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让麴伯雅复辟,不过是要利用高昌的势力,让秦军好插手其中。有麴伯雅这个前高昌王,秦军果然很轻松的就夺取了高昌国。
  当然,表面上是秦军助麴伯雅复国,但实际上现在裴行俨已经率军两万余进驻高昌。
  高昌国对大秦进入西域很重要,若说伊吾是个门户,那高昌就是个堡垒。
  高昌国在后世吐鲁番盆地,是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是西域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更为难得的是,自公元五世纪起,在这个狭窄的盆地,就一直是由汉族建立的王国,先后出现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高昌本是西域的车师国,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眷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于是称为高昌垒,这是高昌的由来。
  东汉、魏晋都沿袭其制,设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隶属于凉州敦煌郡。
  直到十六国时期,高昌已经空前繁荣,足备置郡条件。
  前凉时,校尉叛乱,被击败斩杀,于是在其地置高昌郡。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高昌郡先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直到北凉时,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
  此后高昌国经历了四姓,立国也有二百来年。
  一直都是汉人王国,其国四十六镇,官有四镇将军及杂号将军、长史、司马、门下校郎、中兵校郎等。
  国人言语与中原几乎一样,也同样读中原五经,学历代诸子史集。
  不过到了隋时,这些早年西汉屯田兵的后裔,也渐渐染上胡风,比如习惯辫发等。
  正因为高昌国的这种特殊的汉文明传统习俗,让罗成很重视高昌。占据高昌之后,稍加移风易俗,那么这就将成为秦军西域的最佳桥头堡。
  不论怎么说,高昌人大都还是西汉屯田兵的后裔,他们是同族,有天然的亲近感,易于大秦统治。
  “薛延陀的乙失钵到哪了?”
  “据报,乙失钵率十万铁勒大军,前锋已抵达金山。”
  铁勒九姓,游牧于金山南北,漠北之地。早年乙失钵曾是处罗可汗的部众,后来因不满处罗的强征摊派,于是起兵反叛,自称可汗。兵败后远走东部,投奔东突厥。
  多年以后,乙失钵却成为了漠北草原的老大,而当年强大的处罗可汗、启民可汗、始毕可汗、颉利可汗等,一个个都烟消云散了。
  东突厥更是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成为了漠北老大之后,乙失钵还是比较低调的,没有马上膨胀的不知天高地厚,对于中原秦国还是十分尊重,甚至也根本不敢染指漠南之地,老老实实的呆在漠北,继续围剿那些突厥的残部。
  这次皇帝召他出兵西域,乙失钵更是二话不说,立即发下令箭,召各部出兵,一下子就拉起了十万人马,直杀奔西域而来。
  对于乙失钵来说,此次出兵,既是尊从大秦天子的诏令,同时也是他衣锦还乡的荣耀。当年被处罗追杀的狼狈东逃,如今终于又回来了。
  只是当年他们起兵时,本来契必部的歌愣是大汗,他只是小汗。铁勒诸部中,也本是契必部最强,奈何哥愣命不好,在始毕南征中原时,被始毕阴死了,部众也实力大伤,他则运气较好,得到罗成支持,成为漠北的真珠可汗。
  “陛下,东突厥覆灭之后,如今铁勒人尽取漠北,实力已经非常强悍了,不得不早做提防,若是让他们借此机会,再攻灭西突厥夺得西域之地,只怕又是一个突厥崛起。”阚棱提醒皇帝。
  皇帝却只是摇摇头,他双手拄在拐上。
  “朕不会给铁勒这个机会的,虽然此次调铁勒出兵西域,但此战后,西域他休想染指。”
  “可若是铁勒人白眼狼翻脸不认人呢?”
