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越听越奇怪,卢象升心中就纳闷了。这次的战事,就等于是大明和建虏的决战。再怎么样,肯定是有激烈的战事吧?可是,这人却说根本就没怎么打仗,而建虏就伤亡惨重了。难道是皇上撒豆成兵,所以官军这边就是看戏没怎么打仗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被卢象升又驱赶掉了。不得已,他便让这人把整个经过,详详细细地说个清楚。
  这个人所知也有限,就他的角度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口述么,难免和事实有些出入,有的地方就夸张了不少。不过在卢象升面前,他却也能见微知著,再根据他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一分析,便大概明白了皇上到底是怎么打赢建虏的。
  一想明白了这点,卢象升不由得大是赞叹。他敢肯定,皇上的几次战事,包括这一次,都将成为后世经典的战例被后人所提及。
  试问一下,在以前的时候,以少打多之时,可有如此战损比的大胜?
  都说本朝武将戚继光打仗,是历朝以来战损比最低。然而如今,当今皇上展现了带兵打仗方面的天赋,这战损比最低的位置,就得由皇上来坐了!什么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在皇上这里根本就不存在。
  想到这里,卢象升想起自己打得平壤之战,不由得非常地惭愧!那一战,他都把东江军给打残了,亏了皇上补兵补饷,养了一年多才算恢复了一些元气。
  卢象升想着这些,转头看向城外,忽然就感觉,这天,这地,都变得亲切起来。以后,这里又将重归大明了!
  皇上用得釜底抽薪之策很成功,一下便断了建虏的粮仓。建虏就算逃回去了很多人,这个冬天对他们来说,也绝对是个灾难!
  接下来,应该不会再用兵,就等着明年春暖花开了。对于这一点,卢象升心中是有把握的。
  果然,就在傍晚时分,崇祯皇帝的旨意便传到盖州,要他这边准备,安顿降卒,剿灭剩余辽东建虏的事情,就等来年再说了。另外,崇祯皇帝也要班师,让他通知水师,准备运兵回京师。
  ……
  此时,在耀州驿,崇祯皇帝反而比战时还费脑细胞。
  这古代打仗,其实最怕是劳师远征,不是说兵卒劳累,而是粮草物资供应困难。就这时候的交通,运到目的地的粮食,估计都没有路上消耗掉的多。船运则要好些,可同样是要消耗不少粮食,还要担心沉船问题等等。
  因此,古代时候,百万大军什么的,那简直就是扯淡,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后勤能力,能保证百万大军的粮草物资供应。
  而且,每次看古代战事,断粮道的事情,往往都是最为致命的。远得,比如官渡之战的乌巢战事,就是决定性的一战。而在原本历史上的松锦战事,洪承畴所部明军最终败给建虏,也是因为粮道被断。
  要不是粮草问题的局限,崇祯皇帝当然愿意“宜将剩勇追穷寇”,就一战把辽东都收复得了。可是,粮食有限啊,战线再继续推进,粮草消耗就更大。而辽东这个原本就贫瘠的地方,被自己之前的战略打击下,基本上连野菜都难看到了,根本没法就地补充。
  所以,崇祯皇帝也只能是先班师回京。
  派去追击建虏的骠骑营已经有回报,说建虏把海州烧了,直接退守鞍山驿堡。
  这个消息,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种子反馈回的消息,就已经知道了。因此,他并不吃惊,很快就做出反应,继续留了五千左右的骠骑营驻守辽东,听卢象升的指挥,其他部队,全都班师回京。
  “呀,只是可惜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离开耀州驿之时,崇祯皇帝感慨了一句,“这个阿济格,真是太败家了!”
  不过,幸好是每次打赢战事,系统都会送窃听种子。因此,他也就这么感慨一句而已,心思便很快转到了京师那边,首辅薛国观有问题要自己回去解决了。


第521章 赶紧救啊
  锦州,自从塔山被毁之后,就是关宁防线最前沿的大明城池。
  蓟辽总督洪承畴如今就在锦州,亲临第一线,等待前方战事的的结果。
  他要等的,是两处地方的消息。一是吴三桂所部去辽河平原接应孔有德,解救被掠的大明百姓;二是皇上那边的战事。
  虽然他也有派出夜不收,可从前段时间以来,建虏探马的力量得到加强,并且进逼锦州附近。
  洪承畴就知道,怕是皇上那边要进行大战了。只是很可惜,自己手中的兵力守城有余,进攻不足,没法给予皇上以策应。虽然同样领兵打仗,可自己终归也只是文官而已,不像那个卢象升,更像是武将,能亲自上阵,领军冲阵。如此一来,卢象升之军,更具进攻性,而自己,则偏向守护一侧了。
  要是有可能,洪承畴当然希望随驾身侧,一起征战建虏,这样能为他以后仕途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对此,洪承畴是非常遗憾的。
  不过好在自从担任蓟辽总督之后,至少去年的草原之战,是由自己这边发起,功劳也算是可以,才没有让卢象升一人专美。相比较而言的话,当初的三人中,应该算孙传庭最碌碌无为了吧!
