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相公。”
堂食非宰执不能享用,甚至有很多神怪故事,但每天宰执们的桌前最少十几样菜,哪能吃的完?当然是给在政事堂执役的吏员们分食,这也是一种传统了。
韩钟带头,其余宰执都是将自己眼前的饭菜挑一些出来赏人。
张广恩倒是轻轻一叹,徐夏商在时,由于老相国自己甚为俭朴,所以菜肴数量只有眼前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只有两三碟菜,宰执们自己够吃就行,这样当然不必赏赐堂下诸吏,虽然少了邀买人心的手段,但以张广恩看来,老相国在堂下吏们眼中的形象,未必比韩钟差上什么。
“诸位,请。”宰执们都是君子,君子是要讲究食不语,韩钟最后至,却是当先举筷,他的心情看起来相当不错,天子的防范由他去,不听话的秦王奏疏打回去就是,各路都在竭力供给中枢,并没有地方官敢和中枢打擂台去年诛除刘知远之后,韩钟的权势其实大有增加,中枢和地方的官吏都是对韩钟毕恭毕敬,概莫能外。
政事堂中,诸多服紫的大人物们开始端起碗筷,众人只听到叮叮当当的碗勺碰撞之声,还有杂役们蹑手蹑脚的在大堂内外奔走着,这座大堂就是大魏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核心,哪怕是天子日常办事见人的内东门小殿,其重要处也比不上这一座已经存在了二百多年的政事堂。
堂上铜仙鹤内点了熏香,香气弥漫着,在院落门外,三司,六部,各寺,曹的官员要么亲至,要么派官员在此等候,但在此时,宰执们用饭的时候,不管是五房堂后吏,还是舍人院的知制诰,还是等候传见的大臣,官吏,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等候宰相们吃完饭之后再进行传见。
在这个时候,整个庞大的帝国都仿佛停摆了一样。
不管有多大的要紧之事,也是无法打破这里的宁静,只是当众人静候之时,不远处却是传来马蹄得得之声。
清脆的马蹄声踏碎了皇城之中的宁静,也是打破了政事堂内外的安宁。
“是郎中令陈常得,他在做什么?”
“已经是期门令了。”
“还看不出来,手擎红旗,这是要去榆关催战了。”
“金牌退兵,红旗催战,这是太祖从国初时就立下来的规矩。”
“此前已经有枢密都承旨李秋实,兵部侍郎石安等奉命执红旗催战,在此之前,是用的内侍高班,然后用朝官,现在是派出太尉出兵,然后再派天子驾前的心腹大将执红旗而出,催促之意相当明显了。”
“将在外,天子之命有所不受,看来这一条是坚持不得了。”
“祖宗心法不也是有将从中御嘛。”
最后的话说之人引起一通微微的嘲笑将从中御是宣宗皇帝提出来的,其后在老哈河与渝水一带出征大将屡次惨败给当时的契丹和女真人的联盟,大魏在关外的部署由此崩坏,所谓将中从御,自然也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当今天子连宣宗的袍角都够不上,也谈将从中御吗?
“朝廷也是实在撑不住了”说话的是三司的人,摇头叹息之时,也是一脸的唏嘘。
“但愿是我大魏得胜!”陈常得已经高举红旗,在众多骑兵的卫护下离开,他是往燕京东便门去,从那里出城直接过蓟州,抵平州,出榆关,直抵大军军前。
在看到红旗诏使离开之时,不管众人心情如何,派系如何,不少人都是合抵双手,暗暗祝祷起来。
“大家都得咬着牙顶啊,我大魏好歹亿万生民亿万贯的收入,这种时候就是硬顶的时候,天子也实在是太沉不住气了!”
