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众将纷纷抱拳道:“末将等得令!”文官和宦官们也陆续执礼应答。
  不料这时斥候营武将说道:“大帅,咱们派到南面的斥候本就不多,又遭遇叛军大将平安的骑兵四面设伏围攻,斥候马兵损失惨重,至今不能探明叛军兵力。这些军情,大帅是否禀报了英国公?”
  何福皱眉道:“本将带兵,这等事还用你教?”
  斥候武将尴尬地抱拳道:“末将不敢。”
  何福道:“北面瞿能叛军人马疲惫,无法作战,他们只想南逃!此时,叛军必不敢与我官军决战。
  汉王军在西面派了一股人马接应瞿能,大部主力都在永州正北方向,距离甚远。本将在衡州之时,便事先安排了暗哨,探明了这些军情。大战在即,胆敢惧战、殆误战机者,严惩不贷!”
  他接着用手一指道:“瞿能叛军靠着大梅山东麓山区南下。尔等应加派斥候,时刻打探叛军动静,决不能放跑了这股人马!”
  前锋武将拜道:“得令!”
  次日大军继续向西南方面进军。越向西走,人烟便越少了,沿途已能看到一些身穿奇装异服的土人。
  十月初七上午,陈大锤终于又在视线内看到了资水江面,此地正是资水往北凸起的地方。大军不渡资水,便先循江往北走,绕行之后再转向西南。
  此地已位于宝庆府城西南一百余地。
  何福中军的奏报越来越频繁,盖因西北面的瞿能军距离只有几十里了!而资水南岸接应的汉王叛军人马也愈发靠近,斥候禀报,南面叛军的大量斥候马队,已在资水南岸徘徊!
  ……
  洪熙元年(永乐六年)十月初七,宝庆府城方圆二百里之内,大明王朝各地的军队汇聚,双方至少已有七十多万人之众!
  宝庆府城的西面数十里,有柳升军前锋约一万马队;再往北不到一百里,便是张辅的中军护卫四万多人。
  柳升军九万多步骑,正位于宝庆府城北面约五十里。柳升军距离西南的何福部,只有一百多里,大约三四天行程;在附近还有从各军抽调的越两万骑兵在行进。
  薛禄军近十万人、谭忠军四万多、陈懋军四万多,则位于宝庆府东北面数十里;三路大军位于柳升军东面。此四路人马东西展开,大致以一条自西北到东南方向的斜线部署,向西南方向平行推进……最多四五天行程,这些军队便能抵达何福军所在的位置。
  十月初八中午,张辅中军依旧沿着山林之间的起伏的丘陵旷野行进。这时亲兵禀报,有两个自称何福部下的人要见他,但来人没有左副将军何福的印信文书。
  张辅道:“收缴兵器,带上前来。”
  早先张辅已不信任何福。张辅虽然不能解除何福的兵权,但作为湖广战场的主帅、他在部署人马时能有一些动作。张辅便在何福身边安排了一个他拉拢到的部将,作为监视何福举动的存在;当然何福身边并不止有张辅的人,都是正常情况。
  果不出其然,两个军士带来了何福部将的书信。
  张辅拆开来看,见上面写道:何福军前锋斥候营大将谈起,资水南面斥候多被平安军骑兵围剿,未能探清敌情。何福以永州方向的暗哨,打探得到了消息。
  暗哨?张辅顿时觉得这事不太可靠!
  情势如此紧迫之时,张辅才得到这样的消息;他前思后想,直觉得眼皮直跳。
  此时张辅尚存一丝希望,但很快从长沙府赶来的锦衣卫武将禀报了新的消息,让他彻底急了!
  锦衣卫安插在永州府城的密探,渐渐摸清了汉王军的动静,昨天才禀报到长沙府的北镇抚司驻地;锦衣卫武将派人日夜兼程把消息送到了前方。
  按照锦衣卫的消息,汉王军的动静、竟然与何福禀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锦衣卫的公文称,永州府城正北面、汉王军东路,在山林间的几条道路上烟雾蔽天、鼓声震天响,人马极众。而位于永州府城西北面、大阳川水(紫水河)北边的汉王军西路,人马也极多,至少不下十万!
  张辅的目光盯着“烟雾蔽天、鼓声震天响”的描述,不得不作出判断:何福禀报的所谓“主力在东边”可能是佯动!
  敌军故意暴露出来的行军动静,多半都是迷惑对手的佯动……这几乎是战场上的经验铁律。
  “来人,写军令!”张辅刚喊完,又道,“笔墨侍候,本帅亲自写。调三个小队马兵准备!”
