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东西,谁敢贪,我第一个弄死他。”
“宁纯虽然心有不满,但现在也没有其它选择,他已经同意随李公入京了。至于冯盎和陈龙树两人,很不满,但已经劝说了他们,他们也愿意接受朝廷的调派。而谈殿和庞孝泰,都已经接受了调令。”
“那就有些遗憾了,其实我还巴不得他们不服从朝廷调令,这样我不介意再杀几个人,也算是一劳永逸解决岭南问题。”李辅国笑的很阴森。
李靖忙道,“刚经历了一场叛乱,还是先稳稳吧,逼急了,免不得就又要生乱了。”
现在广东道下设南海郡、义安郡、龙川郡、熙平郡、信安郡、永熙郡和高凉郡七郡。
广西道则下辖桂林郡、苍梧郡、永平郡、郁林郡、南宁郡、宁越郡、合浦郡和海口郡及三亚郡九郡。
广南道则有交趾、九真、日南以及日落四郡。
日落本只是罗艺封地,有日落和文阳两县,这次罗艺西扩北凉和南唐两县,于是朝廷便新设日落郡,辖此四郡,同时朝廷把李靖授封到北凉,赐其二百里封地,赐封北凉国公。锦衣卫都督贾润蒲授封南唐,赐封二百里封地,爵号南唐国公。
日落郡因此有了三个诸侯,罗艺虽然为朝廷扩疆,但朝廷并没有把新打下的土地就增封给他,而是授封了两位新诸侯过来,当然,皇帝也对罗艺开疆另有赏赐,就是赐给他不少奴隶和钱帛。
其实这并不是皇帝的本意,而是府院宰辅们的意思,他们认为罗艺西拓疆土,虽出发和目的是好的,但实际也有违朝廷对诸侯的管理制度,最后他们认为不应当把违规打下的疆土封赏给罗艺。
但最终,皇帝虽然新封了两位国公过去建国,但还是给罗艺增加了一百里封地。
此外,朝廷最后又把三国封地新设为郡,不再由日南郡代管,而是直接设立日落郡,授派太守、郡丞、都尉等官,同时向日落郡新增一个府兵营五百人。
“算了,既然卫公不愿意让我插手,那咱家也就不讨那个嫌了,咱家走了,羽林军得带走,这些是陛下的宝贝,这些折了十几个,回去咱家还不知道要如何受陛下训斥呢。”
李靖听说要把那一千一羽林带走,有些舍不得。
这些都是三衙各军府里抽出的兵尖,个个都是精锐之士,本想着有这些人在岭南,可以以他们为底子,来重建岭南的府兵,可想不到居然要带走。
想了想,他还是咬牙道,“李公,我不能让你带羽林回去,此次平乱后,岭南并不安宁,必须尽快点选府兵,建立卫府体系,这些羽林郎最可靠也最能干,有他们在,事半功倍。”
李辅国冷冷的笑了几声。
“咱家接到的旨意,可是要把这些天子门生带回去的,卫公,你莫要为难咱家。”
“李靖自会上奏陛下,向陛下言明情况的。”
“卫公,你莫为难咱家啊。”李辅国的语气已经很不客气了。
李靖叉手,“李公,还请通融一下,都是为了国事,都是为了圣人办事。”
“咱家若是不肯呢?”
“我是岭南经略安抚使,在岭南,羽林军也得听我军令,若是我不放他们走,他们走不了,敢走,就是违抗军令。”
“李靖,你若敢如此,就是藐视圣上,是欺君!”
“就算陛下要降罪,那我也认了,但我相信陛下能同意我的奏章的。”
两人针锋相对。
“李靖,你信不信,若是我现在当众宣布你抗旨不尊,欺君犯上,直接下令将你拿下也可以?”
“我信,但我知道李公不会。”
“李靖,也许你以为你是在做正确的事,但是你做事的方法不对,你这样做,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你这可是抗令,甚至有造反的嫌疑。”
李靖依然不退让。
最终,李辅国冷笑着道,“好,既然你非要一意孤行,那咱家就全成你,但是回京之后,咱家会原原本本的把事情奏明陛下的。”
“这是李公的职责,李靖不敢阻拦。”
李辅国一甩衣袖,带着手下上船去了。
第1100章 七十二营羽林郎
李靖召来刘仁轨等羽林郎,向他们宣达了新的军令。
“不回京,留岭南了?”
