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夏言终于逮着机会了,他虽然不能影响殿试试卷的评定,但是,这殿试的初步排名他还是可以影响的,因为他就是八名读卷官的领头人,而且这八个人里面有几个跟他关系还不错,他随便找了个由头,杨聪便被打入了二甲。
当然,他们评定的名次并不能算是最终名次,最终的名次还要请嘉靖御览之后钦定。
放榜前一天,嘉靖御驾亲临阅卷的偏殿,众人一番见礼之后,便将挑出来的十份试卷呈送到嘉靖面前。
这就是科举的最后一步了,民间俗称“点状元”,寓意这状元是皇帝钦定的,这科举排名也是由皇帝定下来的。
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皇帝哪有空去看那三百余份试卷,就算他有空,也得有那能耐啊,历朝历代当皇帝的文学水平高的可没几个,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的文学水平大多连秀才都不如,甚至有的字都不认识几个,让他们来评定殿试文章,确定进士排名,那是相当不靠谱的。
所以,殿试的试卷要先经过八个读卷官的评定,确定了大致排名之后才会交皇帝御览,而且,皇帝看的也就是前面几名的文章,后面的他基本不会去看。
让皇帝来评定所有殿试文章,确定进士最终排名是不靠谱,不过,这状元的确是皇帝点出来的,皇帝想让谁当状元,谁就是状元,这点毋庸置疑。
那么,当皇帝的评定状元的标准是什么呢?
说实话,当皇帝的点状元就没个标准,有时候他们会看看文章,凭自己对文章的喜好来确定状元的人选,有时候他们也会任性一把,压根就不看文章,就凭名字、籍贯、年龄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点状元。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都这么干过。
明朝的皇帝也这么干过,明成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就喜欢按名字来点状元。
比如,永乐十三年乙未科殿试,读卷官评定的状元是林文秸。
明成祖觉得这名字也忒土了,第二名陈循的名字倒是比较有气势,于是便点了陈循当状元,而倒霉的林文秸直接被他踢到了二甲第二名,连二甲第一名都没人家的份。
又比如,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科殿试,读卷官评定的状元是孙曰恭。
这古人写字可是竖着写的,孙曰恭很容易误读成孙暴。
明成祖的帝位可是从他侄子手中夺过来的,靖难之役打的那是相当的惨烈,当时许多大臣不服,他只得大开杀戒,残暴的事情没少干,因此他对“暴”字相当过敏,就担心世人说他残暴,这个“暴”字他是看都不想看见。
而这孙曰恭当了状元有心人肯定会看成“暴”字,到时候估计又是风言风语了,所以,孙曰恭当状元肯定不行,当他看到第三名时,却特别高兴,因为第三名叫邢宽,这名字不就是“刑政宽和”的意思吗,很好,状元就是他了!
很多时候,当皇帝的点状元就是这么荒唐。
嘉靖倒还没明成祖那么荒唐,不过,他看了前三名的试卷眉头却是一皱,因为这三个提的都是老办法。
要么修长城,挡住鞑靼入寇的路线;
要么增加边军数量,整军备战;
要么组织大军进攻草原,彻底击败北元诸部;
这些办法要有用,朕还来问你们?
他直接把前三名的试卷往旁边一丢,继续往下看起来,而这第四张正好就是杨聪的试卷。
嘉靖一看到杨聪的名字,心中没由来的就是一喜,这灵儿的小情郎果然才华出众啊,光凭自己的本事都能排到前四,再一看杨聪写的方法,他眼前更是一亮。
这小子果然是天才啊,竟然知道扬长避短,操练车兵对付骑兵,而且兵力部署,应对方法都有详细的描述,最重要的,杨聪的策略里面只要操练五万车兵便能对付十余万蒙元铁骑,这跟那些动不动就是十多二十万大军的建议比起来看上去都觉着爽啊。
这办法不错啊,嘉靖又草草看完剩下的几章试卷,随即便假假意思征求众读卷官的意见道:“这科状元就杨聪吧?”
杨聪!
夏言听了嘉靖这话,心里忍不住抽了抽。
这要是让杨聪当了状元,那还得了!
他硬着头皮拱手道:“皇上,请恕微臣失礼了,这杨聪文采虽然不错,但提出的方法也太不切实际了,火枪和火炮岂是这么好造的,就算火枪火炮造出来,上万匹强壮的战马也不是这么好凑齐的,他的战术里面这些战马可不光要拉车,身上还得披几十斤的重甲呢,一般的战马根本不行。”
嘉靖闻言,眉头不由一皱。
你懂个屁啊,这杨聪可是灵儿未来的夫婿,朕就是要把这状元之名送给灵儿当贺礼,你想怎滴?
