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但就目前来说,海波不平,远贸的风险太高,并没有什么人去冒险。但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南方和江南那边,已经新出现了一种声音,就是觉得在广州直接和佛郎机人贸易,估计大头都让佛郎机人赚去了。朝廷不如早点远征,早点开疆拓土,这样他们也就能远航去贸易了。
  对于这些新声音,崇祯皇帝当然是欢迎的,能让他远征中东那边多一些理由。不过暂时,他还不打算去拔苗助长,就让这种声音自然增长好了。毕竟远征中东那边,可不是随便就能出征的,还需要时间准备。
  国库这边,南洋战事已经平息,且在大明的掌控之下。大量大明百姓的移民,必定会带动极大的需求。由此可知,海贸这一块,在明年又会爆发,税收肯定也能恢复,甚至比起以前还要多。
  国内这边,玻璃就不用说了,是有钱人的刚需。且随着玻璃技术的成熟和多样性,新的需求也在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崇祯皇帝对此并不是很关注,就玻璃来说,他更多的是关心凹凸透镜以及玻璃试管之类的生产情况。
  凹凸透镜这些,在光学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玻璃试管这些,则关系到化学的发展。这才是他最重视的地方。
  在水泥这一块上,之前定下的政策,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用水泥修路铺桥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水泥用于当地有钱人家的消费,以此来补贴基建的成本。
  不过在这个政策中,问题也是有的。地方都察院查获在这水泥上挪用贪腐的案件,就达到十五起之多;而东厂和锦衣卫查获地方都察院参与的水泥贪腐案,又多达六起之多。
  对于这些案件,崇祯皇帝压根没有手软,虽然没有像太祖一样剥皮充草,但效果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崇祯皇帝查抄了他们的家产,让他们全家都成为了穷光蛋,然后罚做劳役,修路铺桥,为大明的基建大业再贡献他们仅有的价值,也算是有个另类的“以儆效尤”的作用。
  对于这一年的基建,崇祯皇帝并不满意,下旨来年要加大这个基建的进度。以地方卫所转化的工程兵为骨干,辅助于地方的劳役,加快修筑全国的公路。
  大明的扩张,绝对离不开基础交通的改善。有改善交通的一个大杀器,就是蒸汽机在车船上的应用。
  因此,崇祯皇帝最为关注的一个事情,也是这个。在处理完最重要的几个事情之后,便由太子陪同去视察了蒸汽机的应用情况。
  火车样品已经有了,铁轨也是实打实的。经过演示之后,总结来说,动力还是有点不足,换句话说,就是能量的转化率有点低,速度也慢。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制造蒸汽火车,创造了当时陆地行驶的最高速度,也才每小时24千米而已。这个速度,还赶不上后世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可是,虽然只是这个后世看来极慢的速度,却也一下让蒸汽火车得以迅速推广。
  崇祯皇帝虽然不知道这个,但却知道摸着石头过河的道理,更何况,还有他这个有400多年历史见识的。因此,他便下旨:等年后就修筑铁路,从京师到通州的,有问题不怕,群策群力解决之;这第一条铁路的修筑经验,一定要用书面形式总结起来,以便在全国进行推广。
  铁轨方面,不搞什么木轨,更不用铁包木,就直接用铁轨。大明没有动乱,生活安定,有朝廷支持,钢铁产量并不低的。
  虽然说一下在大明铺开铁轨可能不够,但这么一下推广也不现实。
  另外,钢铁的一个非常大的消耗去处,就是武器和盔甲的制造。但是,大明军队,已经很多都用棉甲了。对火器的防护,棉甲比起铁甲来说并不差的。
  当然了,最最重要的是,崇祯皇帝知道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是钢铁产量,他怎么可能在平时不注重钢铁产量这个事情。
  然后,就是蒸汽机在船上的应用了,这个比在车上应用更有难度。不过这个难度也是相对的,直接上螺旋桨是难度不小,但是,用蒸汽机驱动明轮却不困难。明轮的船,在大明开国初年就已经有过的,船匠们也知道怎么做。
  不过根据前期试验的结果,这个明轮船虽然比起以前的船要好不少,但缺点也比较明显。
  第一,明轮船的结构比较笨重,特别是遇到风浪,明轮叶片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使船舶不能稳定航行。当然,这一点,在内河上航行的话,遇到这种情况的次数会少一些。就算有,也不算是问题。毕竟能有这么大的风浪,以前的那种船也一样会有问题的。
