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但是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等人都和潘独鳌一样显露喜色,欢呼雀跃了起来。大家都觉得如果蔺养成所言不虚,那么西明将不战而得汉中和陇西这样两块战略价值极大的地方,岂不是占据了一个特别大的便宜?
  张献忠同样抚须含笑——其实以张献忠多年来转战横行天下的老辣经验,他不至于上了李来亨的当。
  只是这回李来亨直接让蔺养成来成都说是“做鲁肃”,无形中便满足了张献忠以刘备自居的心理。
  张献忠以刘备自居,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明末《三国演义》已经大为流行了起来,张献忠当然也是说三分的深度爱好者。他攻下武昌以后,又兴兵取长沙,之后又自湖南进军四川,这样的进军路线,正和历史上自夏口南下荆南四郡,而后又从荆南进军四川建立蜀汉基业的刘备差相仿佛。
  之前樊一蘅、王光恩北伐汉中不利,多少让张献忠以刘备自居的幻梦遭到一次沉重打击。人家刘备是和曹操对垒攻取了汉中,可大西军不要说是和李自成对垒了,连李过、李来亨都还没有碰上,在区区一个贺珍的面前就吃了亏,这当然大大打击了张献忠的信心。
  没想到没过多长的时间,李来亨就派蔺养成到四川做说客,声称要借汉中给西明,以缔结西顺之间共抗东虏的盟好。
  这正中张献忠以刘备自居的特殊心理状态,而且从战略上来说,确实是极划算的。
  大顺军无非是因为陇西和汉中夹在西明和清军之间,自认为想守下去十分困难。那么与其浪费兵力在此处,还不如将其借给没有致命冲突的张献忠,好节约一部分兵力到黄河上去。
  张献忠喜笑颜开道:
  “李来亨这小子确实有几分像孙权,你们说是不是?孤也可以这么夸他一句吧:生子当如李来亨嘿!”
  张献忠最后略有遗憾地说:“可惜李来亨没有一个漂亮的妹妹送来成都。”
  李定国赶忙规劝道:“义父得了蜀王府的后宫妃嫔,难道还要更多妃子?这就不是开国之主该做的事情。”
  张献忠叹口气说:“天父不许我们娶那么多房老婆,咱老子才没将蜀王府的后宫全部纳了。可惜,可惜。天主教处处都好,唯此处很不好,孤已经让安文思写信去天竺,要他们取个经改改这一点了。”
  孙可望是最乐见于张献忠沉溺后宫之中的人,这样就方便他自己执掌大权,推行他认为正确的政策方略了。
  众人送张天王回天王王府以后,孙可望留下潘独鳌、徐以显还有其余三位亲王,把特科和加赏进爵的名录出示给他们看:
  “义父去休息了,这件杀人的差事,还要我们来做。”
  潘独鳌和徐以显二人都经历了各种风吹雨打,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们想到之后青羊宫要发生的惨剧,完全面不改色,徐以显直接冷冷说:
  “杨展反意未显,可以不杀。其余人等,涉及大逆,必须斩草除根。”
  李定国是这些人中最不愿意对官绅举起屠刀的人,但他此时人微言轻,自知无法阻止孙可望的做法,只好劝说他们:
  “祸不及妻儿,杀曾英一人便可。”
  孙可望心中认为李定国妇人之仁,实在不可取,但嘴巴上还是答应了下来。
  明天青羊宫就将举办特科科举,而且按照孙可望之前告诉曾英、杨展等川中诸侯的说法,等到特科科举结束以后,就会接着举办加封公爵的典礼。
  这些人现在看来也是全无防备,只等着孙可望动手了。
  孙可望吩咐说:
  “让王尚礼带兵封锁城门,窦名望带兵包围青羊宫。到时候我一发令,三军齐进,斩草除根,不要走脱了一个人。
  除了曾英、江鼎宏、龚完敬、邹简臣、武大夏一干人等外,其余从顺庆、重庆调入成都的士人,也都是我谍察所知和南明有联络的混账东西。
  这次就把这些人一起调赴成都,一网打尽。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如果鼓动作乱之人都杀光了,奸贼虽多,但各怀私心,自保家门,也就闹腾不起事来了。”
  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都较有恻隐之心,最后劝说:
  “祸不及妻儿,既然已经杀了鼓动作乱之人,估计其他人也不会再生事了。将来我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蜀人迟早会明白我们的用心,也不会再和西营对立。
  我军即便不能北伐取得天下,至少也可以退守一方,在蜀中自成一国,将来成就不下于刘皇叔了。”
  孙可望嗯了一声说:“好兄弟,我知道,我听你们的。大家都是好兄弟,我绝不会自己一个人专断行事,你们大可放心。”


