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徐子先和刘知远的矛盾,在王直看来只是小事,蒲寿高只是胡商,未必刘知远为了一个胡商,放弃徐子先这样的后起之秀,福建地方有实力的国侯?
徐子先这才恍然,王直的热情和直接,应该是看到了他带着近二百精锐部下,这才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这个老狐狸,是在入京之前忧心忡忡,看着云淡风轻的样子,其实也是如履薄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韩钟是何等人,是执掌国柄超过十年的权相,不仅在文官体系有很强的实力,在枢密院,京营禁军之内都有很强的实力。
若是三十年前,王直只带四十人,老老实实的进京是最好的选择。
但在此时此刻,不带几百个精锐部下,王直敢随意进京?
“如果老夫和明达能安然出京。”王直道:“我要请明达小友到平岛一唔。”
平岛就是后世皮岛,四十平方公里大小,是王直经营十多年的海上基业,这岛土质是沙土,不能耕作,只能种牧草,原本有不少渤海国的人在岛上放羊,羊群都是过万只的规模,后来王直到岛上,原本还打算屯垦,后来发觉土质不允许,只能将岛上当成仓储和驻军的基地,也用来放鸭放羊,是北方海盗用来休息和修补船只的大后方。
这里与东胡掌握的辽东,还有占据半岛的渤海国两边接壤,从鸭绿江口可以放船而下,东南侧是渤海国的几个重要的城池,王直在这里购买珍珠,人参,皮货,转手贸易,所赚也是不少。
多年下来,平岛上有万余人居住,修成了大量的房舍,比起十来年前要富裕繁荣的多。
当然粮食是全部由海船从大陆海边购买,渤海国也会卖米给王直,以求他不要骚扰富裕的南方国土。
王直以平岛为核心,占据着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沿海的岛屿,除了一万四千人的海盗部属之外,尚有三四万人的岛民依附在王直的领地之下,成为他的治下属民。
这么一算,人口是不多,和福州一个人口多的镇子相当。但论起王直控制的海域范围,静海军节度使,算是名实相符。
“大将军相邀,也是在下的荣幸。”徐子先也是对平岛这样的地方极为好奇,一个人能经营出这样的基业,成为一方豪强,也必定有过人之处。
王直也是老了,如果现在其是三十到四十岁之间的壮年,其必定不会内附,能在海外为王,何必要委屈自己?
甚至大魏一旦内乱,兵戈不止,王直这样的海外势力,趁势而起,获得更大的地盘和更多的利益,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一般的大魏文官,拘于旧日的思想和历史传承,总是不肯正视现在已经与旧时不同。
中国的历史基本就是大陆的争霸史,和海外没有丝毫关系。
而徐子先却是有深刻的感知,现在似乎是往传统陆地霸权往海上争雄的历史节点的到来时期。海上贸易越来越繁荣发达,谁能称雄海上,最少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很有可能成就一番霸主事业,亦未可知。
他对王直没有丝毫鄙视,轻视,甚至没有丝毫排斥。
海盗是特有情形之下的产物,在这年头和其后二三百年之内,海盗都会存在于大洋之上。包括历史上最强大的海上帝国大英帝国,其起家的过程就是连女王在内大家都当海盗,一直在海上抢掠西班牙人的运金船,这才是英国人真正的第一桶金。
一直得到蒸汽战舰遍及海上,成规模的海盗行为才逐渐绝迹,但就算是到现代社会,最先进的战舰遍布海上时,仍然杜绝不了小规模零散的海盗行为。
在今时今日,海盗方兴未艾,仍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徐子先怎么会迂腐到排斥或是轻视一个纵横海上多年的称王的海盗头子?
而且王直毕竟作恶不多,如果是蒲行风那样的异族海盗,又不知道杀了多少良善百姓,毁灭了多少家庭,徐子先就算有利益考量,也不会对那样的人假以辞色。
大丈夫可以不为英雄,排斥政治洁癖,但仍然要有一定的底线。
很多小孩子把心狠手辣,没有底线当成成功的基础,其实他们倒是没有想过,真的没有底线的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功的记录。
一个毫无底线的人,他的部下也会毫无底线,他没有靠的住的政治盟友,百姓不信任他,部属随时会背叛,一个大一统的正统的王朝,从来都是有底线的人才能建立起来。
“明达是个有趣的人……”王直毫无疑问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来源,他若有所思的看着徐子先,说道:“老夫一生见人很多,头一回见到明达这般的人,老实说,老夫二十岁时,可没有明达这样的胸襟和度量。”
“在下也是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说的好。”王直大笑起来,笑容中不乏落寞和不甘,他起身送客,说道:“老夫也是迫不得已啊。”
---------
两章当一章发了,大家周末开心。
同学一百五十二章 京师布局
徐子先出门后,驿馆已经将他的住所收拾好了。
进房之外,陈佐才和陈道坚,刘益,张虎臣,金简等人都已经在他的住处等着。
徐子先没有说的太详细,只是告诉众人,王直对入京之行充满担心,意欲和南安侯府合作,多加几分自保之力。
张虎臣啐道:“这老狐狸,真是尾巴毛都白透了,奸滑透顶。”
陈佐才笑道:“世子答应他了吧?这个时候,我们是多个朋友,好过多一个敌人。王直虽然也是海上五盗之一,对我们福建路却没有什么伤害。这一次江堤之战时,也是王直要入京前后,严令群盗不得在此时滋扰地方,陈于泰慑服于王直严令,才没有趁机一起出手。若是上回来攻南安的人有两千岐山盗,我们就真的挡不住了。”
“这话说的也是!”张虎臣是骑兵武将世家出身,性格是真的耿直,当下一拍腿,说道:“合则两利,王直这老匹夫倒是见事明白,他怕韩钟对付他,咱们的对头也是左相,两家联手,就不怕有人打什么歪主意!”