  第二个问题,是明轮的叶片使用时易损坏。明轮转动时有一半叶在空中转动,不仅增加了船的宽度和航行时的阻力,而且当它在码头上停靠时,与两旁的轮船很容易发生碰撞,既影响自己的安全行驶,也存在着擦伤别的轮船的可能性。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水草一类的缠绕物绞住明轮的叶片或轴,明轮就有失去转动的可能,这种问题就比较致命了。
  正是因为明轮有这么多缺点,大明早年就有的明轮,就没有推广使用。当然了,如今用蒸汽动力替换了原本的人力踩踏这种方式,是能让蒸汽明轮得以重见天日,有使用的好处。
  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因噎废食,当即下旨,蒸汽明轮船继续建造,可以在京行大运河,以及黄河长江的部分航段进行运用。同时,也试着建造海上的明轮看看。
  另外,蒸汽驱动的螺旋桨船,也不能中断试验,有困难克服困难,一定要把螺旋桨船给打造出来。
  为此,崇祯皇帝还提供了不少建议给他们参考,毕竟有后世的见识在,而且好歹是大学毕业,学过的东西多,有些原理也是知道的,总能说上一说。
  才视察完了这些,大年三十就到了。
  崇祯皇帝也就给自己放了假,好好地过个年再说。
  至于崇祯二十一年的计划,他打算专注内政,不打算再扩张。至少南洋还需要稳固,洞吾的造船厂也不可能那么快建好;西北那边,也要给洪承畴时间去整编,不可能马上西征。
  当然了,这个不扩张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倭国。崇祯皇帝通过豪格身上的窃听种子知道,这个“神级密探”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把倭国已经闹腾地不行。
  没错,此时的豪格,正在经历人生三大喜事之一。


第758章 豪格之威
  在这崇祯二十年的这一年内,豪格在明奸鲍承先的建议下,如愿以偿,突袭京都,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
  德川幕府当然知道控制天皇的重要性,因此在板仓重宗逃回去之后,德川幕府调集了会津藩的保科正之所部,放弃了威慑其他大名,专门进攻京都。
  然而,豪格又怎么可能放弃到手的肥肉,在这一年内,和德川幕府大小战事打了二十多场,最终德川幕府担心实力损失过大被别人坐山观虎斗吃了他这个幕府,不得已退守江户。因此,豪格算是坐稳了京都这边。
  随后,还是明奸鲍承先,又向豪格建议,强娶上一代天皇,也就是明正天皇。
  之所以说是强娶,是因为这个明正天皇,她的外祖父是江户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她七岁接受父亲让位,而继位为女天皇。不过在二十岁时,就把皇位让给异母弟弟,也就是如今的天皇后光明天皇。
  就明正天皇本人来说,她当然是愿意和德川幕府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是看着天皇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爱新觉罗给控制。
  然而,豪格控制了京都,只要对他有利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顾忌什么。反正明正天皇才二十三岁,未婚,他豪格如今也是没福晋的人。
  再说了,只要对他有利的,哪怕明正天皇此时是个老太婆,还是有丈夫的人,他都能去娶到手。
  于是,在这崇祯二十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他豪格迎娶明正天皇的日子。
  所谓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洞房花烛夜,就是豪格此时在经历的。
  不过此时的他,虽然已经到入洞房的时间了,可他却不在自己的新房里,而是在厢房和自己的人在密谋。
  就见豪格在问他的手下道:“如今这个婆娘,我已经娶到手了,接下来,什么时候让那狗屁天皇禅位给我福晋?”
  没错,强娶明正天皇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把天皇的位置,再重新夺回来,让她福晋重新当天皇。这样一来,他是天皇的丈夫,掌控能力就更强了!
  不止如此,还有第三步,就是回头明正天皇再禅位,对象是他豪格本人,从而完成他豪格当倭国天皇的最终目的。
  此时,听到豪格问话,鲍承先便恭敬地回答道:“主子还是要有点耐心,至少等个把月再看看,吃相太难看的话,恐怕会引得倭人强烈反对也不好。”
  图尔格倒是不怎么在乎,对豪格建议道:“以主子的能耐,把这个倭人婆娘收拾得服帖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什么时候禅位还不是主子说了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