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徐兵曹在河东待的舒心吗?”陶商试探着言道。
  徐晃不明白陶商为何问他这个,随即回道:“承蒙公子关心,还好,王府君对晃,亦算是多有提拔。”
  “家中有几口人?”陶商开始跟徐晃套近乎。
  “家母在堂,兄弟五人尔。”
  “成家了吗?”
  徐晃苦笑了一下:“还没。”
  陶商颇为诧异,按照自己这十七岁的年龄来讲,估计回了徐州,也是马上要行冠礼了,到时候陶谦少不得会为他纳彩问名,在这个年代像陶商这岁数还没成亲的,按道理来说也算是晚婚了。
  “公明兄也不小了吧?”
  徐晃长叹口气,无奈道:“不瞒公子,虚二十五了。”
  陶商好奇的看着徐晃,又看了看他帐篷后面的那柄巨大的开山斧,犹豫道:“公明兄这么大了,还没有成亲的打算?莫不是心念汉室安危,欲仿效古之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徐晃的脸瞬时红了,半天没吭声,半晌后方才幽幽回道:“主要还是因为没田。”
  陶商:“……”
  徐晃是杨县小吏,地位不高,最近因为才华出众,才被王邑破格提拔成郡内的兵曹,若是论及出身,别看徐晃曾经是杨县的公职人员,但毕竟是底层,家底想必也不会有多厚,甚至可能连寒门都算不上。
  如今的汉朝,虽然社会动荡,流民失所,但荒芜的田地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想占了去就可以占了去的,除非有地方政府的名文号召,统一收拢分配,不然普通百姓若是想要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还是非常困难的。
  徐晃的条件不好,至少不会是太好,偏偏他本人还有一定的能力,心中也有奋发向上的心思,普通的低贱女子他可能还真未必瞧得上眼。
  可惜高门子弟,也不愿意将女眷许配给他,在这个时代没地和在后世没房子是一个道理……高不成低不就,可怜的徐晃估计就是这么耽搁下来了。
  问题二十五岁不成婚,在汉朝这个旧社会中,总体说来是犯法的。
  汉朝从西汉初年,因为人口锐减而设置了“单身税”,最高比例曾多达每年六百钱,当然到了东汉末年,“单身税”的比例已经下调,冠礼不婚的话,每年处罚应在一百二十钱左右,寻常家百姓根本就承受不起这样的税务。
  不过徐晃身为朝廷中人,虽然是条单身狗,估计这税也是漏了。


第153章 截杀小王子(第四更求订阅与月票)
  此时,通过徐晃话语中的幽怨语气,陶商能感觉的出来,徐晃还是想要向上奋发而走的,毕竟有本事的人,谁都不想默默无闻,谁都想放手干出一番作为,不但功成名就,还可封妻荫子。
  “公明兄有没有想过去冀州去发展?袁本初四世三公,如今取替韩馥暂代冀州牧,声名贯天下,想必也正在招揽四方豪杰,我看公明兄也不是自甘平淡之人,何不乘此时机去碰碰运气?”
  陶商友善的试探着徐晃的底线,王邑虽然是河东郡守,按照天下形势来看,也勉强算是一方诸侯,不过通过此人的作为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与志气,而是谨慎恪守着汉朝律法,替朝廷监管治理河东郡。其行为可谓是中规中矩,毫不僭越。
  中规中矩的人,其手下想要在短时间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般都不太可能。
  陶商对自己没什么信心,一则他年纪小,上面还有个爹压着,二则天下诸侯中,名气比陶氏强,风评比陶氏好的很多,因此他不敢过于快速的招揽徐晃,韩浩对自己抛出的橄榄枝目前还处于犹豫阶段,所以陶商打算先用袁绍的门子,来试试徐晃的底线。
  兴许是陶商平易近人的态度感染了徐晃,徐晃对于这位谦和的公子没有什么防备,也是实话实说。
  “陶公子,实不相瞒,徐晃堂堂八尺男儿,虽出身非名门,但自是也想成就一番功业为家族谋福,汝南袁氏天下闻名,晃虽有意,只是、只是我这出身……”
  果然!
  陶商心中暗自点头,徐晃此时确实是有更换门庭之意。
  不过对于投靠袁绍,显然徐晃自己也没什么信心。毕竟袁氏的势力,是以四世三公之家族名望为轴心,招募天下望族之士,徐晃的身份在那摆着,纵然是有心,但在门路上和家世上,还是差的太多了。
  陶商心中开始羡慕袁绍了。
  袁氏的声望真的是太高了,高到哪怕是个猪,都挤破脑袋想往袁氏的门墙底下钻!袁绍若是放出榜文,招个给自己倒夜壶的,估计也会有无数人毛遂自荐,踏平他冀州府的门槛。
  “公明兄,实不相瞒,陶某在洛阳时,与袁公算是结下了不浅的交情,兄长若是愿意,待此次征伐于夫罗小王子事毕,我回兵徐州之时,愿改走冀州道,将兄长引荐给袁公。”
  这话完全就是违心,徐晃这样的人,陶商心中一万个舍不得,又怎么会推荐给袁绍?