姚平忠在北伐大军的中军,这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武官,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洪松,其站如松,其立如钟,举手投足俱是有掩不住的阳刚气息。
其和种纪二人都是武进士出身,又是西北有名的将门世家,西北来的禁军之中,种,姚二家的军都指挥级别的武官就有十余人,其余军都虞候,军都副使,营指挥级别的,更是有超过百人之多。
倒不是将门把持,实在是百年之下,将门子弟要么自幼从军,在沙场上一刀一枪的搏功名,要么就是以武进士入仕,他们自幼学兵书,练骑射,考试之时比百姓子弟原本就高出一筹,只是将门子弟和宗室子弟互较高下罢了。
况且西北将门和京营将门,河北将门大有不同,别处将门世家多半已经腐化堕落,如江陵也有将门世家,甚至有子弟涂脂抹粉公然招摇过市,西门将门却是保持着质朴之风,子弟但知马上搏功名,用弓马替国效力
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骚
姚平忠和种纪俱在中军,倒并不是受到父执辈的照顾。
两人俱是以武进士从军,初授都头,过不久便升任营指挥。
两个青年将领都是弓马娴熟,被归在李友德麾下与东胡轻骑狗斗,游骑厮杀,魏军骑兵三万余骑分散在左中右三路,后来经李国瑞和李友德多次上疏力请,朝廷也知东胡游骑犀利,逐渐将骑兵大半归于李友德麾下,但魏军骑兵人数还是远不及东胡轻骑,从精锐程度来说,魏军除了将领级别的弓马娴熟,骑术射术武艺在东胡骑兵之上外,大半的骑兵弓马骑射俱不及敌骑,只能依靠铠甲坚实以少量骑兵与多数敌骑抗衡。
双方对峙时间越久,大魏骑兵的损失便是越大,数月缠斗,步兵损失不大,毕竟尚未合战,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而骑兵却几乎每日不战,不知道有多少大魏的忠勇将士,折戟落马,战死在这广袤无边的大地上。
雪落冰封,很多将士的尸首都不及掩埋,连种纪,姚平忠这样的营指挥,将门子弟,先后都是受了重伤。
种纪被箭矢射穿护甲,被铲子般的重箭重重射在前胸,断了好几根肋骨,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其面色仍是苍白如纸,因短期内无法恢复健康,种纪已经奉命撤离前线,可以暂且退职回家休养。
在数月的骑战中,种纪率部与敌骑过百战,斩首数十级,种纪自己亲手斩首十余级,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令人眼前一亮,不管是前方的诸多重将,包括几个太尉和招讨使李国瑞在内,俱知种纪其名,就算是京师两府和天子,也是知道这个种家三郎表现相当优异,是种家小辈中相当出色的一个。
其冷静,坚毅,勇敢,果决,诸多优秀的特色融于一身,如果不是受了重伤,不管是招讨使司还是岳峙等大将,还有种家的长辈,是断然不忍叫种纪在此时离开。
与种纪一起离开的还有数十名受了重伤的军官,此次从辽西海边登船,直抵津海,然后视身体情形分别安置,种纪并不打算回老家,其身体状态也暂不允许他长途跋涉。
姚平忠则是胳膊,大腿,胸腹,身上诸多地方无处不受创,且多半是长矛铁枪刺伤,最深处的创口在腿部,差点就刺穿大腿对姚平忠的评价和种纪是完全不同,种纪是大将之才,而姚平忠的勇武,暴烈,敢死,鲁莽,也是给诸多大将极为深刻的印象。
其率部与胡骑交战两月,麾下将士斩首过百级,近百个骑兵营,能斩首过百的,惟有姚平忠一营!
这样的战绩,不愧“姚疯子”之名,姚平忠的腿伤未愈,虽然本人不愿离开,以其现在的状态,也就只能和种纪一起,还有其余负了重伤未愈的武官一起离开。
眼前又有一个红旗使飞驰进入大营,四周的将士都是传来一阵嗡嗡议论声响。
这里是宁远城,距榆关二百余里,右侧是大海,左侧和前方遍布高山,宁远城就建在窟窿山等多座大山的隘口之处。
如果一个陌生人至此,看到的是右侧绵延无边的海岸线,四周和前方巍峨耸立的高山,只有新修的官道蜿蜒向前,直抵渝水之侧。
这里在秦汉之际时还是沼泽地,秦汉时人的记录很多,多半是将这一片路段记录为深可没过车轮,浅处又不能行船的湿地,当时公孙家掌握幽燕蓟辽,割据数十年,是汉末群雄中最晚被消灭的一家,其主要原因就是地理环境限制了大军的进入。
时光推移,地理环境也是发生了巨变,在此时此刻,榆关还是最要紧的关口,从榆关出关之后是大片的平原地区,沿着平原区向前二百余里便是宁远城,这座城池则是建立在谷口关隘之中,如果从高处俯瞰下来,就会发觉两侧的高山逐渐汇拢,中间的道路蜿蜒向前,最后都是在宁远城下汇集。
宁远城筑城成功,也是在将士们的奋勇厮杀拼斗之下方能成功,也是因为李国瑞早就下定决心要筑此城,大军云集出榆关之后,第一时间便是抢先在这里选址筑城。
骑兵和大量的重步兵沿两翼展开,轻步兵至高山半腰立寨守备,东胡人毫无办法,他们的大军只能老老实实的沿着山谷隘口前来,无法对魏军形成包抄或偷袭姿态,正面硬碰,正中魏军下怀,所以当时东胡彻辰汗并未下令强攻,只派出轻骑不停骚扰,在宁远城修筑完成,并且修筑了大量的辅助营寨和军堡之后,胡骑便如潮水般的退却了。
近来魏军主力已经陆续向南,前锋部队和少量的民夫在渝水一侧修筑大营,另外的兵马则是在西边的旧锦州城一带立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