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此乃幽燕之地,常年兵祸连接,如今稍微平定一年,田地荒废尚未开垦,我们要做好开战的准备,就要提前准备物资。一旦开战,几十万的大军,吃喝用度、盔甲兵刃,靠临时运输,很难供应的上。”
  以前的大宋没有这个烦恼,因为他们打起仗来,经常忘了给前线补给,朝中的官老爷也不急,反正在他们看来,武人打输了仗比打赢了还好,打输了才好继续打压武人,实现本朝重文抑武的大好局面。
  神宗时期,宋军攻打到了西夏都城下面,生生因为没粮食,饿死了几万人,被人家打了回来。
  号称豪富的大宋,士兵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尤其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西军,才是惨中之惨。
  若非是史书明明白白记载,后世的人谁能想得到,一个富裕王朝的唯一能战的野战军,在与强敌对峙的时候,竟然有足足三年一颗粮食也没有领到。
  现如今杨霖当政,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他指着天津港道:“这里就是我们新筑的城池,取名天津卫,是上好的码头港口。如今运河刚刚起步,还不能投入使用,河北道路又阻塞难行,只能走海运了。”
  明堂内众人都怯怯私语起来,走海运不可避免就需要水师护航,如此一来在茫茫大海上,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宋的强大水师。
  这些人能够控制得住么……
  杨霖在朝中混的久了,一眼就看出这些人的想法,肯定是又在担心武人难以控制。
  不得不说,五代时候,武人压制的太狠了,也太猖獗了,导致现在这些读书人对武将的提防之心,甚于对异族的防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是天下大乱,其实他们完全多虑了。
  如今武将想要割据,也没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只有一群兵还不一定听他们的。你又不能给这些兵军饷,谁还会为你卖命,跟你造反。
  大宋对武将的防备,可谓是过犹不及,直接导致处处挨打。
  张商英却突然想起,前几天杨霖还找自己,商议组建南海水师的事。
  现在借口从江南往天津卫走海运运粮,这水师看来是势必会组建了,一抹忧色出现在张商英的额头。“文渊,走海路运粮食,难免需要水师护卫,你觉得澄海水师可以么?”
  杨霖心中暗道,你可算是问了,我等这句话半天了。他轻轻拧了拧手腕,道:“肯定不够,澄海水师要防备女真人南下,须知那女真鞑子合并了渤海几十万人,渤海人素来擅长造船。澄海水师要负责的是东海。至于其他航线,我准备奏请官家,新增设一支水师。”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现在你拳头大,你说了算。只有王朝立表示赞同,起身道:“若是组建水师,可从岭南招募兵马,那里土地贫瘠,沿海许多居民都是渔猎好手。这些人熟悉水性,训练起来事半功倍。”
  杨霖点了点头,福建沿海一带,土地实在是贫瘠的可怜。这些地方,就算是风调雨顺也收不了多少的庄稼,更别提有个灾有个害的了。好死不死的是,这些靠海的地方,隔三岔五就要出事、不是海啸,就是地龙翻身,到了大宋这种情况更是一直增加。
  大宋赶上了个不好的时候,黄河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恶化的,各种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论起倒霉来,仅次于赶上小冰河的大明。
  既然种地养活不了全家,沿海的百姓就要想尽办法另谋出路了。
  杨霖拍板道:“就这么说定了,我们一道上书,奏请官家。”
  众人纷纷腹诽,怎么就说定了,这不是正讨论着你就要拍板子了么。
  说归说,腹诽归腹诽,可没有人敢跳出来反对。
  海上水师太难控制,比陆地上的武人还要难以管理,张商英还想做最后的努力,道:“文渊,是不是等交趾的事完了,再组建水师。如今北方局势一触即发,交趾还有十几万兵马在作战,一旦宋金开打,就是南北开战,到时候补给只怕是有些相形见绌。”
  “两面开战有什么难的,我在幽燕主持战局时,西北黒……宋江还不是率领近十万的西北军汉,攻灭了喀喇汗王朝。”杨霖指着地图上,小小的交趾道:“这弹丸之地,绝对不能成为我们决策的掣肘。”
  交趾其实没有牵涉大宋多少的兵马,完全就是走的出钱资助他们的乱军,开始互相厮杀。
  方七佛如同皮影戏里牵线的人,指挥着无数的北交趾人,发疯一般地往南打。
  北地向来被交趾李朝歧视,再加上占婆海盗在这里无法无天,年年缴税的百姓也得不到李朝任何的保护,早就憋着一股子劲要造反。
