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主力会战刚刚结束,柳升竟然先走为上、再写信打个招呼,此事给张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此时柳升没走,而是等到张辅的军令,从志灵县、沿东江一线西进,配合黄中部;则可以完全切断溃败的所有敌军退路,为张辅军争取时机、极快地将阮帅残军全歼。
  然而现实是柳升跑得相当快,他似乎事先意识到了不走就要继续留下。于是张辅就不得不面临选择,要么放走一部分溃兵,要么耽误时间继续追击。
  张辅心头恼火,却又拿柳升没办法。因为原先中军的部署,是让柳升在江北大战结束之前、于志灵县四河交汇处切断敌军退路。现在大战确实已经打赢了,柳升走掉、好像也算不上是违抗军令;更谈不上临阵脱逃,柳升是去进攻清化敌军,并非退兵。
  而且张辅对朝廷的事非常了解。这种打了胜仗的时候,即便真的有大将违反了军法,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等衙门也多半会搅稀泥、不了了之;要追究前方大将罪责,一般是吃了败仗之后、须得找人背锅,那种时候犯过军法的大将便活该倒霉。
  “本将知道了!”张辅看了一眼送信的人,用力挥了一下手。
  那人抱拳道:“末将告退。”
  柳升应该明白张辅的不满,因为“知道了”这样的答复,一般都是不赞同、却不易追究罪责的隐晦意思。
  等送信的人一走,张辅实在无法憋住心中的不快,终于对部将们开口道:“这个安远侯,在北征时立了军功,尾巴已经翘上天了!本将看他,迟早要吃亏。再看看右副将军河阳侯,别人跟着圣上打了天下,有过擅自妄动、自作主张的心思吗?”
  部将们有的劝张辅息怒,有的却多嘴道:“那叛贼陈季扩非法称帝,实在是叛乱的罪魁祸首,伪都城设在清化,攻下清化、或捉住陈季扩,那可是首功!难怪安远侯胆子极大,甚至连兄弟情分也不顾了……”
  张辅看了那人一眼,心道:就你聪明,看得最明白!
  不过那“聪明人”说的倒是实话。张辅虽然十分生气,却不能上书弹劾柳升,不然他担心圣上猜疑、张辅贪功想尽快做国公,所以才攻讦争功的自己人。
  能晋升国公的,要么是为了建立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要么就是为当今皇帝的皇位出过大力的从龙功臣,比如汉王府那几个护卫指挥。
  张辅自知在武德朝之前站错了地方,他要拿回“靖难功臣”应得的国公爵位,不仅要有军功,而且要想办法变成今上的嫡系。像上次逍遥城失火烧死了废太子,张辅便很理智地认为、圣上没有理由那么做,站在了圣上那边;但这样远远不够,他还需要等待时机,决不可心急、而适得其反!
  “罢了!”张辅终于让怒气平息下来,接着便果断地下令道:“传令黄中,沿东江东进,继续清剿叛军残部。我大军则向东关(河内)方向直进,尽快向东关南面之敌、发起全线攻击!”
  众将纷纷抱拳道:“得令!”
  张辅又道:“派人去命令尹得胜,率本部人马为前锋、加快行军;赶到黄江北岸后,前锋军应确保舟桥建好、让大军横渡。叫尹得胜派人去东关城,清点粮仓的粮秣。”
  亲兵部将道:“得令!”
  叛军聚集了两路大军,一路是北江府的阮帅部,已经被张辅击溃;一路在东关城的东南方向,看起来那股人马、原先似乎想聚兵攻下东关重镇。
  陈季扩把人马如此部署,在张辅看来十分荒诞,简直是自寻死路。说实话,张辅觉得大明开国以来,以主力聚集的阵战,明军就没怕过谁,包括对阵元军的铁骑;安南军更是扯淡,他们的阵型和队列总是感觉有点松散,大阵经不起恶战。反之,气候与地形才是安南军的优势。
  张辅也不管安南人是怎么想的,反之他对于这样聚集数万人以上的会战,那是相当欢迎。他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巴不得立刻推进至黄江一线,马上进行第二场大战。
  官军张辅部、黄中部,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军清剿残军。但张辅部在追击中、实际上没取得太大战果,数万大军三天时间,就已快速推进到了东关城附近的黄江北岸;军队根本没怎么展开清剿,主要是沿着大路进军。张辅的目标是另一支叛贼大军。
  就在这时,东关城却送来了急报。
  南面贼军已经放弃了军寨和大营,正在沿黄江向南撤退。如此消息,让张辅感觉有点不妙,寻思必定是北江大战的消息传到了南边,叛军终于意识到了聚兵会战的错误,要开溜了!
