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袁珙道:“何将军与魏国公有旧谊,魏国公推心置腹,应能瞧出些端倪罢?”
  徐辉祖摇摇头:“此事对何福太要紧,他要真被坐实勾结叛王、致使湖广官军丧师,那比兵败严重多了!岂是他一个人被治罪就了事的?即便何福与俺有旧,也绝不会说出实话。俺就是看出了些许端倪也于事无补,无凭无据、仅靠推测怎么确定真相?”
  袁珙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在朝里提议,先把宁远侯放了?”
  徐辉祖不置可否。他忽然转过身来,抬起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但终于没有立刻把话说出来。
  袁珙有点困惑地看着徐辉祖。
  刚才徐辉祖又想起了以前对何福的推测,以及有关他兄弟何禄的事。徐辉祖没谈及,因为那件事同样只是推测、完全没有凭据去佐证。
  何况,万一何福真是吃里扒外的奸谍,眼下这局面,反而对何福有好处了!
  徐辉祖犹豫了一会儿,便换了一种更加隐晦的说辞:“如今天下形势,有点严重啊。”
  袁珙的脸立刻黑了,极度焦虑的神情、突然便出现了他的脸上。
  徐辉祖看在眼里,情知袁珙的处境……一旦叛军入城掌握朝政,袁珙肯定是完了!当年汉王是从皇宫里逃走的,似乎遭受过算计,汉王将来对那几个进宫的大臣、应该很难善了。
  ……袁珙离开魏国公府时,酉时已过,他便不再回皇城衙署,径直回家去了。
  次日一早,宫中宦官出承天门、告知外廷大臣,今日皇爷不朝。于是大臣们一大早上便去了翰林院聚集早议、离承天门最近的衙署之一。
  袁珙先提出了一个新规矩。
  有鉴于圣上多日不上朝,朝事决策困难;今后,但凡有久绝不下的大事,便由圣上指定理政的各部、各寺、以及内阁官员共同商议,采用主张人数最多的办法决策。
  早议的大臣们都纷纷赞同,因为拖延的事确实太多了。这个法子好与不好,至少几乎所有事能有个了断!
  接着袁珙马上便提出,先决定宁远侯何福的事。“宁远侯以疑犯之身关在家中,拖延越久、宁远侯越会被世人认定其勾结叛王!若宁远侯是冤枉的,如此对待勋贵便太不公道了!”
  众大臣一阵议论,袁珙很快便提出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主张:“宁远侯被弹劾之事,没有确凿凭据。宜先放了,待有真凭实据时再交三法司会审。”
  这件事几天前就有争论,此时当然又谈不拢了,书房里吵吵嚷嚷了一阵。
  兵部尚书茹瑺主张:“只要英国公张辅还是‘平汉大将军’,朝廷应该继续看管着何福。等到英国公被召回朝之后,再议何福之事。”
  袁珙问道:“诸位主张将英国公从湖广召回?”
  好一会儿也没有人表态,这时郭资才道:“‘平汉大将军’是圣上赐封的名号;英国公又是皇亲国戚、贵妃与三皇子皆圣上家里人,召回英国公,也得圣上下旨罢?”
  袁珙道:“先决宁远侯之事,然后我找司礼监太监海公公,让海公公禀奏圣上、下旨处置此大事!”
  众官以为然,接着便纷纷表态支持两种主张;袁珙与茹瑺的不同办法。
  在场的大多数人,对这件事都有一种看法:放不放何福,只是各人觉得何福有没有勾结叛王的问题……更多的人认为湖广大战之前,何福没有勾结叛王;因为张辅与徐辉祖那几个人的争斗,大臣们心里都是有数的!
  这事明显是内斗的原因,何福被逮、无非没斗赢张辅而已!而正如郭资所言,英国公是皇亲国戚、与圣上是亲戚,根本不用担心英国公会背叛圣上;兵部尚书茹瑺的主张,也不过是不信任英国公。
  于是结果很明显了,支持袁珙主张的人更多。朝臣便立刻决策:无罪释放宁远侯何福!
  当天下午,宁远侯府的锦衣卫都撤了。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仗义
  张辅决定投降了!
  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径直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握拳扬到了空中,有点失态地挥拳兴奋道:“好!”他浓眉大眼的一张脸上,因激动而泛着喝了酒一样的红色。
  “伐罪之役”到了现在,汉王军的胜算已经非常大了。但若率大军沿南路(南昌杭州京师)进军,一路上确实难以遇到强烈抵抗,可是得耗费至少半年多的时间!这也是相当不利的一个选择。
  正如盛庸所言,夜长梦多!时间越久,湖广会战取得的极大震撼效果、山崩地裂的形势,或许便会渐渐趋于缓和;大势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概率也会增大。
  因此南路进军,绝非上善之策!
