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刘贺明白石显的意思了:“卿是想让朕褒奖那些即位之初未来得及赏赐的群臣?”
他那会没看清局面,只赏了霍光,去昌邑迎立的田广明、丙吉、刘德,在灞上相迎的便乐成、金赏这六人。
大批老臣和实权九卿,就被刘贺无视了,如今刘贺羽翼尽散,成了孤家寡人,这才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
虽然当时没顾上,但可以亡羊补牢啊!也不难,照着孝文皇帝的答卷抄就是了,这谁不会啊。
于是刘贺再度恢复斗志:“朕借着刚刚谒高庙的由头,再度赏赐如何?”
“陛下英明!”
王吉也没有察觉其中不妥,他和龚遂确实都力劝刘贺善遇先帝大臣,看上去没毛病。
而石显俨然成了刘贺身边第一智囊,提议道:“这次不能漏了人,中朝将军和九卿皆当受赏,尤其要厚遇典属国苏武。他从匈奴回来后,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甚至连燕王和匈奴人都为苏公叫屈。”
“厚赏苏武,可以让朝中孤臣老臣对陛下一改前观,站到陛下这边来。”
说干就干,刘贺这一夜就不作了,秉烛拟了名单,立了草稿,与王吉、石显商量了半天,还真有点办政务的感觉了,确实有些意思啊,次日仔细斟酌后,让王吉将制书送去尚书台。
天色大亮,他吃不下东西也睡不着,只在温室殿中踱步,希望这份制书能够得到大将军准许——刘贺非但给霍光加了三千户,连他的子侄霍禹、霍云、霍山,以及一众女婿侄婿孙婿,都统统赐了关内侯,够意思了罢?
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王吉最后带回的,却是尚书台和两府再度封还制书的消息。
“大将军以为,如今五将军及十余万将士正在出塞与胡虏交战,前线士卒未赏而朝中无功之人受赐,此事不妥,恐伤军心。”
听上去确实很有道理,但刘贺不想听其解释,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破天荒想认真做一次事,却被尚书台无情驳回上面。
怎么,照抄还不给过?刘贺委屈极了。
天子制诏也要过尚书台大司马大将军那关才能往下发,这是谁立的制度?孝武皇帝还是想以此揽权的霍光?
他一时勃然大怒,抽剑斩了案几:“大汉有尚书台、大将军,还用得着朕这个天子么?朕不做了,朕回昌邑去算了!”
暴怒后是深深的无力,这么腆着脸讨好霍光和群臣的制诏都被否了,看来大将军是真想让他“垂拱而治”啊。
王吉也退缩了,再度老调重弹,请求刘贺“三年不言”,这次刘贺不耐烦地轰走了他。
能想的法子都试过了,处处碰壁,他俨然成了被关在未央宫里的囚徒,天子之声局限于尺寸之地,难以发音。
或许就该听王吉的话,装模作样三年?
刘贺选了另一种方式,直接放飞自我,沉迷于酒色娱乐。
哼,反正他试探过了,只要别插手政务,大将军就由着他来。就这样醉生梦死也不错,假装自己不是皇帝,依然是昌邑王,心里就舒服多了,不过是换个地方享乐罢。
刘贺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几天,直到有人让他意识到,即便如此,这皇位也不一定能坐长久。
因为大将军早就准备好取代他的人选!
八月初十深夜,刘贺与石显饮酒正酣,忘了这些日子的不快,却忽见石显于灯下叹息,不由大奇,问其为何发叹。
石显初时不愿讲,摇头说只是自己的猜测,又看着刘贺,面露不忍,欲言又止。
越是这样刘贺越想听啊,最后在他催促下,石显才屏退宫女乐官,低声道:
“陛下可知‘皇曾孙病已’?”
第339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
“皇曾孙,刘病已?”
刘贺是听说过此人的,作为他唯一在长安的皇室近亲,宗法上算刘贺的侄儿。
只是卫李不两立,所以继位大典都没让刘病已前来,后来刘贺也“忙“,自然没工夫关注此人,为何石显忽然提到他?
石显道:“长安人都知道,刘病已家住尚冠里中,与西安侯任弘十分亲昵,时常相聚,据说还认了亲戚,称其为姑父。”
他过去只是个小小中黄门,消息却格外灵通,若平时刘贺会诧异,但今天喝了不少酒,也就没细想,只顾得上追问了。
石显道:“陛下或许不知,早在月余之前,刘病已便通过宗正刘德,上书请求参军从击匈奴,大将军竟允许了!令其作为押粮小吏,跟随祁连将军田广明北征。”
“随军北征……这又如何?”刘贺没明白。
“陛下,大将军是想让刘病已得些功劳,为其造势,好立刘病已为新帝,取陛下而代之啊!”
