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光线渐渐暗淡,门一关上,屋子里顿时又是一暗。阮荐还没有开始掌灯,先请黎利在一把椅子上入座。俩人坐在幽暗的屋子里,显得更加神秘。
阮荐开口说道:“皇上下旨,叫平定王向南撤退。但下官以为,而今抗旨似乎也不太要紧了……”
黎利听罢顿时高兴道:“阮侍郎能有此意,你我已是同心,不如今后共谋大业!”
阮荐忙道:“平定王不弃,下官敢不尽心?”
黎利道:“甚好。陈季扩已经完了,甚么圣旨、不过是一张废纸,不必理会!只可惜陈季扩原先那么多人马,实力如此雄厚,却没起到半点作用。唉!败得实在太快了。本王若是有他一成兵力,事情也不至于此。”
阮荐点头称是,却沉吟道:“下官又反复思量了一番。平定王可以不理会圣旨,此时却应该撤兵。”
“怎么?”黎利一脸诧异。
阮荐道:“皇上落败,不久后各方豪强必据险自保,而明军将着重进剿一些势力。因此下官以为,大势不再了,现在谁做出头鸟、谁便危险;最好是偃旗息鼓,重新等待时机。万不得已时,平定王还可以接受明国朝廷的招安,先自保积蓄实力。但若风头太盛,恐非好事。”
黎利听罢沉吟了许久,说道:“阮侍郎言之有理。然而我既已称‘平定王’,名声在外,船寇会轻易放过我吗?当此之时,反是要让明国朝廷知道我的厉害,然后才能有资格向明国朝廷示好,争取议和。”
阮荐又劝说道:“平定王人马不多,又没有多少土地和粮草,形势非常危险。”
黎利道:“现在各路义军,已被船寇吓破了胆;咱们需要一场胜仗,让各路义军明白,船寇不是神鬼、也是凡人!那时咱们也能名声大振,得到更多人的投靠,实力不是就积少成多了?”
阮荐听到这里,不置可否。
黎利看了他一眼,又道:“阮侍郎见识甚远,非一般文臣可比,本王必会谨记阮侍郎的告诫。”
阮荐听到这里,终于不再劝说。他把袖袋里的一张纸拿了出来,说道:“既然平定王决意,下官对您的用兵计策,有一些细微的建议。”
黎利高兴道:“本王洗耳恭听。”
阮荐展开纸一看,便起身去点灯。俩人已准备秉烛夜谈。
第七百四十八章 惨痛教训
次日一早,黎利与阮荐便骑马离开了演州,来到了一条名叫松来河的河流之畔。此地位于演州城北面,距离仅数十里。
他们的身边有一队护卫,只有阮荐等二人的脸色很疲惫,实在是昨夜秉烛夜谈之后、睡得时间太短。
小队人马通过一道竹木修建的拱桥,过了松来河。他们沿着大路、往北跑了一会儿,很快看见了一座修建在山林上的军寨。
阮荐跟着黎利牵着马走上小山丘,便看见了灌木林中的藩篱、土墙工事,以及一些棚屋。里面的将士纷纷来拜见黎利,看来都是黎利的部下。但是这里的驻军并不多,可能只有一百多人。
几个人走出军寨,来到了靠近山坡的一处看台,那是一块从泥土里凸出的麻石头。
阮荐往北边望去,便能看到松来河的河面、在这附近大致成南北流向,正位于大路的东面;而大路西面是一片大山林,葱葱郁郁的树木遮挡着视线,不见首尾、仿佛没有尽头。
前面那条路,无疑是一处地形狭窄的通道。
阮荐观望了一阵,开口问道:“明军一定会走这条路吗?他们会不会从东边选地方渡河?”
前面那一段河流虽是南北流向,但离海边不远的河流、都要流进大海,必定会向东延伸;如果明军在东边找得到渡口,那么他们就不用走这段地势狭窄的道路了,大可以避免被大山林与河流夹在中间。
黎利遥指东面,但是人的眼睛、并不能看到他指的地方,“东面的河岸,有一大片沼泽地,不利大股人马行军。何况船寇若从那边继续南行,道路会被大山树林阻挡,他们还得往西迂回。所以走咱们脚下这条路,才是最近的路。”
阮荐点了点头。
黎利又道:“我听说了一些柳升的事,此人应该自视甚高;这回船寇的战事进展又十分顺利,寻常人也会难免轻敌,何况是柳升?本王猜测,柳升知道我们扼守着险要,也不会选择绕路、而是想进攻摧毁据点。”
阮荐服气道:“平定王神机妙算,言之有理。”
黎利挺起胸膛,指着前方的道路:“我在这一段路上,设立了三座军寨。以咱们的兵力,当然挡不住明军,但柳升连拔数寨,会更加轻敌。这才是这些军寨的作用。”
他稍作停顿,回头看了一番,“越军败逃的溃兵,会从刚才那道桥南退,只等船寇急着来追。然后我们便烧掉桥梁,将追兵与其主力切断;埋伏在周围山林里的越军人马,趁机杀出!我们打不过船寇一万两万人,一两百人还灭不了吗?”