刘仁轨因为斩杀冯盎,现在成了那一百羽林郎和一千羽林骑中比较有威望者,他听闻此令,也十分惊讶,毕竟先前还得令说要随船回京。
“这是岭南经略帅府的军令,本帅要暂借你们组建岭南军府,待军府建起稳定后,到时你们还可以调回京。”
一众羽林各有所思。
有人想早点回京,毕竟相比洛阳,这岭南太偏僻蛮荒,这里的天气他们也不太喜欢,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听出来,李靖留他们并没有皇帝的旨意,他的行事其实是有些违规的。
刘仁轨看着同伴们望来的目光,知道大家想听听他的意见。
“建立岭南府兵,一定要我们吗?”
李靖直言道,“虽然岭南也有朝廷此前南下的将士,但只有万余人,如今岭南虽平定叛乱,可形势不乐观,多一个人就多份力,何况你们是天子门生,个个皆为我大秦军中精锐,有你们留下帮忙,会有很大帮助。”
刘仁轨听到这,立时觉得很自豪。
“大帅说的好,我等身为天子门生,如今岭南需要我们,怎能一走了之?刘仁轨虽只是小小尉官,却也愿意贡献一份力,我愿留下。”
有刘仁轨带头,马上也有一些年轻激昂者也跟着表示愿意留下。
最后李靖又动员打气,刘仁轨等也帮着劝说,终于其它羽林郎们都愿意留下,他们不愿意留也不行,因为李靖已经下了军令。虽说李靖违抗圣旨在先,但他们作为士兵,却又不能公然违抗上司李靖的军令。
若李靖真是叛乱造反,他们肯定不从,可只是借调他们帮着建立军府,他们没理由违抗李靖军令。
那边船上。
李辅国听到下面禀报说,李靖已经说服羽林军留下后,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公公不生气吗?”
“我为何要生气呢?刚刚在下面跟李靖说那些,也仅仅是表明下我的立场而已。李靖可是极得皇帝信任之人,甚至能算的上皇帝的半个老师,他久镇岭南,刚又打了这么漂亮的一场平叛之战,他不过是要借调羽林军组建岭南军府而已,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可刚刚?”
“刚刚,我说了只是表明下立场而已,李靖可以抗旨,但我们不行,我们是圣上私人,是陛下的奴才,我们是为陛下盯着李靖这样大臣武将的,他做的不对,我们必须得反对,表明态度,但我们跟李靖又没有私仇恩怨。”
李辅国还是很聪明的,或者说能在宫里上位的,都是聪明人,虽然说内侍省他这样的内给事足有十个之多,只能算是中层。
可能爬到这一步,可不全凭着他当年为皇帝挡箭这点旧功劳。
李靖抗旨,他得反对,但反对过了,就算了,反正李靖抗旨又不是谋反。谁能说李靖一道奏折上去,皇帝不会同意呢,到时他们非要搞出乱子来,受罚的还是他们。
若是李靖的奏章皇帝不同意,反正他们也是反对过的,皇帝也怪不到他们。
与其跟李靖争那些,还不如早点把这些轻货运回洛阳,那才是最当务之急的,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呢,皇帝内库先前拿出一千万借给了国库,如今也是空虚。
有这么一大笔钱回去,那就是他们极大的功劳。
几个年轻宦官都不由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极为敬佩李辅国。
李靖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忙碌。
他现在不仅是南海太守,还是广东道左都督指挥使,更是岭南三道的经略安抚使,虽叛乱已平,但他的使职还没撤去,安抚善后依然是他负责。
他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在岭南三道的这二十郡,迅速建立起一个崭新而稳固可靠的府兵体系。
“陛下给了岭南三道七十二个府兵营的编制,这七十二个营,要分驻三道二十郡,起到稳固控制整个岭南的作用。”
钦江口。
李靖正与郑元璹、李袭志、丘和等人商议,刘仁轨等一些校尉军官也在。
七十二个营,实际上总共是三万六千人的编制,这正是朝廷新军改后,三个满编军的数量。
一营五百人,一军一万二千人。
相比过去一军两万四,现在的军砍了一半,数量减了,可一样得起到足够的作用。
总共就三军七十二营的编制,三道二十郡如何分配?
“我觉得三个军的编制,刚好一道一军。”说话的是调任广南左布政使兼交趾太守的李袭志。
本来布政使不负责军事,但李袭志毕竟是岭南老人,这次平乱的主帅之一,今后交趾不管谁去任左右都督指挥使,那都不可能威望高过李袭志的。
丘和原本一直是在交趾任职的,可现在却马上反对三道各驻一军,理由是广南道才四个郡,而他们广西道有九个郡,一道一军就未免不合适。
“广南虽只四郡,可广南是边疆啊,南有林邑,东有真腊,都是时常犯境入侵袭扰的,丘太守这方面应当是最有体会的,广南任务重,得多部署点兵力,只驻一军,都还是照顾其余两道了,否则,应当把七十二营的一半驻到广南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