爷、栟茶盐课司景老爷和韩大使的一点心意。”
  “好吧,我这就给他送去。”
  “等等。”
  “还有啥事?”潘二回头问。
  韩秀峰低声问:“苏觉明从泰州请的那两个绿营兵哪去了?”
  “他们原来就认得张大胆,一拿到赏钱就去了外委署。”
  “把银子送到驿铺之后顺便去趟外委署,请他们过来,就说我找他们有事。”
  “是。”
  潘二前脚刚走,张士衡捧着一本账册跑了过来,看了看韩宸,一边不好意思地说:“韩叔,盐场的几位老爷夜里带来了不少礼,我和王千步归拢一早上才归拢好,有些能放,有些不能放,您说怎么办?”
  “啥能放不能放的?”
  “有两担文蛤,有三担带鱼、两担黄花鱼、一担海虾、两担我也不晓得叫啥的海鱼,王千步说这些海里的东西放不了几天,不然会坏掉的。腌又不太好腌,就算腌起来时间久了也不好吃。”
  “这么多海鲜,裕之兄,其中有你送的吧。”韩秀峰笑问道。
  韩宸笑道:“我就带了一担文蛤和一担带鱼,还有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在其它地方或许稀罕,在海边儿真不值钱。”
  “干嘛这么客气。”韩秀峰笑了笑,随即转身道:“士衡,各挑出几斤送驿铺去,让张二少爷尝尝。再各挑几斤给顾院长、王监生、余监生他们送去,我们留下一点,剩下的全分给储成贵他们。”
  “分给储成贵、姜槐和那些弓兵?”
  “给那些泼皮也分一点。”
  “行,反正厨房里有秤。”
  韩秀峰想想又问道:“除了海鲜还有些啥?”
  “多了。”张士衡低头看着账本,念道:“鲨鱼干、鳗鱼干、鱿鱼干、虾干共四担,不过这些东西看着多其实并不重;醉蟹、醉螺、虾油和麻虾酱各两坛,腌鱼两坛,枣儿红四坛,蜜汁淋四坛,薄荷露四坛,柿饼十斤,上好的红糖十斤,大虾米十斤,小虾米十斤,太和斋的点心六包,方义兴的茶叶十斤,震丰恒的丝缎两匹……”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几个盐官竟送来这么多东西。
  韩秀峰又好奇地问:“枣儿红、蜜汁淋和薄荷露是啥?”
  张士衡连忙道:“酒,全是盐场酿的酒。”
  韩宸笑道:“蜜汁淋,味甘醇,色如金;薄荷露,色浅碧,味悠长!志行,这些全是本地的好酒啊!”
  “是吗,中午吃海鲜,中午开一坛好酒尝尝。”
  “韩叔,王千步正在做,他说文蛤是天下第一鲜,在泰州只有上好的酒席才有文蛤。”
  “天下第一鲜,说得我都要流口水了。”韩秀峰回头看看院子,又吩咐道:“做好之后记得让千步给李秀才和张四送一点,我们不管他们的事,但不能不管他们的饭。”


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
  驿铺离巡检司衙门不远,一个建在河边的小院子,连厨房在内拢共只有六间房。铺司兵也不多,包括王如海在内只有三个。
  州衙如果有公文要送往海安,会交给州衙前的总铺,总铺的铺司兵会赶紧送往城东的十里铺,由十里铺的铺司兵送往城东二十里的军铺,再由军铺送往黄村,由黄村的铺司兵送往姜堰,然后是马沟、白米、曲塘再到海安。
  如果是运司衙门或淮扬道衙门让送往各盐场或东台、如皋等地的公文,在泰州地界上一样这么邮传,公文到海安之后如果要往富安、安丰乃至东台等地送,就送往东台县治下的驿铺,往南则送往如皋的驿铺,反之亦然。
  王如海一年不晓得要送多少南来北往的公文,但很少会接待南来北往的官老爷,因为再往南几十里便是如皋县城,官老爷们只会经过海安,不会在海安这个穷山僻壤下榻停留。
  张光成虽不是官老爷,但在王如海看来他比那些路过海安的官老爷更紧要。
  把最好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把早就做好打算给儿子娶媳妇时用的新铺盖都拿了出来。早饭是让他婆娘天没亮就起来蒸的肉包子和熬得稠稠的大米粥,给张光成沏的是年前巡检老爷送给他的茶,总之,把他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全拿出来了。
  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张光成也比在泰州时大方,刚赏了王如海一百多文钱,这会儿正坐在房里看着一锭锭潘二刚送来的银子若有所思。
  早上从胡家集赶来的老仆忍不住说:“二少爷,这事有些蹊跷。”
  “怎么蹊跷了?”
  “您想想,安丰、富安、角斜和栟茶盐课司的四位老爷来海安,不可能不晓得您在驿铺,可他们明明晓得您在这儿,明明是来给您送银子的,却不来驿铺,甚至都没差家人来说一声,反倒托韩老爷转交,您不觉得蹊跷吗?”
  “疑神疑鬼!”张光成笑骂了一句,起身道:“你也不想想,天底下哪有官老爷来见一介布衣的道理,几位大使老爷不来一点也不蹊跷,真要是来见我这个布衣那才蹊跷呢。”
  “二少爷,您要是查究盐是从哪儿透漏的,他们能不来敢不来?”老仆不服气地说。
  “我爹抱病的事是欺上不瞒下,他们一定是晓得的,他们既然晓得又怎会担心我查究盐是从哪儿透漏的?就算担心也只是富安盐课司黄老爷会担心。因为这本就不关安丰、角斜和栟茶三场的事,安丰、角斜和栟茶场的大使老爷又怎会担心我查究?”
  “不担心他们为什么送银子?”
  “可能他们四场同气连枝,都不想把事闹大。我要是附近盐场的大使老爷,一样不希望邻居出事,不然朝廷究办下来谁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张光成想了想,接着道:“何况韩老爷那个家人说得很清楚,这一千两是我们的,韩老爷那边也有一千两。换言之,他们四家一家出了五百两,用来结个善缘,买个心安。而且五百两对他们那些盐官而言,真是九牛一毛。”
  “二少爷,我是说他们会不会不止送了两千两?”
  “你怀疑韩老爷私吞了人家送给咱们的银子?”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晓得他有没有私吞。”
  “你呀,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也不想想这是什么银子,韩老爷真要是想私吞,大可一两也不跟咱们分,他不差人把银子送来,我们哪里会晓得。”
  张光成喝了一茶,接着道:“且不说韩老爷不会私吞,就算真私吞了我们也要当着他没私吞。”
  “为什么?”
  “事情办到这一步,我们与韩老爷只能共进退,绝不能生嫌隙。”张光成放下茶杯,随即话锋一转:“六伯,我答应过李秀才将那帮私枭拿下之后分他两成功盐,等海安这边的事办妥就让他找人去胡家集把盐运走。”
  “真给,真分两成给李秀才?”老仆大吃一惊。
  “人无信则不立,我岂能做那出尔反尔之事,答应分两成就给他两成,而且这事要办得风风光光,要让胡家集乃至海安镇上的百姓全晓李秀才立了大功,全晓得我张光成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二少爷,那可是两成,不是两船!”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两成和两船还能分不清?”张光成反问了一句,又笑看着他道:“该给人家多少就给人家多少,不能小家子气。对了,这边的事办妥之后他就要跟我们回泰州,等到了泰州不能没个住的地方,你赶紧让人回去帮他在衙门附近租个院子,一定要以礼相待。”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