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如果还是之前情况,自己只是以巨济岛为根据地对敌的话,还是有点担心的。可如今已经背靠朝鲜,还有李定国所部能依赖,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的。
  至于井伊直孝,呵呵,老子还是海盗王呢,谁怕谁!
  “大哥,我走的时候给德川家光留了一封信,让他亲启的,他要是看到了,估计会气得吐血。”郑芝豹禀告完公事之后便叫了大哥又说道,“不过如此一来,他肯定能猜出来,大明水师这边,还是大哥在统领。大哥觉得,这有影响么?”
  郑芝龙听了,稍微考虑一会之后,便宽慰他五弟道:“无妨,当初皇上都担心倭国那边猜出来,因此让你提前撤离。不管怎么样,倭国猜到了就猜到了,我倒也想看看,倭国知道是我在统领大明水师之后,他会有多重视?”
  郑芝豹听了,便心中释然了,当即高兴地说道:“大哥,你不知道,我留着的信,绝对能让德川家光那个小矮子吐血,指不定还会折腾他们官场,最好搞得他离心离德,如此一来,我也算是把之前在京师时,锦衣卫指挥使李大人的提点,学以致用了!”
  “哦?”郑芝龙一听,就想问问当初李若琏教了他什么,不过回头又一想,自己去打听锦衣卫内部的事情,好像超过了自己的职权范围,这可不能有。于是,他立刻改口说道,“好,李指挥使乃是陛下心腹,你一定要好好听话,好好地为朝廷效力知道么?”
  “这个是自然,你不知道啊,我在哪信中……”
  就在郑芝豹给他哥炫耀他怎么气德川家光时候,远在大明京师的崇祯皇帝,已经通过他们兄弟俩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还有李定国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对朝鲜这边和倭国战事的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对于李定国和卢大所部万余兵力,最终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得在朝鲜的倭军全军覆没,说实话,崇祯皇帝是有点意外的。没想到除了自己这个百战百胜的统帅之外,其他将领打仗,其实也是不错的么?如此一来,至少暂时,自己是可以不去朝鲜战场了!
  然后他又以旁观者的身份,仔细地分析了一下朝鲜那边的局势,崇祯皇帝感觉,朝鲜北部这边,可以暂缓经营,而朝鲜南部作为对倭国交战的根据地,还是不能像如今这样荒废,至少汉城平原那边什么的,都重新种植粮食,都能减轻很大一部分后勤压力。
  而且,从郑芝豹带回来的消息看,倭国德川家光的贼心不死,在拼老命想继续增兵。如此一来,就怕郑芝龙和李定国那边压力太大。
  这么想着,衡量了下可能的后勤压力之后,崇祯皇帝便立刻给卢象升下了一道旨意,让他领兵前移,去朝鲜南部坐镇,以应付可能的战局变化。至于大军所需要的粮食,济州岛那边可以供应一二。另外,从京师起运的一批冬装和粮食也已经通过天津港发出去,应该能赶上朝鲜南部的朝廷大军过冬。
  这道旨意,最终是用飞鸽传书到达辽东,这样速度上就能达到最快。指不定卢象升领兵南下,还能去凑凑热闹。毕竟一路上再无战事,又是骑军,推进迅速。
  忙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又下旨招来了一直在当太子陪读的郑森,也就是被他赐名了的郑成功。
  在郑成功见礼的时候,崇祯皇帝细细地打量着。此时,郑成功已经二十一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英气勃勃之下,却也有沉稳之风。
  对此,崇祯皇帝大体上还是满意的,因此,等郑成功见礼完毕之后,他便微笑着说道:“朕听说你更喜欢领兵打仗?”
  原本郑成功接到旨意觐见,心中就在猜测,该不会是自己在太子陪读中对有关自然学识的学习,被宋应星之长子宋士慧比下去之事,皇上知道了吧?
  因此,在一听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他顿时脸色一红,感觉真是这事,连忙恭声回奏道:“属下从小耳濡目染,听到更多的是海上纵横之事,听说将来大明水师会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属下确实对于海事更有兴趣!”
