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杨坤大叫一声不好,连忙组织更多的关宁兵发射火铳,想要阻止顺军骑兵的冲击。可是张鼐就像一只出谷的猛虎,居然硬顶着关宁军密集的铳弹火雨,把一把大刀横在马前,直冲到了杨坤的面前。
  张鼐满脸、满身,甚至连战马全身上下都是鲜血,他浴血奋战,战袍战靴里都灌满了自己的、友军的、敌人的鲜血,终于冲杀到了杨坤的面前。
  正在杨坤一筹莫展,以为自己的性命要交代在这里的时候。吴三桂终于带着压箱底的中军家丁冲了出来,他和高第同时率部出击,拼命狂奔,边驰边射,后军的红夷炮也好像不要命似地在拼命射击。
  一发炮弹正落在张鼐附近,瞬间就把他的几名亲军护卫炸死。眼看大队关宁骑兵在吴三桂亲自率领之下,直扑过来,张鼐还想再撑住一口气,非要将杨坤这等敌人的大将阵斩以后才肯退走,但是党守素深知时不我待,一刀拍在张鼐战马的屁股上,就催着他急速退开。
  张鼐环顾战场四周,到处都是战死者的遗体,那些散落的兵器,被炮弹打的全无人形的残躯,像是麦子一样伏倒的死马,他突然间就想起了牛金星曾经给他讲过一个词:
  血流漂橹!
  这又何止是血流漂橹,战场上的遗尸已经层层叠叠,这毫无疑问是张鼐从未曾见识过、遭遇过的一场空前恶战。
  勇敢、草率又鲁莽的张鼐,这一刻终于意识到了,这场决战不是依靠自己一个人的拼命就能打胜的了……
  他只好和张皮绠,和党守素一样,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央战线的激战上面。
  无独有偶,吴三桂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只是吴三桂的想法又和张鼐并不完全相同,他更多是不愿意太过于消耗自己手中宝贵的兵力,如果皇太极能够在中央战线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那么自己在北翼战场,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出死力了。
  北翼战场的血腥味过于浓重,张皮绠看着战场上的遗尸,心中也在不住地哀痛,楚闯精兵,何曾有过今日这样惨痛,而且又没有显著战果的伤亡呢!?
  他同样看向了获鹿战场的中央,闯王啊闯王,你能够打垮东虏吗?
  李来亨,又到底能不能赶上这场决战呢?
  云雀鸣叫,声音比起乌鸦的哀鸣,自然显得更加清新直爽。夏风吹得青草沙沙低语,掀起一层又一层闪光的波浪,好像意识不到战场上的残酷。
  李自成的黄伞还屹立在战场的中央,许多场过往惨烈的战事画面,好像走马灯一样地在永昌天子眼前闪烁起来。
  清军的实力远在大顺军文武臣僚们的预计之上,没人想得到,一支已经在真定城下久攻不克、士气沮丧的军队,怎么还会保持着这样可怕的战斗力?
  牛金星的样子显得有些慌乱,他一直是大顺军中最乐观的人物之一,在此前顺军离开太原的路上,也是他一直在催促着李自成加快行军东出井陉关,好赶上一场痛歼东虏的大胜仗。
  现在战局的发展,却一下子就超出了牛金星的想象。他当然担心李自成怪罪下来,也害怕自己为首的大顺文官中的“举人党”因此失去万岁的“圣眷”,心中惊惶不定,自然显得慌乱起来。
  李自成没有对牛金星说什么难听的话,毕竟决策是他自己做出来的。何况在两军刚刚交锋的时候,张鼐的先锋军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战果,清军在那时候也着力隐藏着他们威力巨大的重炮,还有数量繁多的火铳,看来是早有预谋地在吸引着大顺军突入陷阱之中。


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宋献策皱着眉头,战局中的种种细节,都让他心中的悲观情绪变得越发浓厚起来。但是宋献策虽然只是一个算命的卖卜人出身,可他却有一种明末难得又少见的士人操守,所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还君。
  是李自成将宋献策这样下九流的江湖人,提拔到了如今显赫的地位上,宋矮子的心中因此充满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责任感。
  宋献策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当即就在黄盖之下、圣驾之前,下马跪地说:
  “万岁,从河南开始,臣追随陛下,为大顺开国创业。陛下以国士待臣,计策十中往往采纳有七八条之多,这样的皇恩,臣纵然肝脑涂地,也一定要让大顺军得胜。
  今天战场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看来我们是上了狗鞑子的大当!
