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可以说,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推广,远比想象的要顺利地多。崇祯皇帝看到时机合适,就宣布在两京十三省的省会设立大明皇家银行分行,允许异地通兑。也就是说,可以在京师存入银子,得到一张存单,到其他各省把银子提出来。当然,如果信任度足够多的话,也可以得到对应数目的大量银票。这种事情,也只有像大明皇家银行才有这个实力,包括原来晋商所开的钱庄,也是没有这个实力的。有了大明皇家银行在各地开设分行,可以想象,必然能极大地方便异地经商。
  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崇祯皇帝便再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又再次引发了所有大明百姓的关注。


第208章 这脑洞
  “陛下,这怕是不合适吧?”首辅薛国观第一个提了反对意见道,“虽然如今朝廷是有点钱了,可这也只是一锤子的买卖,要是连这种事情都要花钱的话,这钱估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的啊!”
  一边的卢象升听了,也是奏对道:“陛下,此事一旦开了口子,那以后怎么办?其他差役怎么办?微臣以为首辅的顾虑,还是要考虑下的。”
  孙传庭也在,同样站出来反对道:“陛下,这可不止我大明朝是这样的,就算以前的朝代,也都是如此,何至于破例呢?”
  崇祯皇帝见自己的几个心腹臣子都反对,不由得低头想了一会,而后抬头对他们说道:“诸位爱卿说得也是有道理,那这样好了,朕就退一步,皇家所用工匠,就按朕说得办,其他的,就还是按照原来的办,如此可以吧?”
  刚才的时候,他向自己的心腹提出,废除现在的劳役制度,包括工匠,不再是无偿要求各行百姓为官府做事,而是改为薪酬制。
  自古以来,百姓的负担就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税,一个是役。甚至可以说,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有的时候,役要比税大多了。因为这个役,不管是什么,押送粮食,修路,兴修水利,甚至是当衙役等低声差事,都是属于役的一种,要是轮到了,就要无偿去做。
  有些大的劳役,比如修长城之类的,很多人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哪怕不是修长城,只要官府不仔细一点的,很多劳役,也很难安然返乡。
  不过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之后,一切都可以折算成银子。包括役,也是的。只要交了银子,就可以不用服役。
  但不管怎么样,役这个东西,就是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官府的运转,也要靠着役和税这两条腿才可以的。可如今,崇祯皇帝却突然提出,要废除这个无偿役,改为薪酬制。对于后世人来说,这个不要太普通,可对此时的人来说,却是一件非常让人震惊的事情。
  因此,哪怕是他的心腹臣子,包括薛国观、卢象升和孙传庭,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对于这一点,其实崇祯皇帝有料到了。只是对于古人的态度,他多少有点没把握,就试着提出来,如果能接受,那就是最好了,不能接受,那他可以退一步。
  刚才之所以还考虑了一会再回答,是因为他原本是想回答薛国观的问题的。
  如果废除了免费的役,那所有的压力就都在这个税上面。按照这个时代的人来理解,光靠税是不可能支持朝廷的运转的。但对来自后世的崇祯皇帝来说,却完全不是问题。只要大力发展商业,各地沟通有无,就能极大地促进各地的生产力。只要商业总量提升上去了,那么在商业税方面以及商业发展所带动的各地产业税收的增加,就能弥补役这一块的免除。甚至他已经在计划内的打算,也能给朝廷,给他带来足够的利润来支撑朝廷的运转。
  不过崇祯皇帝最终考虑到,这些事情,对于古人来说,解释起来还是有点难。与其浪费口水,不如先做个试点,以此来推广,遇到的阻力应该能大大减少。
  要不然,再好地政策,下到地方执行后,以华夏人的聪明才智,都能给你解读并执行到一个你怎么样都想不到的歪路上去。
  这一点,历史上已经很多次证明了。特别是国家越大,这种制度上的改革,就越是艰难。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让步了,薛国观看看卢象升和孙传庭,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后,才向皇上奏道:“陛下,此事一定要做么?”
  看样子,他们还是想再劝劝皇帝。
  崇祯皇帝听了,不得不再解释道:“朕问卿等,一直以来的劳役,百姓可有热情?能积极主动地去做事么?还是说,要靠官府的监督、鞭挞、强压才能完成该做得事情?”