  想到这些,洪承畴的心里又好受了一点。自己这边,也不是一直干坐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至少从宁远到山海关一线的粮田,在自己倾注了心血之后,收成也还算是可以。就如今而言,大明还是一直要以农事为重才行,这是根本……
  他正想着,忽然,城外传来急促地马蹄声。
  坐在箭楼里的洪承畴,一听就知道有急事,便急步行至窗前往城外看去。
  果然,有一名夜不收正飞驰往锦州而来。
  看到这情况,洪承畴心中一紧,有点担心,千万别出事?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白担心了。
  只见那名夜不收离城近了,开始减速等待吊桥放下之时,就已经大声吼开了:“回来了,救回来了,吴大帅所部救人回来了……”
  一听到这喊声,顿时,锦州城头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当初,吴三桂所部就是在锦州待命,得到皇上飞鸽传书的旨意之后,就立刻出发,绕道草原去救人。当时,那可是大手笔,轰动一时的。两万来匹空马被吴大帅带走,只是为了去救人。这种事情,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锦州的军民,他们的人心当然都是肉长的。被掠去的大明百姓,要是能被救回来,他们当然是高兴的。在皇上不惜以身吸引建虏注意,又用如此大手笔去救人时,这个救人的事情,就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了。很多人,哪怕平时不关注自己家以外事情的,也开始关心起这个事情来了,这也算是一种舆论的作用吧!
  不过自从吴大帅走了之后,锦州就封城了,他们也只能在锦州城内讨论而已。说实话,要远到辽河平原那么远的地方,把几万百姓救出来,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担心,怕路上出意外,怕被建虏追杀等等。
  这时候,突然听说几万人被救回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让无聊的他们,顿时就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狂欢起来。
  洪承畴当然也是高兴,立刻传令,让城内烧火做饭,要给历经苦难回家的大明百姓,好好地吃上一顿。
  在他命令传下去没多久,隆隆的马蹄声,犹如天边的惊雷,从极远处隐隐传来,慢慢地越来越大,甚至连地面都感觉到隐隐在震动。
  城头上,洪承畴走出了箭楼,靠近着城垛,循声远望。
  只见在远处山脚拐弯处,先是出现了穿着红色鸳鸯战袍的明军将士,至少有百来骑,开道出现。在他们的身后,则是骑在马上的各色百姓,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欢呼起来的城头守军,慢慢地都安静了下来,这辈子,估计也就只有一次看到这种场景的机会吧!
  离锦州越来越近了,城头上的人,也能看得清楚。他们发现,这些百姓,一个个虽然都是年轻人,可都是瘦骨嶙峋,一看就知道他们经历了不知道多少苦难。
  不过此时,这些骨瘦如柴的人,抬头看着飘扬着大明旗帜,站满了官军的锦州城时,一个个都是开心地笑着,不少人在笑着的同时,还流下了泪水,怎么擦都擦不掉!
  谁能想到,这辈子还能回来,还能回到大明的地方!
  不少百姓到锦州城外之后,翻身下马,跪在地上,伏下身去深深地吸一口自家泥土的气味!不管怎么样,这里泥土的气息,就比充满膻腥的辽东泥土要好闻得多了。
  经过确认没有问题,吊桥放下,一队队的明军将士排列两边,放这支风尘仆仆而来的队伍入城。
  看到经过自己面前入城的百姓,不少明军将士不约而同地会对他们说道:“回来啦!”
  “回来就好!”
  “好好歇歇,放心好了,没事了!”
  “……”
  如果在以前,他们可能会冷血,会因为看惯了生死离别而变得麻木不仁。
  可是,如今是皇上费劲心思救了人回来,这其中的人心暖意,同样是能干扰人的。这和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其实是差不多的。人类内心原本所拥有的同情善良之心,就都表现了出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