刘贺吓得半死:“这……荒唐!且不说朕富于春秋,又有那么多子嗣,而刘病已乃废太子之孙……”
石显嘿然:“臣今日就直说了罢,大将军从来就没有真心想让陛下坐天子,迎陛下入未央,不过是为了给刘病已做踏脚石!”
接着,石显开始了一番耸人听闻阴谋论,半真半假,最能唬人。
“霍光是谁?是霍骠骑的弟弟。霍骠骑是谁?是长平侯卫青和卫皇后的外甥,是卫太子的表兄。霍光乃是卫霍外戚在巫盅之祸后幸存下来的最后一人,同刘病已也是亲戚。”
“陛下以为那刘病已为何竟能从邸狱中大赦活着出来,还顺利成人而没夭折?都是因为大将军暗暗照拂啊!”
“而陛下的家世呢?卫氏死敌,李氏的外孙!霍光立陛下,绝对不合常理。”
“那为何……”刘贺听得发懵,对啊,确实不太合理。
石显道:“因为孝昭驾崩后,刘病已辈分太低,立之违背宗法,故先迎陛下堵天下人之口,让广陵王等无话可说。等时机恰当,再找个借口,诸如未曾谒高庙之类的事,让陛下失位。而那刘病已在征匈奴时随便送他点功劳,自然就补上来了,辈分刚好合适!”
“故臣担心,陛下的好日子不多了,北征结束刘病已归来之日,便是大将军废陛下之时!”
刘贺彻底呆了,从来没有人与他讲过这些残酷的“真相”,但每件事都有逻辑有道理,让他不得不信。
而很多刘贺不明白的事,也由此全部串联起来了。
“难怪任弘在来长安的路上便不断找朕过错,他便是刘病已党羽啊。”
“难怪让我垂拱而治,说是皇帝,其实是囚犯,这也不能做,那也做不得。”
“难怪大将军迟迟不让我见庙,即便迫于群臣之议由着我谒高庙,也拒绝嫁女为后,莫非是留着给刘病已?”
阴谋论就是这样,当所有线索都连上时,细思恐极,就在石显还要吓吓他时,未料到的事发生了。
刘贺直接宣布投降!
他嘤嘤哭了起来:“既然如此,这皇帝,朕不做了还不行么?只要让我回昌邑继续为王……”
石显不知该说什么好:“陛下在想什么,还想回去做昌邑王?”
“侯也行啊。”刘贺哭丧着脸,他不挑,能喝酒吃肉能睡美女能狩猎驰逐就行,怎么就稀里糊涂卷入这样的绝境了,跟说好的完全不一样啊。
石显沉下面容:“陛下,远的例子臣就不说了,请想一想,汉初时,前后两位少帝是何下场?”
那是大汉历史上残忍而黑暗的秘史,和“人彘”一样,很少有人提及,但在未央宫里的人,多少会耳闻一些。
前少帝刘恭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被吕后鸩杀。而后少帝刘弘,在大汉忠臣们诛灭诸吕后,为了给代王腾位置,直接被列侯们们诛杀,一起死的还有他的四个未成年兄弟。
刘贺不该说的话叨叨了不少,如今按照石显的说法,大将军打算踢开他,给刘病已腾位置,那岂不是要步了两位少帝的后尘?
他目光有些呆愣:“朕该怎么做?该如何做?”
石显在他面前跪下:“陛下,臣听说过一句话,国家昏乱,有忠臣!”
刘贺连忙捧住石显的手:“没错,卿就是忠臣,若非石卿直言,朕还被蒙在鼓里。”
石显道:“臣刑余之人,至多为陛下出谋划策,递送诏书罢了。陛下需要的,是拥有兵权,能破此绝境的忠臣!”
兵权……刘贺觉得自己更醉了,他是被霍氏控制的武装包围的,霍禹、霍云皆为中郎将,死死管着未央宫防务,而再往外,从卫尉、执金吾,到北军诸校尉,无不是霍光的子侄女婿亲信。
该指望谁呢?
石显只能继续提醒:“不错,长安指望不上,只能往外想办法。”
“诸侯王?”
刘贺立刻想到了老亲戚们,孝文本纪里,太宗的一个举动,就是安抚诸侯,重新分封了一些,平衡齐、楚各系,让长安的列侯功臣忌惮,令其相互制衡,避免后少帝被弑的惨剧再度发生。
眼下大汉诸侯王还剩不少,什么梁国、河间国、楚国、长沙国等,而与皇室最近的,就是那个能和虎熊搏斗的广陵王刘胥了。
他是刘贺的皇叔,因为辈分高,之国时间长,孝昭屡屡增其户数,还真有点兵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