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洪承畴这边,有整合的蒙古兵马,包括原来东部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骑兵,实力也是很强的。不过大军要西征,不但是要集结部队,还要筹备后勤粮草之类。另外,这种大规模的战事,还需要得到崇祯皇帝的同意才行。因此,洪承畴一边备战,一边派出急递信使,赶往京师请旨。
  崇祯皇帝在天山那边,并没有窃听种子,因此,他获悉消息,也是在洪承畴接到禀告的时候才知道的。不过对于准葛尔部的叛乱,他也不是很奇怪。
  就算在原本的历史上,等到葛尔丹这一代的时候,准葛尔部就彻底吞并了卫拉特部,成立了准葛尔汗国。这准葛尔部的实力,并不是说到葛尔丹的时候才那么强大,而是之前就强大。也正是因为强大,才让他们的部族首领有了不服归附的野心。
  说真的,崇祯皇帝对于准葛尔部的叛变,其实也没有多少震怒。草原部族,除了东部蒙古是被大明打服的之外,其他部族,包括漠北三族,还有卫拉特部,其实是因为大明打服东部蒙古的余威之下才不得不归附的。
  他们的这些归附,随着时间长一些,就会有不甘心的情况出现。只有大明不断地敲打,才能让他们一直臣服。如果准葛尔部也是归附,那大明往西打得过程中,如果整编不彻底,说不定就会有人出什么幺蛾子。
  因此,准葛尔部的叛变,就给了大明一个杀鸡骇猴的机会,能让大明有效地震慑中亚诸国。
  基于以上想法,崇祯皇帝当即下旨,准了洪承畴领兵去西域镇压准葛尔部叛变的奏请。不过他有点担心洪承畴能不能顺利剿灭准葛尔部,便在安排诸多事宜之后,便也领骠骑营出征。
  于是,将近两年之后,崇祯皇帝终于再次领军出征!


第773章 一把老骨头
  虽然崇祯皇帝亲征,对于外人或者就洪承畴本人来说,都是对洪承畴能力的一种质疑。这种情况,终归是有点不好的。
  如果是别的事情,就算败了影响面也会比较小的;或者说不是去西征天山,而是攻打四川的某个土司,那崇祯皇帝肯定会放手让洪承畴去做。
  但是如今,洪承畴要剿灭的敌人,远在西域,后勤压力很大不说,还是在草原上,如果准葛尔部不和明军进行正面决战,事实上,只要准葛尔部的头领稍微有些脑子,也肯定不会和明军硬碰硬。如此一来,洪承畴所领的明军能耗多久?
  如果洪承畴这支明军失败的话,就等于把整合起来的草原骑军给败了。另外,战败也会影响已经归附的草原各部族,有些原本就不甘心归附的蒙古人,就很可能会出幺蛾子。也就是说,一旦洪承畴所领大军被准葛尔部打败的话,是会引发一系列后果的。
  虽然崇祯皇帝是有把握,如果洪承畴战败了,他可以领军再出征,凭借着金手指的优势,应该也能打败敌人。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第一个,洪承畴所部战败而损失的人力物资,就全都浪费掉了,会影响大明经济的发展;另外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崇祯皇帝已经三十八岁了。虽然大明已经强大起来了,可离崇祯皇帝的目标还很远。时间,才是崇祯皇帝最缺的,要是洪承畴所部失败的话,至少要耽搁两年时间,他耽搁不起。
  虽然在崇祯皇帝领军出征之时,已经是崇祯二十二年五月初,孙传庭所部已经推进到了江户,估计到年底,最多明年就能占领整个本州岛,可以说,倭国差不多已经拿下。可是,南北美洲的事情都还没提上议程;洞吾造船厂也才刚建造完成,造船出来也还要时间,中东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明军的身影。
  另外还有一点,通过洞吾巡抚阎应元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崇祯皇帝已经知道,大明征服洞吾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影响到了印度莫卧儿帝国。崇祯皇帝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对于大明帝国伸手过去,莫卧儿帝国肯定是不乐意的,后面会有什么动作,都是一个未知数。
  更不用说,国内的经济建设,攀科技树这些,也都离崇祯皇帝不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崇祯皇帝不可能有时间可以浪费。
  因此,对于剿灭准葛尔部的叛乱,崇祯皇帝不想冒着要损失两年时间的风险,决定了这次的御驾亲征。
  一路西向,在原有官道的基础上扩建修筑水泥双向三车道的新官道,对于骑军来说,其实不是很友好。水泥太硬,会损害马蹄。如果火车修好的话,就可以坐火车,真正地日夜兼程赶路。然而,这西向的铁轨,修筑的难度比起南下铁路要困难多了。至少这两年,是压根指望不上的。
  崇祯皇帝巡视了一番水泥官道的修筑情况之后,索性从张家口出了关,在草原上疾驰赶往归化城。准备到哪里歇息之后再去包头,最后赶上洪承畴的大军。
  这一次,他虽然是御驾亲征,不过却没有下旨让洪承畴领军等他。他相信,以洪承畴的能力,不至于在他赶到之前会打败仗。
  在崇祯皇帝还没出张家口时,洪承畴就收到了旨意准许出征,同时还知道皇帝也领骠骑营出京的消息。
  说实话,洪承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算他城府很深,也是失神了一会,有点失落感。在他看来,要是换成卢象升的话,估计皇上就不会御驾亲征了吧?
