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这也是太祖定策,后人也不会轻易去违反。
这也使大魏国力最强时,藩属国也不算多的原因所在,毕竟没有好处,谁愿在自己头上凭白多一个婆婆?
被纳入大魏朝贡体系之内的有渤海,朝鲜,越南,占城等诸国,后来陆续加上暹罗和三佛齐,兰芳诸国。
一共也就是这些,倭国等诸国俱因为桀骜不驯,或是各种原因,并没有进入大魏藩属范围之内。
这也是兰芳遇到危急时向大魏求助的底气所在,若不是有藩属国的身份,大魏是理都不会去理。
但受制于国力,大魏对远在海外的兰芳和三佛齐诸国,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坐视其被满刺加攻打。
满刺加初兴时,受制于暹罗,曾经也进入过大魏的体系之内,不仅进入还相当恭谨,其国王曾三次来大魏朝觐,还有两位国王死在燕京,至今在燕京城郊还有满王陵,也是宣宗御赐兴造的王陵,规模不小,令满刺加举国感佩。
后来天方势力进入满刺加,满刺加逐渐游离于朝贡体系之外,到其国主改称苏丹,彻底信奉天方教派之后,与大魏便是彻底分割开来,现在更是趁着大魏国力衰弱,侵吞掠夺南洋诸国,其实满刺加不仅是侵夺诸国领土,对前来贸易的船只也多有抢掠,魏人船只当然不少,只是大魏连几个海盗也奈何不得,对满刺加就更加无能为力。
这些虚弱在此之前还只是一种感觉,当三佛齐和兰芳等汉人王国一起求助,大魏表示爱莫能助之后,算是真正被人发现,满刺加近年来攻掠兰芳甚急,已经完全没有顾忌,方少群所谓的罗方伯此来更加急迫,六年朝贡之期未至就请朝觐,就是明证。
而大魏朝廷也是相当尴尬,允许其入京师,无非就是再拒绝一次,朝廷简直丢脸到家,允其所请,又没有那个实力和决心,只能装糊涂,不允罗方伯入京,至于所请之事,着其至福州与大都督府诸王,并安抚使等诸司官员商议。
朝廷的难处,福州的大吏们当然也明白,以福州之力,既不能叫中枢改变主张,毕竟先北后南这是朝廷的战略核心,不会轻易改变。
而以福州之力独自帮助兰芳和三佛齐,朝廷当然不会反对,甚至会支持,但林斗耀和赵王等人,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海外藩属国,消耗掉福建路不高的实力?
说句难听的,赵王等人最为担心的事,怕就是与兰芳一交结,蒲行风,颜奇,李旦等人便攻了过来,那时候可是会焦头烂额,上得罪于朝廷,下不见谅于士绅百姓,真是前后作难,两头难讨好。
所以赵王等人,尽管雄心勃勃,对罗方伯的所请,还是只能四个字回复:爱莫能助。
“原来如此。”徐子先状极满意,笑着对方少群点头致意。
身边有一个智计超群,并且长期接触过高层消息的幕僚真是件大好事,最少方少群现在说的这些,李仪和傅谦,孔和等人怕就是不知道。
徐子先本人也不是太了解,毕竟他就算是转世重生,除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之外,对别的军政大道真的了解不多。
前世的他一个被人排挤的破落宗室,哪有什么消息渠道可言?
罗方伯就算是在福州呆上一年半年,把有指望的权贵都拜访到了,徐子先怕是永远都会在名单之外,根本没有被拜会的资格。
“其来拜会,对君侯是件好事。”
“凤岐何意?”
方少群微微一笑,意思是徐子先在装傻……不过他没有明言,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主上的。
徐子先确实是在装傻,他听完端底之后,心里便是只有一个念头,不管罗方伯要什么,要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先答应了再说!
不管能不能做到,或是做了合不合适,也是先答应了再说!
这样一个孤悬海外,以华人贵族为主的国度,其国力应该是和福建路相当,但由于贸易更发达,财赋自主,不需要上交中枢,其国力积累当然远在福建路之上。
而罗方伯是掌事的世子,麾下好歹有一支舰队,加上私兵有十万大军,千万臣民,这样的人和徐子先这种刚当上同知知州就叫部下兴奋无比的侯爵,身份地位也是相差极远。
不管从地盘,实力,地位,还有声望名气,罗方伯都远在徐子先之上,他若是来寻徐子先做什么交易,当然是答应下来再说!
“现在还不能细谈。”徐子先道:“见面再说,凤岐随我一并去。”
方少群一拱手,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看来凤岐对那个罗方伯还是很欣赏?”
