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陈正志抱拳道“是我不谨慎,该打。”
徐子先笑道“也没甚打紧,说能在东藩经营出一番基业,谁能相信?现在林斗耀他们,怕是将这事当笑话来说。”
“林斗耀没有这么浅薄。”陈笃敬摇头道“当笑话说的人肯定会有,不过不会是林斗耀。说起来,明达打算何时去岐州上任?吕问贤派人到我这里致意过,说是明达有什么展布,他事事配合,不会掣肘牵制。”
“先父在岐州时,吕大人是同知岐州。”徐子先笑道“岳父大人当时是知岐州,吕大人同知,先君是防御使,当时我还年幼,不知道吕大人为官,为人如何?”
“我与你父相交莫逆。”陈笃敬缓缓道“和吕某人交谊寻常的很,也不好随意评判。”
徐子先闻言一笑,说道“岳父大人的话,我明白了。”
……
诺大的赵王府内,气氛十分紧张,空气中充斥着压抑的感觉,宫人太监们走动时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出任何岔子……这几天连续有几个太监宫人被杖责,有两个被直接活活打死,报了个暴毙,提刑司也没有来查,直接拉到城外埋在乱葬坟岗里头去了。
大魏的公侯是不用太监的,亲王也是可用可不用,很多在江陵的亲王家宅中和士大夫一样,也就有仆役和妇人丫鬟,不用内侍,赵王府的过百内侍有的是自己阉割,有的是京师赐下来的,却是普天下的独一份。
赵王心情不佳,主要还是因为京师的消息传回来。
“殿下也不必过于烦忧……”谋士李谷坐在赵王对面,侃侃而谈道“朝廷其实对徐子先并无信重,只是其把注码压在韩相公一边,两府要酬功,如果叫天子一意压制,反而容易给那些乱臣贼子口实,官家也是迫不得已……”
京师的消息传回来之后,赵王顾不得再藏身幕后,直接派人送急信到京师,令徐子威呈递入宫。
信中坦言对徐子先能力的担心,还有双方之间的争执冲突,请天子务必将徐子先强留京师,给以闲散职位,等于是看押起来,看起来给其酬功,甚至不惜国公爵位,但不能给其回福州发展的空间。
结果天子当然不允,爵位贵重,在天子看来,给徐子先加爵位岂不是如虎添翼?
再者不让他回福州,不是坐实了储君大位有望的传言?
徐子先这般人物,留在京师,天子怕是觉也睡不安稳,福州远在数千里外,其再能折腾,又岂能威胁到京师?
对生父赵王,天子向来尊敬倚重,但赵王的建言,天子以为太荒唐,直接驳斥,根本不允赵王于此事再上建议。
徐子威也是灰头土脸,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
也怪不得天子震怒,徐子威以赵王嫡长子,天子亲弟,期门令,执白虎旗率郎卫出宫,结果一无所得,大张旗鼓而出,偃旗息鼓而回,连带着天子郎卫都受到质疑,成了京师的笑谈。这件事之后,天子不得不一日拜四太尉,也是感觉郎卫虚有其表,恐怕真的遇事时,还是得指望京营禁军。
郎卫有此重挫,徐子威责任难逃,若不是其身份特殊,天子连期门令也不准其任,怕是直接能撵回福州来。
赵王经此挫折,原本就心情不佳,等徐子先从京师回来,加官庄实封户数,任马政提管,同知岐州,防御使,知寨全部到手,俨然已经是福建路的重要武官,地位比当年的徐应宾还要高的多,赵王心中的愤怒如野火般滋生,怎么也扑灭不掉。
对李谷这个谋士,赵王还是有几分客套,此时也顾不得掩饰自己,威严刚毅的脸色上除了愤怒之外,也是不乏苦恼。
赵王道“此子势大,与陈笃敬联手,齐王又在身后大力支撑他,难制,难制矣。”
李谷看看左右,花窗外只有几个侍卫远远站立,他沉声道“破局之法,一在釜底抽薪,二在捧杀之法。”
赵王心头一跳,看看李谷,这个中年谋士一脸严肃,显然是深思熟虑之后所言。
“釜底抽薪?”赵王板着脸道“你是说那位?”
“是的,他压制殿下也太久了,不要说有徐子先这个变数,就算没有,难道殿下就真的要等他慢慢老死?”
赵王面色大变,原要斥责,但心中却是忍不住盘算利弊,甚至是越盘算,越是觉得李谷的话甚是有理!
自己怎么没有早点想到此事?
“殿下此前是顾着亲亲之谊,不忍着手此事,现在这局面,若是再任由他们折腾下去,殿下在福州和福建路说话还有人听吗?陈家和大都督府,提刑司,都被徐子先拉了去,地方军州,也多半站在徐子先一边,其有人有兵,有官位钱粮,比起殿下这大都督府副都督,权势还要大过几分,再过几年,殿下身边无人可用,说话也无人听了,用武侯的话说,此诚危急存亡之时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杀
“先生不必多说……”赵王苍白着脸,竖起手掌道“第二策捧杀之法如何?”
