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若有所思地说道:“难怪蒙古可汗不愿意接受大明的册封。”
脱欢小心地说道:“帖木儿没死的时候,本雅里失汗得到帖木儿(跛子)的支持,想东征北平,名义是‘平叛’。”
朱高煦听罢,不禁哑然失笑。
脱欢又道:“阿鲁台支持本雅里失汗为大汗之后,瓦刺人更加仇视大元‘朝廷’。大汗得不到实力极强的瓦刺诸部出兵帮助,这才决定北撤,暂且回避。”
朱高煦恍然地点了点头,一副深信不疑的模样。
他渐渐地有点佩服脱欢的演技了,说得像真的一样……如果这真是鞑靼人诱敌深入的奸计的话。朱高煦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已几乎认定是奸计。
这个脱欢的意图是引诱明军上当,假装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不过朱高煦倒借机从这个鞑靼高层嘴里、得到了不少别的信息。
朱高煦继续套他的话:“为甚么瓦刺仇视鞑靼可汗?”
脱欢道:“阿鲁台想凭借大元可汗的官制,得到更多的好处;其中一大项收入是与西域‘真主’地区的生意往来。大汗与瓦刺首领都信了‘真主’,生意来往甚是方便。但是瓦刺占据好位置,从生意来往中谋利,所以他们知道‘朝廷’阿鲁台一直想铲除他们!”
朱高煦恍然大悟。他到今天才知道,鞑靼和瓦刺的根本矛盾,不只是因为新仇旧恨,关键还是利益冲突。
朱高煦笑道:“朕看你甚是忠心,便免去你袭扰王师的大罪,待朕打败了本雅里失汗,必重赏。”
脱欢以手按胸,前倾上身道:“臣谢圣上慷慨宽容。”
“带脱欢下去。”朱高煦抬头看了一眼脱欢身后的侍卫。
等脱欢走了,朱高煦便起身取了羊毛大衣,朝帐篷外面走去。他回头时,见段雪恨也站了起来。他便做了手势道:“夜里特别冷。女子怕寒,你不用出来了,呆着罢。”
段雪恨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在火光中、似乎十分温柔。
朱高煦走出帐篷时,果然脸上感到了刺骨的寒意。这还没到十月,从时间上应该还属于深秋季节,但这边的夜间已如同过冬了一样。
空气十分寒冷,可是头上依然是繁星密布,天气晴朗。
地上能看到隐隐约约的火星和火把,此时的军营里、远不如在大明国内那样明亮;以前的大营,一到晚上到处都是火光。还是因为草原燃料不足,大伙儿割草烧了一阵,把地面烘热、垫上毛毡之后便不再烧火了。
朱高煦渐渐感受到,黑暗似乎吞噬了万物。辽阔的草原,却让人感到似乎很压抑;但或许让人发闷的并非环境,而是决策……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营中大帐外擂了一通鼓,诸将陆续前来觐见。
大伙儿见礼罢,朱高煦稍等了一阵,见诸将没有新的主张,便径直作出了部署。命令瞿能为前军主帅,准备妥当之后,率军先行向胪朐河方向追击。
前军兵力两万,从各军挑选精锐步兵一万八千配马、骑兵两千组成。朱高煦专门点了河阳侯尹得胜为列将,随巴国公瞿能北进。因在湖广大战时,伐罪军左翼几近崩溃,尹得胜部屹立不退;朱高煦还记得他的表现,认为此人可堪苦战。
两万步骑精锐将于今天之内聚集,所用战马喂饱豆类精粮;明日离开大军主力,先行出发。
时兵部尚书齐泰来到了前锋军,见到朱高煦,禀报军粮状况。齐泰提醒道:照这样的消耗、最多半个月内大军就该回程,否则返回途中将面临粮秣不足的困境。
寻常时候行军,将士们都很节省马力、粮食,骑兵行军也是步行。但一到作战前后,军粮消耗难免加快。
不管怎样,朱高煦决定全力准备眼前的一役!此役或将是这次北征的最后一战,军粮无法支撑、再等待下一次战机的到来。
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凉
成群的马队在慢跑,明军战马的肌肉在光滑的毛皮下充满了力量。苍白的阳光洒在大地,周围却是满目荒凉。
附近的一个小湖泊结冰之后,便无一丝动静了,看上去死气沉沉的;除了军队,这地方好像没有任何活物一般!
