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巡防营的厢军官兵们开辟出一条道路来,魏翼等人跟在郑里奇身后,也是成功抵得江边。
很多男子神色激动,妇人们已经激动的哭叫起来,不少人在咒骂之余,也是在默默祈祷,告慰被海盗们杀害的亲人们的在天之灵。
魏翼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太激动,毕竟他没有亲人死在陈于泰和他的部下手中,但当他看到一张张激动的脸庞,还有一张张激动到扭曲的脸庞时,心中还是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
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清瘦而精干,看的出来是一个很难暴露情绪的钢铁一般的汉子,黑色的皮肤,瘦弱精干,典型的常年在海上的福建人的形象,其脸部的线条如刀刻一般分明,现在其两手紧握,半跪在地上,当整船的海盗首级被搬抬下来时,这个汉子身体都不如由主的战栗起来。
当然不是畏惧,而是克制情绪到最高峰时的自然反应,这种反应和畏惧无关,只是尽量在克制自己。
魏翼的身体都差点儿跟着颤抖起来……他难以想象这个汉子遭遇过什么事,他也不愿意去想象。
当整筐的人头陆续搬抬下来,整个江边都被装人头的筐子堆满,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道在江边弥漫开来,人头都是面色狰狞,这倒是不奇怪,被砍下人头的那一瞬所有人都是面目扭曲,这才是正常的反应。
一筐一筐的人头陆续被搬抬下来,很多人焦急的打听着是否有陈于泰的首级……人心就是这样,虽然自家的亲人可能死在一个不知名的海盗刀下,但既然不知道是谁下的手,一切罪责当然都得算在陈于泰一个人头上。
“陈于泰的首级还在岐州港。”一个府衙的押司官大声道:“大府明早回福州府城,到时候会带着陈于泰的首级回来,南安侯和岐州知州吕问贤一起到府城,至安抚使司当面验看首级……”
人群中更是嗡的一下,很多声响一下子爆发起来,不少人直接嚎啕大哭,甚至是激动的不能自己。
“南安侯真是我福建路罕见的豪杰。”
“先杀陈于勇,再击败几千匪盗,上任不到两个月就斩了陈于泰,难以想象。”
“此前还有不少人质疑他在岐州争权夺利,不将心思用在诛除岐山盗之事上,现在可见南安侯是在暗中布置,可笑那些人真是小人之心。”
“可不是?我早就说过南安侯不是那般人。”
“宗室中要么膏粱子弟,要么就是罕见的人杰,南安侯是齐王之后最有能耐的宗室,也亏得人家一直将百姓之事放在心上的宗室,那就更难能可贵了。”
“齐王之后又有南安侯,我福建百姓还是有福。”
“现在天下有大乱之像,惟有我福建路不仅无大事,还剿平了为祸多年的巨盗,真是我等福建人的福气。”
“也不尽然……”有人疑惑道:“陈于泰身后可是有颜齐,刘旦,蒲行风,到时候巨盗前来,可是十几万人的规模,漳州被破,福州也未必平安,要是真的把大盗惹过来,也是天大的麻烦。”
“什么昏话。”这种论调在这个场景显然不合时宜,有人大怒道:“人家上你家烧杀抢掠,你说他身后有更厉害人物,有人击杀了这强盗,你反说他引来更厉害的,这是哪家的道理?就算没有蒲行风几个,陈于泰祸害我福建路岂又少了?”