“徐子先回来好几天了,一直未至岐州上任,在折腾搬迁流民至东藩之事,听人说,陈笃敬要和徐子先联手在东藩开垦棉田,可见他们的心思都用在东藩棉田上了,有钱有粮,还养着兵,就是要对抗大王,哪有什么心思真去剿杀陈于泰?徐子先此前一直宣称要剿杀海盗,咱们不如叫养着的几家报纸,连续刊文,提起徐子先过往的战绩,还有其说过的豪言,将舆论造起来,最好再提及徐应宾当年之事,舆论一起,想压下去也难,其想低调上任,与陈于泰不起大战,怕也是难了……”
“这招……”赵王有些犹豫,李谷的想法是没错,用舆论把徐子先抬起来,其长久没有动作,再以舆论质疑,对徐子先已经养起来的声望会是相当沉重的打压。
如果徐子先上套,也是好事,其为了名望声誉,那就只能和陈于泰死嗑到底,陈于泰岂是好相与的?两千岐山盗的战力,绝不下于一个军的禁军,重要的是地势,从海上来攻要强攻有守备的海滩,从岐山一面地势太过险峻,徐应宾就是栽在地理环境之下,被岐山盗伏击,大量军兵战损,事后被朝廷追责,弄的相当狼狈。
“陈于泰最近老实的很。”赵王沉吟道“其弟被徐子先所杀,也是忍下来了,是不是名过其实?”
“殿下,”李谷道“陈于泰纵横福建路近二十年,非精锐不收,其部下悍勇难当。河桥一败,是被徐子先打了一闷棍,非战之罪。这阵子岐山盗不出来,还是有王直要招安,各家谈好了约束部下不得轻举妄动。现在王直已经授节度使,我估计就算徐子先不去找陈于泰,陈于泰也不会放过他……只是南安团练也练的不错,固守不动,陈于泰考虑折损太大,一时半会的不会去南安,若是徐子先贸然去攻岐山寨,那就是他自寻死路了。”
赵王喃喃道“他不想动,就拱着他动?”
“是了。”李谷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说道“这就是将他放在火上烤!”
“好,此策可行。”赵王道“买通一两个主笔,再质疑一下,为什么徐子先回福州后,迟迟不去接印上任,其意若何,难道是惧了陈于泰?”
李谷觉得赵王有些操之过急,不过还是笑吟吟答应下来。
……
身材高大的黄来福站在八浆独帆的大哨船上,身体随着波浪在起伏不定。
由于哨船上人太多,导致船身被压的很低,波浪涌起,水花不断拍打,经常有水涌入船身,在行到江心一半时,船身里已经进了没过鞋帮的水了。
有一些百姓有些不满,或是有些惊慌,黄来福这样的老水手却是知道这点事算不得什么,在海上他们也会驾着这种哨船大小的渔船去捕鱼,一个浪过来,船身整个翻了也是常有的事,也没有什么要紧,众人在海里游水,将船再顶回去便是。
有一次,黄来福和几个人架着单桅小船,从泉州港下海,直抵澎湖,再至东藩,用一些农具,刀剑,银首饰,换了土著不少沙金回来,那一次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只是这等事太冒险,不说大魏这边转运使提刑司会严查此类走私贸易,就是海上风浪,水性再好,经验再丰富的老手,也是稍不小心就会葬身大海,将一身肉喂了鱼腹。
黄来福已经年过三十,江湖上讨生活感觉不易,他的弟弟黄来贵这两天着人写了封送到邵武军,说起南安团练之事,请他这个兄长赶紧到南安来。
黄来贵不是叫黄来福来当武卒,武卒待遇不差,但对黄来福这样的老水手来说,第一受不了那般约束,第二年龄大了,体能下降,训练时肯定有些吃力。第三,黄来福是老资格的水手,不仅在福州近海行船经商,在澎湖和东藩打过鱼,买过沙金,还曾随大船下过南洋,去过倭国,暹罗,真腊,三佛齐,满刺加,算是将沿海贸易圈跑了个遍。
这也是当时福州水手的常态,甚至是整个福建路的常态。
南洋各国移民,要么是广东人,要么就是福建人,除了这两处地方之外,极少有外地人,也是因为广东和福建对外贸易发达,而福建多山少田,人口众多,从唐末时就有不少福建人乘船出海,从此一去不返。
现在南洋各国,三佛齐和兰芳俱是汉人创立的国家,整个南洋的汉人有数百万人之多,除了南洋各国,缅甸,暹罗等诸国也有不少汉人,占其国家总人口的二成到三成左右不等。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