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徐世绩说完,便让人带来一个俘虏,让他入内城去给扶余隆等送封劝降信,让他们早点投降。
  内城。
  扶余泰见到俘虏带回来的劝降书,不由的沉默。
  扶余隆的太子扶余文思此时不过一少年郎,可却还是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一败再败,外郭城门也失守,秦军虽暂停进攻,可天一亮,秦军再起攻势,到时整个外城必破,内城更无能守住之理。若到时秦军破城,我父子必不全矣!”
  扶余文思提出归降。
  大将阶伯不许。
  但等议事结束后,扶余文思却再次劝说父亲,终于说动了扶余隆率左右出内城,往西门门请降。
  阶伯还在做城防部署,听闻之后,匆匆想要赶去拦截劝阻,可已经晚了一步了。
  扶余隆父子一降,结果城中许多百姓也都跟着投降。
  徐世绩接受了扶余王父子的投降,又令扶余隆写信给诸门守将劝降。
  信到,诸将皆降。
  阶伯还欲固守内城,可眼见身边的人都无心再守,最终也只得无奈的开门降秦。
  此时,月上柳梢头,泗沘城内外诸门,已经尽落在秦军之手。
  控制诸门后,徐世绩又分兵接管王宫、衙门、府库等,各条街道都派出骑兵巡逻把守,所有百姓被要求返回家中,闭门不出。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扶余王宫里,徐世绩问扶余隆。
  扶余隆无奈道,“当初国内兵变,阶伯等人叛乱,事后立某为王,某也只是他们的傀儡而已。”
  “今率三十七郡、二百余城、八十万户百济军民归附请降,但愿元帅能够保全百姓,勿伤人命。”扶余隆请求。
  “还请给诸郡文官武将去信传令,让他们归降!”徐世绩道。
  “遵命!”扶余隆很听话。
  徐世绩派兵看守扶余王宫,把扶余隆留在王宫里,然后自己回到外城休息。
  夜上中天。
  泗沘城中却很安静,没有抢劫,没有杀戮,也没有纵火。
  骑兵们在巡街,步兵们在守城,各处都有士兵把守,所有的扶余百姓都被要求呆在家中不得外出,不得相互串连。
  徐世绩也没有摆庆功宴。
  庆功宴早晚可以摆,不急于一时。
  宇文承都和陆三等人在煮着汤饼,大家很安静的坐在那里,脸上带着笑容。
  泗沘城拿下了,国王也拿下了,也许这场仗就打完了。
  “这百济一降,咱们也都能分到不少赏赐吧?”
  杨丰道,“我军功账上还攒了不少首级、俘虏、缴获呢,再加上这破敌国擒国王灭国之功,这回肯定赚大了,少不得回头我也能再置上二三百亩良田,然后雇人再起一座大宅院,得前后三进那种,再买上几头牛养几匹马,嗯,再买他一二十个奴隶干活,屋里再买几个小丫头斥候着,后院买几个粗使婆妇厨娘,马夫车夫也得配上,最好是再娶两个小妾,以后这日子可就舒坦了。”
  “头,你呢?”
  宇文承都拿勺子搅了搅锅里的汤饼,看着差不多了,便从身上取下盐包,往里洒入一些盐粒,又继续搅拌几下。
  陆三突然掏出一把绿葱来,得意的揪断扔进去,“刚才路过一块菜地,里面顺手扯了把葱,汤饼里加点葱,那才美。”
  “要是有蒜头就更美了。”
  “头,你有啥打算,这次你的功劳可不小,是不是等回头就调入府兵,成正式的都头了。”
  宇文承都笑笑,“如果可以,我想回长安,就算拿所有军功换一个自由,也愿意。”
  “那可不值,中原有啥好?对我来说,中原就是个伤心地,我阿爷阿娘都是在中原家乡饿死的,那时我出去做役,回到家,结果一个人也没看到,只闻到臭味,最后推开门,结果就看到我阿爷阿娘全烂在床上了,三伏天,人烂透了,到处是蛆是苍蝇……”说着说着杨丰眼睛又红了。
  当年就是因为目睹了这惨状,服役归来后的杨丰一怒之下埋葬了父母后,便去投了贼匪,也当起了贼。
  再后来,他被秦军剿了,再然后,他被长流安东。
  在这里,他又有了家,有了高句丽妻子,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他已经不想回中原了,一点也不想。
  “我想回去。”宇文承都道。
  “哎。”
  陆三道,“不说了,汤饼好了,吃饭了,再不吃就干了起坨坨不好吃了。”


第1367章 逼反
  洛阳。
  今日早朝,殿中一片欢声笑语,个个喜气洋溢。
  文武朝官们得知徐世绩在百济大胜,破国都擒国王,百济各地纷纷归降的消息,无不眉飞色舞。
  真是喜在心头,笑在脸上。
