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直到陶应看到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时候……
  “呕~~!”陶应再也控制不住寄己的情绪,捂着嘴使劲往外奔。
  陶商皱眉看着他的背影,听着干呕的声音,不满的嘀咕道:“几句假话而已,至于么……”
  但一寻思寻思,自己这些话是写给谁的时候,陶商自己也忍耐不住,胃中一阵的翻江倒海。
  ……
  接下来的几日下来,陶商和周瑜书信传情,只把周瑜弄的神魂颠倒,对这个“美丽的笔友”,几乎都要陷入癫狂的程度,慢慢的,连字体都整个变换了风格,改用了家书体字。
  听笔友说喜欢古曲,周瑜竟然是连长河吟曲谱也托花児慨然相赠。
  他心中以为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小桥,但却实不知,自己信中表达的无数爱慕之情,小桥连一眼都没瞧见过。
  全都让陶商照单全收了。
  几日之后,前往百越之地深入的探子带回了情报,又有几名百越之主,在经过沟通之后,愿意与周瑜相见。
  虽然很是依依不舍,但周瑜知道,还是正事要紧。
  眼下他的笔友小桥依旧是没有露面,不曾见他。
  无奈之下,周瑜只得作书,对他挚爱的笔友依依惜别,然后告别陶商和三名邗越王,率人继续南下。
  但周瑜一走,陶商便立刻开始施行他的计划了。
  他让人筵席周瑜的文字,并派陶应在豫章诸郡寻访琴师,迅速研究长河吟的乐谱,并吩咐以他们一些机密任务。
  办完这些事之后,陶商便也向极为邗越王告辞,继续难寻,准备回返南昌城。
  临行之时,江都越王勾乙对陶商叙述了一件事情,倒是让他颇为震撼。
  据江都越王说,在南境的边塞之地,前一段时间,有一些流匪强徒,在这面打家劫舍,被己方赶跑了,当时自己联合几名周边的越寨首领,共同剿贼,不过却有人发现,那些流寇居然是当年南昌之战后,遗留在南境的一些袁术残兵,而为首的将领,也有人识得,居然是当年袁术帐下的旧将桥蕤。
  一听这话,陶商颇有些惊异。
  桥蕤乃是二桥的亲生父亲,当年兵败后不知所踪,本以为早就死了,想不到居然流落在南境。
  不过此事是真是假尚且不知道,陶商目下也不方便跟二桥去说。
  他在仔细思量之后,把找人的这个任务交给了陶应,让他仔细的暗中派人查访,一旦有了消息,可以随时通知自己。
  其后,陶商一行人在巡查了南境的百越之地后便返回了南昌城。
  周瑜的事情已经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小计谋足矣让他成不的事。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回去开设登基大典,拥戴刘曦登基为帝。
  ……
  抵达了南昌城之后,南境那边果然是传回来了消息,周瑜在南境与百越沟通的事情,极不顺利。
  先是南境的周边的越族领地屡次遭到不明兵马的劫掠,而且还有人联络了武陵的一大豪强,蛮王沙摩柯对一些越族进行劫持。
  而让人感到困惑的是,每每在发生祸事的地点,都有人能够隐隐约约的听到长河吟曲。
  甚至连沙摩柯前来袭扰的中军中,是不是的也有这首曲子传出。
  这事就让人比较起疑心了。
  而且,周瑜先前屯扎在越境的一万孙家军,似乎是收到了错误的调令,他们突然起兵进入南境,深入到了百越诸部的地界,并和当地的部落多有摩擦,甚至是有所死伤。
  虽然事后证明此事有蹊跷,乃是误会,并非周瑜所调遣的,但一系列发生的事情,却让刚刚才对周瑜和孙策产生一些好感的百越诸部对其的那点好感烟消云散。
  这可是实打实发生的事,不是周瑜随随便便解释几句,就能抹的清的。
  当然了,后续扰乱周瑜计划的事情,陶商还在派人在悄无声息的做,但具体的操作手段和手法,就不需要他过于亲自操心了。
  南昌城有吕岱,贺齐,全柔,阚泽这些人,托付他们暗中去办这些事,比陶商本人来的效率更高。
  不过陶商以为,自己的计划显露之后,周瑜一定会有所察觉,断绝和“自己”的书信往来。
  但他着实小瞧了周瑜对感情的追求。
  这小子骨子里有点浪漫大劲了。
  不,不应该叫浪漫,应该叫浪。
  直到这些事情发生之后,包括自己回到了南昌城,从远方送到自己手中的惊鸿书信,依旧是一封接着一封,平均每隔一段就会有,一直不曾断绝。
  陶商现在感觉好像有点骑虎难下了。
  凭白无故的,多了一个笔友?