  张商英见劝不住他,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生出了一股退意。
  我老了……张商英心里暗道。


第524章 一言定宰相
  宣和二年,初夏。
  首辅宰相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张商英,告病还乡,皇帝三次下旨挽留,张相去意坚定。
  汴梁城郊,车马骈阗,青衣小帽的小厮猬集在各处,路边的凉亭内个个身穿紫金官服,俨然大朝会一般。
  杨霖捧杯道:“前番在此送蔡相归乡,恍若昨日,不曾想今日又要送张相离京。张相与我相扶至今,今日功成身退,杨霖惟愿张相儿孙绕膝,安享天伦。”
  张商英满脸笑意,他可不是蔡京,自己做了宰相近三年了,早在蔡京做首辅的时候,自己就是左相。如今江山代有才人出,再赖在位置上,怕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本官老朽,朝中正事却不可荒疏,诸公俱是部堂掌印,权掌枢要,国朝百姓安居,尧天舜日还要仰仗诸位,万万不可轻忽。”
  在场众人纷纷自谦,杨霖趁势一挥手,随他而来的杨三拿着一个画卷过来。
  “今日张相功成身退,区区画卷,聊表心意,还望哂纳。”
  张商英展开画轴,不由得惊道:“这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文渊,这……此礼太重了。”
  他嘴上说着礼太重,手里却紧紧握住,这幅画是王希孟一生唯一一副传世画作。
  王希孟一生堪为传奇,他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刚刚继位的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赵佶左右。
  皇帝赵佶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政和三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从此之后,再不动笔,也没有半幅画卷传出。前几年传来消息,王希孟英年早逝,二十多岁就与世长辞,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此画用笔敷彩精细,轻重浓淡生动活脱,灿烂艳灼,美不胜收,千里江山秀丽多姿,雄伟壮观。
  被大行家赵佶钦点为“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被赵佶赏赐给了蔡京,又被杨霖用重金购买到手。上面还有蔡京的题字,蔡京的字,在这个时候,也是闻名天下士林宾服的墨宝。
  张商英没有想到,杨霖竟然这么大方,乐得脸上的褶子都舒展了不少。
  “赏玩之物罢了,张相这几年着实辛苦了。”
  张商英作为杨霖一党中官职最高的,甚至一直比杨霖还高,这些年不知道替自己挡了多少的风风雨雨。而且杨霖也借机发出一个信号,本少宰永远不会亏待自己人。
  张商英卷起画卷,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交给身后的孙子。然后在家人的搀扶下,登车离去,与众人挥手告别。
  宰相辞官,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按正说如日中天的杨霖该当此位,但是他年纪还是有些轻。
  一直以来,杨霖也没有表态,众人的态度就暧昧起来。
  因为杨霖宫变,一举夺去开封府中枢大权之后,大力启用新人为官,拔擢年轻有为的官员,因此朝中很少有资历威望已经混够了,可以当宰相的人了。
  学士承旨的位置也一直空着,宰相的位子花落谁家,还得看眼前的年轻人的安排。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杨霖呵呵一笑,道:“时辰不早了,诸位都各自回府吧。”
  杨霖在马车内,眉头微微蹙起,这个宰相的位置太烫了。自己弱冠之年,若是贸然去做宰相,总觉有些不甚合适。将来领兵之人,岂不是人人都有了这个想法,不能开这个先例啊。
  反正是大权在握,不一定非要早早登上高位,还是继续闷头发育为好。
  这个宰相,就得选一个听话的就行,张商英虽然和自己是一党,但是政见上多有分歧。
  他是宰相,自己也不能太过强势,很多小的决策,实际上跟自己的意见是背道而驰的。这次张商英辞相,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在几个大事上的坚持,让这个大儒有些抵触。
  昭德坊内院,锦儿舀起一勺桂圆莲子羹,放到唇边轻轻吹了吹,喂给坐在一旁的杨天燕。苏凝香在给自己生这个宝贝女儿的时候,自己刚刚在幽燕取得大捷,顺手给取了这个名字。按理说这一代是天字辈,但是女孩儿不用,不过既然有了杨天爱,杨霖干脆就全都带辈好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