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氏赘婿 (百里玺)


  “本姑爷,把谢丞相给得罪了,让他丢了官。
  这回去之后,二夫人恐怕又要给我脸色看了。
  算了...我们从王府侧门进去,别撞见了二夫人。”
  楚天秀无奈道。
  他倒不是怕二夫人,万一吵嚷起来,未免让岳父平王大人夹在中间难堪。
  这次朝争,御史大夫孔寒友和谢胡雍主相,为了“岁举制”争的不可开交。来回攻防了数次。
  这本来都在预料之中。
  这次他火中取栗,纯粹只是想帮孔寒友推翻“岁举制”,根本没指望能扳倒谢胡雍。
  他最出乎意外的,还是皇帝项燕然。
  还是皇帝不显山不露水,却是真正的一代帝王,牢牢的掌握着大楚皇朝的局势。
  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干脆利落的直接把谢胡雍主相给换了,让御史大夫孔寒友上位丞相,令儒派官员实力大增。
  却又把门阀勋贵派的新领袖王肃副相,调任为御史大夫,对孔寒友进行制衡。
  皇帝轻松的实现了自己推行新政的意图。
  朝堂的一切,尽在皇帝项燕然的掌握之中。
  这也证明了,紧抱皇帝项燕然的大腿有多重要。
  只要他小昏侯站队在皇帝项燕然这边,表现出足够的忠心耿耿。哪怕被朝堂两派官员排挤,也问题不大。
  “姑爷...”
  祖儿惊吓的瞪大了眼睛,吐了吐舌头。
  这件事情相当的严重。
  但朝堂上的事情太复杂,她的小脑袋也弄不明白这些。
  这辆郡主马车从侧门,悄悄回到平王府虞园。
  接下来的几日。
  楚天秀干脆待在虞园闭门不出,要么陪着李虞和祖儿、狄儿在虞园吃喝嬉戏,要么便是在写《石头记》的后半部。
  小昏侯这上门赘婿的小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石头记》前半册,在首日大卖两千册之后。抓紧又印出了一些,随印随卖,几乎卖断了货。
  甚至有不少南来北往的商贩,买下《石头记》,转卖到大楚各地的郡县去,一天至少有几百本的销量。
  这种情况只要持续个数月半年,那么他小昏侯新一代文学宗师的地位,将牢不可破。
  这叫名望!
  而《大楚抵报》更是销量火爆,除了整个金陵城之外,大楚各个郡县也纷纷求买,影响力自然会越来越大。
  哪怕金陵城里陆续冒出其它邸报竞争,但是独一无二的《石头记》连载,这是别家根本无法争的过的。
  ...
  谢府。
  大堂。
  谢胡雍面色肃然的高坐在大堂上。
  数以百计的谢氏族人、士子们济济一堂,望着归隐的家主,一个个面色悲哀,又气愤。
  这是谢胡雍辞官之后,第一次举行谢氏门阀大聚。
  决定谢氏门阀未来的大事!
  “老夫虽退了主相之位,但尚有余热。昔日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说话还是有人愿意听的。老夫余威犹在,就算是皇帝面前也还有几分人情薄面,谢氏门阀还不至于就此倒下!”
  谢胡雍沉声道。
  辞官回家之后,他也看开了。
  既然在野,那就在野培养自己的名望吧!有名望的高士,哪怕是在野,也依然能够影响到朝堂大局。
  他在野了,便将更多的心血倾注于谢氏子弟,多培养一些谢氏士子出来。
  这些年,谢氏子弟享受尽了清福,是太慵懒堕落了。
  “老夫有两件大事宣布!”
  “头一件,那便是决定我金陵谢氏门阀下一任门阀之主为嫡长子谢煦,下下任为嫡长孙谢安然。我谢氏门阀的大量人脉资源,都会用在谢煦和谢安然身上。”
  谢煦已经是丞相府长史,且资质平平,晋升上去的难度极大,唯有按部就班,慢慢熬资历。
  重点还是长孙谢安然这个金陵第二大纨绔,公主府的驸马爷,整日留恋画舫之间风流快活。
  “谢安然!”
  谢胡雍看向谢安然道。
  “孙儿在!”
  谢安然心头一凛,躬身道。
  “之前有祖父在朝廷为相,谢家安枕无忧,也不管你在金陵城里如何风流快活。
  现在祖父辞官,家族需要有人站出来熬过这个难关,你这嫡长孙要肩负起谢氏门阀的重任,准备好出仕!
  过几日,皇帝便会征你出仕为官。
  丹阳郡守最近病休,难以履职...你为丹阳代郡守如何?代任职一年,干得好,一年后转正为郡守。争取五到十年内,位列九卿!”
  谢胡雍道。
  这是他用老丞相的最后情分,请皇帝征辟谢安然为丹阳代郡守。
  “代郡守”,这一出仕就远比其他岁举的官员,出身高太多,至少省了十多年时间在底层打拼。
  丹阳郡就在金陵帝都的边上,离的也近。
  而且谢安然身为谢氏嫡长孙,又是驸马爷,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项凌公主能帮他在皇帝面前说话。
  这嫡长孙远比嫡长子,更有机会晋升九卿。
  只要十年内,谢安然能够晋升九卿,那么谢氏门阀的地位就能稳住。
  谢安然迟疑了一下,心中微叹,拱手道:“是!...孙儿尽力而为。”
  不管是祖父谢胡雍这位老丞相出面,还是项凌公主出面,都能让皇帝直接征辟他出仕为官。
  身为门阀子弟,这由不得他来选择。
  只能出仕,维护谢氏门阀的稳固。
  “这第二件大事,便是老夫打算办一份邸报。
  谢安然和小昏侯、太子、沈万宝等人一起办过《大楚邸报》,应该知道邸报之法。
  祖父归隐,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手头有些皇帝赏赐的余财,便打算办一份邸报,就叫《谢氏邸报》吧!
  祖父发挥一点余热,依然要坚守我们门阀勋贵的立场,为天下士子疾呼!专门刊登门阀和士子的消息。”
  谢胡雍沉声正色道。
  小昏侯发明的邸报,的确是个好东西。哪怕他归隐在野,依然能让自己的声音被众所周知。
  至于花费,无需考虑。
  他此番辞官归隐,皇帝赏赐金百斤,良田百顷,每年都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无需动用谢氏门阀的公账,光是这额外大笔的钱财,足够他办一份有影响力的邸报。
  “...”
  谢安然沉默了一下,“是!”
  办一份邸报,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人手采集消息、纸和印刷术。
  他只是在采集消息上擅长,其余只能靠沈万宝和小昏侯。
  不过,祖父谢胡雍在门阀勋贵中的影响力巨大,振臂一呼,响应者众,专门为士子办一份邸报。
  关是在门阀勋贵内部的消息渠道上,便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是《大楚邸报》做不到的。或许,这份谢氏邸报真有几乎能办起来。