  这算是哪门子的缘分和交情?


第610章 陶丞相
  公元198年1月,新帝刘曦在南昌城外高筑的土台上登基,年号建康,是为汉朝历史上的第三十位皇帝。
  而这位刚刚登基的新皇,眼下却还不满半岁。
  新帝登基后,陶贵妃虽然神志不清,身体欠安,但依旧是被册封为太后,其身份尊崇位于大汉之巅,目下安居于后宫养病调神。
  而东南境内的陶氏旧臣们,则因为新朝的建立,而一律得到了大幅度的地位提升。
  至此,东南势力政权达到了巅峰。
  其中,陶应被封为骠骑将军,总领南境,抚慰百越。
  陈登被敕封为尚书令,总领尚书台,糜竺次之为尚书郎。
  张昭,张纮,韩浩,陈群,司马朗等五名一直负责经营金陵,杭州,苏州三大城池的政首皆任东南各地郡守,敕封为侯。
  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别被任命为东西曹掾。
  郭嘉被封为卫尉,总督探听,刺探,校事府,同时亦督京中宿卫。
  赵云为征东将军,鲁肃为征西将军,太史慈为征南将军。
  许褚为武卫将军,关内侯,总领禁军。
  徐荣为左将军,徐晃为右将军,陶基,甘宁,周泰,徐盛封为四镇。
  其余诸将谋臣皆有升迁册封。
  但最重要的,还是陶商本人。
  因为陛下年幼,太后身体不足矣监管国事,陶商则被敕封为大汉丞相,总理百政,待天子处理国事。
  从此以后,陶商便成为了汉朝名义上的最高执政官。
  同时,也因为当年太平公子的美誉称号,世人也有称呼陶商为太平丞相的。
  大汉太平丞相受诏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代天子行诏:公开天下,直接斥责荆州伏完,董承,以及三刘集团所拥立的天子刘琼乃是伪帝,并斥责他们的重大罪行,天地不容,罪不容诛。
  当然了,这声讨檄文诏书也是马虎不得的。
  如今已经是被敕封为丞相门下督的祢衡,责无旁贷的肩负起了这个重任。
  他写下一篇正义感十足的声讨檄文,直接颁布天下,矛头直指荆州七郡。
  另外,陶商还下诏书,敕封吕布和孙策分别为前将军和后将军,统领江淮之地,助他克日平贼,推翻伪朝。
  消息传到荆州,整个荆州震动,甚至连益州的刘璋也被震动了,虽然是在西蜀偏远之地,但他毕竟也是支持刘琼一朝的汉室宗亲。
  刘表和刘备,对于陶商气势汹汹的檄文倒是没太当回事,但伏完和董承却比之他们两位,却明显差了不少耐性。
  特别是伏完,肺管子差点没让祢衡气的喷出来。
  其实换了谁也得生气,祢衡的檄文实在是太气人。
  言辞犀利也就罢了,偏偏还把他伏完,这个伪朝的丞相,单独列出来,跟陶商这个新的太平丞相做一个比较。
  这不是摆明了对人下菜碟吗?
  祢衡在书中,列举了自打八年前,陶商讨伐董卓开始的所有功绩和君子行径,包括拯救天子,讨伐董卓不臣,得许绍十句金评,受封太平公子,发展金陵,立克袁术,收揽流民,富甲一方,拯救汉室等等。
  而伏完跟陶商一比,除了是先帝的丈人爹外,一点优点没有!
  完全没有可比性啊,纯纯的废物丞相一个。
  两个丞相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怪不得伏完气的七窍生烟,这等于当着天下人所有的面,狠狠的抽了他十七八个大耳刮子,最后还重重的在脸上啐上一口。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当即叫嚣,说一定要出兵讨伐陶商一下。狠狠的给伪朝一个响亮的耳光。
  但问题是眼下和他一同在江陵辅佐幼帝的刘琼,乃是刘备,刘备如今虽然被刘表所亲信,但荆州的大部分兵权,还是在刘表的手中掌握。
  伏完就是再怎么欺负刘备也没用,刘表不答应出兵,一切都是免谈。
  直到刘表又按照时间,从襄阳前来江陵面君汇报,伏完才逮到机会跟他说这事。
  但刘表对于伏完起兵的说完,则是抚摸着胡须微笑不语,显得高深莫测。
  伏完嗓子都说冒烟了,刘表屁都不放一个。
  最终他在无奈之下,只得蔫蔫的走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