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感不以死报之?”陈长年是个三十来岁近四十的中年人,身为医者,自身的身体当然保养的极好,面容白皙,身体壮实,此时脸上满是激动之色,抱拳道:“下走一定尽快充实医士,不负世子所托。”
“好,甚好。”徐子先连连点头,又看看一脸惶恐不安的老匠人林九四,笑着道:“九四阿公也当了官,张忠他们兄弟几个,当你的属吏吧。码头工地,你还要多费心。另外,养济院这里也要扩建,再建个小学堂,叫阵亡将士的子女能够读书识字……武卒中也有人想上进的,也可以到小学堂来读书。”
林九四唯唯诺诺,只知道大揖参拜感谢,连句囫囵的话也说不出。
匠人为官在大魏不是没有,但也是越来越罕见了,林九四能为官,怕是自己也想象不到。
至于算是把侯府牙将和团练体系正式合二为一,侯府牙将,发展最差的少年牙将也当了队官,多半的人都在骑兵都里,成为武忠郎和陪戎校尉。
徐子先的打算是明年再看,如果码头发展的好,真的日进斗金,可以再组建一个到两个骑兵都。
少年牙将多半到骑兵里去,他们年轻,也识字,熟谙兵法,在徐子先的认知中,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
就算是大魏的养马地不多,战马稀少,这也不是不组建强力骑兵的理由。
只能说朝政混乱,缺乏实心任职的朝官,养马政策弄的北地百姓苦不堪言,却毫无成效。
前唐之时,朝廷养马过百万匹,马政成功之处远过大魏,而大魏工商发达,经济实力远超前唐,却一直不能解决养马之事,可见事在人为,并不是说中国就真的不能成批量的养马。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
徐子先是打算培养一批成熟的骑兵军官,张虎臣也是末世时崭露头角的骑兵名将,其率部突袭东胡,来去如风,彪悍绝伦,可见福建都可以组成一支相当强力的骑兵,只是看人愿不愿意,或是敢不敢于投入。
另外便是水营武官也要储备,此次牙将们多授九品武职,也是为了年后给他们逐渐走到水营哨官,乃至副都头,都头的位置上。
可能两三年后,高时来等人都能到营统制或副统制的职位上,到时候徐子先对军队的掌控就更加牢固了。
“我可以安心回府城过年……”徐子先伸了伸懒腰,取过案前的茶水来喝。
众人都是一副舒心的样子,半年多时间踢腾到眼下的局面,当然可以过一个相当不错的年。
李仪道:“年后世子是直接赴京,还是回别院来再说?”
“不耽搁了。”徐子先道:“二月初九就是锁厅试,我还要去宗正司办袭爵之事,我打算年后直接坐船走。”
秦东阳道:“雇船还是坐我们自己的船?”
提起“自己的船”在场的人都有一种骄傲和自豪感。
虽然还是两浆或四浆的小哨船为多,但单桅八浆的大哨船,还有福船,水艍船等大船,未来团练水营的底子已经相当的丰厚。
“坐我们自己的船走。”徐子先道:“此去京师不比去府城。我是打算留李长史,秦司马看家,其余的人,孔玄平留着,傅牧之也留下。陈道坚,陈佐才等人跟我北上。武官之中,刘益,张虎臣,林存信,高时来,金简,率五十牙将和一百骑兵,一并随我北上……”
李仪提醒道:“世子,按制各侯府上京袭爵,止准带本府牙将。”
“我是团练使,带武卒护卫也在情理之中。”徐子先按住还要争论的李仪,说道:“如果右相护持,多带人不过是小事。如果右相失势,刘知远,左相等人要为难我,官面上未必有什么动作,但很可能会派人行刺,我不得不多加小心。”
李仪并不知道,徐子先却很清楚,左相阖府被杀就是一年后的事,现在局面这么复杂,很难说会激出什么原本时空不该有的变故出来。
多带人,最多被弹劾,以徐子先现在的实力,了不起被严旨斥责,最多罚俸了事。而不多带护卫,到时候被人莫名其妙的围攻刺杀,那才是真的冤枉。
李仪省悟过来,说道:“这样也对,世子的安全才是最要紧的事。”
秦东阳这时道:“不如我也跟着去?”
刘益斜眼道:“武卒大营留我坐镇,你们就这么放心?”