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

  青羊宫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历史可谓悠久。黄巢起义时,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中和三年诏改为青羊宫。
  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不复唐宋盛况,但其规模于蜀中依旧是数一数二的。
  今日上千名来自顺庆、重庆一带的士人聚集于青羊宫,准备参加东王孙可望主持的“特科”科举。
  这些人多数怀有二心,与蜀中密谋迎接王应熊大军入川的野心家们有所联络。但在西明大军的赫赫威势下,认为现在起兵时机还不成熟,又被孙可望的言辞所蛊惑,所以全都轻易地离开老家,来成都参加科举。
  除了这些在乡里具有一般领袖地位的士绅以外,曾英、杨展为首的一批外地诸侯,也相继抵达成都。
  孙可望给出的借口是调他们来入京听封听赏,再加上张献忠远出成都郊外亲自迎接诸侯的隆礼,都让曾英和杨展等人放松了警惕。
  终于到“特科”科举举行的这一天了,青羊宫附近人潮汹涌,熙熙攘攘,上千士绅都握管持册,华服入宫。
  曾英和杨展两个权倾一方的大诸侯、大军阀,也各自在上百名家丁卫兵的簇拥下,车仗隆重地赶来青羊宫观摩特科科举,并准备在科举结束以后接受孙可望的公爵封赏。
  杨展字玉梁,是四川嘉定州人,崇祯十年武状元,白皙文雅,文武兼备,尤其精于击刺骑射。少年时参加童子试,主考官一见,就吃惊的说:
  “这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啊!“
  崇祯十年杨展去京城参加武科会试。临考前,皇帝宠信的一个大太监叫人牵来一匹烈马,在教军场叫阵:
  “谁敢骑上这匹马,就保举他高中。”
  众多的武举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因为这匹马体形高大,性情狂躁,四蹄刨地,直往前窜,一副凶悍难制的样子,两名马夫死命拽着铁缰绳,都立足不住。
  这时一条大汉手持弓箭,几步窜到马前,抓过缰绳,飞腾而上,骑着烈马在教军场纵送回旋,往来驰骋,并且探身射出九箭,箭箭命中靶心。他边跑马边扬声高喊:
  “我,四川杨展也!”
  大家又惊骇又敬佩,从此杨展名震京城。
  这个故事当然有虚构的成分存在,但杨展的武名在四川十分有名这一点是不虚的。他本是游击,不久又升任参将,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老家嘉定一带威望极高。
  曾英的年纪则比杨展还要小得多,难怪人们都叫他曾公子。
  他祖籍福建,随同父亲做官来到这里,不幸的是父亲病亡,曾英就留在了四川。他倜傥多才,心高气傲,仗义疏财,多有侠气,蜀中豪杰都愿意结交他。
  曾英带着两个副将一起到成都,这两人都是他在巴蜀结交的豪杰,一个叫李占春,绰号“李鹞子”;一个叫于大海,绰号“于老虎”,都剽悍敢战,尤其是李占春,出手凶狠迅猛,有万夫不当之勇,深得曾英喜欢,认作义子,其实两人也差不了几岁。
  这一行人马声威远隆,派头极大。孙可望带着另外三个兄弟以及张献忠的左膀右臂潘独鳌、徐以显二人,站在青羊宫的阁楼上,看着这些人慢慢走进宫中,嘴角终于露出阴寒的微笑。
  刘文秀心怀仁心,犹豫着说:
  “顺庆、重庆二府士人上千人,不可能人人都参与阴谋,我看不如将他们先行关押起来,待仔细审讯以后,再做严惩。”
  李定国也忍痛地说:“确实,否则我们滥杀无辜,将得罪于蜀人。”
  孙可望却阴冷地说:
  “蜀獠难治,孤此次杀戮已经是证据在握,仔细辨别的确不错,可那样就能让蜀人怀德吗?我看未必。西营尊奉桂王朱由榔称帝,已经给足了明朝旧官好处和面子,可他们依旧受江南伪朝的密诏妄图谋害我等。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我辈治蜀,光用大肆的封赏是不足够的,现在是时候用雷霆手腕震慑一下蜀中豪强。如此宽严结合,刚柔并济,才能起到安定大局的作用。”
  潘独鳌和徐以显二人都不是好杀之人,但他们此时也都赞同孙可望的想法。
  潘独鳌就说:
  “此并非蜀民畏威而不怀德,而是因为我大西军入蜀以来,仅以恩德怀柔蜀民,蜀民又见我等尊奉桂王,这才误以为大西军兵力寡弱,必须假明朝名义才能治理四川。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