  他是太子陪读,又是郑芝龙的长子,因此有荫锦衣卫百户。当然了,这个锦衣卫百户,其实只是领一份俸禄,是皇帝对于有功文武大臣子女的一种奖励。因此自称属下,也能将就,毕竟锦衣卫是皇帝直属亲军。
  而他所说大明水师将来更有用武之地这事,不但来自于郑芝龙对他的训导,还有崇祯皇帝在上一次阅兵时候,把水师放在了压轴位置所引起的猜测。
  此时,郑成功面对崇祯皇帝,不敢否认,便据实回答了。
  在他看来,崇祯皇帝非常关注这自然学识的学习,甚至还表扬了太子,让太子都“不务正业”,一直在从事自然学识的学习。而自己这么另外,隐约表达出不想学,很可能会招来皇帝的训斥,让自己好好学习之类的。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微微一笑道:“人各有志,朕是不会勉强的。不过你既然喜欢,那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便是!”
  一听这话,郑成功不由得大喜。不过他还没得及说什么,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说道:“你父亲在对倭战事中立下大功,朕一直寻思着,你家在海上的天赋,可不能埋没了。如此,朕派你前往福建水师中任海防游击如何?”
  之所以这么安排,崇祯皇帝其实是有几个考虑的。
  第一,这个时代,还没有武备学堂,领军打仗的本事,多是世代家传。而这,也是当初朱元璋规定军户世袭,武将世袭的原因之一。不能否认,郑芝龙是个海战高手,他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绝对会比其他普通人,更了解海战一事。
  第二,福建水师说起来是官方的,但其实还是郑家的船队。如果派别的将领去统领的话,并不是特别稳妥。而派郑成功过去,却不会有什么波折。对于朝廷来说,或者对于崇祯皇帝来说,郑成功是少年时候就在京师培养的,对于朝廷的忠心,那肯定要大于其他郑家子弟。对于他来说,这也是有利的。
  第三,提拔郑成功去掌管福建水师,也算是对郑芝龙立下军功,还有郑家源源不断的从南洋购买粮食支援朝廷这些事情的奖赏。
  当然了,这些都是暂时的措施,等差不多把大陆上的事情理顺之后,不管是哪支水师,都要绝对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行。开办武备堂,培养军事人才,就是势在必然之举。
  这些事情,郑成功自然不知道,此时的他,一听崇祯皇帝的话,顿时,非常意外,有点不敢相信地抬起头,看着崇祯皇帝的脸上,写满了惊讶之意。


第621章 时代已经不同了
  不过郑成功很快回过神来,当即大喜过望,就生怕皇帝反悔一般,连忙抱拳领旨道:“末将遵命,定不负陛下之厚恩!”
  崇祯皇帝听得点了点头,在他的打算中,估计明后年开始,自己的重心就要南移了。不管是平定西南的土司之乱,还是虎视南洋,都是接下来的重点。郑成功这一步棋子,就是先下了,回头可以用到。
  在郑成功兴奋地领旨退下时,崇祯皇帝自然不会忘记给他赏赐的甲级窃听种子。有这个金手指在,就算是郑家的船队又如何,还不是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忙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就又开始关注西南的土司之乱了。
  从马祥麟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可知,在白杆军撤往昆明之后,各地土司已经蠢蠢欲动,就马祥麟那边目前收到的消息,云南已经又反了两个土司,并且沙定洲的军队也出了阿迷州,重新活跃了起来。贵州那边,也已经反了一个土司。
  虽然崇祯皇帝的打算,就是把那些有反心的土司给逼出来,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想把土司之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根据时间推算,如果继续有土司想造反的话,估计再有一个月时间也差不多了吧。再接下来,自己平定辽东建虏的消息,会越加清晰的传到大明西南这些偏僻地方,那个时候,还没造反的土司,估计就吓得不敢再反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决定给陕西的三边总督郑崇俭去一到密旨,让他整军备战,等旨意一到,就能立刻领兵经四川前往云贵一带。
  另外,北方草原,至少目前都已经打服了蒙古部族,也就漠北三族还没有准信。因此,原本非常重要的宣大总督一职,就显得有点多余。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在考虑之后,便决定撤宣大总督,陈奇瑜就任新设云贵总督一职。并且也给云南临近各省发去旨意,要求整顿卫所军队。
  所有的一切,都为将来剿灭云贵的土司之乱做准备。
  ……
  崇祯皇帝在忙着这些的时候,朝鲜半岛这边,终于又有了新变化。
  在对马岛靠倭国这面海上,浩浩荡荡地出现了无数的战船,那些飘扬着的太阳旗,向所有人宣告这是倭国的水师。
  众多战船护卫着的旗舰甲板上,摆着一把太师椅,坐着一个胡子花白的倭国官员。在他的身后侧,站着十多个倭军大将。
  此时,对马藩藩主宗义成就跪在这个花白胡子的倭官面前,带着讨好地笑容说道:“属下迎接大老大人来迟,还请大老大人赎罪!”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