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靖难刚刚成功之时,邱福曾多次劝汉王争取太子的位置。“靖难之役”中本来高煦就出力最大,讨要皇储的位置没甚么不对!邱福还说过,靖难的老弟兄都想着高煦能做太子!
  但是高煦当时的表现畏畏缩缩,还说甚么长兄是嫡长子、太子正该长兄,大家应该和和睦睦,不能让长兄难以自处;那时高煦是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邱福非常之不悦。
  不料先帝驾崩之后,高煦直接起兵、席卷天下,哪里还想过他大哥怎么自处?他大哥已经称帝了,这时高煦起兵反对,就是一副你死我活的做法;比起当年只争太子,狠心多了……
  现如今邱福回过头去一想,渐渐醒悟,似乎高煦在永乐朝一直示弱隐忍的做法、才是对的。
  要不是高煦从来一副无心皇位的态度,他能领兵去打安南国吗?又怎能在云南培植党羽势力?说不定会被安排在一个无险可守、能被朝廷监视到的地方就藩;真到了该起兵的时候,连他自己也不想起兵了,没有实力怎么起兵?
  邱福琢磨着:如果高煦当初去争太子位,一旦不成功,极可能发生刚才推测的事!因为先帝既然选中了皇储,便不可能给朝廷种下动乱的隐患!为了大局,只能牺牲高煦了。
  当年高煦还不到二十岁啊!
  “老夫这辈子没服过几个人,高煦算一个。”邱福喃喃说道。
  邱福看了一眼躬身在旁的孙子,低声告诫道:“孙儿记住俺的话。将来不管发生甚么事,你一定要站在汉王那边,绝对错不了!将来还有比‘两万人从云南打下大明江山’更不可能的事吗?”
  孙子拜道:“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北镇抚司下设的其中一座诏狱,位于洪武门内。
  翰林侍读高贤宁走出他上值衙署、从后门出去;然后绕道洪武门,便能看见诏狱的大门了。
  高贤宁手里抱着一叠卷宗,走这儿路过。他正好看见了大理寺卿等一行人,从千步廊那边、正往洪武门方向走来。而此时是上值办公的时间。
  今天高贤宁觉得很奇怪,他发现了几次:薛岩和锦衣卫指挥使谭清在一起,行色匆匆。
  但是圣上并未召见别的大臣,只有薛岩等人频繁活动……而且他们每次急匆匆走的方向,不是进皇宫、就是去诏狱!
  于是今日下午,高贤宁发现薛岩等人从皇宫出来,他便假装从洪武门内路过、想确定薛岩等究竟要去哪。没一会儿,高贤宁微微转头一看,果然见到大理寺卿薛岩、走进诏狱大门去了!
  高贤宁脚下没停,一路继续往北走。他绕到千步廊上,然后走翰林院的正门又回到衙署。
  外面还在下雪,高贤宁走进大堂,便拍打着身上的雪花。
  坐在公座上正握笔书写的内阁首辅、左春坊大学士、翰林编修胡广看了高贤宁一眼,说道:“旁边烧着炭,高侍读烤烤。”
  “多谢胡编修。”高贤宁作揖道。
  他便默默地走到火盆边,伸出手烤火。胡广又抬头看了一眼,继续写东西。
  大堂上没几个人,最近翰林院的事越来越少了,政务多半只是派人去御门写写圣旨。
  洪熙朝以来,朝廷一直在调兵打仗,皇帝没有下旨修史修书;最近这些天、圣上又开始理政,部堂寺卿不再到翰林院来议事。翰林院很快便清闲下来。
  高贤宁还在琢磨大理寺卿薛岩、究竟在忙活甚么?
  大明朝的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形成律法上的三权制衡;大理寺不负责一般的案件。眼下大理寺卿过问的事,必定是重大案件、极可能是涉及皇室勋贵的钦案!
  就在这时,胡广身边的书吏向两个官员先前行礼,拿着案牍出去了。
  大堂上片刻之间只剩两个人,高贤宁趁着这个时间,便转头看了一眼大堂外面冷得簌簌发抖的锦衣卫“坐班”;他接着便不动声色地说道:“最近两天,下官总看见薛寺卿进出皇宫和诏狱,不会出甚么事了罢?”
  胡广听到这里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我还听人说,见到薛寺卿去了郭府哩。”
  “武定侯的府邸?”高贤宁道。
  胡广点了点头。
  高贤宁道:“郭铭不是在诏狱?”
  胡广意味深长地说道:“是啊……”
  就在这时,先前那个送卷宗出去的书吏,又回来了。高贤宁也不再说那事儿,他站直了身体、走到了屋子中间,作揖道:“下官先回书房了。”
  胡广抱拳回礼。
  高贤宁埋着头一副出神的样子,沿着衙署里的走廊、慢慢走回他的书房。
  他又寻思了很久,回忆以前在朝中听到的各种消息和传言,这时不禁有了一个大胆假设:薛岩是在查先帝驾崩之事?