“是的。”方少群淡淡的道:“其弱冠就掌国事,在强国欺压凌迫之下苦苦支撑,其国势在其父时江河日下,这十年来却是撑了下来,可见其能力威望俱是上佳,若不是此时窘迫被逼,如果能有机会给他好生从容经营,怕也会成为一方雄主。”
“那还真是可惜了。”徐子先道:“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也真是难说的很。”
“还是英雄造时势。”方少群若有所指的道:“若罗方伯真的如大魏太祖那般,现在就是他提三尺剑去平满加刺了,而不是万里之遥,跑到福州来求人。他是英雄,但成色还差一些。”
李仪和秦东阳,张虎臣等人跟着徐子先一起去见客人,众人听着方少群的话,俱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良久之后,秦东阳才摇头一笑,说道:“狂生。”
“是有才学的狂生。”李仪道:“只要他有益于世子的大业,其狂又若何?”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会面
外间传来梆子的响声,这是已经二更天了。
和幕僚谋臣计较定了,罗方伯也是性格坚毅,大事不过夜的性格,当即准备了千多贯的礼物,带着人前来拜会徐子先。
至别院才知道,徐子先虽然辛劳竟日,但并没有休息,晚上又带着人去巡营去了。
“这样行事,何愁其大事不成?”同样是杰出之士,罗方伯能感觉到徐子先经营基业的用心和果决。
但这些事还是只能羡慕,他却是没有办法仿效。
国中虽然认可他,并且承认世子监国的地位,但上头还有诸多的好几十人的叔父辈,有宗亲,也有执事的外姓长辈,兰芳国立国之时,就是一群漳州来的商人彼此约定,不可受制于土人和外夷,既然长久居于此地,又是人多势众,财雄势大,不如自立一国,虽然从此不是魏人身份,但臣服大魏,身为大魏藩属,永远忠于大魏也就是了。
当时立国时,好几十家大商人是立国的核心,罗家只是最大的一家,被众人公推出来当家作主,这兰芳国却并不是罗家一家的产业,不要说罗方伯只是监国世子,就算是其父罗玉章,决断大事也是要和诸家一起商议,这是立国时的传承,非人力可以改变。
“君侯真是忙碌。”看到匆匆进屋的徐子先,罗方伯叹一口气,由衷的道:“虽然君侯忙碌成这样,我心里还是十分的羡慕。”
徐子先笑道:“世子说笑了,且容在下拜见。”
海外诸国,惯称国主,在大魏国内是视同郡王,大魏的爵位体系内,亲王,公,侯,只此三级,而海外诸国主,一律视为大魏的郡王,位在亲王之下。
不要看其是国主,在大魏这里,不可能与宗室重镇的亲王等同。
从实际出发,又不会称某国主为郡王,只称国主就可以了。
其国内受封王爵的贵族,在大魏则被视为侯,与徐子先的地位相当。
这种变通和相对实际的姿态,也是使海外诸国与大魏相交时还是感觉相对的平等,也容易替其保留几分尊严。
“海外之人,抱团图存,妄称一国之主都是笑谈,何况在下不过执国政的世子罢了。”罗方伯对徐子先道:“若南安侯要公事公办,在下只能引避告退。”
“也好。”徐子先不是抱残守缺的人,也对罗方伯的来意很感兴趣,当下看看左右,说道:“世子此来必有要紧之事,我们是单独谈,还是众人一起?”
罗方伯道:“在下身后诸人都是信的过的部属,如果君侯怕事机外泄,我可以叫他们退避……”
“不必了。”徐子先道:“我的这几位部属也是信的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好,这才是成大事者的胸襟度量。”罗方伯赞一声,又看看徐子先身边的方少群,疑惑道:“这是大参府邸里的小方先生?”
“见过世子。”方少群坦荡一揖,说道:“大参府的过往已经烟消云散,刘公已经身死,现在方某在南安侯府替君侯效微薄之力……”
见到罗方伯略有怀疑的眼光,徐子先微叹一声,背主之人果然很难得到信任,眼下的盟好条约还没有谈,罗方伯对方少群这个变数心存疑虑也是相当正常之事。
徐子先对罗方伯道:“世子若信的过我,便可信的方凤岐。此次入京,若无凤岐,在下恐怕难以活着回到福州。”
“原来如此。”罗方伯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明白。
尽管徐子先并没有说出太多内情,能将话说到如此地步已经算是相当的坦诚,也说明了其对方少群的信任态度,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再追着此事不放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