陈道坚皱眉道:“京师重地,天子脚下,难道还真的有人敢动武不成?这里可不是福州啊。”
徐子先微微一笑,说道:“地方乱象,来源就是京师……”他看向陈佐才,说道:“你近来对京师兵事多有留心,你和牢之说说。”
陈佐才近两个月来留心邸抄和朝廷的武备录等兵事方面的情报,也明白徐子先是有意叫他有所表现,当下看了看陈道坚,却是对着众人说道:“京师原本就是燕北防线的核心,东接蓟州,永州,山海诸州军寨和关隘,西连紫荆关和平州,京师当时为幽州,旧燕故都,千里防线的核心。太祖以江陵起家,将天下纳入囊中,治政不到十年就开始筹备迁都京师之事。太祖雄才大略,知道困于江陵一隅之地万万不可,不管是地理还是军心民气,居江陵都只是偏安的格局。当时有三议,一是迁到大唐东都洛阳,一是迁到西安,再一个是迁到开封。太祖以为关中残破,自养都困难,迁都之后一下子加了几十万驻军和朝廷宫室加上文武百官,并不适宜。洛阳地方残破,开封无地利,四战之地,不宜为都。后来决心迁至幽州为京师,主要还是为了防范北虏。北虏当时初兴,二十万铁骑实力雄厚之至,太祖迁都至燕京,修长城千里防线,以平州到蓟州等地广设军寨,驻军六十余万人守备,国初之时,经常与北虏苦战不停,京师不仅是朝廷核心,也是驻军最多的地方,一方有警,则御营禁军大举出动支援,若无天子在京,百官俱是在燕京,哪得这么快捷方便?本朝常有人说,迁都燕京劳民伤财,还要年年从北方供应钱粮,却不知道,以燕京为核的北地防线,先挡北虏,后御西羌,现在又有东胡,若无燕京形成的天子守国门的格局,怕是北地残破自不待言,南方又能独善其身?历来想偏安一隅的,做的最成功的不过是东晋之后的南朝诸国,也是内争不休,战乱不止,一旦北方一统,南方就等着被人南下一统,自古至今,以南统北的只有我大魏太祖一人,除此别无二家。”
陈佐才的话,有些是他自己看到的,也有不少是私下与徐子先闲聊时所得,他见众人无不点头,当下又接着道:“有不少话是世子说过的,想来诸位也知道……燕京是北方防线的重中之重,国初时太祖是以一百二十多个禁军和厢军驻于京城,至宣宗年间达到顶峰,驻京的厢军和禁军达到三百余个军六十多万人,这就是京营的顶峰。其后因为各处吃紧,禁军陆续外调,至成宗年间,几次对东胡的大征伐俱是惨败告终,京师禁军也是损失惨重。现在河东路,河北东路,西路,京东路,也就是蓟镇防区,调出镇守的京营禁军多半在此。就算如此,因为京师为重地,禁军数量仍是不少。京营禁军以东西南北中划为五个厢都指挥,每厢都指挥都是十个军,步军占八成,马军占两成。虽然是两成,也是大有可观,毕竟大魏马军数量极少,除了京师,怕也没有别的地方有这么多马军……五大厢都指挥,五十个马步禁军,只受枢密院的指派。此前朝廷法度森严,就算是枢密院使,不得画旨,擅动一都兵力都可以判死罪。现在么,各家大户谁家不用禁军看门护院?随意调禁军行杂役,占用军伍兵力已经成了痼疾,难以根治,各家大户能叫禁军去干苦力,不能叫他们来对付咱们?最要紧的就是东城军,最为精锐,经常出战,将领十个有九个是韩钟和张广恩使过的人,对左相和枢密最为忠心,等若如臂使指……”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