他冷冷的道:“公瑾,你觉得什么叫不切实际啊,其他人提出来的办法就是好的吗?他们提出来的办法这百余年来大明哪样没试过,有用吗?”
夏言闻言,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口气,皇上已经很不爽了,自己再不收手,皇上估计就要收拾他了。
他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
第三十一章 贺礼
午门外,杨聪和三百余名贡士排着整齐的队伍静静的等候着,今天就是殿试放榜的日子了,在场所有贡士无不一脸期盼的表情。
不过,这殿试放榜和乡试会试放榜还不一样,因为殿试放的是黄榜,也就是所谓的金榜,而且放榜之前皇帝会将所有贡士都招进太和殿,当场宣布排名,并赐下前三甲的奖励,然后这黄榜才会被张贴出去。
这会儿三百余名贡士就在等候皇帝的召见呢。
众贡士等了大约一刻钟时间,皇宫中便传来此起彼伏的传召声。
“传乙未科贡士觐见。”
“传乙未科贡士觐见。”
……
紧接着,负责带队的礼部官员便领着所有贡士排成两列长队,从左右掖门缓缓走进皇宫,跨过金水桥,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中。
这时候,上千朝臣业已整整齐齐的站列在广场两侧,貌似是被叫来观礼的,而所有贡士则保持两列队形一路不停,沿着御道两侧,缓缓向太和殿中走去。
这中间的御道是不能随便走上去,因为这是皇帝专用的通道,一般只有在早朝奏对的时候大臣才能踏上去,跪在御道中间,向皇帝奏报国家大事,其他时候踏上去怕是不死都得脱层皮。
不过也有特例,比如每界科举前三甲都能在御道上走一遭,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一众贡士这会儿也不知道谁是前三,自然没人敢往御道上走,他们就这么跟在礼部官员的后面,缓缓走进太和殿,排好队列,对着嘉靖参拜了一番,然后便垂手站在殿中恭候起来。
很快,三个礼官便捧着一个巨大的卷轴来到众贡士前面,三人合力将那卷轴打开之后,中间那个礼官便朗声念道:“嘉靖十四年乙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杨聪!”
杨聪听到这个声音,差点没激动的跳起来,他虽然想象过自己有可能会中状元,但这一刻他仍然激动的不行了。
这状元可是读书人中的翘楚,三年才出一个,大明将近三百年历史总共也才出了几十个,光凭这状元之名便能名垂青史了,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他只感觉自己浑身的热血都沸腾起来了,后面那礼官念的名字他也听不清了,如果不是在这太和殿中,如果不是嘉靖就在上面坐着,他估计都要忍不住手舞足蹈了。
那礼官也不知道念了多久,终于和另外两个礼官一起把黄榜收了,退了下去,紧接着,又有一个礼官捧着几个卷轴走上前,随即恭敬的展开一个,朗声念道:“杨聪,韩应龙,孙升上前听候封赏。”
杨聪闻言,连忙跨出队列趴在殿中的红毯上,新科榜眼和探花也快步走出来,跪在他身边。
紧接着,那礼官便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科状元杨聪,天资聪慧,才华出众,特封杨聪翰林院修撰,赐京城大时雍坊府邸一座,钦此。”
这!
这圣旨前面半截还算正常,一般新科状元都会赐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但后面半截就不正常了,皇帝给新科状元赏赐东西的事是有的,但最多也就是一点绫罗绸缎什么的意思一下就行了,这次,嘉靖竟然直接赐了他一座府邸!
杨聪谢了恩,接过圣旨之后还懵逼着呢,这赏赐也太夸张了吧?
不过,这会儿他可没时间发蒙,因为接下来还有事呢。
这封官之后紧接着便要换上朝服,带上大红花去游街了。
杨聪就这么迷迷糊糊的游了一天,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陆府。
这还不算完呢,陆府这会儿早已张灯结彩,并置办好了酒席,就等着他回来好好庆贺一番了。
他这一回来,便被众人给拥上了酒桌,直接被灌了个云里雾里。
还好,第二天他还不用去参加早朝,要不然,他非迟到不可。
这状元游街一般都是三天,直到第三天吃完了琼林宴才算是告一段落,紧接着便是拜见当朝首辅,并且学习官员的规章了。
这一套学完之后,杨聪、韩应龙和孙升这前三甲就算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了,而胡宗宪、王宣和其他三百余名进士则需参加礼部和吏部组织的考试,以确定最后分派的官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