众人皆笑,李仪笑了一阵,又提醒道:“要用福船三艘,年前就要放榜文招募合格的水手,每艘要用水手二十人左右,人员百人,还有沿途所需的军粮物资,也要提前筹备。这些事就交给我好了,正好我是外地人,年前年后都清闲的很。”
徐子先道:“那样也好,就先辛苦李公。”
“船行要快,要贴岸边行船。”李仪继续道:“海上五盗,东海王王直一直在辽海一带活动,虽其忠义,遇到船只也会劫掠,毕竟尚未招安,北上海运漕船多有被王直部下抢掠而失踪的。世子也要多加小心,运兵船海盗一般不会下手,但要以防万一。”
徐子先点头道:“李公说的是,我们贴岸行驶,与年后北上的漕船一起行走。”
大魏漕运与前朝不同,前朝或定都中原,或是关中,以运河与几条大河运送赴京师的物资。而本朝先定都江陵,南方各省的漕运或是沿南方江河,或是先沿江入海,再以海运至江陵。
到后来天子守国门,迁都燕京,以北方的财力根本无力供养京师百万军民的负担,皇室的开销用度也很庞大,加上文武百官和留京宗室,运河几十上百年没有疏浚过,经常几十里就断流或改向,需得动员百万以上的民夫兴起大工才能重新启用。
大魏天子并没有抱残守缺,既然河漕不通,没必要非得用运河运漕,直接就改河漕为海漕。
每年从年初至年尾,全天下二十三路,按份例不同,由户部和三司使统筹安排,陆续不绝的往京师运送钱粮和各种特产。
福建这里,每年要运到京师的国赋和杂税加起来是一千多万贯钱,加上二百多万石的粮食。
钱比粮多,主要还是福建工商发达,而多山少田,对福建这边来说,粮食比铜钱少也是理所应当。
但还不止如此,还有生丝,茶叶等福建的特产,每年运到京师的也在几十万贯钱左右。
大魏二十三路,如果都如福建一般的财力,怕是国库收入要恢复到两亿贯以上,奈何天下之富,能年年报解京师正赋杂税有这般多数字的,只有江陵在内的江南东路,还有浙东路和广东南路,其余诸路,最少的云南路一年报解数字才百万贯,尚不足福建的十分之一。
贵州路更是连百万贯也没有,只有八十万贯。
两地的粮食不仅不能外运,还要国库贴补粮食,除了物资外,两路镇压西南夷和生苗的驻军数量不少,也要国库负担军饷军需开销。
西南的驻守兵马开销还算小数字,秦凤路,河东路,永兴军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这些地方的驻军开销和军需军粮开销才是天文数字。
大魏的财赋收入,来源是江南和东南为主,光是江陵一府,江南东路和浙江东路加福建路,广南东路这四路一府,上交给京师国库的铜钱是超过了六千万贯,占国库收入的六成。
而国家财税支出的六成,最多时达八成,是用在军费开销上。
而军费之中,又有六成到八成是用在河北,河东,永兴军和秦凤路等诸多对北虏,东胡还有西羌的战场之上,不知道耗费了多少钱粮。
每年年初,福建路都会启动海漕,运送到年底为止收到的各种正赋杂税收入的铜钱,也包括少量金银,从国家两税到经总制钱,各种杂税钱收入,酒和茶专卖,盐和醋专卖,生丝出口贸易税,海船进入泉州和漳州港口的税费,一年千万以上的财赋就这样源源不断的从东南送到燕京。
东南供给财赋,长城沿线的北方百姓付出血汗来抵抗蛮夷的入侵,这其实是相对公平合算的买卖,只是朝廷进退失措,大半钱财算是扔在水里,而江南东南百姓生活越来越苦,怨气从生,在所难免。
除了铜钱金银外,主要还是送粮食入京,京师大约一百五十万人口,一年消耗的粮食过千万石,还有沿边禁军的粮食供应也是由京师统筹下发,通州大仓正常的储粮要超过两千万石,不然就有缺粮的危险。
福建一年报送二百六十万石,和河东路二百八十万石一年数字相当,不过河东路粮田很多,而福建这里的粮食收入相当的少,很多年份为了报解额度,转运使不得不从邻路的荆湖和浙江买粮报解。
到了年后,大量海船北上,将粮食和金银铜钱,也包括精品生丝,茶叶,送到京师。
东海王王直可能一直想招安,对海上漕船很少劫掠,徐子先打算和漕船一起走,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打算。
“好了,就这般定了,北上的骑兵都武卒,先给他们放假,年后立刻集合到府城准备出海。三艘福船北上,现在就赶紧叫人修补,免得到海上出什么差子,那乐子可就大了。”徐子先到底还是觉得北上此行问题不大,也怕李仪等人担心,最后笑着道:“今天就是这样吧,过几天我在府城等着诸位再见面,有事到时候也可以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