第143章.143 初战告捷,儒生大庆!

  惊蛰之夜。
  鸿门客栈内,灯火通明。
  项大掌柜和店小二们纷纷上酒上菜。
  金陵城的上千名儒生们在客栈内聚宴,庆贺大午朝的大捷,喝的通宵达旦,不醉不归。
  “痛快!”
  “太痛快了,大家干杯!”
  自大楚立朝以来,金陵城的儒生们还没有今日这般痛快过。
  众儒生们举着酒盏,众星捧月一般热情的围着一位脸色带着淡笑的青年儒士。
  正是董贤良。
  孔夫子后裔孔寒友在金陵儒生眼里的地位是当世圣贤一般的存在。
  而董贤良身为主相孔寒友的亲传弟子,在金陵儒生面前就像圣贤弟子一样的存在。
  况且董贤良自己的水平也很高。
  他在金陵儒生中的地位之高,远非寻常儒生可比。
  像贾生一样,靠着自己的钻营,成为名儒,当然无法与董贤良相比。
  “诸位,此番大捷,金陵儒生们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恩师有朝廷事务在身,无法前来和诸位儒生同贺。唯有我代劳,今夜和众位儒生欢聚一堂,不醉不归。”
  董贤良笑道。
  他奉恩师之命而来,团结金陵城的数以千计的儒生。
  这些儒生,才是儒派在大楚的最大根基所在。
  “今日皇上命孔大人为主相,这是大楚朝堂头一次由儒家大儒为主相。我们儒家兴盛在即啊!
  我等儒生学而优则仕,毕生皆以报效朝廷为己任,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贾生激动亢奋。
  “正是!”
  “我们儒生太难了!被压了多少年了,年年岁举,年年没份。每年这举子的名额,我们纵然是争破头,也难得到一两个。”
  “岁举的举荐名额,一直都在王侯、门阀手里,他们肯定是先举荐自家子弟。哪有我们的份!现在终于熬出头了!”
  “来,为今日大午朝的大捷,干一杯寒酒!”
  众儒生们面色激动,交杯换盏,高声痛呼。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富户、地主出身。
  有的是家族次子,无法继承田产。只能独自出户,另谋生计。
  他们学成之后,便来金陵城寻找机会。
  只是他们的出身,比不得那些王侯权贵、金陵十大门阀。
  为了谋个仕途,他们也只能去讨好取悦王侯、官宦,甚至成为私塾的先生,盼得举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