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氏赘婿 (百里玺)


  今年的岁举,前四名优等里面,没有一个是你们十大门阀出身!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没用了。”
  金陵十大门阀,顶尖的人才也有。
  像主相谢胡雍、副相王肃、郎中令崔浩然...他们个个都是老辣成精,精通朝政,十大门阀里的顶梁柱。
  让这些大臣们去跟诸侯掰腕子,他们也能胜过各方诸侯。
  可是,他们全都是一把六七十岁的老骨头了,经常隔三差五的病假,还能熬几年?
  金陵十大门阀的后代,尽是一大群吃喝玩乐的纨绔,挥霍起来没人能比,正经的本事却没用。
  可以说青黄不接,也不为过。
  “皇上,这,每年举荐之人...都是依照老惯例啊!”
  崔皇后心头发苦。
  每年岁举,金陵十大门阀,定然是先推举各房的嫡系长子、长孙。先把他们安排好,才轮的上其他子孙。
  至于才能和本事,当然不是举荐的优先考量。
  金陵崔家,除了家主九卿郎中令崔浩然之外,以及她这崔柔皇后之外,后辈之中的确没出什么像样的人才。
  可要是不推荐自家的嫡子嫡孙出来,崔氏门阀的荣华富贵,如何保持?!
  “朕知道这是惯例,也懒得多说。”
  项燕然冷淡道:“但是,以后天歌当了皇帝,就靠十大门阀的这群庸庸之辈,来治理天下,他能守得住这皇位吗!
  你今晚三没瞧见,那群虎狼一般的诸侯叔伯,何等飞扬跋扈,眼高于天。
  朕要是不在了,他们还不把太子给生吞活剥了!
  朕这个皇帝,还是要替太子,找出一些可用之人。不能为了你们十大门阀的荣华富贵,就把这群庸碌后辈,放到朝廷来尸位素餐。”
  项燕然对十大门阀举荐上来的后辈,是相当的失望。
  这群门阀的庸碌之辈,甚至比小昏侯,比小富出身的儒生们都还不如。
  御史大夫孔寒友举荐的两名儒生弟子董贤良、晁方正,还有大农令杨褚举荐上来的贫寒书生主父焰。
  此三人,都非门阀士子,都是富户,甚至贫寒儒生,可是他们一个个都大胆直言,敢献言献策,《大一统策》、《独尊儒策》、《削藩策》,直指朝廷的各种弊端,提出解决的对策。
  他们丝毫不惧得罪诸侯。
  那些金陵十大门阀弟子们殿试上,都在干什么,吟诗作赋,卖弄文采,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对策...都在梦游吗!
  连小昏侯这个屡教不改的大纨绔,都能写骇人听闻的《禁私铸铜币策》,帮朝廷收敛钱财。
  众十大门阀的士子们,哪个敢如此做?...他们要么是不敢,要么不想,要么便是顾忌自己庞大的家族利益受损。
  崔皇后心中惶恐,彷徨,心情无比的复杂。
  她听出了话外之意。
  从烟雨画舫回来,皇帝恐怕是下了决心,要摆脱十大门阀的这群庸才,另选人才了。
  她希望崔家昌盛不衰,富贵长享。
  可是项天歌是她的儿子,也是断然不能害了儿子的帝王之位。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只能先保了儿子再说。
  “这...皇上,是要推行新政?”
  崔皇后道。
  “元宵已过,便是庚子新政!”
  项燕然面色冷然,心意决然。
  但凡新政变法,都是阻力重重,不知多少人会跳出来反对。
  金陵十大门阀这群庸碌子弟,是指望不上了。愿意跟随的,就跟上。不想跟随的,就滚蛋!
  庚子新政,势在必行。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楚皇朝要在他项燕然的手里,焕发出休眠了十年的战斗力。
  新政之后。
  割据一方的众诸侯王也好,佣兵数十万铁骑的匈奴也罢,必须匍匐在他一代帝王项燕然的意志之下。
  “皇上既心意已决,臣妾自当追随。这后宫之内,不管谁家出身的嫔妃。臣妾定保太平无事,不令皇上分心。”
  崔皇后毅然道。