  而且郭铭的长女也极可能牵涉其中!因为郭妃生了皇子、以前在东宫的地位仅次于张氏;然而在今上登基之后,郭妃不仅没能册封皇妃,连人在哪里都很久没听说了,就像消失了一样。如此奇怪的事,当然会引人猜测。
  刚才又听内阁首辅胡广透露,薛岩去过几次郭府;更让高贤宁相信自己的想法!
  高贤宁想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猜测,但是眼下他找不到门路、在锦衣卫已经没有可靠的人了。
  他的老乡纪纲,人头在去年离开了脖子、曾在承天门上悬挂过几天;汉王安插在锦衣卫的“杨勇”,也因为杀了太监杨庆,被人怀疑、没能脱掉关系,现在还被关在诏狱里吃牢饭。公主的儿子王贞亮与汉王有交情,眼下王家府上全是锦衣卫耳目,老早已被盯死!
  高贤宁无计可施,甚至心里藏着惧意。汉王在京师的奸谍,高贤宁所知者、只剩下自己一人。
  他想来想去,作出了一系列推测……
  先帝驾崩应该与今上党羽无关。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毕竟薛岩如果是在查那个案子的话,肯定得皇帝首肯;皇帝不可能自己查自己干过的事。
  也必定与纪纲的红丸无关。高贤宁是了解同乡纪纲的,纪纲贪财贪权贪色,过不了贪欲一关,但是为人处世还算老练;纪纲没那么蠢。
  纪纲为甚么死,高贤宁心里也清楚得很,无非是得罪的人太多,被拉出来给满朝文武泄愤。太宗皇帝如果没驾崩,高贤宁也断定纪纲要走这条路!纪纲不背黑锅,难道坏事是英明神武、仁德无双的太宗皇帝做的?
  如果薛岩能查出先帝驾崩的内情、坐实了真凭实据……汉王在大义上便麻烦了!
  首先汉王起兵便没有理由。其次汉王若要登基称帝,道义上更说不通。
  “伐罪之役”已打成这个样子,最终汉王肯定不会讲甚么大义;不管甚么说法,汉王都会夺取皇位、毫无选择的余地。但是,这些名分上的东西,有时候却能让上位者寝食难安。
  汉王也可以否认洪熙朝查出的真相,但是如果洪熙朝提前公之于众,事实到了世人的心里,再狡辩便没那么容易。官府无非只能管住世人的嘴、不在明处谈论而已。
  高贤宁越往下琢磨,越觉得这件事的隐患非常大!
  等到酉时的鼓声敲响之后,翰林院的官员立刻就离开了衙署。高贤宁回到先帝赏赐的府邸,他心里权衡着:是再等一阵、进一步确定猜测;还是尽快悄悄离开京师,向汉王报信。


第五百七十章 全都要
  腊月二十九日,湖广省衡州府下完一阵小雨之后,又是几天阴云。风大。
  张辅等投降之后,短短几日,朱高煦率众文武、已迅速对水师武将大致进行了整编;并派出了一部战船,北上大江迫降、驱逐剩下的官军战船。
  六万余众前锋将士,亦已挑选出来,全是汉王军中的百战精锐!前锋军的大营,此时便部署在城外的湘江西畔。
  火器、弹药、箭矢、粮秣等辎重也正在运送上船。朱高煦与诸文武骑马巡视,眺望着一处码头上忙碌的人群。
  就在这时,一骑从江边跑了过来。
  骑士与远处的人说了两句话,便拍马靠近这边。他翻身下马禀报道:“王爷,弟兄们在东岸逮住了一个细作,他自称是都督府‘李先生’的门生,拿了一张帖子。”
  朱高煦转头看旁边的李先生。李先生拍马上前,接过帖子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朱高煦见状,马上想起了“李先生”齐泰的得意门生高贤宁;若是高贤宁忽然从京师跑出来了,果然是叫人意外的事。
  李先生道:“把人带过来。”
  骑士转身指着远处的江面道:“正在船上哩。”
  李先生道:“王爷,咱们可否换个地方会客?”
  李先生是朱高煦麾下的得力亲信文臣,朱高煦没多问,立刻点头道:“回行辕!”
  前锋营的各部军营、驻扎在湘江岸边的两个村子之间。行辕便设在其中一个村庄里,一众人返回村子,来到一座土墙院落。
  没等多久,李先生的门生就走进了堂屋。果然不出所料,来人正是高贤宁!
  高贤宁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脸的疲惫,看起来似乎因为日夜兼行,才没有睡好。不过他依旧举止从容,神色淡然,他先作礼道:“下官拜见汉王殿下,恩师。诸位幸会。”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