  这个事情,都不用回答,在场的这几个封疆大吏,自然知道答案是什么。道理他们也都懂,只有和那些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他们的积极性才会高一些。比如说,兴修水利,本地的百姓就会比其他地方的积极不少。当然,偷懒的人也一样存在。这个,其实就是大锅饭的道理。
  崇祯皇帝不用他们回答,就接着又说道:“不说其他,光是朕之前巡查了兵仗局的工匠,就非常不满意。都是什么样的工匠啊!用不客气的话来说,就是一群混吃等死,在耗时间等着匠役服完。他们的水平,不用说,卿等应该也知道。那些有精湛技艺的工匠,都是出银子代劳役,才不会来服匠役。”
  看到孙传庭似乎想说话,他料到了,就看着孙传庭说道:“那对他们严加管束,敢偷懒耍奸就严惩,一如其他劳役一般地用上监督、鞭挞、严惩、强压等手段?”
  “没错,这样或者能让他们完成要做的事情,可也仅此而已了。”崇祯皇帝说到这里,面容严肃,看着面前的三个臣子说道,“可兵仗局制造的可是军械护甲,这种事情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卿等自己也说了,建虏的军械护甲就比我大明的要好。可如果反过来,我大明的比建虏地要好,那是不是能极大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有的时候,事情的真相其实很简单,但是,基于惯性思维,就不会再往深处想一想。可要是有人提了,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事情其实就这样,很好理解。
  “陛下,那或者给其奖励不也可以么?”卢象升听到这里,就又奏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奖罚分明这点,特别是这些带兵的大臣都能理解。不过他还是补充说道:“是可以,但真不是想要一锤子买卖,而是作为一个制度,长久流传下去。卿等想一下,如果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没有,那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去搏一个奖赏呢?因此,朕的想法,就是给他们发俸禄,让他们能衣食无忧,从而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军械护甲的打造上。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再给予必要的奖赏,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如此一来,朕就不信了,以我大明的人力,还打造不出更精良和厉害的军械护甲?”
  薛国观听了,第一个叛变了立场,立刻拥护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这和陛下给大明官员涨俸禄是一个道理!”
  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人看了他一眼,随后看向皇帝,都表示没有异议了。
  对于军备方面,他们两人绝对比其他任何臣子都要有感触。如果大明能在军械护甲的精良程度上压倒建虏,那对一个保定总督,一个蓟辽总督来说,压力会大大减轻。
  谁知崇祯皇帝却还没完,又接着说道:“朕的这个革新公布之后,当能召集大明最聪明的工匠,让他们衣食无忧之后的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准备让他们把自己所学的记录下来,形成一整套授徒的记录,把这个经验手艺传给其他人……”
  “收徒?”薛国观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
  或者也只有薛蛮子,才会在惊讶之余插话了。
  “对,没错!”崇祯皇帝不以为意,反而带着微笑点头道,“不过这个收徒,不是工匠私人的事情,而是官府的事情。就目前来说,是皇家出面。卿可以理解为类似县学,不过不是教授四书五经,而是军械护甲的打造手艺!如此一来,手艺便能传承下去,而不用担心失传。”
  他的这个说法,又是一种全新的东西了。皇家出面,类似县学,不教四书五经,而只是教工匠手艺,世代传承?
  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是没有的。哪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教授,那也是各自民间的行为,并不是官府,更不是皇家所创办。
  这种全新地观点,被崇祯皇帝一说出来,对卢象升等人便又是一个冲击。他们感觉,怎么今天皇上的想法一个接一个,全都是那么怪,可听起来,似乎又很有道理?
  看到他们在沉思的样子,崇祯皇帝便又补充说道:“后面的这个事情,也要建立在俸禄基础上,不但衣食无忧,甚至还能获得一些另外的东西,比如,见官不拜。甚至对于有大贡献的,可以封爵……”
  听到这个,薛国观等人不由得大为吃惊,连忙便先劝阻。区区工匠,竟然还要封爵,太骇人听闻了!
  不过崇祯皇帝没给他们机会,抢先解释道:“当然,这是朕得初步想法,这个爵位,不是我大明目前已有的爵位,而是类似先秦军功爵位的那种。创建一套匠人的爵位,给予其对应的身份和财富。如此一来,朕相信,不但他们的积极性会非常高,且会很主动地去创造新的军械护甲,也愿意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别人!”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