  罗成坐在龙椅上,也是十分高兴。
  “朕此前给徐世绩增兵一万二,又拔给他军费一千万,本是说如今朝廷腾出了手,要收拾一下扶余,本也不曾想过能一战取胜,甚至还要求徐世绩不要想着一战灭国,可谁知,徐世绩还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八月动员,到十一月就已经攻占降服整个百济。”
  魏征笑着道,“事实证明,百济叫嚣的凶狠,可就是只土狗,连犲狼都算不上,我大秦天兵一出,立马就成死狗了。”
  “哈哈,魏相这个比方打的好。百济叛乱,也曾给朕造成了些困扰,好在如今百济灭亡,倒是成了好事了。”
  百济被攻灭,现在朝廷要商议的是如何处置。
  虽也有个把迂腐的官员上奏,称应当另择一位扶余王子册封其为百济王,然后将百济设为藩属诸侯国。对这种迂腐的提议,罗成是懒得理会的。朝廷对新罗这种国家,当然是以拉拢为主。
  可既然百济叛乱,又被击灭,自然要趁机改设郡县了。
  “臣以为,可以将百济设为百济道,以其原国五部,改为五郡,分为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郡。”
  刚从外巡抚归朝的房玄龄则提议,“臣以为百济虽号为三十七郡、二百城、八十万户,但百济地小,设一道有些过了。倒不如就隶属于安东道,就设百济郡,下辖熊津等五县好了。”
  这时魏征反对。
  理由是百济虽小,可其地人口却不少,先前统计有户口八十万户,若再加上豪强贵族们的奴隶,那么当有三四百万人口。就算是大业初时中原人口最多的郡县,一郡也不过百万人口而已。
  这两年百济因战事,其实也损失了不少人口,故此现在约还有三百万,若是再加上一些先前逃到百济的高句丽人,应当还是有三百多万的。
  罗成想了想。
  “设立五郡有些多,但只设一郡确实也不好,朕看可以设立熊津、德安、东明三郡,每郡下辖五县,百济三郡十五县不隶属于安东道,而是单独设立一个朝鲜道。”
  “陛下,百济设道不妥吧?”
  侯莫陈也表示反对。
  但罗成却还有比较长远的打算,若是百济划入安东,那么安东道可就几乎占据了除新罗外的整个朝鲜半岛了,北以鸭绿江为界,南抵大海,这个区域太过独立了,不符合朝廷犬牙交错的道级区划的设立标准,尤其是安东这么远,几代以后,极容易出现叛乱或割据等情况,不得不提前预防。
  当然,现在百济道不算大,但罗成还留了余地,将来说不定还会把新罗也吞并进来,到时,百济与新罗合为一道,则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百济道就不小了。
  “陛下,臣以为,百济虽降,可对于叛乱份子,必须严惩不贷。”侯莫陈乂主张。
  他认为,对于百济境内之前的那些高句丽余孽,必须追捕,一经捕捉,便全都贬为奴隶发卖到中原来。而对那些主导到参与百济叛乱的百济贵族豪强、士兵等,也要严惩,首要者处死,其余的全都贬为奴隶,而且还要追究九族,尽运到中原发卖为奴。
  这样做既清除了百济境内的那些反秦者,同时又削弱百济势力,减少其人口,朝廷还可以顺势把这些人的财产土地充公,然后再迁往中原汉人移民过去,授给他们田地。
  以往的经验表明,要想在一个刚占领的地区站稳脚跟,甚至要长期统治,那么关键的关键还是得有足够数量的汉人才行。
  否则,早晚还是会不安定,甚至再起叛乱的。
  之前朝廷为了能够把高句丽转为大秦疆土,正是靠着这种狠辣铁血手腕,才使的如今的安东成为移民乐土的。
  侯莫陈认为,最好是能够把三百多万的百济高句丽人,能够清理掉一半,将这些人运往中原为奴,既解决掉百济不安定因素,还能使的朝廷通过卖奴大赚一笔。这些卖奴的收益,也正好可以用做移民百济的开销费用。
  不过也有温彦博等大学士提醒皇帝。
  若是如侯莫陈所说的去做,必然会导致百济再起叛乱。
  毕竟谁也不想当奴隶。
  “叛乱也不怕,谁叛乱就连根拔起,扶余隆和阶伯等不是叛乱了吗?如今还不是降了?所以朝廷根本不用担心说他们叛乱。臣以为要治理安东,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汉人的数量一定得压过那些百济人的数量,否则,早晚会出乱子。故此,他们现在要叛乱,其实还是好事,我们正好有理由,可以把他们连根拔起了,这样一劳永逸。”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