  而张辅的归降,则给了朱高煦招降的水师的机会。此事亦可看作“湖广会战”的余震,是扩大战果的成效之一。
  躬身站在书房里的北司信使,悄悄抬头看了朱高煦一眼,继续说道:“小的在敌军中军行辕里,被关押许多天;整日提心吊胆,也不知密室之外发生了甚么。
  直到一天旁晚,敌军大将张辅忽然出现在小的面前,给了小的一封信,还反复叮嘱小的:事关重大。然后就有一个披坚执锐的武将带着小的,坐马车出去了。
  俺们到东门时,城门刚好快关闭。俺们便急匆匆地出了长沙城,弃车骑马往南走,找了个地方躲起来;等到半夜,那武将弄来一艘小船,叫小的用桨划船渡过湘江之后,尽快将信送到衡州城……”
  朱高煦激动了一会儿,一边听信使的叙述,一边再次拿起张辅用印签押的亲笔信、重新细读了一遍。
  张辅提出,让汉王军大军尽快抵达长沙城,然后他率军开门投降,献出长沙城以及官军余部;并以此为条件,望汉王信守承诺,认可此事是将功补过之举。
  朱高煦已从激烈的情绪波动中、渐渐平静,他拿着密信在屋子里踱着步子。心道:甚么许诺、将功补过完全不是问题,那些都是以后的事!但一定要张辅把水师弄过来!
  这时书房里的信使又小心翼翼地说道:“张辅还说、还说,小的如果能顺利带回密信,王爷一定有重赏,叮嘱小的务必不能出差错!”
  朱高煦转头看了他一眼,哪能不懂这些底层军士的那点心思?朱高煦便问道:“你叫甚么名字?”
  信使忙抱拳道:“小的姓死名大虎。”
  朱高煦又问了一句:“死活的死?”
  死大虎点头道:“是。”
  朱高煦道:“你立了大功,干的又是提着脑袋的事。去北司找张盛,传我的命令,升你为北司百户、赏财物十万文。”
  死大虎立刻喜不胜收,弯腰拜道:“小的谢王爷厚赏!”
  朱高煦立刻召盛庸、平安、王斌、侯海、陈大锤到书房议事。
  平安听到张辅送来了降书,嘴张着、下巴都快掉了,迫不及待地从盛庸手里拿过信纸来看。
  “哈!”平安笑了一声,抱拳道,“末将恭贺王爷!”
  朱高煦淡定地点了一下头,他早已没有了刚得到消息时狂喜失态的表现,因为那阵子情绪已经过去了。此时他表现得举重若轻,如同云淡风轻的样子、又如一切都是浮云。
  他用随意的口气道:“我早就说了,不要心急一天两天。”
  平安的脸上还带着刚才的尬笑,有些高兴、有些惊讶、有些难堪,他抱拳由衷地说道:“这种事儿,末将不得不服王爷。”
  朱高煦看了平安一眼。
  不料平安马上就道:“但要说马战,末将还是不服的。”
  王斌冷“哼”了一声:“王爷若不厉害,能凭云南一地席卷天下吗?”
  盛庸的眼睛瞪得溜圆,看得出来他也很激动、全然不理会王斌等人的话,他抱拳说道:“‘平汉大将军’张辅一旦归降,敌军水陆人马必人心惶惶;王爷再派人招降水师,便可能有更多人投降了!”
  朱高煦却摇头道:“不能只要‘可能’;本王要张辅带着水师来投降,不然便不接受他的请降!”
  几个人都思索着甚么。
  朱高煦接着说道:“我这阵子琢磨了一个方略。咱们先下令将士们、在各地收集船只,调动至蒸水;并聚集工匠,大张旗鼓打造铁链。伐罪军要作出在衡州城南东洲岛、夜建舟桥的模样,以配合张辅。
  然后我再次派人去,送一次信给张辅与柳升;叫他们相互配合,为敌军‘制定方略’:张辅等应调动洞庭湖、湘江上的水师,与长沙城的陆师一道水陆并进,‘意图’摧毁伐罪军浮桥,半渡而击。
  待敌军水陆聚集至衡州府附近,张辅柳升召集水师诸将议事,忽然发动兵变!接着张辅便率南下的水陆两军,径直向对岸的我军大营投降!”
  书房里寂静了好一会儿,盛庸率先开口道:“王爷,您是在赌!”
  听到“赌”字,朱高煦下意识便受了点刺激,脑子里马上浮现出一句很熟悉的话、以前他念了很多遍为了给自己洗脑的句子:不赌为赢。
  他想了想心道:应该叫不输为赢罢?
  平安的声音也道:“张辅那大小子要是收到信,怕是会气得吐血!献城多简单,他一个敌军主将、总有一些心腹,开一道城门就干成了;还能学学平乐知府陈用晟,叫部下一绑完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