第110章.110 四大新县令,相邀赴任

  次日,平王府里。
  日上三竿,太阳晒屁股了。
  楚天秀醉了一宿,正在书房里懒洋洋的晒着屁股,补充维生素D。
  祖儿抱着一身官服,兴奋的冲进书房里来,看到姑爷这不雅的睡姿,不由小脸色一红,赶紧给他盖上被子。
  “姑爷,快起来!有好事!”
  她摇晃着楚天秀的胳膊,道。
  “咋了!”
  楚天秀懵懵起床,却见祖儿手里捧着一套县令官服,不由惊喜。
  “今儿一早,朝廷便派人送来了县令官服,还有县令官印和丞相府对您的任命文书。
  从今儿起,您就是正儿八经的丹阳县令,可以号令县衙和一方百姓了。”
  祖儿喜滋滋道。
  “呀,这个意思是,我马上就要出发去上任吗?”
  楚天秀挠了挠头。
  说实话,他在金陵城这繁华之地呆惯了,对丹阳县令其实不太感兴趣。
  他参加殿试,只想要一个县令的官位,衬托一下自己这上门女婿的不是吃白饭的...至于县令干活什么的,关他何事!
  出了金陵城,那就是乡下。
  别看丹阳县离金陵城只有不到百里远,就在天子脚下。但这么一个三千户人口的小县,跟穷乡僻壤有什么区别。
  让他待在破破烂烂的县衙,他可不想去。
  “朝廷任命的新县令,要在正月二十六‘雨水’节气之前,抵达任上和老县令交接,主持县里的农耕,翻耕、沟渠和施肥。除了农耕和收税,其实也没多少事情可干。
  不过,丹阳县就在金陵城边上,去县里跟郊游差不多,骑马也就小半日的功夫。
  今儿刚出元宵,离正月二十六,足足还有十天呢。您可以今日便出发,您要是不想去的太早,晚些去也行。”
  祖儿说道。
  “哦,那晚点吧!反正去了没啥事干。”
  楚天秀明白的点头。
  这跟朝廷大臣,管着上百个郡、上千个县,从早忙到晚都有干不完的政务,完全不同。
  地方的一个小县里,几千户人口,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主要就是主持一县的农事,收税什么的,让当地的百姓不挨饿。
  其它,什么治理、官司纠纷,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情了。
  他就算当个甩手县令其实也毫无问题,自然有衙门的县丞等小吏们抢着效力。
  ...
  既然丹阳县挨得这么近,楚天秀当然也就不急于上任了。还有十天呢,足够他来来回回跑五趟。
  楚天秀和祖儿一起吃早膳。
  早膳是水豆腐。
  祖儿把淮南王的那份豆腐秘笈,拿到平王府的伙膳房之后,管事以为姑爷很想吃豆腐,便连夜赶制出来。
  楚天秀看着满满的一碗水豆腐,分别加糖、加辣油、加炒豆和小菜。
  他也不知该感叹,还是该无语。
  熟悉又陌生啊!
  他吃到了两千年前的豆腐。
  “来,姑爷张口!”
  祖儿舀了一勺子,喂姑爷这个大纨绔。
  楚天秀每碗尝了几口。
  祖儿不由好奇的问道:“姑爷,您爱吃哪种口味?我好吩咐伙膳房,每天早上准备。”
  楚天秀嘿嘿一笑道:“我都爱,这叫雨露均沾,不偏不倚!免得它们心生怨!”
  “哼~!”
  祖儿满脸羞赧,啐了一口。
  忽然,狄儿来到书房,禀道:“姑爷!董贤良、晁方正、主父焰,三位县令,联袂来访,求见姑爷!”
  “哦,他们三个怎么一起来了。让他们过来书房吧!”
  楚天秀有点吃惊。
  片刻。
  三名新县令来了。
  他们三个,都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崭新的官服,满脸的喜气洋洋,意气风发。穿上官服之后,立刻便有了几分官威在身。
  楚天秀讶然道:“你们官服都穿上了,这是准备今日去上任?”
  “这倒不是,只是忍不住想先穿上,看看这县令老爷是什么感觉!”
  董贤良大笑道:“我们几个一大早就收了官服、官印和文书。彼此相邀,准备挑个好日,一起去赴任县令。不知,小侯爷可准备好,何日出发?”
  楚天秀想想也是。
  他这个小侯爷,对这个小小的县令没什么感觉。
  但是他们三个可是平民出身,好不容易当上了官,虽然是小县令,那也是干劲十足,一天也不想耽搁,迫不及待想要去上任。
  “小侯爷,我们三人特意一起来找你,便是打算相邀约好日子,结伴去赴任。”
  主父焰意气风发道。
  “我还没打算好什么时候去,估摸过些天之后,雨水的前两日吧。对了,我还不知道,你们三位在哪里上任县令?”
  楚天秀问道。
  “我在丹阳郡秣陵!晁老弟,在芜湖!主父老弟,在湖熟。都是在丹阳郡内。”
  董贤良道。
  “为何都安排在丹阳郡?这四个县,离金陵城似乎也就一日左右的路程。而且,这四县的条件,似乎都一样。”
  楚天秀奇怪。
  李虞是丹阳郡主,但她是外姓的郡主,封地要比项家的公主更小,只有一个丹阳县的封地。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