  “哈哈哈,怕什么,朕还有契丹、奚等诸部,铁勒敢试图染指西域,朕就让契丹等东部诸藩出兵抄了他们的老巢,到时让他们既得不了西域,又回不到漠北。”
  “陛下,儿扶陛下回去,外面起风了。”西门君仪上前。
  今日皇帝的三义子入宫面圣,也是因为皇帝要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西线大战未休,而南面江南三藩在蠢蠢欲动,虽然亲军府掌握了他们不少谋乱证据,但皇帝却没有公开,也没打算现在出兵。
  “江南三藩,始终是要除的,但不是现在,这次就算击败了吐蕃和西突厥与吐谷浑,对朝廷来说也是元气大伤的,未来数年都难以再用兵。因此对于江南三藩,暂且姑息,朕这次叫你们入京,就是要派你们三个出镇江北,防范三藩。”
  阚棱被皇帝授以淮南道左都督指挥使职,王雄诞则被授予湖北道左都督指挥使,西门君仪被授为巴汉道左都督指挥使。
  对于这三个义子,皇帝既信任他们的忠心,也相信他们的能力。叫他们入京,也是要让他们见见自己,好消除一些他们的担忧与怀疑,好安心出镇,防御三藩。
  “你们只管安心镇守江北,防御三藩,西面的丑蕃西虏们,不用担心,这些就是入秋后的蚂蚱,已经长不了了。”皇帝说道。


第1008章 圣文神武天皇帝
  七月初一,太极宫朔望大朝。
  今日不止五品以上的常参官员入宫上朝,而是京官实职七品以上皆上朝,而在京的王公诸侯,也尽皆上朝参会。
  百官入殿。
  由宰相领衔向皇帝龙椅先行参拜大礼,然后准备再拜太子。
  结果却只到宦官高声唱喝。
  “皇帝陛下驾到!”
  净鞭响起,上玄下纁衮龙袍的皇帝走出。
  百官看到天子,无不惊讶。
  皇帝已经两月未上朝了,殿上的百官更是有大多数许久没见过天颜,谁也没料到,皇帝突然就驾临金殿。
  虽然此前皇帝已经召见了不少大臣,破除了坊间关于皇帝病重的重重传闻,但毕竟众多官员都未能见过皇帝,也不知道皇帝病情究竟如何。
  皇帝身着衮龙袍,头戴天平冠,步履缓慢却又稳重。
  皇帝脸上的气色也很不错。
  登坐龙椅。
  “拜!”监礼御史有些激动的高声唱喝,都喊破了音。
  百官于是齐齐拜倒山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给三公三师三孤、府院宰执,赐坐!”
  皇帝平稳的声音充满威严,此刻许多官员再次听到这声音,甚至都激动的流出了眼泪,这段时间,不见天颜,每天上朝看到的也只是年幼的太子坐在龙椅前,还有那垂帘后的屏风传出皇后的声音,对许多官员来说,这是让人充满焦虑的,很多人都在担忧皇帝。
  年轻而又神武的皇帝一旦病重不能治,带来的绝对会是天崩地裂般的巨变。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眼看着将有大治之世,谁也不希望重回混乱。
  如今,他们期盼的皇帝终于出现了。
  他们在山呼万岁的时候,真是嘶声力竭,都顾不得会被御史弹劾失礼。
  激动的中书舍人封德彝更是直接出奏。
  “陛下功德着著,臣昩死请上尊号,请陛下受尊号开元圣文神武天皇尊号。”
  “给皇帝上尊号,算是封德彝一记神来之笔,一般来说皇帝会有庙号、谥号、年号,但尊号却极少,隋之前,载于史书的也就是史记秦皇本纪里有大臣为始皇帝请上尊号,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尊号不像是庙号谥号,得是皇帝死后所评,而是生前就可由大臣尊上,且无须避讳,百姓都可以直呼。
  尊号,自然就是尊贵的名号。
  封德彝不愧是中书舍人,快六十了,但这拍马屁的功夫却是非常了得的,信手拈来,却是拍的犹如羚羊挂角。
  别人都还只是看到皇帝出现激动,他却马上就想到要给皇帝上尊号,甚至一下子就想出来一个相当尊贵了得的称号,圣文神武天皇帝。
  一点也不比当年给始皇帝的泰皇差,起码字就有七个,远比两个字的泰皇听起来牛逼。
  这记马屁拍的,其它大臣们都震住了,许多人都在暗里嘀咕,他们怎么就没有封德彝的水平呢。
  而龙椅上的皇帝,也不由的叫了一声卧槽。
  尊号这玩意虽说在始皇帝时就有了,但真正发扬光大,是在唐朝时。
  唐朝开始,尊号就泛滥了,不但皇帝有尊号,皇后也有,生前上,死后也上。甚至如唐玄宗,一生上了六次尊号,且尊号字数越来越长,到最后足有十四个字,用尽了各种赞谥之词。
  这有好汉朝时的皇帝庙号,非十分了得的皇帝是没有庙号之尊的,但到了后来,管你是割据一方的枭雄,还是王朝短命昏君,都能死后捞一个庙号。
  “请陛下受尊号!”
  其它大臣们反应过来,也觉得皇帝这次重返朝堂,那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于是纷纷附喝。
  罗成看着众臣那激动兴奋的样子,微皱了皱眉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