  张辅勒马冲到大路旁边,一个侍卫立刻趴在了地上,另一个军士将纸铺到了那侍卫背上。张辅接过毛笔,奋笔疾书:“军令左副将军何福,禁止继续向任何方向的叛军大队靠拢!放弃围堵瞿能叛军之方略。何福军应伺机向东回撤,避免在五天之内与叛军交战。”
  张辅连写了三份军令,用印之后叫人漆封,分三路快马送去何福军中!
  他想起了在新化县那边的往事,当他赶到军营、只看到了无法挽回的结果。张辅便临时决定道:“叫亲兵护卫马队离开中军,本帅要亲自赶往何福军中。”
  部将劝道:“资水北岸已发现有叛军马兵活动,大帅不必亲身涉险!”
  张辅不听,说道:“吾意已决!”
  方圆二百里的复杂地盘上,资水北岸又主要被官军控制了。张辅不相信能那么巧、自己恰好能被叛军马兵大队撞见!而小股马兵是奈何不得他的。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精
  十月初九清晨,天刚蒙蒙亮。何福在一个叫牛轭岭的村子里,已安排好了对两路叛军的作战部署。
  此地多山林,南面和东面是资水江面,西面有条河叫黄背河;江河将这片地方包得像个“凹”字,何福军便在凹字中间……
  叛军瞿能部,位于黄背河西岸,此刻正驻扎在一处名叫南岳乡的集市周围。
  集市附近的河面上,有一道乡绅出资修建的石拱桥“文昌桥”;往南还有一片河滩地和河心洲,因为冬季水枯,可以从那里直接涉水渡河,不过那地方的东岸是山林、地形复杂。这两处地方,何福都事先派兵把守了。
  而汉王军偏师数万步骑(实则可能是汉王军主力)在资水南岸,位于一处叫“南岳洲”的江心岛附近。昨夜汉王军已连夜在那狭窄的江面上架好了舟桥,今早已北渡资水。
  何福与诸将商议,决定先将瞿能部疲敝之师、抵挡在黄背河西岸;集中主力击败资水附近的汉王军偏师,然后再回师阻击瞿能叛军。
  此时周围一片鼓号之声,人马嘈杂异常,大军各部正在拔营向南推进。除了何福军的十万人,北边还有昨天傍晚赶来的一万骑兵援军;众将士因此士气大振。
  但喧嚣声亦未挡住门外的一声大喊:“报!平汉大将军军令!”
  不一会儿,侍卫便带着一个武将进屋来了,屋子里的文武纷纷侧目。
  何福拿过漆封的军令,拆开先自己看了……张辅亲笔写的东西,并加盖了平汉大将军的印信,这是相当可靠的军令。何福看完内容,心里“咯噔”一声,顿时明白:张辅已经知道军情有误了!
  何福沉住气,尽力不让情绪露在脸上,但他的神情仍然很细微地变化着。
  “下去罢。”何福镇定地挥了一下手。
  送信的武将抱拳告退。
  屋子里一时没人说话,副将和文官们都在等着察看军令。这是军中的规矩,大伙儿不用催的,何福这样的大将应该懂。
  何福拿着纸,在屋子里踱了几步,然后拿起来在空中扬了一下:“这是锦衣卫的奸臣谗言,误导了英国公。当此之时,大战在即,竟要本帅对瞿能叛军网开一面?岂有起理!”
  副将襄城伯李隆开口道:“军令真这么写的?”
  何福向李隆那个方向一递:“还有假不成?”
  李隆往这边走过来,不料何福把手一收,径直将军令揣进了怀里,皱眉道:“此时不能动摇军心,以至功亏一篑,咱们应当仍照方略出击!等打赢了此役,有甚么责任,本帅一力承担!”
  众人沉默着,李隆站在中间,收回空着的手,顿时脸色有点尴尬。
  李隆的爹是原燕王府护卫武将,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封爵;李隆是世袭的襄城伯。他是个十几岁的后生,因为爹死了才成了伯爵,在军中没甚么功劳和威望。这时李隆欲言又止、终于没吭声。
  这是个微妙的时刻。何福明知自己在公然违反军法,但他还是想博一下!作为一路大军的统率,带兵在外,平素对部将们有一定的生杀之权、至少给人穿小鞋是很容易的事……何福在博、在场的大多数人不会站出来反对他。
  果不出其然,李隆的沉默,让大伙儿都不愿意当出头鸟了。因为何福已经说了,责任他一个人担,反正事后上峰有人审问此事的。这时候谁跳出来,似乎会与主将何福结怨!
  “中军也准备出发了。”何福很快便下令道。
  众人纷纷执礼道:“末将等遵命!”
  何福走出行辕,看了一眼侍卫躬身递过来的缰绳,他先镇定地戴上铁盔,然后才接过缰绳。这时何福转头对陈大锤道:“李胜,你与几个中军的弟兄到南边去,再探探叛军的人数。”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