  不过失落之后,他便立刻下令,西进征讨准葛尔部。
  五万骑军,主要为蒙古族军卒,只有五千多是秦地边关骑军,驱赶着牛羊群,当然也少不了随军押送粮草物资,分前后两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天山而去。
  洪承畴当然不是无能之辈,他知道这一次的战事关键,是要逼准葛尔部和官军决战,或者是攻其必救,或者是围堵让他逃无可逃。也是因此,虽然准葛尔部就算吞并掉了卫拉特部其他部族,最多也只有三万骑军,但他还是带上了将近多一倍的军队出征。
  出发之前,他当然有了解过准葛尔部的情况。
  原本准葛尔部族主要活动在塔城区域,北到准格尔盆地以上,南到伊犁区域,在准葛尔部的东面,主要是活动在乌鲁木齐区域的和硕特部。然而如今,准葛尔部已经吞并了卫拉特部的其他部族,势力范围大大增加。
  游牧民族虽然居无定所,但也是有迹可循,准葛尔部原本的牧场,明军肯定要去光顾的,还有准葛尔部原本的汗帐所在,塔城地区,也是要去的。
  洪承畴的策略,就是派前锋出甘肃,直袭准格尔盆地区域,然后进军塔城地区,主力则取乌鲁木齐区域,如果准格尔盆地发现敌人踪迹,就主力北上合围于准葛尔部,如果没有发现敌人,两军就在塔山地区汇合。到时候,就看情况,或者南下伊犁地区,又或者继续西进追击。
  大明原本最西的地方是永乐四年修筑的哈密卫,控制哈密地区;但是,这个地方被吐鲁番多次侵占,和大明反复争夺。
  一直到大明嘉靖初年,大明朝廷原本就因为大礼仪之争内斗得不亦乐乎。结果得到哈密被吐鲁番又给夺去,于是,政治斗争就波及到了哈密这个事情上,党争不断,弹劾追究对头,屡兴大狱,许多大臣牵涉其内,捕杀甚多。最后嘉靖皇帝只好以罢兵息民、专图自治为口实置哈密于不顾不了。
  因此,这个时候,大明实际势力范围最西是甘肃,再具体一点就是嘉峪关。
  这次出征,明军就是从嘉峪关出关,过哈密入新疆。
  哈密同样是新疆入关的必经之道,在丝绸之路上有“西域襟喉”之称。不过人口只有三千左右,实在是太贫瘠了,养不活太多人。
  明军前锋统帅是甘肃巡抚吕大器,领军一万五。此时,吕大器就站在嘉峪关城头上,看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关,心中不由得豪气万丈。
  此时的吕大器,已经六十多头,这个年纪,原本是不合适领大军出征了。不过如今天下太平,难得邻近地区发生了叛乱,有立战功搏一搏爵位的可能,吕大器便请旨,最终得以在洪承畴麾下听命,领到了前锋主帅的职位。
  如今大明国力强盛,军队的装备都是不缺的。铁甲出关,非常地壮观,这让吕大器忍不住就吟了几首诗来应景。最后,在诸多将领的簇拥下,出关而去。
  在临出发前,洪承畴定下的策略,他是赞同的。如今的准葛尔部趁着冬季交通断绝的机会,吞并了卫拉特部的其他部族,这个时候,第一要务,肯定是要消化、彻底控制住其他部族的人口。
  吕大器和洪承畴的看法,都是觉得前期估计很难找到准葛尔部的踪迹。大概率在准格尔盆地以及乌鲁木齐地区都难以有决战的机会。
  这次的战事,对于朝廷大军来说,自然是速战速决的好,不过准葛尔部肯定不会让朝廷大军如愿。想到这里,吕大器就感觉有点腰疼,就算是坐在马车里,也不知道要走多少路,够受的了!但这辈子机会只有一次,也只有咬牙坚持了!
  ……
  嘉峪关到哈密,有一千两百多里,如果换成后世的话,高速公路上一脚油门,也就六个多小时,差不多半天时间就能到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