  但不出此下策,只怕徐晃未必会跟自己走。
  招聘人才,有时候不光是要靠诚心和利益,还得用点蒙……虽然不太地道就是了。
  “陶公子此言当真?”徐晃闻言不由惊喜莫名。
  浑然想不到,这位刚刚认识不过一晚的徐州公子,居然肯为自己做引荐人,徐晃半是惊喜,半是疑惑,浑然不明白陶商为何会对他这么好。
  “当然是真的,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我观兄长乃是上将之姿,久后必是大器之才,故而方才有意结交,兄长日后若是到了袁公的门下,我徐州与袁氏中间的调停,还望公明兄多多出力。”
  论及编瞎话,陶商在后世的商业社会所练出来的机变能力,较之大部分的古人,自然是不在一个水平段上……其说瞎话的能力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听陶商说的既诚恳,又头头是道,徐晃心下感动莫名,拱手言道:“陶公子,晃若能得陶公子引荐入袁氏成就功业,那公子日后,便是我河东徐氏一门的恩公,但有吩咐,焉敢不从?”
  陶商见徐晃如此郑重,脸也有点发红。
  毕竟自己根本就没想把徐晃推荐给袁绍,信口雌黄的在这欺骗古之良将……皮再厚多少也沾点臊得慌。
  “公明兄客气了,陶某就是顺便帮忙,可毕竟是袁氏纳才,陶某却不敢保证这事一定就能成功。”
  徐晃爽朗一笑,摆了摆手,道:“公子肯为晃做荐,已属大德,我哪里还敢挑这挑那。”
  说到这,徐晃砸吧了一下嘴,感慨言道:“近期的这次月旦评,晃起初看时还颇为疑惑,暗道公子你年纪轻轻,有甚资格担当许子将这么厚重的评价,如今一见真人,方才知晓许公言之不虚……太平公子,真是名不虚传!”
  陶商的笑容一下子就垮了。
  “公明兄,你能不要叫我太平公子吗?陶某真是听不得这个。”
  徐晃重重点头:“这么谦虚?公子真是低调啊,晃佩服。”
  ……
  ……
  次日辰时初,麴义等一众人便来到徐晃的军帐,看其昨夜规划出的匈奴游击路线,也好安排行军埋伏路线。
  当徐晃将三条线路分别指给麴义的时候,这位河北名将显的有些焦虑了。
  “徐兵曹能将匈奴游击路线规划出三条,甚是难得……但即使如此,这三条路线覆盖的地域依旧过于宽广,本将手中兵马有限,着实不知该往哪里安排了。”
  陶商闻言笑了笑,道:“其实也不难,我们既然已经规划出了三条匈奴人可能会游走的路线,那下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将小王子引诱到其中的一条路线上,正所谓抛香饵掉大鱼。”
  麴义皱着眉头想了想,道:“陶公子的饵,指的又是什么?”
  陶商将两只手一摊,无奈道:“这个,就得靠诸位来定夺了,陶某出身丹阳,和匈奴委实是没打过什么交道,真的是不了解。”
  麴义转头看了看徐晃,又看了看韩浩,却见他们两人也都是低着头,皱着眉头,一时间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以引诱到匈奴。
  “诸位,你们若是实在想不出来,陶某麾下有一个人,或许能够帮忙。”
  征得三人的同意后,便见陶商走到帐篷口,让护卫去把徐荣叫了过来。
  少时,便见脸戴青铜面具的徐荣,在护卫的引导下,走进了帐内。
  “这是我麾下的徐校尉,出身于辽东,虽未曾与匈奴打过交道,但却熟悉鲜卑秉性,都是外族游牧,或许彼此之间有共通之处。”
  麴义从袁绍处而来,对于陶商在汴水收服了徐荣的事情,多少是知道一些的,这几日也和他或多或少的有些交集,只是不明白,这位昔日在西凉军颇为知名的战将,为何要在脸上戴着一个青铜面具?
  装大爷吗?
  或者是改换门庭之后,自觉羞愧,没脸见人?
  徐荣在听了陶商的叙述之后,思考了一会,方才缓缓开口道:“末将不熟悉匈奴,然昔日在玄菟居住时,与鲜卑多有交集往来,依照末将之见,这些马上游牧,不怕寒冷,多能忍饥,什么苦都能吃……粮草什么的对其倒是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过有一样东西,其非得是与我大汉往来通商,否则定然不可多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