  张辅马上注意到了南边的两个地方,一个是闷海口(南定),一个华闾(宁平)。这两个地方都能得到充足的粮草,一处靠水域可以屏障;一处有山有水,华闾城曾经是安南国丁朝的都城,周围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但从北方过来的张辅大军,若想扩大战果,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南进。


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师海上来
  此时大明朝的所有勋贵中,柳升无疑是长得最好看的大将。
  他三十余岁,身材高大、长得是虎背熊腰,面目对称端正;皮肤天生颜色比较浅,相比军中大多武夫大汉,他看起来更干净整洁。因为生得仪表堂堂,柳升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还有几分儒雅的气质。
  在柳升谦逊的表面下,总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内敛的傲气。他偶尔会在军汉们面前,说几句文词、感概一些道理;搞得大家半懂不懂,只觉高深莫测。
  现在他正站在一艘沙船上面,凝视着起伏的海面。殷红的斗篷在风中招展。
  从松台河口(今海防市附近)到清化府马江江口,海路约三百里,航行不过数日工夫。柳升估摸着,船队差不多快到地方了。
  正如阉官侯显所言、这段海路的浪子不大,大伙儿一路上还算顺利。柳升是第一回坐船出海,确有新奇之感,所以常常在船舷边观望。他的神情淡然,不过只是故作镇定罢了;作为一个读书识字的勋贵,当然不能经历了点新鲜的事、便欣喜若狂。
  柳升并非第一次看见大海。只见这南方的海与天空,颜色似乎比北方要鲜艳,风平浪静之时、远观之非常漂亮。
  然而真正到了大海之中,柳升才感受到、它绝非看起来那么美丽;只消轻轻的一点风浪,就能让船只颠簸不已。大海力量、与四面无所依靠的感受,很快就能让人心生敬畏。
  幸好船队是近海航行,白天用眼睛也能经常看到西边的海岸陆地,让人安心了不少。出海的舰队、一般都会尽量选择靠近陆地的地方航行,而不会轻易朝一望无际的地方去;恐怕是因为、没有人不害怕大海。
  就在这时,一个水师武将走了上来,抱拳道:“大帅,看天上的动静,过会儿可能会有一阵风浪,或还要下雨。请大帅离开船舷,到舱内就坐,或找有倚靠的地方坐下来。”
  柳升点了一下头,自己对航海没有经验,当然会听从水师将士的劝告。他回头看了两眼,便转身径直走进船舱。这时一些水手正在拉滑绳(滑轮组),把桅杆上的硬帆往下降。
  在船舱里,柳升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椅子靠着船壁、已用钉子钉死在原地,十分稳靠。
  果然没过多久,船身的起伏摇晃便愈来愈剧烈了。柳升抓住了椅子的扶手,否则恐怕要在船舱里狼狈地到处打滚。起落颠簸的船,让人担心着船体会不会散架。
  外面“哗哗……”地发出巨大的嘈杂,浪声与雨声粗暴地席卷整个海面。此时几乎没有人能在船上走动、甚至战立,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水师将士,才能继续在船上活动。他们像猴儿一样的灵巧,凭借双臂找到借力的地方,沿着船壁四处移动。
  不过最剧烈的一阵风浪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很快颠簸便小了。雨倒是下了许久。
  “西边看不到陆地了!”船舱外面传来了一句话。
  柳升问道:“怎么回事?”
  身边的侍卫立刻到船舱外面去询问。不一会儿,一个宦官走了进来,摇摇晃晃地抱拳行礼,说道:“大帅勿虑。依照海图,清化马江口北边是一个海湾。因此咱们到了这里,就得改变方向往西走,出了海湾就是马江口。”
  柳升点了一下头,问道:“咱们何时能到?”
  宦官道:“回禀大帅,今日之内必到马江口。”他稍作停顿,又道,“占城国、会安那边有个深水避风港,自宋代起,咱们沿海的商人做生意,便常在那里停泊,后来命名为‘新洲港’(岘港)。新洲港以北的海域,大量汉人商贾至少来往了数百年,咱们十分熟悉,绝不会出错。”
  柳升听到这里,顿时更加放心了。
  那宦官说得起劲,谈起了与此役毫不相关的事,“新洲港是安南、占城两国最好的港口,海湾数面山林阻挡,风平浪静;港内海水很深,最大的尖底船也畅行无阻。
  波斯色目人、西洋各国黝黑的商人、汉人商贾,只要到南边来,都会选择此地停靠补给;占城国设置官府,不仅对来往船只收税,还对港口的商铺收税,获利颇大。之前安南国陈朝多次对占城国用兵,便有艳羡此地的缘故;以至于永乐初大明征讨安南国胡氏,占城国王十分卖力地帮助明军。两国结怨之深,非一两年的事儿……”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