黎利说到这里,冷笑道:“我军在松来河,先给船寇一个惨痛教训。接下来演州城北、还有一大段山林道路,事情还没完,本王要让船寇在这条路上付出代价!”
阮荐道:“若能如同我们昨夜预料、计杀柳升本人,说不定明军便退兵了。”
黎利点头道:“阮侍郎所言极是。船寇也知道大越河流水田密布、树林茂密,柳升部坐船过来,必定没多少骑兵。除了打探消息的斥候,仅有的精骑多半是主将的护卫。那柳升若是急着追击,说不定便会亲率精骑前来。”
阮荐停止了谈话,犹自眺望着前方的山水。他缓缓地呼出了一口气来,仿佛胸中的闷气也随之一空。
“大越”与明国开战以来,各处战事不无是如崩之堤,越军遇战必败;而此时,阮荐至少已经看到了希望。
……十月下旬,明军大股人马已抵达松来河附近。
“轰隆隆……”的炮声终于在南方响起了,如同天边传来的雷鸣,熟悉而叫人振奋。
柳升率军出清化城之后,已行军百余里,沿路没有任何战事,直到今早、他才终于又听到了炮声。
此时柳升有点忧喜参半。如果明军一直不遇到抵抗,大军将于一天之后兵临演州城下;但看来叛军也知道,只是逃跑、恐怕是没有那么多地方跑的。
明军前锋正在作战,而作为前哨军的人马,已经在大路上停止了行军。道路两边全是休息的将士,却也留出了地方,供跑马传信的将士活动。
柳升等了许久,便带着亲兵精骑,径直往前方赶去。
一众人马奔到前锋军的地方时,炮声已经消停了。柳升坐在马背上,眺望着前面的光景。
湿润的空气中有稀疏的雾气、环绕在树林之间,路面上还笼罩着渐渐散开的硝烟。远处一处蜿蜒的大路边上、面对着道路的山丘上,正是叛军军寨;不过此时那里已经被明军占领。
那山林中飘荡着明军的军旗,一些步兵仍在陆续冲进山林。
没一会儿,前锋将士似乎看到了柳升的帅旗,有个武将骑马前来禀报军情。武将下马抱拳道:“大帅,咱们已攻下了此寨,叛军一哄而散,往南边跑了。斥候探得,前面还有一座军寨,接应着叛军败兵。”
柳升道:“去传令,前边的将士不用等架炮了。人马赶到敌营后,立刻攻打!”
“得令!”那武将抱拳一拜,拿走了一枝令旗。
这些叛军以为,占据必经之路的险要、便能阻击明军;然而,叛贼简直不堪一击,乌合之众不过只是螳臂当车。
柳升率部赶到前线时,果然发现,将士们已经开始了对第二座敌寨的进攻。
一部分辎重营的人马、位于大军的前列,与前锋军在一块儿。因为在此之前,明军没有遇到过抵抗,连续三天都只是行军;辎重营布置在前面,可以提前为大军各营修建驻扎兵马的营地。辎重营还运着一些火炮,但眼下大伙儿按照军令,并未布置炮阵。
“齐步、走!”远处一股步兵中,传来了武将的吆喝声。那是京营的人马,因为只有当年汉王军的旧部、才会用这种口令,各地的卫所军还没学会。
一片山林前方,两个百户队列着横队,慢慢地向前推进着。
不多时,树林里便火光闪烁,传来了“轰轰轰”的炮响。那是安南人的火器,听声响多半是一些类似盏口铳的火器。安南人很早就学会了用火器,永乐初一些明军的火铳、还是安南人发明的“神枪”。
普通的铸炮远距离发射,是打石块或实心铁弹,只能抛射;炮弹从空中掉下来、砸一个小坑。炮声响过,前面的明军队列中时不时响起一声惨叫,被石弹砸伤的士卒倒在了地上。但是明军并未有丝毫退却的迹象。
明军两个百户队继续向前慢慢推进,而叛军的火炮也消停了。那些铸炮装填非常麻烦,无法连续发射。
两边隔着七八十步时,树林里的弓箭“嗖嗖”飞到了天空。
明军将士完全不顾箭矢,偶尔有人中箭受伤,但大多人都冒着箭矢放平了火铳,对准了军寨的方向。武将用腰刀指着发射的方向:“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