“说什么昏话!”有人振臂挥拳,怒道:“谁说的,俺要揍他一顿。”
说话的吓了一跳,顿时走避了开去。
魏翼也是轻轻摇头,任何时候都不乏浇冷水,说昏话的存在,这等人也不必去理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公道在多半的时候自在人心,有时候错误的舆论和做法看似占据上风,其实只是多半的人处于沉默的状态而已。
当这种时候,正气上扬的时候,说不合时宜的蠢话不仅不会被人赞同,被人揍了也是纯粹的活该了。
码头上混乱异常,连带福州城里都是到处有叫好声和哭泣声,魏翼踏上一艘小船的时候,城中已经有人在放爆竹,也有很多人就在码头和江边点燃香烛,燃烧纸钱,祝祷着死在海盗手中的亲人,他们的大仇已经得报,可以安心重新投胎转世做人了。
魏翼的眼角有些湿润,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快意,心里也是渴欲赶紧见到徐子先,他要知道好友是怎么完成这样的壮举,他想着能早点听徐子先亲自说这件大事的细节,然后狠狠的夸赞好友一通,接下来要和徐子先举杯共饮,替徐子先庆祝,经过这件事之后,徐子先在福建路的地位已经是牢不可破,加上诸多盟友的帮助,短时间内掌握更大的权力也并不是难事。
魏翼将要任官,原本他的成就比徐子先要大的多,实权官绅之后,家资颇丰,徐子先还往他借过钱,他还记得徐子先开口时的模样,有些窘迫和难堪。
才隔了不到一年,现在的徐子先却是已经将魏翼和徐行伟远远甩开,落在身后老远,三人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在此之前徐行伟的家族已经告诫其要紧跟徐子先,魏家由于是官绅世家,说话不会那么明显和浅薄,但态度也是相似,只是略有一些矜持而已。
魏翼估计,这一次事情之后,怕是家族中的长辈提起徐子先时,也不会称其名字了,而是会以爵位相称。
尽管徐子先尚未完婚,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在很多大家族里不要说掌握全权,怕是连发声的权力都没有,可就是这么一个后生,掌握了南安侯府的全部权力,并且持续的战胜强敌,从几十人对抗二百岐山盗开始,到击败蒲家势力,在京师斩杀大参,回到福建两个多月就又斩杀了作恶十多年,横行不法十多年,欠下累累血债的陈于泰也终于授首伏诛,这样的丰功伟业,委实叫人难以想象,也是有一种风云激荡,英雄应时而出的想法。
和魏翼持相同看法的人必定会很多,以后徐子先在福建路的地位,势必会水涨船高……
怀着种种乐观的看法,魏翼踏上一只小哨船,浆手们划动船浆,奋力向岐州港方向而去,报馆对这些水手都出了重资,天黑之后江上行船当然有风险,为了抢第一时间的稿子,报馆也是投入了重注。
对魏翼当然是不讲钱,人情和政治才是魏翼或魏家最想要的回报。
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
天黑过后很久,齐王和郑里奇,萧赞等人俱都到城门附近验看了首级之后,齐王和众多福建路的大员们才分头折返各自的府邸。
虽然陈于泰的首级要明天才能被杨世伟和徐子先亲自带回来,但岐山盗全部覆灭已经是不可移的事实。
有一艘战舰和三百余人的海盗逃走,有一半多是泅水而渡,齐王已经以福建路大都督府大都督的名义发出军令,兴化军和漳州一带的驻守厢军出动,当地的官府要派出民壮至海边和江边巡查,发现海盗可以就地擒拿或格杀,务必不叫一人漏网。
同时派船只出海,至泉州和澎湖一带,谕令驻守的水师沿岸和在大海中派出船只巡航,发觉逃走的海盗战舰立刻剿灭,仓促逃走的海盗不会有多高的武备,人手也不足,只要能在海上发现当然就能将其消灭,前提就是在这个时代的茫茫大海上,发现一只海盗船的机率会有多高而已。
郑里奇和后来赶过来的林斗耀对徐子先当然是不乏赞美,这件事终于也是能叫林斗耀沾光,可以弥补一下去年江滩之战时其损失的威望。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南安侯府是齐王的宗室一脉,和林斗耀不仅没有什么深厚的交谊,反而有过争斗与不和。
但政治便是如此,既然林斗耀现在与徐子先已经和解,这一次的战功上报,徐子先也是明显的释放了善意。
先后知会了大都督府,安抚使司,提刑使司,加上福州府,该知会的一个也没有漏掉,从安抚使林斗耀到提刑使郑里奇,还有知府杨世伟,知州吕问贤,一大串的名单都会列于奏功的捷报之上。
对这件大喜事,特别是在京师变乱和北伐之前,会被天子和两府视为吉兆,特别是天子这种比较情绪化的上位者,经常会因为一时的激动就对某个官员心生好感……故去的刘大参就是其中之一。
林斗耀倒是没有指望因为此事就能趁势入京,但这总是一件好事,对他而言就是给自己的履历加上了扎实的一笔,如果京师要会推执政,由韩钟提名压阵,又有实打实的功劳在身,林斗耀的元随扛上一把清凉伞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的增加。
齐王心中委实高兴,林斗耀,郑里奇,加上一个杨世伟,就算萧赞偏向赵王一派,对于福建路连宗室和文武大员共同的决断,一个巡按使又能做出什么与众意相违的决断?
徐子先可以升官,爵位倒是没有太大指望。
陈于泰是福建路的痼疾,每任安抚使都想除之而后快,但毕竟只是一个两千余众的小规模的盗匪……两府和大多数人都知道,陈于泰的能力不是普通的盗贼可比,但从规模和斩首数上毕竟还是不足。
徐子先已经得以任同知岐州,提管马政,六千户食实封,对朝廷来说也是颇为丰厚的赏赐,就算有岐州港战功,想升任国公也是没有可能……就算韩钟也不会支持,双方在京师的合作韩钟已经通过各种手段表达过谢意,对政客来说,人情处理完了就不存在人情,韩钟和天子之间只是维持着脆弱的平衡,如果韩钟明显的倒向徐子先一方,对京师的政局来说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