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储位之争,文宗之后五支嫡脉的竟争,没有温情,没有退让,京师之事,原本是赵王意图彻底铲除吴国公和南安侯两脉,使赵王一脉稳稳把持住储位,就算天子无子,赵王一脉的地位也不会受到威胁。
但吴国公徐子诚这蠢货是被赐死了,徐子先这个更大的威胁不仅安然无事,还加官进爵返回福州,可想而知,赵王的攻击不会停止,只会变本加厉。
“有我在,他没有办法给你乱命,或是削减你的钱粮,或是调走你的部属,对南安团练也没有办法取消……”齐王道:“此许乱来的小手段,只叫人恶心,能劝则劝,劝不下来,只能见招拆招。”
“小侄无可不可。”徐子先答道:“明日就去岐州上任,些许小手段,小侄不放在心上。”
就是说,对劝说赵王,徐子先并不抱什么指望。
“去岐州前,你最好去见见林斗耀。”齐王大有深意的道:“此前一些小冲突,于林斗耀来说已经是过去之事了,此前故意做出生份模样,是给赵王他们看,不必太过当真。”
徐子先若有所悟,看来政治人物转换立场相当之快,自己感觉和林斗耀已经撕破过脸皮,一直有冲突,所以回福州之后压根没考虑过与林斗耀和解,而此人居然通过齐王来致意,看来还是自己太过天真和幼稚了。
“你不妨做好打秋风的准备。”齐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岐州上中下三寨俱是厢军,具甲不全,兵器粗制劣造,你要一支强兵,首要得钱粮军械,你自家固然有钱,可是朝廷的钱不用在这等正事上,难道给那些无谓的人拿去糟蹋浪费?”
齐王的话语也是充满无奈,福建路年岁入千万贯,自己这边的防御却得不到满足,水师不得建,厢军老迈衰朽,兵器粗制滥造,将士不得充足钱粮,当然没有战意,也没有训练,这样的兵马,驻防守备都嫌困难,进取出战就更加不必提了。
厢军无钱,大都督府也无有钱粮,少量的财政余留和地方钱粮,武库的管理是常平使负责,常平使又对安抚使负责,齐王的意思简单的很,如果徐子先要见林斗耀,不妨想办法敲一些好处,否则见之无益。
“小侄明白了。”谈起这个话题,徐子先精神抖擞的很,当下向齐王拜谢,说道:“正愁缺一大批军械武器,这一下可是指了一条明路出来。”
……
徐子先当天没有去见林斗耀,也未去拜会别人,而是将跟随的陈佐才等人在一处,核计了大半夜。
第二天天亮,徐子先赶到安抚使司衙门拜会林斗耀,才不过辰时初刻,天虽亮了,太阳还有气无力的,林斗耀已经在坐衙理事了。
帖子一递进去,林斗耀立刻下令大开中门,他自己也到大门口迎接。
林斗耀还是和此前一样,精明强干,气势十足,因为是北方人身量很高,紫色官袍贴身平整,蹀躞七事整齐的挂在腰间。
韩钟本人很重仪表,他的心腹部下们也是差不多的风格。
林斗耀是正二品,徐子先是从二品,两人品阶上相差不多,而且徐子先不是空头国侯,身负重责,林斗耀开中门迎接略有过份,但从礼制上来说并无不妥。
两人相揖而礼,不同的就是徐子先要先揖,林斗耀还揖。
待进了正堂对坐,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林斗耀先开口道:“本官此前对南安侯有些误解,有过冲突争执,还望南安侯莫放在心上。”
徐子先肃容道:“些许小事,不过是出于误会,有何可言?福建路这么多年风平浪静,只有一个陈于泰跳梁小丑兴风作浪,若能除此人,安抚使上可慰天子,两府,下可对福建路士绅百姓无愧,岂不是美事一桩?”