冰面上能看见赫然的裂口,如同被人用巨斧劈开的伤口。据说是因为这边的水刚结冰不久,冰面较薄;加之昼夜温差太大,一到中午冰面就会出现明显的裂口。
马队中的尹得胜抬头看了一眼,空中正有一只刚到这边盘旋的海东青。他的脸上冰冷,但身上倒有点燥热。
此次出征以来,他在军中风餐露宿,却反而觉得日子好像又变得熟悉了。很奇怪的感受,年初进京后尹得胜忽然封侯,住着舒服的豪宅、丫鬟奴仆侍候着,领着俸禄,他很久都没习惯过来;此番出征,他才渐渐找到了多年习惯的日子。
皇帝如此厚待,让弟兄们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尹得胜十分清楚,这是要弟兄们,在关键时刻要舍得性命!不过也简单,听从命令而已。
尹得胜又回忆起,一门心思想封侯的刘大根等人、从来没过一天好日子;他便觉得自己死了也不算可惜。
尹得胜作为侯爵、巴国公麾下的大将之一,参与了决策谋划,已然明白这次的处境、多半又是被围攻的恶战……
前军步兵占九成,但将士们骑马行军、速度很快;比一般的骑兵大队行军还快!明军骑兵行军时,常常下马步行,骑兵的马力、要留到生死厮杀的时候。步兵便不用太理会马匹是否疲惫,反正打仗的时候不需要战马。
大伙儿从捕鱼儿海西南出发,往北偏西的方向赶路。三天就能抵达阔滦海子(今呼伦湖,汉人或意译为如海之湖)西侧的胪朐河(克鲁伦河)。
这个方向的军情,来源于俘虏的鞑靼丞相脱欢。不过也符合中军的推测。
中军诸将认为,鞑靼大部撤退,不会往东北方向。因为那边继续深入是广阔的山林(大兴安岭),道路难行,不适合鞑靼部落大举迁徙。
明军前军抵达胪朐河之前,只找到了两处不大的鞑靼营地。每次数百骑兵出击,一轮冲锋便将鞑靼军打得四散逃跑,明军冲进鞑靼人的营地,缴获了一些牧草和牲口,将帐篷等物尽数烧毁。
抓获的俘虏招供,数日前看到有大队人马往北面走。明军军中有归顺的蒙古人,即便与当地人也能沟通。
瞿能部大军穿过一片荒漠,便到达了胪朐河南岸。那鞑靼丞相脱欢声称,本雅里失汗的大帐、几天前还在胪朐河南岸,现在估计在北岸不远的地方,一渡河就能找到啦!
前军主帅瞿能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各部,从前锋斥候打探好的几处渡口,骑马渡河!渡口水浅、冰厚,能减少将士们的意外伤亡。
诸部陆续渡河之后,尹得胜又得到了瞿能的军令:命令诸将率军,向西北方向行军。
胪朐河此段大致沿东西流向,不过在西边约数十里之后、有一段是南北流向。明军往西北进发,当天又能到达胪朐河流域了。只要人们在河流附近,掘地通常都能找到地下水。
……上午大军经过的地方,有不少熔岩石山。但一到下午,附近便不再有任何山石,四野一望无际,全是枯草。
要是没有太阳、罗盘等,尹得胜觉得自己连方向也无法辨别!人们会发现,此时看到的景象、与半个时辰前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这时,拿着红色令旗的军士拍马冲了过来。那军士看了一眼尹得胜的军旗,便向这边靠近,他递上瞿能亲笔字样的令旗,说道:“大帅军令!各部原地驻守待命,千户以上武将到中军议事。”
尹得胜抱拳道:“末将得令!”
他与几个副千总说了几句话,便骑马往写着“瞿”字的大旗那边奔去。
大旗附近,一些军士正在弯着腰拼命挖土坑,似乎在找水。瞿能骑在马背上,他的周围陆续聚集了三十来个武将。
“刚回来的斥候,在北面发现了鞑靼人的大片营帐,距离此地约三十里。”瞿能径直说道,“但这附近,鞑靼人可能不只有一处营帐,咱们的斥候还没找到。”
众将纷纷点头。
瞿能抬头看了一眼渐渐西垂的太阳,忽然不再吭声了。大伙儿便渐渐开始交谈,人群里有点噪杂。
良久之后,那边挖土坑的将士中、有人大喊道:“大帅,有水了!”
瞿能挥了一下手,立刻回顾左右道:“今日就地扎营。地形也简单,各部瞧准方向,布置好轮值的人马。等到明天早上,若敌军来袭,则原地结阵听候调令。若无敌军,咱们继续向西北方向列阵进军。”
众将纷纷附和应答。
就在这时,一个武将抱拳道:“大帅,这沙土地下有泥。今日尚早,若此时开始修建沟壕工事,明日便可建好军营。”
瞿能沉吟片刻,便道:“不得修建工事!明日一早,大军便可能继续行军,诸部将士好生修整。”
众人纷纷拜道:“末将等得令!”
尹得胜倒是听得明白:瞿大帅的理由、恐怕只是借口,他不修工事,乃因生怕敌军不来围攻!或许在场的数十武将,明白其中缘故的、不止尹得胜一个,不过大伙儿都没说破罢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