  东虏很明显是以逸待劳,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疲态来。联系前一段时间顺军在真定附近的探骑都被东虏截杀殆尽,我恐怕东虏在真定城下所谓的久攻不克、士气沮丧也只是一场引诱我们上钩的假戏而已。
  大顺军是从太原穿越山路远道而来,鞑子却是在获鹿以逸待劳。而且东虏今天的兵力是这样的雄厚,现在估算一下,或许有十四五万人之多,还比我们近十万的兵马多出一半!”
  牛金星见到宋献策如此的做派,很想反驳两句。但是话到嘴边,他又不得不承认,宋献策的判断很可能是最为接近现在战场的真相,终于只能默然以对。
  李自成其实也是同样的忧心忡忡,虽然中央战线的两军还没有陷入到犬牙交错的白热化战斗中,可是吴汝义和白广恩带领的炮队,显而易见地在炮战中不是清军的对手。
  李自成自己最知道大顺军炮队的威力,在吴汝义、白广恩的手底下,可不是几十门、几百门的火炮,而是将近三千门的火炮啊!
  虽然这近三千门火炮,并不都是威力巨大的红夷重炮。其中包括了大量装弹量不超过一斤的小炮、轻炮、子母炮,可是近三千门火炮,在李自成看来还是一股足可以摧毁中原大地上任何抵抗的火力。
  在他看来,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火力,即便是全盛时期的杨嗣昌、孙传庭,也完全不可能是顺军的对手。
  可是现在的事实,却是大顺军在炮战之中,竟然处于下风……
  清军的十五万军队,约有一千门左右的火炮。虽然在火炮数量上远低于大顺军,可是东虏炮兵中红夷炮的数量,却要远远超过顺军。
  从炮战情况来看,李自成和宋献策同样感到局面十分悲观。
  他明白眼下局势不利,但想到自己在崇祯十三年进入河南以来,直到现在,不管是面对多么艰难的局面,最后都在转败为胜,一路走到了今天,因此并不相信清军表面上的优势,就一定能够打败自己。
  越是悲观的气氛,李自成越感到他自己需要提振起众人的信心来,因此反而大笑说:
  “宋军师的高见,和朕所思所虑,大抵一致。皇太极果然是一位用兵的大家,也难怪明朝朝廷几十年不能制服东虏,反而是被东虏搞得国穷民困。但朕料想,我军固然是从太原远道而来,那么清军难道不也一样是刚刚攻打完真定吗?
  即便清军没有像我们之前猜测的那样,全力围攻真定。可是他们难道不是在真定附近,还被来亨击败了一支偏师吗?
  东虏一样是一个脑袋两只手,他们的兵马的确比我们多一点,但其中大部分都只是裹挟的明朝官军,并不纯和东虏一条心。只是战局有利于大顺军,那些首鼠两端的明军将领一定会做树倒猢狲散的。”
  李自成说的的确不错,就算只是现在,因为张鼐的勇猛冲击,吴三桂都已经慢慢出现了保存实力的想法。
  可宋献策却面露苦笑,感叹说:“陛下!今日局面和从前完全不同,皇太极和杨嗣昌、孙传庭也完全不同。兵马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现在大顺军完全是被皇太极引诱着走,完全致于敌人的步调之中,苦战之下,极大可能将要吃亏。
  依臣愚见,趁着现在两军的主力兵马,还没有完全缠斗在一起。我们或许还有机会另外采取其他办法,挽救胜机……陛下,现在立即调动大军,就地设防,或者退回井陉道中,退到土门关或者井陉关的关城设防,我们就可以反客为主了。”
  宋献策的悲观情绪,终于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李友就斥道:“战前变阵,必遭大败!军师怎出此言?”
  李自成深吸了一口气,他看了看御营黄盖四面那些衣甲精良的战士,最终说道:
  “朕也明白,现在的形势略有不利。可是我们——从闯军再到现在的大顺军,我们难道没有遇到过更加险恶的情况?如果局面稍稍不利,闯军就退缩,我们怎么走得到今天!
  何况井陉关狭小,轻易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兵马军队。获鹿、真定附近,又都是无险可守的平地,就地设法,谈何容易?阵前退却,敌人一追击,大顺军就将成为苻坚的淝水败兵,成为闻风而逃、草木皆兵的笑话,必然溃不成军,还谈什么反客为主?
  军师的想法很好,但实在失之保守。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就好像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岂有就地设守之说!”
  李自成从箭袋中抽出了他常常用来在地图上做标记的残箭,如果李来亨在这里,或许还会因此想起自己在竹溪山中,与李自成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永昌天子将残箭插在身前的土壤之中,命令李友:“大眼,中军出动吧!东虏的优势是火炮,一旦大顺军的步卒杀入敌人的阵中,他们的火炮就不能再肆无忌惮地轰炸了。告诉将士们,不要畏惧鞑子的枪林弹雨,只要杀到近处白刃厮杀,天下间岂有人会是我大顺军的敌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