林斗耀微微点头,心知眼前这个青年宗室的价码就是如此。
此前的事,林斗耀本人有些忌惮徐子先,加以打压,后来的事情,多半是因为赵王和蒲寿高而起。
两边并无深仇大恨,说起来林斗耀还一直在吃亏,其心腹韩炳中和罗致公已经被迫致仕和下狱,但先出手的就是理亏,现在徐子先开出的价码就是,帮着其搞定陈于泰,别的事可以不加理会。
林斗耀当然愿平岐山盗,这股海盗人数虽然不多,但一直为祸福建,两府和天子那里也都是挂了号的存在,平岐山盗可不是剿灭普通的两千余人的山匪,等若是实打实的禁军级别的野战功勋,不仅徐子先会因此受封获赏,便是林斗耀也会大有好处。
不一定能入京师,但此前的失分算是扳了回来,将来若有机会,仍然大有可为。
“南安侯若有要本官相助之处,安抚使司一定尽力相助。”
林斗耀愿意修复和徐子先的关系,这里头的原因相当复杂……最关键之处并不是徐子先和韩钟的短暂联盟,而是林斗耀已经发觉,蒲寿高靠不住,这个天方人心里根本没有福建大局,只顾着其家族利益,无视大局。
赵王也是一样,为了保住赵王府一脉的储位,赵王无所不用其极,此人若掌福建路大局,对林斗耀和整个福建路均是有害。
对林斗耀来说,他这个安抚使已经较为尴尬,相比其余诸路,福建的情形更为复杂,他时刻有大权旁落,甚至被撵走乃至下狱的结局。
相形之下,齐王更注重福建路的安稳,徐子先是齐王一手捧出来的,身后还有对韩钟无威胁的右相徐夏商,双方没有根本性的矛盾,相反在针对赵王,蒲寿高,还有稳定福建路的大局来说,都是可以合作的对象。
如此一来,林斗耀愿意与徐子先合作,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种合作也有范围和局限,林斗耀不会全力以赴,重要的是保留自己的实力……他的话已经是很明显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忆昔
“岐州上,中,下三寨,共有厢军营兵三千四百余人,上寨一营五百余人,中寨两营千余人,下寨三营数都,不到两千人,其中骑兵不足一都之数,用来当传骑,塘马,在各寨之间传递消息。岐州地方并不大,就是江口近海一大岛,南北三十余里,东西六十余里,有口一万七千多人,丁四千余,由于岛上平地少,山地多,东西至北有一半多地方为群山环换,岛上耕地只有六万余亩,多以菜田为主,岐州岛民,多半打渔为生,少半种菜至府城贩卖,岛民并不富裕,亦不算贫困,若是没有岐山盗为扰,岛民能至山上开荒种地,捕兽射猎,卖菜也不必绕道躲避,怕是光景都会好过许多……这些是民生上的事,由吕知州去操心。我要操心的是三千多厢军和如何剿灭陈于泰。按大魏军制,厢军每兵得铁盔一顶,矟一把,每伍披甲两副,每队弓手八,步弓长弓一柄,弦两根,箭三支只,双插一套。这样一来,是每什十一顶铁盔,八柄弓,长矟三,障刀八,队官披铁甲,每伍有皮甲或镶铁布面甲。可惜现在国用不足,厢军武备废驰,据我所知,岐州厢军,每队只有盔一顶,布甲或有或无,每哨才有一两副铁甲或皮甲,每都甲不满十,其余弓箭,弦,角,漆,羽等物,俱是缺额大半。每营应有一哨神臂弓,蹶张弩十,视情形拨付床弩,而岐山驻军不要说床弩,神臂弓也是一面也没有……”
徐子先说的嘴巴都干了,林斗耀心惊之余,对眼前这个宗室青年,心里真是生了忌惮之心。
先是寥寥数语,说了岐州驻军人数,然后点明岐州为陈于泰所苦的民政,再下来谈本朝军制,军械配合,岐州现状,如数家珍,令人完全忽略了其过于年轻的年龄,而生出信任,倚重等感觉来。
“南安侯请茶……”林斗耀一时没说话,而是叫下人奉茶。
徐子先饮了一口,放在一旁,对着林斗耀正色道:“伐岐山盗,水营不备,不可,兵马不练,不可,器械不精,亦不可。此盗,非江滩战时的乌合之众可比。”
“南安侯准备的如此详细周到,某还有什么可说的?”林斗耀皱眉道:“只是常平武库中也是难以为继……”
“算了,”林斗耀接着道:“叫苦没有意思,此盗盘踞岐州多年,威胁港口和海上船只,岐州百姓以为苦,福州和对岸的漳州百姓士绅更是恨其入骨。补足岐州厢军欠缺军械,拨付八牛弩都是小事,我只担心一点,蒲行风等诸盗听闻之后,当如何?”
“王直已经为我大魏节度使,康天祈在倭国掌握贸易,等闲不愿擅起刀兵。蒲行风,颜奇,刘旦三人,正在南洋和莫卧儿海面与泰西诸国交战,同时支持满刺加兼并三佛齐和兰芳诸国,其力俱用在彼处,又有多少人能至我大魏?数年之内,怕是他们不来找我,我还要去找他们!”
这般豪言壮语,一般人听了还会壮怀激烈一番,林斗耀却是面无表情,想了一想,说道:“能否令静海军节度使派一些船只,水师官兵,至澎湖一带协防一段时间?”
“如果要安定人心的话,也是应在岐山盗覆灭之后。”徐子先道:“在此之前,王大将军不会来。”
“本官明白了。”
王直就抚前后,诸大盗约束陈于泰等小盗不能为患,各人算是有了默契,当然也是和蒲行风被牵扯在南洋一带有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